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en體內有哪些器官?各有什麼用?
人體有8大系統,每個系統都有獨自的器官: 消化系統:口、食道、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結腸、肛門,這是主要的;還有輔助的:膽囊、胰、肝等 。 神經系統:大腦、小腦、橋腦、腦干、脊髓及各條神經分支等。 呼吸系統:鼻、氣管、肺。 循環系統:心臟及各動靜脈分支,脾,淋巴結,胸腺。 泌尿系統:腎、輸尿管、膀胱、尿道。 生殖系統:女性:子宮、輸卵管、卵巢、陰道,男性:睾丸、輸精管、前列腺、尿道。 內分泌系統:甲狀腺、胰腺中的胰島、腦垂體、腎上腺以及存在於各種組織中的有內分泌功能的組織。 運動系統:骨骼、肌肉等 。 所有以上所說的都可以稱為器官。 所為器官就是指由多種不同的組織構成的可以獨立完成一定功能的集合。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系統構成人體,所有這些都密不可分。 因此,人體器官的數量不可盡數。
麻煩採納,謝謝!
2、急求答案 !!!!!!!
?
3、脾的功能是什麼?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轉輸營養物質,運化水液,統攝血液。脾和肌肉、四肢、口唇有關。
1、脾主運化:一是運化水谷的精微。飲食入胃,經過胃的腐熟後,由脾來消化吸收,將其精微部分,通過經絡,上輸於肺。再由心肺輸布於全身,以供各個組織器官的需要。一是運化水液。水液入胃,也是通過脾的運化功能而輸布全身的。若脾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則氣血的化源不足,易出現肌肉消瘦、四肢倦怠、腹脹便搪,甚至引起氣血衰弱等症。若脾運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可導致水液確留,聚濕成飲,濕聚生痰或水腫等症。
2、脾統血:血液在脈道正常運行,除依賴心臟的推動、肝臟的調節,又有賴於脾氣的統攝控制,使之循經運行不至溢於脈外。所以脾氣充足,則血不妄行。若脾氣虛弱,氣不攝血而溢於脈外,即所謂「脾不統血」,可出現月經過多、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慢性出血疾患。
3、脾主肌肉和四肢:人體的肌肉、四肢依靠氣血津液等物質來營養,而這些營養物質的來源又有賴於脾。因此,脾氣健運,營養充足,則肌肉豐滿壯實,四肢活動有力。反之,脾氣衰弱,營養缺乏,則肌肉消瘦或萎縮,四肢乏力。
4、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與口唇有密切關系,口唇能反映脾胃的功能,通過口的辨味功能和唇的色澤,可以了解脾氣的強弱。脾氣健運,則唇色紅潤,口能知五味。反之,脾氣虛弱,則唇色淡白,飲食乏味。
(3)胃脾韌帶內包括擴展資料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脾位於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恰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
脾分為內、外兩面,上、下兩緣,前、後兩端。內面凹陷與胃底、左腎、左腎上腺、胰尾和結腸左曲為鄰,稱為臟面。臟面近中央處有一條溝,是神經、血管出入之處,稱脾門。外面平滑而隆凸與膈相對,稱為膈面。上緣前部有2-3個切跡,稱脾切跡。脾腫大時,脾切跡仍存在可作為觸診的標志。
在脾附近,胃脾韌帶及大網膜中,常可見到暗紅色,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副脾。因脾功能亢進作脾切除時,應將副脾一並切除。脾屬於網狀皮系統,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結構基本上與淋巴結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組織構成。其與淋巴結不同的地方是沒有淋巴竇,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竇。
4、脾臟在什麼位置
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位於左下腹部。
脾臟是一個富於血供的實質性臟器,質軟而脆。一般認為生理脾長10~12cm,寬6~8cm,厚3~4cm,重110~200g。
脾臟位於左季肋區後外方肋弓深處,與9-11肋相對,長軸與第10肋一致。膈面與膈肌和左肋膈竇相鄰,前方有胃,後方與左腎、左腎上腺毗鄰,下端與結腸脾溝相鄰,脾門與胰尾相鄰。
脾臟為腹膜內位器官,由胃脾韌帶、脾腎韌帶、膈脾韌帶和脾結腸韌帶與鄰近器官相連
5、人的脾在人體中的作用是什麼?
病情分析:脾臟為腹膜內位器官,由胃脾韌帶,脾腎韌帶,膈脾韌帶和脾結腸韌帶與鄰近器官相連.意見建議:脾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儲存血液.脾的組織中有許多稱為「血竇」的結構,平時一部分血液滯留在血竇中,當人體失血時,血竇收縮,將這部分血液釋放到外周以補充血容量.血竇的壁上附著大量巨噬細胞,可以吞噬衰老的紅細胞,病原體和異物.
