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韌帶和筋有什麼區別?
一、作用:
1.韌帶:
限制骨骼活動范圍以免損傷
2.筋:
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和固定的作用。
二、位置:
1.韌帶:
位於關節腔周圍的稱囊外韌帶。位於關節腔內的稱囊內韌帶。位於關節囊上的,即關節囊纖維層增厚部分稱關節囊韌帶。還有一種韌帶是由腹膜皺襞形成的,它是由腹膜壁層與臟層之間或腹膜臟層與臟層之間移行而成的。
2.筋:
大多看不見,它附著在骨頭上。
(1)韌帶和筋是一回事擴展資料
韌帶的主要成分為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膠原纖維使韌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彈力纖維則賦予韌帶在負荷作用下延伸的能力。韌帶大多數纖維排列近乎平行,故其功能多較為專一,往往只承受一個方向的負荷。
由於韌帶很堅韌,因此可以加強骨的穩定性,可使內臟固定於正常位置,限制其活動范圍。人體內的主要韌帶有膝關節交叉韌帶、腹股溝韌帶、喙肩韌帶、肘關節的橈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等。有些韌帶是胚胎器官的殘存遺跡,如動脈韌帶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封閉而成,肝圓韌帶則由臍靜脈萎縮形成。
2、筋和韌帶
筋和韌帶是一回事,筋就是韌帶,韌帶就是筋,只是筋是韌帶的俗稱而已。
3、腳筋和韌帶是不是一回事,腳踝旁的是腳筋還是韌帶呀?
你這的確是有點過分緊張了……
我們平常說的扭腳踝,就是韌帶拉傷,然後出血水腫。你這種情況是很典型的。
如果走路不痛的話,那說明損傷的位置和你走路關系不大,這也是最好的一種情況。癒合也會比較快。
千萬別閑著沒事把腳扭來扭去,做一些極限動作。韌帶拉傷最忌諱的就是總活動那根受傷的韌帶。
至於所謂的腳筋,是指肌腱,就是我們腳後跟上邊那個東西。一般人不是運動員的話,除非是故意的,否則很少會傷那裡
4、韌帶和筋有區別嗎?
韌帶和筋有區別:
筋指附在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而韌帶范圍更廣。
韌帶屬於緻密結締組織。主要可分為兩類:彈性結締組織和膠原纖維彼此交織成的不規則的緻密結締組織。彈性組織(elastic tissue)是以彈性纖維為主的緻密結締組織。
粗大的彈性纖維或平行排列成束,如項韌帶和黃韌帶。韌帶白色帶狀的結締組織,質堅韌,有彈性,能把骨骼連接在一起,並能固定某些臟器如肝、脾、腎等的位置。韌帶亦稱鉸合韌帶(hinge ligament)。為軟體動物斧足類的左右兩個貝殼的連結物。一般將位於殼頂後方外面的韌帶稱外韌帶。韌帶是可彎曲,纖維樣的緻密結締組織。它附著於骨骼的可活動部分,但限制其活動范圍以免損傷。韌帶連接骨與骨,相對肌腱連接的是骨和肌肉。韌帶來自於膠原。若韌帶超過其生理范圍地被彎曲(如扭傷),可以導致韌帶的延長或是斷裂。
在生物學中,貝殼類動物連接兩片殼的組織也被稱為韌帶。韌帶多位於關節周圍(囊外韌帶)或關節腔內(囊內韌帶)其走向平行抗拉伸力強並經驗具有一定的彈性位於關節囊外的韌帶或與關節囊分開或為其局部纖維的增厚或為肌腱附著的延續位於關節囊內的韌帶均有滑膜包繞。韌帶的功能為加強關節,維護關節在運動中的穩定,並限制其超越生理范圍的活動。當遭受暴力,產生非生理性活動,韌帶被牽拉而超過其耐受力時,即會發生損傷。韌帶部分損傷而未造成關節脫位趨勢者稱為捩傷。韌帶本身完全斷裂,也可將其附著部位的骨質撕脫,從而形成潛在的關節脫位、半脫位乃至完全脫位。
5、請問人們所說的筋是血管么? 筋和血管是不是一樣的?
