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肝鐮狀韌帶附著

肝鐮狀韌帶附著

發布時間:2020-03-23 21:58:40

1、人有幾個肝呢

人只有一個肝臟
成人肝重1154-1446.7g(M) 1028-1387.85g(F)
肝形態
1 上面(膈面):借鐮狀韌帶分為左、右兩葉
2 下面(臟面):通過「H」形溝把肝分為左、右葉,肝方葉及肝尾葉四葉。「H」溝,左上溝為肝圓韌帶裂;左下溝為靜脈韌帶裂;右上溝為膽囊窩;右下溝為下腔V壓跡(在此處肝V注入下腔V為第二肝門)
肝韌帶 冠狀韌帶,右三角韌帶,左三角韌帶,鐮狀韌帶,肝圓韌帶
肝右葉後面連肝至膈的腹膜移行處形成冠狀韌帶下、下兩層,兩層右緣癒合成右三角韌帶,左側癒合成左三角韌帶。鐮狀韌帶分肝膈面為左,右兩葉。肝圓韌帶連至臍為臍V殘件。
肝位置,體表投影
1 肝主要位於右季肋部各腹上部。
2 肝上界與膈穹隆一致。右界起自腋中線與第7肋交點,向左上方凸至右鎖骨中線與第5肋之交點。在前正中線平對劍胸結合,再向左至鎖骨中線稍內側達第5肋間隙。 肝下界,起自右腋中經與第11肋之交點,沿肋弓下緣行向左上方,至第8、9肋軟骨結合處離開肋弓,連至肝上界左端。
3 成人腹上部劍突下可觸及肝,但在右肋弓下緣一般不應該觸及肝。在幼兒肝下緣較成人低2-3cm。故在右肋弓下觸及也屬正常。 (見診斷)
肝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經
1動脈A:腹主A發出肝總A分出肝固有A—〉肝左、右A(有時還有中支)
2 靜脈V:分為肝門靜脈系和肝靜脈系。
肝門V 在肝內反復分支最後匯入肝血竇。
肝V起於肝小葉中央V--〉肝左、中、右V及數支肝小發分別經第二肝門,第三肝門注入下腔V。
3 膽管:膽小管匯集成稍大的管道,再逐級匯集成更大的管道,最後形成左、右肝管經肝門出肝。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膽小管,經各級膽管和肝管流出。
4 淋巴:肝的淋巴引流至腹腔結,肝膈面淋巴結可與胸腔淋巴結相通。

2、維生素pp在肝臟進行轉化,誰負責他的轉化的全過程,還有它轉化的化學方程式

肝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臟器 重約1200~1500g 左右徑約25cm 前後徑約15cm 上下徑約6cm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消化器官,富含血管,呈紅褐色,質軟而脆,受外力打擊易破裂,可引起致命大出血。成人肝臟重1200~1600g,相當於體重的1/50,嬰兒的肝臟相對地比成人大,約占體重的1/20,其體積可占腹腔器官容積的一半以上,其外葉也是形成腹部隆起的原因。
肝臟位於人體的右上腹(圖1),大部分在季肋區,充滿腹腔圓頂的全部空間,小部分超越前正中線而達左季肋區的左上腹部。肝臟的上界在右鎖骨中線上交於第五肋間,下界除在劍突下方的部分突出肋弓之下中,靠腹前壁之外,右下界與右肋弓一致。
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在肋緣下一般不能觸及,而小兒多在肋緣下可觸及,但一般不超過1-2cm。而瘦長形的成人往往也可以觸及到。由於肝借韌帶連於膈,故當呼吸時,肝可隨膈肌的運動是上下移動。肝大部分被肋弓覆蓋,僅在腹上部左、右肋弓間的部分直接與腹前壁接觸。肝上界與膈的穹窿一致,其最高點在右側,相當於右鎖骨中線相交點處。如果成人肝的上界位置正常,而界在右肋弓下可觸及到。
肝臟呈不規則楔形,大小(長徑)約為25cm×15cm(上下徑)×16cm(前後徑)。分上、下兩面,前、後、左、右四緣,上面光滑而隆起,與隔間相貼,又稱腔面、隆凸,朝向前上方(圖2)。肝臟鐮狀韌帶分為左、右兩葉,右葉大而厚,左葉小而薄。
下面凹陷而不平,稱為臟面,朝向後下方,與腹腔臟器,如十二指腸、膽囊、右腎上腺毗鄰,前緣較鈍,後緣較圓,有連成「H」形的左、右、方、尾四葉。右縱溝較闊寬,前半容納膽囊,稱膽囊窩,後半內有下腔靜脈通過,稱為腔靜脈窩。肝臟下方有一橫行溝,為肝門,或稱第一肝門,是門靜脈,肝固有有動脈和肝管,
以及神經、淋巴管的出入處。腔靜脈窩的上部有三條大的肝靜脈注入下腔靜脈,故又稱第二脈門;窩的下端有一些小靜脈注入下腔靜脈,故又稱第三肝門。肝下面借左縱溝分為左、右兩葉,右葉又可分出肝門前方的方葉和後方的尾狀葉(圖3-6)。
肝的前緣為上、下兩面在前方移行的邊緣,薄而銳,在正中線左側,相當於肝緣韌帶通過處有一個明顯的臍切變,在膽囊底處有膽囊切跡。肝的後緣寬鈍,對向脊柱。右緣鈍圓,有時稱中外側面。左緣銳薄,其後端肝實南消失,形成一纖維索。

3、肝臟上的韌帶是干什麼的?

