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子宮圓韌帶與腹股溝

子宮圓韌帶與腹股溝

發布時間:2020-03-26 16:37:12

1、什麼是腹股溝管..

◆位置:腹前外側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內下方,在腹股溝韌帶內側半的上方,長約4.5cm.管的內口稱腹股溝管深環(腹環).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約1.5cm處,為腹橫筋膜隨精索或子宮圓韌帶向外的突口.管的外口即腹股溝管淺環(皮下環)[圖示1][圖示2].◆內容:男性有精索通過,女性有子宮圓韌帶通過.◆腹股溝管4個壁: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部分腹內斜肌;後壁是腹橫筋膜和腹股溝鐮;上壁是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的弓狀下緣;下壁為腹股溝韌帶.

2、腹股溝在哪個部位?

腹股溝為連接腹部和大腿的重要部位。由於離外生殖器很近,常常被人們看作是隱私部位。腹股溝部位的潮濕,不透氣,往往成為健康的隱患。



腹股溝區位於髂前上棘水平線與腹直肌外緣和腹股溝韌帶之間。該區部分局部呈水平位,負重增大; 肌層纖維方向趨於一致,屏壁能力減弱;且又有器官貫穿,致壁出現裂隙即形成腹股溝管;集諸多因素,該局部為腹前外側壁最薄弱局部,而後者則與之關系最大

(2)子宮圓韌帶與腹股溝擴展資料

腹股溝為下腹部兩側的三角形區域,其內側界為腹直肌外緣,上界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緣的水平線,下界為腹股溝韌帶。此區較為薄弱,其原因是:

腹外斜肌在此處移行為較薄的腱膜,並在其下方形成一裂口;腹內斜肌與腹橫肌的下緣未達到腹股溝韌帶的內側部,因而該部沒有肌肉遮蓋;有精索或子宮圓韌帶通過腹股溝管而形成潛在性裂隙。此外,當人體站立時,腹股溝區所承受的腹內壓力比平卧時約高三倍。由於以上解剖、生理特點,故疝多發生於此區。

3、腹股溝管名詞解釋

解釋:位於腹股溝韌帶內側1/2的上方由外向內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間裂隙。長4~5cm,有精索或子宮圓韌帶通過。腹股溝管有4個壁及內外兩個口。管的前壁主要為腹外斜肌腱膜,但在外側1/3處有腹內斜肌的起始部纖維加強;後壁為腹橫筋膜,在內側1/3處有腹股溝鐮(聯合腱)加強;上壁為腹內斜肌與腹橫肌的下緣肌纖維共同圍成的弓狀下緣;下壁為腹股溝韌帶,兩環即位於恥骨嵴外上方、由腹外斜肌肌腱膜裂開形成的腹股溝管淺環,以及位於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一橫指處、由腹橫筋膜向外突出形成的腹股溝管深環。

4、女性腹股溝疝合並子宮圓韌帶囊腫12例診治體會

原發布者:維普網

西南國防醫葯2017年4月第27卷第4期・395・女性腹股溝疝合並子宮圓韌帶囊腫12例診治體會石悅洪,劉永康,鄭仲謹,黃【摘要】目的飛,宋宗濤選擇醫院2009年6月一2016年6月收總結12例女性腹股溝疝合並子宮圓韌帶囊腫的診治體會。方法治腹股溝疝合並子宮圓韌帶囊腫患者12例。採用腹股溝疝腹膜前間隙修補術+圓韌帶囊腫切除術治療。結果所有病例均手術順利,手術時間35—70min,術中出血5—10IrIl,術後未發生切口感染、皮下血腫,術後2d正常出院,隨訪6—12個月未見復發。結論腹股溝疝合並子宮圓韌帶囊腫為臨床少見疾病,臨床醫師易誤診、漏診、誤治,術前仔細詢問病史、認真查體、超聲檢查可提高診斷准確率,通過手術治療能取得滿意療效。【關鍵詞】腹股溝疝;子宮圓韌帶;囊腫;治療中圈分類號文章編號R656.21文獻標識碼A1004-0188(2017)00.0395.02doi:lO.3969/j.issn.1004.0188.2017.00.270腹股溝疝是普外科最常見的一種臨床疾病,男女發病率約

5、腹股溝管的位置、構成和內容物

腹股溝管是腹股溝韌帶內側半上方的腹壁組織中的一個斜行裂隙,長2.5~5.0 cm。腹股溝管與腹股溝韌帶平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管狀結構,由內、外口和上、下、前、後四壁組成。
1.男性腹股溝管的內容
男性腹股溝管內有精索和精索被膜通過。精索稍細於小指,自腹股溝管內口延伸至睾丸後緣,是由睾丸的供血血管、淋巴管、兩支神經和輸精管等集結成束組成的。精索被膜有三層,由里向外依次是精索內筋膜、提睾肌筋膜和精索外筋膜,前兩者是精索腹股溝管段的固有被膜,後者只有腹股溝管內口以下的精索段才有的被膜。
2.女性腹股溝管的內容
女性的子宮圓韌帶、子宮圓韌帶動脈、伴隨走行的生殖股神經生殖支及淋巴管等均是腹股溝管內容物。

6、腹股溝管的構成,內容,臨床意義?

位於腹股溝韌帶內側1/2的上方由外向內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間裂隙。長4~5cm,有精索或子宮圓韌帶通過。腹股溝管有4個壁及內外兩個口。管的前壁為腹外斜肌腱膜,在外側1/3處有腹內斜肌的起始部,後壁為腹橫筋膜,在內側1/3處有聯合腱,上壁為腹內斜肌與腹橫肌的弓狀下緣;下壁為腹股溝韌帶,內口為腹環,外口為皮下環。 腹股溝管和海氏三角都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區。在病理情況下,若腹腔內容物經腹股內管環,進入腹股溝管經皮下環突出下降入陰囊,形成腹股溝斜疝;若腹腔內容物不經腹環,而從海氏三角處膨出,則形成腹股溝直疝;若腹腔內容物經股環、股管,隱靜脈裂孔脫出到大腿根部皮下,則形成的是股疝。斜疝多發於青壯年男性,直疝多發於老年男性,股疝多見於女性。  內口為腹股溝管深環(腹環),定位於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1.5cm(約一橫指處)。此處也是男性輸精管和睾丸的血管會聚之處,其內側為腹壁下血管;外口為腹股溝淺環(皮下環),通常可容納一個示指尖端。 男性腹股溝管內有精索通過;女性腹股溝管較窄,有子宮圓韌帶通過。此外,髂腹股溝神經及生殖股神經的生殖支也進入腹股溝管。(百度)明白了嗎?

與子宮圓韌帶與腹股溝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