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前叉韌帶重建又斷了

前叉韌帶重建又斷了

發布時間:2020-03-26 23:36:18

1、前叉韌帶重建術後肌肉恢復問題

靜蹲 堅持兩個月以上 效果明顯

不堅持 肌肉是不會漲起來的

一般在恢復正常運動之前,連續四五天不練習肌肉 就會萎縮了

好好練吧 你這情況 看起來 打球只是時間問題了

2、前交叉韌帶斷裂可以幾級傷殘

1.屬於幾級傷殘需要由專業的傷殘鑒定機構進行傷殘等級鑒定,以傷殘等級鑒定的結果為准,只有鑒定的結果才可以作為賠償的依據。
2.這要具體看恢復後對生活習慣的影響或功能障礙的程度:
前交叉韌帶斷裂,膝關節交叉韌帶修補術後無功能障礙,椎體前緣總體高度減少1/2以為七級;脊椎壓縮前緣高度<1/2者評為九級。如果做手術,三個節段脊柱內固定術也是九級。具體要向鑒定的部門了解。

3、左膝前交叉韌帶完全斷裂快一年了,請問如果一直拖著不治的後果最終是什麼

我是14歲前交叉韌帶斷的,19歲做的手術。我還有個同學是16歲斷的,16歲只能做半月板手術,18歲做的前交叉韌帶重建。
這么說吧,年紀沒到,前交叉韌帶都是不會做的,我現在就一個膝蓋稍微高一點,不仔細看沒什麼,跑跳蹲都沒問題,但前提是我之前有認真做復健啊。。。復健。。。
我建議你18歲再做吧,否則要開兩刀,沒意思。不過拖久了的壞處是,變成了陳舊性損傷,髕骨鈣化,就是我這種。。。就是韌帶斷了,然後時間久了,被人體自行吸收了。。。
然後不建議保守治療,你都斷了啊。。。我保守治療了5年呢,保守治療就是不能跑不能跳不能蹲,少走路,可我們年紀這么輕,怎麼可能一輩子不動。。。
你手術的話,有三種,異體韌帶,自體韌帶,人工韌帶,到時候醫生會和你講的。。。我和我同學們分別用的是三種。。。唉,各有利弊。。。
反正你先保守治療一年,18歲到了再做手術吧,然後建議你做全麻。因為我當初是半麻,然後腰半年都沒什麼知覺,醫生說是因為年紀太小,脊髓液還沒長好,倒流了。。。外國做這個手術都是全麻的,中國只有年紀小的做是全麻的。。。

4、前交叉韌帶二次斷裂有什麼現象?

前交叉韌帶斷裂多見於運動損傷,比如足球、籃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也可見於車禍傷。在受傷當時,有些患者可感覺膝關節砰的一聲響,隨後出現膝關節明顯腫脹、疼痛和活動受限,此為急性期。急性期過後,通過休息或者治療,患者腫脹和疼痛可緩解。此時患者在走路或休息時,膝關節可以無任何症狀,但在跑跳或發力時,總會感覺膝關節力量不夠,或者慢半拍,在跳起落地的時候,膝關節不敢用力著地。此時如果到醫院進行體格檢查,可發現患者膝關節較正常關節鬆弛。磁共振檢查可見患者前交叉韌帶斷裂。如果前交叉韌帶斷裂後,未經過及時正確的治療,遠期可出現由關節不穩定所致的關節磨損,這時可出現膝關節慢性疼痛。

5、前交叉韌帶斷裂重建手術後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嗎

1,看你的表現,應該是交叉韌帶損傷,2,前交叉韌帶斷裂不,膝關節退變明顯加快,而且會有你經歷的感覺,所以建議早日,3,之後不能恢復成和原來好腿一摸一樣的,但是可以進行劇烈的活動,也就是說不影響任何活動(半月板沒有損傷的前提下),4,核磁共振不是唯一的判定標准,還要結合查體,臨床表現等,最好有KT-1000等客觀的檢查結果。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大連大學附屬中山 骨科運動醫學科 劉宇鵬

6、右腿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重建手術2個月了,還需要多久能下地走路呢?

對於膝關節交叉韌帶重建手術,一般來說能負重行走最低也得在三個月後,交叉韌帶手術後,最重要的一關是,在石膏拆除後就要積極鍛煉膝關節的彎曲鍛煉,這也是至關重要的,各大醫院都會在傷著出院時給一份康復訓練計劃。你可按照計劃規定進行鍛煉。有什麼疑問可直接詢問你的手術醫生。
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下地行走!

