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髕韌帶損傷症狀

髕韌帶損傷症狀

發布時間:2020-03-29 08:31:44

1、膝關節前交叉韌帶,髕韌帶,內側副韌帶損傷怎麼辦

如果只是輕度的損傷,也就是走路沒有反映、膝關節穩定,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但是如果有了症狀,就是疼痛,膝關節不穩。這個時候可能需要手術了。最好還是拍個MRI,讓大夫檢查一下。

2、髕韌帶損傷怎樣治療

病情分析:看你情況,是過度運動造成的髕韌帶拉傷,產生的後遺症,現在看治療會好的很慢,需要長期療養
意見建議:1,清淡飲食,忌辛辣
2,按療程理療
3,配合活血止痛,舒筋類葯物
4,熱敷,多按摩

3、右膝開放性外傷致髕韌帶損傷,小腿不能主動抬伸,如何恢復?【髕韌帶損傷】

從核磁上看,髕腱是不全損傷,需要到門診查體,已明確剩餘髕腱是否能夠代償原有功能。

(北醫三院馬勇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如何辨別膝關節部位的韌帶是否受傷

韌帶損傷
膝關節為全身最大最復雜的關節,其韌帶的構成和作用亦遠較其他關節復雜。膝關節的韌 帶損傷若未得到合理科室治療,常可導致關節不穩定,運動失控。韌帶損傷的臨床高尚表現為日本局部腫痛、壓痛或關節不穩等。疼痛、不穩定以及晚期創傷性關節炎學會是韌帶損傷的經過主要後遺症。 以往多認為對運動功能要求較高的運動員等發生韌帶損傷後才需積極手術影像修復,其他人多可保守治療。但長期隨診的結果證明,即使非體力勞動者發生韌帶損傷後,也往往因早期未得到合理的目前治療而造成晚期的嚴重功能障礙。因此,本人們日益趨向積極同時進行早期修復。強調確切診斷、早期處理、全面修復。早期處理的基礎天津是確切的腹腔診斷,處理的要求則是全面修復。否則任何遺留的未修復的韌帶損傷,都是一種潛在的不穩定因素,最終會導致晚期的症狀。一部分損傷可行直接修復,損傷嚴重者則需以鄰近的肌腱、筋膜等組織一項轉移修復。最最後具有代表性的韌帶損傷為膝關節韌帶損傷和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
疾病介紹: 膝部關節韌帶較多,對關節穩定性有重要作用。主要韌帶有:內、外側副韌帶,前後交叉韌帶和髕韌帶。
發病機理: 當膝關節微屈時,突然受到外翻或內翻應力,即可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由於膝外側容易受到外力的沖擊,使膝過度外翻,故內側副韌帶損傷。部分斷裂,完全斷裂,合並半月軟骨損傷或膝交叉韌帶損傷3種類型。損傷部位可發生於韌帶本身,也可由附著處撕脫骨片或嵌入關節內。
臨床症狀: 以內副韌帶損壞傷為例,傷後膝內側腫脹、疼痛、壓痛、皮下瘀斑、活動受限,不能完全伸直。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如為完全撕裂,則小腿外展范圍增加,內側關節間隙加大,有時於內側可觸知兩斷端之間的凹陷。半月軟骨或膝交叉韌帶損傷時,關節內有積血。如抽出的血液中有脂肪球,則可有撕脫骨折
診 斷:
1、有外傷史。
2、以內側副韌帶損為例,傷後,膝內側腫脹、疼痛、壓痛,皮下瘀血斑、活動受限, 韌帶
不能完全伸直。
3、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
4、X線拍片。
撕裂的後交叉韌帶  
 輔助檢驗: 雙膝伸直外翻位,拍正位X線片。如內側關節間隙明顯加寬,為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或可發現脛骨棘撕脫。
治療方法:
1、部分斷裂:關節內無積血,外翻位X線片顯示內側關節間隙不大,可做局部封閉、彈性綳帶加壓包紮,早期鍛煉股四頭肌或用踝上長腿石膏托固定於膝內翻和稍屈位3—4周,石膏完全乾後可開始股四頭肌鍛煉和下地行走。
2、完全斷裂:原則上應行手術治療如韌帶斷裂,可直接縫合;如骨附著處撕脫,可用鋼絲貫穿法固定或直接縫合於骨膜及軟組織上。如有撕脫骨片,則用鋼絲或螺絲釘固定。如合並半月軟骨損傷,應予以切除。合並前膝交叉韌帶損傷者,應先修補。術後石膏固定4—6周。
3、陳舊性損傷:積極堅持股四頭肌鍛煉,以增加關節穩定性。經積極鍛煉後,關節仍不穩定者可行手術修補。用闊筋膜或半腱肌,股薄肌腱代替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受傷機會很少,很少需要手術治療。
4、膝交叉韌帶損傷:前交叉韌帶合並脛骨棘撕脫骨折者,可用膝過伸和後推脛骨使之復位,用長腿石膏固定4—6周。對於未能復位者,應及時手術修補。將骨折片用鋼絲固定。單純韌帶斷裂者,用石膏固定。對陳舊性損傷,以保守治療為主,經鍛煉後,關節仍不穩定,亦可考慮手術修補。後交叉韌帶可不修補。

