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背肌功能鍛煉???????????????
下面介紹幾種效果可靠又簡便易行的康復鍛煉方法:
1.腰部前屈後伸運動
兩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兩手叉腰,作好預備姿勢。然後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後伸各四次,運動時要盡量使腰部肌肉放鬆。
2. 腰部迴旋運動
姿勢同前。腰部作順時針及道時針方向旋轉各一次,然後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順、逆交替迴旋各八次。
3.「拱橋式」
仰卧床上,雙腿屈曲,以雙足、雙肘和後頭部為支點(五點支撐)用力將臀部抬高,如拱橋狀,隨著鍛煉的進展,可將雙臂放於胸前,僅以雙足和頭後部為支點進行練習。反復鍛煉20~40次。
4. 「飛燕式」
俯卧床上,雙臂放干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後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關節屈曲,要始終保持伸直,如飛燕狀。反復鍛煉 20~40次。
以上方法於睡前和晨起各做一次。
(1)消除致病因素:如勞損原因為工作姿勢關系,應針對原因改變條件和改善勞動體位。
(2)加強鍛煉:增加有針對性的體育療法,如太極拳、保健體操等。
(3)休息與固定:腰骶部慢性勞損病人有劇痛時可卧床休息,也可用圍腰制動,或用寬腰帶加以保護。工作時可配圍腰,以減少腰肌牽拉,但每天必須解除腰圍,作腰背肌及腰肌鍛煉。
(4)改善血液循環:利用按摩、牽引、局部透熱、離子導入、超短波、音頻等方法,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
(5)止痛:對有局限性壓痛點者,可用醋酸強的松龍或醋酸氫化可的松1ml,加1%普魯卡因5~10ml作痛點注射,5~7天1次,3~4次為一療程。
(6)針灸和中葯:針刺、拔火罐有一定療效,可緩解疼痛,中葯以祛邪扶正為主。
(7)止痛解痙葯: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在疼痛時可用,但勿長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賴或降低作用。
慢性腰肌勞損治療困難,重在預防。
(1)保持良好的姿勢並矯正各種畸形:正確的姿勢應是抬頭平視、收腹、挺胸、維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頸椎和腰椎過分前凸。在兒童和青年發育期,尤其是學齡兒童保持良好姿勢最重要。對於姿勢不良者應及時糾正。當下肢或骨盆出現畸形或活動障礙時應糾正。
(2)加強體育鍛煉:加強體育鍛煉能使肌肉、韌帶、關節囊經常處於健康和發育良好的狀態。肌力強、韌帶彈性大者,發生勞損的機會少。
(3)勞動中注意體位:避免在不良的體位下勞動時間過長,改善體力勞動條件,對單一勞動姿勢者應堅持工間鍛煉,或採用圍腰保護腰部。注意技術革新、改進操作方法。
(4)注意勞逸結合:慢性病、營養不良、肥胖者,要注意休息,加強治療,病後初愈、妊娠期、分娩後、月經期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勞。急性腰扭傷患者應徹底治療。
慢性腰肌勞損患者可按下列方法進行自我保健以防病治病。
①按揉腎俞、腰俞、委中、阿是穴,每穴2分鍾。②兩手半握拳,在腰部兩側凹陷處輕輕叩擊,力量要均勻,不可用力過猛,每次叩擊2分鍾。③兩腿齊肩寬站立,兩手背放在背部,沿腰兩側骶棘肌上下按摩100次,以腰部感覺發熱為度。④雙手叉在腰部,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腰部放鬆,呼吸均勻,做前後左右旋轉搖動,開始旋轉幅度要小,逐漸加大,一般旋轉80~100次。⑤彈撥痛點10~20次,然後輕輕揉按1~2分鍾。
2、突然背部疼痛,呼吸困難是怎麼回事
背疼可能是腰肌勞損,是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引起的腰背疼痛。中醫認為是素體虛弱,感受風寒 濕的侵襲,氣血凝滯脈絡不通引起的疼痛。如是由於受風引起的腰背疼痛可刮痧,或是拔火罐,去風寒, 疏通經絡,止痹痛。
意見建議:建議:一、先診斷是氣管炎還是哮喘了;二、確診後治療一段;恢復後中醫調理一段;三、千萬注意不要發燒感冒上火否則又會使呼吸困難後背疼死灰復燃就到這兒,再見! 您的年齡多大?如果是中年人,特別需要關注一下,有沒有心臟病,如果疼痛有擴散的感覺,建議到醫院心內科做個檢查拜拜。祝好。