7、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後有什麼後遺症?

您好,一般而言,手術效果取決於以下三大因素:一.患者本身創傷情況,即是否合並有半月板、軟骨損傷等,如有,則可影響到以後的運動功能恢復情況;二.手術時機,如果在亞急性期,即受傷後兩周到兩個月內手術,則半月板軟骨損傷的機率會少很多,則術後運動功能會恢復得更好些;三.手術本身的情況。 你屬於年輕患者,如果不伴隨半月板、軟骨損傷,則術後三個月到半年就可以恢復日常一些運動,如跑步、游泳等,而術後六個月則可恢復對抗性運動,如打球等,跳舞應當是3個月到半年後就可以根據手術的情況恢復了。

8、膝蓋前交叉韌帶斷裂重建手術!!

雙束更接近與原來的前叉韌帶,比較符合人體解剖學。韌帶的選材有人工韌帶、自體韌帶、異體韌帶、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價錢,術後拆線了就可以帶著護具走路了,我十天出院時就是帶著護具走的,都還沒拆線呢。走的稍微利索點的話還要一個月的時間,不會耽誤你上學的。

9、前交叉韌帶斷裂怎樣治療?

前交叉韌帶是膝關節的一個重要穩定結構,極易在體育活動或其它運動中損傷,嚴重的情況下發生斷裂。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雖然病人走路挺正常,但是卻不能進行跑、跳等體育活動,更不能進行急跑、急停、轉彎跑等活動。更重要的是,前交叉韌帶斷裂後,穩定膝關節的任務「轉嫁」給了半月板(尤其是內側半月板)和關節面的球形結構來完成,因此極易造成繼發的半月板損傷和關節面軟骨損傷,會直接導致受傷關節的「報廢」和提前「退役」。因此。前交叉韌帶斷裂必須及時治療,什麼才算是及時呢?從受傷後第一天到受傷後一個月內手術治療才能算是及時,治療越晚就越有「亡羊補牢」的意思了。
前交叉韌帶斷裂後必須進行手術治療,由於前交叉韌帶斷裂後縫合治療無效,必須進行一種叫「前交叉韌帶重建」的手術。所謂重建,就是重新再做一條前交叉韌帶來代替病人原來的韌帶。手術原理其實很簡單,在膝關節的股骨端和脛骨端分別鑽骨孔(骨隧道),然後將韌帶的替代品引入關節內,在適當的位置將新韌帶固定在股骨端和脛骨端,這樣就完成了手術。韌帶替代品有自體肌腱、異體肌腱、人工韌帶。自體肌腱取自病人體內功能不太重要的肌腱,但如果病人自己的肌腱太細或需要重建的韌帶太多,就需要異體肌腱,後者的缺點是康復期稍延長,而且理論上存在傳播疾病的可能。人工韌帶由於非生物材料,存在疲勞斷裂的問題,臨床上一般不做常規應用。固定韌帶的材料很多,有界面擠壓螺釘、縫合翻轉鋼板、橫穿釘、樁釘等,這些固定材料價格都比較昂貴。在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手術中,一般是重建一條前交叉韌帶,也被稱為「單束重建」,還有同時重建兩條的,叫做「雙束重建」,後者手術過程較復雜,病人花費也會明顯增多,但有學者認為雙束重建更接近正常的解剖和生理情況,因此手術效果比單束重建好。
前交叉韌帶術後的康復是個漫長的過程,完全的恢復需要1年到1年半的時間。康復過程包括肌力恢復、關節活動度練習、本體感覺訓練三項內容。通過系統康復訓練,爭取術後按期達到步行、下蹲、上下樓、跑、跳等運動功能。應盡量避免出現重建韌帶鬆弛、關節粘連、肌肉萎縮、肺梗塞等並發症。文獻報道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大約15%病人效果不滿意,除手術技術原因外,更多的原因是術後康復不及時和不恰當。另外,每個病人受傷時間不同,同時合並的傷情也不一樣,因此術後效果可能會有較大差別。例如,前交叉韌帶損傷同時還合並半月板和關節面軟骨損傷,即使同期進行了處理,也會影響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的整體效果。
通過以上的介紹,您對前交叉韌帶治療的整個過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了吧?最後再提醒一句:前交叉韌帶斷裂,及時手術治療!

與前叉韌帶重建又斷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