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髂骨韌帶炎

髂骨韌帶炎

發布時間:2020-03-25 16:42:48

1、熱心的網友們如果知道下面的病例我希望能和我說一聲啊···小弟先謝過啦

左側股骨粗隆間陳舊性損傷,建議貼膏葯治療效果比較明顯。

2、痛風的治療方法 說一下

痛風治療主要是在急性期使用非甾類抗炎葯物,之後使用降尿酸葯物,使得尿酸水平降低到正常以下,防止再次復發。
以上僅供參考

3、這個是什麼病?

緻密性骨炎(condensing ostitis)是一種骨質硬化性疾病,好發於20-25歲青年,女性多見,易累及髂骨、腰椎和骶骨鄰近關節邊緣部,單側或雙側同時(先後)發病。

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

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好發於女性,20~40歲的中青年女性多見。臨床症狀是患有復發性腰痛,有時可向下放射至臀部和大腿,但不是根性疼痛,腰活動時可加重症狀,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可自愈的病。李晶氏對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的病理解剖所見記載:妊娠、分娩、外傷、感染等均可引起能熔關節的撕裂而使局部血供受阻。

因此,早期呈現充血、水腫和滲出增加等,漸而局部出現增生與變性反應,隨著膠原纖維的緻密化而向硬化演變;血管形成厚壁血管,易閉塞而引起髂骨耳狀面處缺血和缺氧,骨質呈現硬化性改變,以致手術時局部出血較少。骶髂關節囊壁顯示纖維增生、彈性降低及松動樣改變。繼發於盆腔內炎症者亦出現相類似的病理改變,可能系細菌內毒素作用所致」。

祖國醫學認為:人體若素質虛弱或積累性勞損,以及閃挫外跌,均能損傷經脈之血,氣滯血瘀,絡脈阻塞不通,這已為上述病理解剖所見而證實。《素問·脈要精微論》雲:「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因此,腎臟精氣可滋養五臟,主骨生髓,骨的生長發育和修復均須依賴腎臟精氣的滋養和推動,如果腎虛則易至腰部扭閃和勞損。各種疾病必有外邪潛伏在經絡,久病入絡,久病必瘀(郁),以致出現腎虛而影響其他臟器。如腎精不足而引起的肝陰不足等。中醫有肝主筋芷血,肝鬱是「萬病之源」的學說,肝血充盈筋骨得所養,腎虛影響肝血充盈,充盈不足必然發病。

方劑:鹿含草20g,肉蓯蓉15g,川斷20g,寄生20g,當歸20g,生地20g,延胡15g,牛膝15g,大黃5g,萊菔子5g,甘草5g加水800ml煎成150ml,復渣,每日服2次。

髂骨緻密性骨炎

骶髂關節髂骨部下1/2~2/3骨質密度增厚所引起的慢性腰腿痛,稱緻密性髂骨炎。可能與妊娠、勞損及病灶性炎症有關。

【治療措施】

本病患者應暫時避免妊娠,減少勞動,局部熱敷理療或封閉、針灸等,必要時可卧床休息2~4周。症狀減輕或消失後准備離床時應帶圍腰保護,逐漸增加活動量。如經上述治療仍不減輕,應考慮清除病灶或行骶髂關節固定術。

【病因學】

在妊娠後期,如生產過程中,由於內分泌的作用,常使肌腱韌帶鬆弛,使骶髂關節松動,失去穩定性。因此骶髂關節可能經常受到異常刺激或損傷,尤其是骶髂關節的髂骨部所受到的損傷可能性更多些。也可能與身體重力,慢性勞損或外傷有關。

【病理改變】

1963年Glogowski首先報告,經病理檢查,發現關節軟骨明顯退變,並有炎症細胞浸潤,軟骨下骨小梁周圍有炎症性反應,成骨細胞生長正常或活躍。骨髓腔纖維化。陷窩內有骨細胞,關節面附近有散在的軟骨島。但無髂骨壞死。

【臨床表現】

本症多見於20~30歲已婚經產婦女,偶見於男性。患者平素身體健康,其主訴為腰腿痛。疼痛一般較輕,也有無症狀或疼痛較重者。疼痛為慢性、間歇性酸痛,並可隨妊娠或生產次數的增加而加重。多數病例病變發生於兩側骶髂關節髂骨部,有局限性壓痛或輕度肌肉痙攣。骨盆分離與擠壓試驗陽性,化驗檢查多在正常范圍。

【臨床表現】

下腰部呈慢性持續性疼痛,並可向臀部,股後部放散,但無明顯根痛症狀。女性患者常可因月經周期的影響下腰部疼痛加重,勞累和外傷亦是導致腰痛加劇的常見因素。

也有個別患者可毫無自覺症狀,只是由於其他原因在X線檢查中偶爾被發現。

臨床體檢時,腰部運動基本正常,在骶髂關節附近或病變部位有局限性的壓痛點,局部肌肉張力增高,直腿抬高試驗,「4」字試驗等均基本正常。

X線檢查:病變在骶髂關節的骼骨耳狀面上出現骨質呈均勻性密度增高,骨小梁消失,邊緣模糊,不侵犯關節面,病變寬度約0.5~3.0厘米,濃白實密徵象。其骨質硬化區構成各種不同的形態,大體上分為三角形、新月形、梨形三種

