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左膝髕韌帶撕裂,三個月了,走路上樓很正常,猛然發力或劇烈運動會酸疼,今年14歲,不手術能好嗎?
撕裂?
沒有事情 對於壓韌帶的太正常了
不手術過大概半年能恢復正常
這段時間你不要想壓韌帶什麼的 不然會造成陳舊性傷害
2、高分求解答:十年前運動會右腿的髕韌帶撕裂,現在仍然疼痛,回答滿意有效者,追加懸賞!
你這是髕骨脫位造成的內側韌帶撕裂,我是七年前受傷的,中間經歷過兩次受傷,這次不行了,醫生建議必須要手術,要不以後會復發的!手術治療比較徹底!所謂的手術治療就是關節鏡治療,國內手術成熟,具有代表性的醫院有全國最好的治療此類病的北醫三院。我就是在哪裡做的手術,手術費用也不高,屬於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我現在35天了基本上恢復的差不多了,不用拄拐了,能正常走路,和正常人沒有什麼區別!這類病,比較特殊,一般醫院會把它歸為骨科,但是更准確的應該是運動醫學科,它和骨科有相同點,但是區別也很大,這樣就造成了很多人別誤診,耽誤了病情。上北醫三院網站上看看,就明白了!
3、髕韌帶斷裂後的後遺症
對於連接人體最大承重關節的支撐韌帶 髕韌帶來說 基本上支撐著整個身體相當大負荷的重量 斷裂修復之後韌帶等軟組織的恢復非常 慢 還有年齡等的關系 年齡越大恢復越慢 正常恢復期一般在三個月左右 所以你的行走時間還沒有到 小腿無力是因為卧床的時間久 沒有下床走動 肌肉會適當的萎縮 所以會感覺沒有力量 是正常現象 等髕韌帶恢復力量之後能支撐你下床站立之後才可能慢慢恢復小腿肌肉 不用擔心 恢復期做到不急躁 根據醫生的康復建議 多吃些維生素多的蔬菜水果 還有骨頭湯 加鈣 補充適當的膠原蛋白質 要行走得看你自己的恢復狀況 每個人機體不同 至少是2個半月到3個半月 祝你早日康復
4、髕韌帶損傷
你的情況比我的好多了,你這看起來不應該是半月板的問題,但是有重復損傷是可以確定的。建議以後運動要有個度,多休養,運動時帶著護具,別說劇烈運動,輕微的運動也不要有,靜靜的休養吧,祝福你哥們兒,我也是84年的,自從膝蓋受傷後,就經常在百度給人一些意見,我看過的醫生(軍醫)告訴我的軟組織受傷只有休養,曾經也建議我常用封閉針,我沒用,一是貴,二是沒法除根,只能止疼。到現在1年了快膝蓋還沒有完全好。
5、右膝開放性外傷致髕韌帶損傷,小腿不能主動抬伸,如何恢復?【髕韌帶損傷】
從核磁上看,髕腱是不全損傷,需要到門診查體,已明確剩餘髕腱是否能夠代償原有功能。
(北醫三院馬勇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右腳膝蓋髕韌帶斷裂需要多久才能恢復?
肌肉萎縮應該是斷裂,最好是去做核磁共振,查明情況,如果該做手術的就去做。。。 至於你說要打籃球。。我建議你現在最好不要打。。。因為上次我也是不明情況。。在受傷後還是去打球。。結果一個月膝蓋扭了兩次。。。使傷勢更加嚴重。。。
7、髕韌帶勞損如何治療?
髕韌帶起自髕骨下端,止於脛骨上部的脛骨粗隆。其形態粗大,性質堅韌,是人體較大的韌帶之一。當髕骨上移時,通過髕韌帶牽拉小腿的脛骨使膝關節伸直,同時髕韌帶還有穩定膝關節的作用。
1.病因 由於髕骨在運動時可以發生位置的變化,特別是在屈膝時,髕韌帶與髕骨相接處可以轉折成角,因此,髕韌帶起始部所受牽拉力的方向在經常發生改變,加之這種牽拉力較大,致使髕韌帶起始部容易發生病變。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膝關節的伸屈活動十分頻繁,病變組織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常易使病變轉為慢性,治療效果也不易鞏固。
髕韌帶受到碰撞、打擊等直接暴力時,可以造成損傷;用力猛提腿或突然伸直小腿時,髕韌帶的起始部受到突然的大力牽引,也可使髕韌帶發生損傷。急性損傷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轉為慢性。臨床上最多見的是長期、反復的牽拉使髕韌帶發生的慢性勞損性病變。
2.症狀 開始為膝部酸脹不適,以後出現持續性鈍痛。在開始活動時疼痛加重,稍活動後疼痛減輕,但過度活動後疼痛又明顯加重。上下樓梯、下蹲站立、負重行走及用力踢球等,都會使髕骨下端疼痛;半蹲位時疼痛最為明顯。重病人平日步行時也出現疼痛。病人感覺膝軟無力,走路時容易疲勞,致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不能背負重物行走。
3.檢查 在髕骨下端髕韌帶的附麗區有明顯壓痛,觸摸時可感到該處的髕韌帶有腫脹、鈍厚的改變,令病人做半蹲位站立姿勢,會引起髕骨下端的疼痛,此為半蹲試驗陽性。在病人仰卧做伸膝動作時給予一定的阻力,如出現膝部疼痛加重,稱為伸膝抗阻試驗陽性。這些試驗均有利於本病的診斷。
4.治療
(1)休息:膝關節前、後、左、右用適當的夾板固定,以使患膝制動得到休息,這對早期、急性病變的恢復是十分必要的。
(2)簡易按摩手法:在髕韌帶起始部的病變部位上用拇指指端來回刮撥髕韌帶20~30次,然後再用力按在此處3~5min,多數病人的症狀會得到好轉或消失。但是,如果治療後病人得不到適當的休息,髕韌帶仍然不斷受到牽拉,次日症狀可再復出現。如能堅持治療並使局部制動休息,其治療效果還是相當樂觀的。
(3)針灸:在髕骨下緣正中垂直刺人,左右兩側再各施一針,針尖指向髕骨下緣中部,留針10 ~ 20min。在留針期間針尾置艾絨或葯艾條燃燒,會明顯增加針刺的療效。
(4)注射療法:用常規配伍的合劑5ml,沿髕骨下緣浸潤注射,5d注射1次,常可收到良好效果。
少數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髕骨後下緣髕韌帶附麗區的切痕松解術,效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