3、睡覺醒後背疼,起床活動一會就沒事了,只有睡醒後才疼,照過片骨頭沒有問題
病情分析:
您好,這個情況一般是背部筋膜炎或韌帶炎所致的症狀,與受涼,勞累,勞損等等有關
指導意見:
這個病可以通過很多方法治療,比如拔火罐,推拿按摩,貼膏葯,中頻電理療等等,效果不錯的。注意保暖,避免不良姿勢,重體力勞動等等
4、棘上韌帶炎有恢復的朋友嗎,指點一下怎麼恢復的。白天還好,就是睡眠質量很差,因為還要工作,求助求助。
棘上韌帶炎屬於勞損, 疼的部位下墊軟墊可以口服芬必得 ,疼痛緩解後行腰背肌功能鍛煉,
具體 俯卧下同時仰頭、抬腿
5、後背疼痛
6、脊椎疼--就是背部,肩胛骨之間的那一兩塊求大神幫助
首先,建議上面各位回答問題的網友,如果感覺自己真的明白,再來回答人家的問題,隨便下診斷、無謂的增加別人的負擔就不好嘍。 20多歲的人診斷為頸椎病的確實存在,但一般來說是比較少見的,更何況該患連上肢、下肢的症狀都沒有,怎麼能輕易的診斷為頸椎病呢?至於頸椎病其餘的類型,也都不支持。 按照樓主的描述,這個診斷是比較明確的: 根據您的這個症狀,如果是那一片疼痛,是腰背筋膜炎,如果中間有一個非常明顯壓痛點,叫棘上(棘間)韌帶炎,也就是頸背部正中間的位置疼痛。這兩個病的發病機理都差不多,也可以同時存在,都 是由於您久坐、過多勞損導致的。 嚴重程度嘛,不算什麼太大的事,只要您治療得當,是可以治癒的。 它的治療您可按照3步進行:1、改變坐姿,直腰坐、避免長時間低頭、駝背。尤其要減少電腦前時間。但這個效果一般較慢,是個長期的治療方案。所以需要--2,局部貼膏,推薦一個奇正消痛貼,不少病人反映較好,有條件的話,可以去醫院微波理療也可以。3,如果疼痛比較劇烈的話,或者急於令症狀消失,可以去醫院的骨科門診讓醫生打個封閉,一般來說,當時症狀就可以消失,也沒有什麼副作用。 不過,第1點是治療這個疾病的根本。 你的頭暈跟這個病沒關系。但跟你久坐電腦估計是有關的,可能是一過性的體位低血壓。久坐是這個病和頭暈的根源。 多運動有好處,但第1點更關鍵。 最後,說明一點,雖然,目前您尚不能診斷為頸椎病,但,如果持續這種損傷機制(體位)繼續下去的話,隨著時間的延長,到你中年及之後的時候,是很容易發展為頸椎病的。
7、後背腰椎疼
後背腰椎疼多是因腰椎間盤突出、骨質疏鬆、骨刺、轉移性骨癌、腰肌勞損等多種原因引起,最常見的是腰椎病,是由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基礎上受到外力作用引發的勞動性損傷。患者平時工作中應長期佩戴腰帶保護腰椎,並有目的的鍛煉腰背肌,增強脊柱的內在穩定性,不做彎腰取物勞動,定時活動身體,避免長時間一個姿勢不動,多做挺胸伸腰動作,避免突然回頭扭腰動作,彎腰取物時採用蹲姿,避免過度用力,平時多保暖,避免受涼受濕,注意這些就能避免腰椎病的發生。
後背中間脊椎疼有以下幾種原因:第一、棘上韌帶炎,棘上韌帶是從頸椎棘突一直到達骶椎棘突的一長條韌帶,當出現後背某一段的棘上韌帶炎症,就會出現中間脊椎疼,在彎腰工作或者長期久坐時疼痛會非常明顯。第二、結核和腫瘤,當出現椎體的結核和腫瘤時,就會出現後背中間疼,這時要進行核磁的檢查,進一步排除是否是結核和腫瘤。第三、風濕和類風濕,當出現風濕和類風濕時,也會出現後背中間脊椎疼痛,同時可以伴有腰部疼痛或者背部的疼痛。
8、怎樣治療肌上韌帶炎
棘間韌帶炎是腰背痛的常見疾病之一。棘間韌帶纖維聯結於相鄰的兩棘突間,保證脊柱前屈和後伸時椎骨間的穩定,20歲以後即開始有不同程度的退變。腰5骶1及部分腰4、5棘突無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就成為聯結兩棘突間的唯一結構。而此部位於活動的腰椎和固定的骶椎間,牽應力大,故成為棘間韌帶損傷的好發部位。
患者常自覺腰痛無力,常有搬物扭傷及反復發作史。疼痛常向臀部及骶部擴散。在棘突之間有壓痛,在坐位腰屈伸過程中壓痛更明顯。患者腰椎X光片常無明顯異常表現。
棘間韌帶炎的治療與預防要同時進行。
在急性期應卧床休息,減少彎腰活動,以保證損傷組織的正常修復。對病變的棘間韌帶可用2%利多卡因2毫升加強的松龍1毫升局部封閉,效果明顯。患者除口服消炎鎮痛葯及舒經活血葯物外還可以理療、針灸。棘間韌帶炎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預防,不能長時間地坐位工作和彎腰工作,每間隔一定時間,一般認為40~50分鍾,就要活動腰椎,作幾次背伸運動,然後慢速地旋轉腰部。積極鍛煉腰背肌功能,強大的腰肌可使棘間韌帶的牽應力減少,有利於棘間韌帶炎的康復和預防,只有防治結合才能徹底地治癒棘間韌帶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