【輔助檢查】

X線所見:骶髂關節正位片見關節間隙整齊清晰,靠近骶髂關節面中下2/3的髂骨側骨質異常緻密呈均勻一致的骨質緻密帶,骨小梁紋理完全消失,邊緣清晰但無骨質破壞,不侵犯骶骨側。這種病變多為對稱性,也可發生於單側。局部可呈三角形,新月形或梨形。硬化區可寬達3cm。

髂骨緻密性骨炎預防

(1)不宜多吃糖。多吃糖能影響鈣質的吸收,間接地導致骨質疏鬆症。

(2)不宜攝入蛋白質過多。攝入蛋白質過多會造成鈣的流失。根據實驗發現,婦女每日攝取65克蛋白質,若增加50%,也就是每日攝取98克蛋白質,則每日增加26克鈣的流失。

(3)不宜吃得過咸。吃鹽過多,也會增加鈣的流失,會使骨質疏鬆症症狀加重。在實驗中發現,每日攝取鹽量為0.5克,尿中鈣量不變,若增加為5克,則尿中鈣量顯著增加。

(4)不宜喝咖啡。嗜好喝咖啡者較不喝者易流失鈣。實驗發現,一組停經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中,有31%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而另一組骨質正常者中只有19%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

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

預防此病,首先要避免多次妊娠,產後注意適當休息,尤其是年輕的媽媽切勿興奮異常,對寶寶溺愛有加,避免長時間摟抱孩子、彎腰做家務勞動等。因為產後骨盆部充血,機體緩慢恢復需要一段時間,若長時間下腰過量負重,很容易誘發本病。治療方面可以局部用中葯熱敷、微波理療、針灸推拿等,適當卧床休息1—3周是一個很重要的治療環節。若患者在哺乳期,盡量少口服刺激性葯物,以免對嬰兒產生不良影響,以休息及理療(針灸、推拿)為主。症狀減輕離床時應帶腰圍保護,逐漸增加活動量。

部分資料參考百科,祝早日康復!

4、為什麼我走路久了或站久了髂骨會酸疼

不良姿勢要改掉,否則會再造成錯位,也就是無法斷根的主因。

髖骨錯位(骨盆歪斜)所造成
先教你自我檢測之法

1:躺平(面朝上),手腳伸直,請家人將你的腳跟並攏,看是否有長短腳。
2:看胸部是否有傾斜(大小邊)
3:趴著(相同姿勢)看屁股是否大小邊(通常和胸部同邊)

看西醫及中醫多半都沒有療效,你該找的是信譽佳的正骨師(只是真正會矯正骨盆的人非常少)

後遺症每個人都不同:酸痛、萎縮、婦科、泌尿科、內科疾病、長短足、高低肩、脊椎側彎、椎間盤凸出、骨刺、...........。

5、骶骰關節緻密性骨炎

病因不明,可能與妊娠、外傷、感染及勞損有關。女性分娩時骶髂關節的穩定性受到影響,周圍韌帶鬆弛,且髂骨本身及關節局部承受的異常應力增加;再加上骶骨傾斜角增大,骨盆向前下傾斜,附著於髂骨上的韌帶對髂骨的牽拉影響了髂骨的血運,使局部血供減少而引起骨質出現緻密性改變。

