導航:首頁 > 韌帶 > 膝蓋韌帶薄弱

膝蓋韌帶薄弱

發布時間:2020-03-30 00:40:34

1、膝蓋韌帶斷裂及修復

你說的韌帶是什麼韌帶呢?膝關節內有四條很重要的韌帶,分別是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如果同時伴有半月板損傷,最好還是做手術,因為韌帶和半月板損傷都是不可逆的,尤其韌帶,是具有彈性的,斷了後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即便縫合也不行,所以必須重建。沒有了韌帶給關節提供穩定性保障,關節就會出現異常活動,會損傷軟骨和半月板,磨損的半月板和會進一步磨損關節內其他正常組織。而且這種手術是微創的關節鏡手術,創傷不大,恢復較快。但術後需要進行規范的康復訓練,幫助恢復下肢功能,而且這一環節很重要,從某種意義講和手術是同等重要的。

2、膝蓋韌帶損傷長期不好會有什麼後果

意見建議:
損傷性滑膜炎,多因急性創傷和慢性損傷所致。當膝關節長時間單一動作超量運動之後,滑膜組織充血水腫,急性外傷包括有:膝關節扭傷、半月板損傷(半月板邊緣損傷(1-2度)者可治癒、破裂不能癒合只能手術)、側副韌帶或交叉韌帶損傷,關節內積液或有時積血,表現為急性膝關節外傷性滑膜炎。 有時也可因單純膝關節滑膜損傷所致,如外傷較輕,或長期慢性膝關節勞損。加上風、寒、濕邪侵襲,可使膝關節逐漸出現腫脹和功能障礙者,則形成慢性膝關節滑膜炎。
滑膜炎是由於微循環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症,主要症狀是產生積液,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時,由於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被打破,關節液的產生大於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治療期間盡量減少抽水注射頻率,過多的抽水注射會刺激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力顯著降低,再治療就比較麻煩.腫脹積水消除之前一定不要勞累和鍛煉,過多活動會損傷骨骼,簡單通俗的可理解為:滑囊是一個儲油器,是為骨骼肌腱運動加油的,目地是為了增加潤滑減少摩擦,如果有了積水,積水稀釋了滑液就起不到潤滑作用了,此時劇烈活動就會產生骨骼摩擦,最終損傷骨骼.
滑膜炎屬無菌性炎症,主要是微循環不通阻礙所致,所以治療應以調理微循環系統為主,只要微循環暢通了,積水也就循環消失了,同樣炎症也就解除了。保和堂滑膜炎膏外敷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綠色療法,由於葯物用於肌表薄貼,因此可直接作用於關節滑囊部位,使葯性直達病灶,達到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祛風散寒和調節微循環的目的。貼於體表的葯物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受阻的微循環暢通,消除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使之重歸於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就會徹底康復。

3、我不清楚是不是膝蓋韌帶拉傷,情況很糟糕。求救!

韌帶拉傷的話停止運動一段時間直到不痛就好了,但可能很久。我也拉傷過,蹲下都難,上樓梯抬腿都痛。
但是樓主不放下的話還是建議去醫院看一下吧

4、怎麼診斷膝蓋韌帶有毛病?

做一下抽屜試驗就知道是否斷裂了。方法如下:

前抽屜實驗:用於前交叉韌帶的檢查。
患者平卧床上。膝屈曲90度,雙足平置於床上,保持放鬆。檢查者坐於床上,抵住患者雙足使之固定,雙手握住膝關節的脛骨端,向前方拉小腿,如出現脛骨前移比健側大5mm為陽性,為前直向不穩定。
後抽屜實驗:用於後交叉韌帶的檢查。
仰卧位,屈膝90度,雙手放在膝關節後方,拇指放在伸側,重復向後推拉小腿近端,脛骨在股骨上向後移動為陽性,提示後交叉韌帶部分或完全斷裂。