6、脾長在人體什麼地方,什麼形狀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脾位於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恰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脾分為內、外兩面,上、下兩緣,前、後兩端。內面凹陷與胃底、左腎、左腎上腺、胰尾和結腸左曲為鄰,稱為臟面。臟面近中央處有一條溝,是神經、血管出入之處,稱脾門。外面平滑而隆凸與膈相對,稱為膈面。上緣前部有2-3個切跡,稱脾切跡。脾腫大時,脾切跡仍存在可作為觸診的標志。在脾附近,胃脾韌帶及大網膜中,常可見到暗紅色,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副脾。因脾功能亢進作脾切除時,應將副脾一並切除。脾屬於網狀皮系統,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結構基本上與淋巴結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組織構成。其與淋巴結不同的地方是沒有淋巴竇,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竇。
7、脾是什麼器官
脾(spleen )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脾位於左季肋區胃底與膈之間,恰與第9~11肋相對,其長軸與第10肋一致。正常情況下,左肋弓下緣不能觸及。脾分為內、外兩面,上、下兩緣,前、後兩端。內面凹陷與胃底、左腎、左腎上腺,胰尾和結腸左曲為鄰,稱為臟面。臟面近中央處有一條溝,是神經、血管出入之處,稱脾門。外面平滑而隆凸與膈相對,稱為膈面。上緣前部有2~3個切跡,稱脾切跡。脾腫大時,脾切跡仍存在可作為觸診的標志。
在脾附近,胃脾韌帶及大網膜中,常可見到暗紅色,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副脾。因脾功能亢進作脾切脾臟除時,應將副脾一並切除。脾屬於網狀皮系統,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結構基本上與淋巴結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組織構成。其與淋巴結不同的地方是沒有淋巴竇,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竇,是血液循環的一個過濾器。
脾在正常情況下,只產生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但在病態及大失血後可以製造各種血細胞。脾主要功能是參與免疫反應,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紅細胞,細菌和異物,產生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貯存血液。胚胎時期可造血。脾臟在胚胎時期是一個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後能產生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
脾內的巨噬細胞能將衰老的紅細胞、血小板和退化的白細胞吞噬消滅。它還能吞噬血液中的細菌、原蟲和異物。當脾功能亢進時可破壞大量血小板及血細胞。脾有豐富的血竇,可儲存一定量(約200毫升)的血液,在機體劇烈運動或爬山或突然失血時,脾的平滑肌收縮,放出儲存血液以補充機體的需要。
更詳細的內容請參看網路:http://ke.baidu.com/link?url=-iCcQsW9UQ_Sz-3IXDdE7rjvy
8、中醫上的脾指的是內分泌系統嗎
1,現代醫學知道,胃的運行是把食物經胃液及消化酶的分解(中醫稱腐化)後通過小腸的吸收,其餘的再由大腸向下排除,脾(在此指的是胰)是通過分泌酶的作用在小腸協同膽汁分解食物,吸收後通過肝的過濾及淋巴系統對脂肪的輸送,上升到心肺以輸送到全身。但是因為情緒的變化,從胃及小腸分泌的神經遞質及腦源性的神經遞質無法協同作業,這個升降的平衡就受到干擾,而遭成病理現象.
這個自然現象,中醫就以脾升胃降,肺朝百脈,脾為生化之源,肝氣橫逆等概念來概括。
2,中醫脾的概念其實不能完全用西醫的解剖學來看待,以上的解釋只能說貌似。最好用功能來理解脾比較容易理解。
3,脾主升,脾易為濕困,脾易受肝氣來乘(壓制),脾為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從這些指導原則,氣血不足,消化系統不好,考慮採用舒肝解郁,除濕健脾的葯物,就是對證。
9、脾在什麼位置
脾臟(pí zàng)。在一般成年人個體中,脾臟大
脾臟
小約為125 × 75 × 50立方毫米,平均重量約為150克。
脾臟是一個富於血供的實質性臟器,質軟而脆。脾臟位於人體左上腹內,深居於肋弓之後,與胃脾韌帶、脾腎韌帶、膈脾韌帶和脾結腸韌帶與鄰近器官相鄰。位於左季肋區後外方肋弓深處,與9-11肋相對,長軸與第10肋一致。膈面與膈肌和左肋膈竇相鄰,前方有胃,後方與左腎、左腎上腺毗鄰,下端與結腸脾溝相鄰,脾門與胰尾相鄰。
脾臟是一個顏色暗紅、質地柔軟的網狀內皮細胞器官,成年人的脾長約10cm~12cm,寬6cm~8cm,厚3cm~4cm,重110g~200g,大致有巴掌那麼大,重200克左右,由幾條韌帶將其「懸掛」在上腹部。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佔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嗜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在正常狀態下一般摸不到脾臟,如果仰卧或右側卧位能觸摸到脾臟邊緣,說明脾腫大。
10、脾在什麼位置圖
脾臟位於人體左上腹內,深居於肋弓之後,在胃左側與膈之間,相當左側第9~第11肋的深面,其長軸與第10肋方向基本一致.正常人在左肋弓下不能觸到脾.脾的位置可因體位,呼吸及胃的充盈程度而有所變化,平卧比站立時高約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