5、髕韌帶運動拉傷,怎麼辦

1.不要熱敷按摩
2.休息時抬高患肢過心臟
3.走路要正,不然好腿也要痛
4.吃點活血片
5.床上活動關節為主,下地負重鍛煉為輔

6、髕韌帶損傷

你的情況比我的好多了,你這看起來不應該是半月板的問題,但是有重復損傷是可以確定的。建議以後運動要有個度,多休養,運動時帶著護具,別說劇烈運動,輕微的運動也不要有,靜靜的休養吧,祝福你哥們兒,我也是84年的,自從膝蓋受傷後,就經常在百度給人一些意見,我看過的醫生(軍醫)告訴我的軟組織受傷只有休養,曾經也建議我常用封閉針,我沒用,一是貴,二是沒法除根,只能止疼。到現在1年了快膝蓋還沒有完全好。

7、髕韌帶勞損如何治療?

髕韌帶起自髕骨下端,止於脛骨上部的脛骨粗隆。其形態粗大,性質堅韌,是人體較大的韌帶之一。當髕骨上移時,通過髕韌帶牽拉小腿的脛骨使膝關節伸直,同時髕韌帶還有穩定膝關節的作用。

1.病因 由於髕骨在運動時可以發生位置的變化,特別是在屈膝時,髕韌帶與髕骨相接處可以轉折成角,因此,髕韌帶起始部所受牽拉力的方向在經常發生改變,加之這種牽拉力較大,致使髕韌帶起始部容易發生病變。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膝關節的伸屈活動十分頻繁,病變組織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常易使病變轉為慢性,治療效果也不易鞏固。

髕韌帶受到碰撞、打擊等直接暴力時,可以造成損傷;用力猛提腿或突然伸直小腿時,髕韌帶的起始部受到突然的大力牽引,也可使髕韌帶發生損傷。急性損傷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轉為慢性。臨床上最多見的是長期、反復的牽拉使髕韌帶發生的慢性勞損性病變。

2.症狀 開始為膝部酸脹不適,以後出現持續性鈍痛。在開始活動時疼痛加重,稍活動後疼痛減輕,但過度活動後疼痛又明顯加重。上下樓梯、下蹲站立、負重行走及用力踢球等,都會使髕骨下端疼痛;半蹲位時疼痛最為明顯。重病人平日步行時也出現疼痛。病人感覺膝軟無力,走路時容易疲勞,致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不能背負重物行走。

3.檢查 在髕骨下端髕韌帶的附麗區有明顯壓痛,觸摸時可感到該處的髕韌帶有腫脹、鈍厚的改變,令病人做半蹲位站立姿勢,會引起髕骨下端的疼痛,此為半蹲試驗陽性。在病人仰卧做伸膝動作時給予一定的阻力,如出現膝部疼痛加重,稱為伸膝抗阻試驗陽性。這些試驗均有利於本病的診斷。

4.治療

(1)休息:膝關節前、後、左、右用適當的夾板固定,以使患膝制動得到休息,這對早期、急性病變的恢復是十分必要的。

(2)簡易按摩手法:在髕韌帶起始部的病變部位上用拇指指端來回刮撥髕韌帶20~30次,然後再用力按在此處3~5min,多數病人的症狀會得到好轉或消失。但是,如果治療後病人得不到適當的休息,髕韌帶仍然不斷受到牽拉,次日症狀可再復出現。如能堅持治療並使局部制動休息,其治療效果還是相當樂觀的。

(3)針灸:在髕骨下緣正中垂直刺人,左右兩側再各施一針,針尖指向髕骨下緣中部,留針10 ~ 20min。在留針期間針尾置艾絨或葯艾條燃燒,會明顯增加針刺的療效。

(4)注射療法:用常規配伍的合劑5ml,沿髕骨下緣浸潤注射,5d注射1次,常可收到良好效果。

少數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髕骨後下緣髕韌帶附麗區的切痕松解術,效果滿意。

8、我的膝關節應該如何治療半月板變性、髕韌帶損傷

這種情況是不需要手術的,你不要參加體育活動,修養一段時間吧。核磁對膝關節損傷的診斷符合率大約95%,也會有看不到病變的時候。另外,醫生對核磁片子的判讀能力不同,也可能有核磁檢查出來而醫生沒有發現的時候。

(張文濤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深圳北大醫院張文濤 http://zhangwentao.haodf.com/

與髕韌帶損傷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