往簡單了說吧,就是你固定好膝蓋,向前後拉壓小腿,若感覺出現明顯移位~那就是斷裂了。

另外膝蓋這個事情~疼痛未必和韌帶有關,很有可能是半月板。
你按照抽屜試驗做完了之後,再去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吧。

5、膝蓋韌帶鬆弛怎樣恢復

兩腿分開,兩腳之間的距離比肩膀稍寬,身體保持直立位,不能向前傾,腳尖及膝關節正向前,雙膝彎曲角度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和肌肉力量不同而不同。如果患者身體欠佳和大腿肌力弱,雙膝輕度屈膝即可,隨著練習後肌力的增加再增加屈膝的角度至無痛最大角度。一天可蹲兩組,一組可蹲5次,每次至少得5分鍾(隨著肌肉加強,時間也有增加),每次之間休息不要超過1分鍾!(休息長了肌肉緊張效果就會下降)如韌帶松的話,增強肌肉力量是保障膝關節穩定的重要方法。前期盡量少運動多靜蹲練習。 如果韌帶很松的話,不要做劇烈運動了就。慢跑什麼的足矣。

6、膝蓋韌帶的問題!

半月板損傷的典型致傷條件!!屈曲+支撐+旋轉!!踢足球的更多見!猜不錯的話是內側半月板.你這種一般可恢復,吃什麼意義不大(不要亂吃葯),注意患肢休息4-6周,下地要拄拐.----------如果以後反而嚴重,去好醫院檢查

7、怎樣鍛煉膝蓋的韌帶?

給你幾個小建議: 以下三種運動能有效保護膝關節,並減輕膝蓋疼痛。選擇其中的兩種,堅持每星期運動2-3次,每次重復這些運動步驟15次,可達到最佳鍛煉效果。 1. 腿筋彎曲練習 取一根彈力皮筋,綁在柱子或重型傢具的腿上,一端綳在一隻腳的腳踝處。面向柱子站立,讓皮筋處於綳緊狀態,緩慢地將腿向後抬起,直到大腿後部肌肉感覺輕微發熱,再慢慢放下,如此反復。注意:在抬腿時,移動的應該是腿部,而不是臀部。 2. 直腿向上 此法鍛煉四頭肌和臀部屈肌。伸直腿部,面朝上平躺,慢慢將一條腿伸直地抬起,默數15-20秒,再慢慢放下。如果需要加大運動量,可以先在腳踝處加一個重量為1公斤的物件,以後依次增加,直到增至3.5公斤即可。 3. 牆壁蹲起 背靠牆而立,腳後跟離牆1隻腳的長度,在兩膝蓋間放置一隻球(可以是籃球、足球),夾緊球,身體沿牆壁緩慢下蹲,直到膝蓋與小腿成90度直角。因為背部貼牆,支撐了一部分體重,膝蓋受力相對比較少,因此運動強度人體感覺舒適,默數三秒,再慢慢直起身體。

8、膝蓋韌帶太薄?

臏骨滑脫嗎?少見啊,如果影響日常生活的話可以作臏骨切除,不大影響功能.

9、怎麼提高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柔韌性

拉伸內側肌肉和內側韌帶有幾個常見瑜伽動作
髖關節前後有幾個肌肉群和它有關,其肌肉力量平衡和柔韌性都會影響人的行、坐的姿態,而髖關節靈活性和踝關節的靈活性是直接影響膝關節穩定性的,人體關節鏈條的相鄰功能互補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不光是一個關節的事。

另外,題主的問題可能不光是韌帶和內側肌肉沒拉開的問題,大腿外側肌肉力量薄弱和臀中肌力量薄弱也有可能,肌肉平衡程度也會影響關節。

10、膝蓋韌帶。。。

可能是內側副韌帶損傷,如果不用工具也能走應該不是斷裂,但還是要帶好支具,一般要6周癒合時間吧,膝關節伸屈活動要練得,要想詳細了解需要做個磁共振,但國外磁共振做的很少。。。

與膝蓋韌帶薄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