肝臟被腹膜皺折形成的肝周韌帶固定在上腹部,包括肝圓韌帶、鐮狀韌帶、冠狀韌帶和左右三角韌帶等。肝圓韌帶是臍靜脈閉鎖後形成的纖維索,自臍移行至臍切跡,經鐮狀韌帶游離緣的兩層腹膜之間到達門靜脈左乾的囊部與靜脈韌帶相連。

4、肝膈面被鐮狀韌帶和冠狀韌帶分隔成哪三個區域?

干革面兒被鐮狀韌帶和冠狀韌帶分隔成哪三個區域不知道呀?

5、肝的縱切面是怎樣的

肝臟常用超聲切面有如下幾種:
(1)經腹主動脈左肝縱切面:此處顯示肝左外葉縱切面略呈三角形, 左肝膈面平坦光滑,下緣角銳利,左肝後方為腹主動脈,二者之間有 胃竇部橫斷面呈「靶環征」,腹腔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起自腹主動 脈,在腹主動脈與腸系膜上動脈夾角內有左腎靜脈和十二指腸下段。 左肝後方頭側近膈肌處可見賁門橫斷面圖像。
(2)經下腔靜脈肝縱切面:此切面可顯示肝左內葉(方葉)。尾狀葉 縱切圖像。肝後方以尾葉與下腔靜脈相連。
(3)經門靜脈左支肝斜橫切面:探頭半橫位,聲束指向頭右側,可顯 示門脈橫部、矢狀部及左外上、下段支和左內支形成「工」字結構, 並有同名肝內膽管伴行,其右側可見肝鐮狀韌帶橫段面呈強回聲。
(4)右肋間肝膽縱切、斜切面:探頭於右第6-9肋間縱、斜掃查,可顯 示右肝縱切面前方為右前葉,後方為右後葉,肝下方為膽囊長軸圖像, 其頸部緊鄰門靜脈主幹或右支長軸圖像。
(5)右肋緣下肝腎縱切面:探頭於右肋緣下鎖骨中線與腋前線之間縱切 可顯示右肝和右腎縱切面,經腎下端作一水平線,其前方為右前葉,後 方為右後葉,在肝右後葉經腎上端作一垂直線,其上方為右後葉上段, 下方為右後葉下段。
(6)右肋下經膽囊肝斜切面:探頭臵於右助下,聲束指向第一肝門區斜 切肝臟,可見膽囊長軸切面位於右前方,也可見門脈右支與左支橫斷面, 或分叉斷面,聲束向後上可顯示右肝靜脈全長和中肝靜脈,右肝靜脈上 方為右前葉,下方為右後葉。
(7)劍突下肝橫斜切面:探頭臵於劍下橫切或左高右低斜切肝臟,使聲 束指向第二肝門區,顯示肝最大橫斜切面,可見三支肝靜脈長軸圖像呈 放射狀向下腔靜脈匯合,中間為中肝靜脈,其左右分別為左右肝靜脈, 右肝靜脈與中肝靜脈之間為右前葉,右肝靜脈之後為右後葉,中肝靜脈 與左肝靜脈間為左內葉,左肝靜脈之左為左外葉。

6、肝臟的作用是什麼

7、左肝葉低密度灶符合肝鐮狀韌帶假性病變表現需定期復檢?

這是守株待兔——高給你符合(也許不是),看看你的反應,如果你願意檢查,給你一點葯,吃一段時間,你就是那個病了。

對策:敲打左右肝經大腿內側那一段,每日2次,每次6分鍾,7天見效,1月就沒事了。不放心,到另一家醫院復查。

8、肝臟形態無明顯異常,邊緣光整,未見肝裂增寬,肝右葉鐮狀韌帶旁見團塊稍低密度影,注入對比劑後動脈早期

問題分析:
你好,從上述CT檢查情況看,考慮是肝癌,並伴有肝內轉移和腹膜後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較大。

意見建議:
建議要結合病史,如是否有乙肝等,臨床症狀,以及其它的相關檢查,如AFP化驗等明確,如果是肝癌,病情應該比較晚了,手術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考慮介入治療和化療。

與肝鐮狀韌帶附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