6、髂骨一形態異常怎麼回事

骶髂關節髂骨部下1/2-2/3骨質密度增厚所引起的慢性腰腿痛,稱緻密性髂骨炎。可能與妊娠、勞損及病灶性炎症有關。疼痛為慢性、間歇性酸痛,並可隨妊娠或生產次數的增加而加重。 病因 本病90%以上為中年女性,以妊娠後期、尤其分娩後為多見,亦可見於尿路或女性附件慢性感染後,或盆腔內其他感染。在妊娠後期,如生產過程中,由於內分泌的作用,常使肌腱韌帶鬆弛,使骶髂關節松動,失去穩定性。因此骶髂關節可能經常受到異常刺激或損傷,尤其是骶髂關節的髂骨部所受到的損傷可能性更多些。也可能與身體重力,慢性勞損或外傷有關。 2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腰腿痛。疼痛一般較輕,也有無症狀或疼痛較重者。疼痛為慢性、間歇性酸痛,並可隨妊娠或生產次數的增加而加重。骶髂部疼痛,多為一側性,尤以步行、站立及負重為劇,但多可忍受。 骶髂關節部叩痛及壓痛,多數病例病變發生於兩側骶髂關節髂骨部。骨盆分離擠壓試驗、「4」字試驗及蓋氏試驗等均陽性。 3檢查 X線檢查:骶髂關節正位片見關節間隙整齊清晰,靠近骶髂關節面中下2/3的髂骨側骨質異常緻密呈均勻一致的骨質緻密帶,骨小梁紋理完全消失,邊緣清晰但無骨質破壞,不侵犯骶骨側。這種病變多為對稱性,也可發生於單側。局部可呈三角形,新月形或梨形。硬化區可寬達3厘米。 4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即可做出診斷。 5鑒別診斷 本病主要與骨性關節炎、骶髂關節結核、早期強直性脊柱炎的骶髂關節炎及化膿性骶髂關節炎等鑒別。後兩種多為一側關節受累,兩側極罕見。 1.強直性脊柱炎(AS) 強直性脊柱炎幾乎100 %侵犯骶髂關節,典型X線為關節間隙的明顯狹窄,關節面呈鋸齒狀破壞,伴局限性的骨質疏鬆,且腰椎呈竹節樣變,但髂骨無明顯規則的骨質硬化區。 2.骶髂關節炎(OA) OA 是一種以骨質增生為主的非炎性退行性疾病,X線表現為髂骨耳狀面下面的骨贅形成,但關節面清楚,亦無三角形骨密度增高影。 3.骶髂關節結核 骶髂關節結核的發病不局限於髂骨耳狀面,可有漸進性的骨質破壞,很少出現骨質硬化,骶髂關節因邊緣破壞而顯示較為模糊,多為單側發病。 6並發症 本病最常見是引起下腰部的慢性持續性疼痛,並可向臀部,股後部放散,但無明顯根痛症狀。但由於緻密性髂骨炎是一種有自限性變化的疾病,不會損傷骶

7、右髂骨髂前上棘撕脫骨折 這個症狀是否會影響恢復後的運動

髕骨骨折治療的目的是恢復關節面的平整,修補斷裂的肌腱腱膜和破裂的關節囊,防止外傷性關節炎、滑囊炎的發生,恢復膝關節的功能。
(一)如骨折無移位,可抽出關節積血,適當壓力包紮,外用石膏托固定關節伸直位4周,逐漸練習膝關節屈曲活動。
(二)有移位的髕骨骨折的處理:
1.上極骨折移位,可將上極骨片切除,修復股四頭肌腱。
2.下極骨折移位,可將下極骨片切除,修復髕韌帶。
3.中段橫斷骨折,可選用兩枚克氏針與張力帶鋼絲(1.2mm)作髕骨內固定。
(三)如髕骨已完全粉碎並移位,則將碎骨全部切除,同時直接縫合股四頭肌腱與髕韌帶,修復關節囊。手術後用石膏固定膝於伸直位3~4周,逐漸鍛煉股四頭肌及步行功能。
(四)髕骨陳舊骨折有創傷性膝關節炎者,可酌情進行理療及髕骨全部切除術。一般髕骨切除術,膝關節屈伸功能仍比較滿意,但多數病例,股四頭肌伸膝肌力將減少約25%左右,常不能恢復重體力勞動。

骨折患者飲食有四點禁忌
忌多吃肉骨頭肉骨頭的主要成份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
1、忌偏食:骨折患者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化瘀消腫主要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患者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2、忌食難消化之物:骨折患者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受限制,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往往食慾不振。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忌食山芋、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的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3、忌少喝水:卧床的骨折患者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這樣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患者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容易引起大便秘結。所以,卧床骨折患者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4、忌過多食用白糖: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這時,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患者的康復。

8、腰肌勞損的自我療法?

腰部勞損是指腰部肌肉、筋膜與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是腰腿痛中最常見的疾病,又稱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勞損等。患者多有腰部過勞或不同程度的外傷史。腰部酸痛,時輕時重,反復發作,勞累時加重,休息後減輕。彎腰工作困難,彎腰稍久則疼痛加重,常喜用雙手捶腰,以減輕疼痛。 檢查腰部外形多無異常,俯仰活動多無障礙。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並有壓痛,壓痛部位多在骶棘肌處、骶骨後面骶棘肌止點處,或髂骨嵴後部、腰椎橫突部。X線照片多無異常所見,少數患者可有骨質增生或脊柱畸形。
1、姿勢不良,用力過猛或突然外力打擊及彎腰搬重物時發生骶棘肌止點的撕裂傷。
2、在濕滑地面行走,失足滑倒或下樓梯時滑倒。
3、兩人搬抬重物勞動中配合不當,放下時動作先後不一致,或一人不慎滑手,致使他人腰肌無准備地強力收縮,引起扭傷。
4、推、舉、拉重物時,特別是用兩手舉起重物,均需要腰肌使用很大力量。
對該疾病預防是關鍵。平時要注意鍛煉身體,減少不必要的可能損傷腰肌的動作。如必須做某些涉及腰肌的動作時,應先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這樣,發生腰肌損傷的可能性就可大大減少。
外敷療法:中葯外敷【腰肌.骨世.醫tie】,以達到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以及緩解疼痛和減輕炎症的目的。

與髂骨韌帶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