筋
中醫所稱的筋包括現代所稱的肌腱、韌帶和筋膜。
筋有連接和約束骨節、主持運動、保護內臟等功能。在五臟中筋與肝的關系最為密切,並與十經脈有廣泛的聯系,靠十二經脈氣血的濡養。
(一)筋的結構的功能
結構:筋附著於骨而聚於關節,故《素問·五臟生成篇》「諸筋者,皆屬於節」另外《素問·脈要精微論》「膝為筋之府」
功能:
1、連接和約束骨節:筋附於骨骼之上,起連接的作用,同時又包裹骨骼形成關節以約束骨骼在固定的范圍內運動以維持人的正常運動。
2、主持運動:人體各種運動主要依靠筋的收縮和舒張來完成。
3、保護內臟:筋與骨、肌肉、皮組成人體的堅固外殼,素問中稱筋為鋼。可理解為混凝土中的鋼筋。
(二)筋與肝的關系
對於筋與肝的關系《素問·宣明五氣篇》「肝主筋」,具體的關系主要有:
1、肝之氣血可以養筋:肝藏血,而筋要靠肝血的濡養才能正常的收縮和舒張。故《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若肝的氣血不足,筋得不到正常的滋養即會發生病變。《素問·上古天真論》「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
2、肝病及筋引起諸筋病變:《素問·氣厥論》「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素問·痿論》:「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解釋
3、筋病及肝:筋病日久,內傳於肝,引起肝病。《素問·痹論》「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
(三)筋與經絡的關系
即筋受經絡氣血的濡養
參考資料: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556&Data=S&Tid=250399
6、人的筋和韌帶是一個概念嗎?
韌帶:白色帶狀的結締組織,質堅韌,有彈性,能把骨骼連接在一起,並能固定某些臟器如肝、脾、腎等的位置。
亦稱鉸合韌帶(hinge-ligament)。為軟體動物斧足類的左右兩個貝殼的連結物。一般將位於殼頂後方外面的韌帶稱外韌帶.
韌帶損傷
疾病介紹: 膝部關節韌帶較多,對關節穩定性有重要作用。主要韌帶有:內、外側副韌帶,前後交叉韌帶和髕韌帶
筋
術語。應用范圍甚廣,凡正確的要點、棋形的急所均可稱「筋」。有時與手筋通用。原為日本圍棋術語,現已為我國棋手沿用。
筋 jīn
【釋義】①附在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牛蹄筋兒|傷筋動骨。②可以看見的皮下靜脈管:青筋。③肌肉:筋骨|筋疲力盡。④像筋的東西:鋼筋|麵筋|橡皮筋。
7、拉韌帶和拉筋是不是同一回事
韌帶是近現代的說法,比較書面。筋是古代中醫的說法,廣義上來講沒有區別。
拉筋指體育名詞,通過在人體的體重加上施力的起仰角度改變,借著腳底拉筋的不同角度變化,把人體的體重轉化為拉筋的力道,充分幫助人體全身筋脈拉伸舒緩。
拉韌帶其實就是熱身的一種形式,劇烈活動前要把筋拉展,以防止突然加速韌帶承受能力受不住,受傷或斷裂:韌帶拉傷,另外一個意思就是:通過拉韌帶,提高身體彎度的承受能力,各部肢體的延展能力。
有三個最重要的,趴 壓 拉,做動作要注意否則會拉傷抽筋,頭暈,休克。
(7)韌帶和筋是一回事擴展資料:
拉韌帶注意事項: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扭傷、肩膀脫節或腳抽筋。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
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有三個最重要的,趴 壓 拉,做動作要注意否則會拉傷抽筋,頭暈,休克。
8、韌帶和筋是一個東西嗎 跟腱是什麼
不是。
韌帶:白色帶狀的結締組織,質堅韌,有彈性,能把骨骼連接在一起,並能固定某些臟器如肝、脾、腎等的位置。
筋是附在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屬於韌帶的一種。另,筋還指可以看見的皮下靜脈管或肌肉。
而跟腱是肌腱的一種,長約15cm,是人體最粗大的肌腱,由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腓腸肌內、外頭)肌腱在足跟上方約15cm處融合形成。
簡單的理解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韌帶>筋>跟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