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韌帶對身體有壞處嗎?
為何需要柔韌性訓練?放下自衛方面的益處不談,良好的柔韌性可以使你在任何時間、任何范圍內,向任何角度發起攻擊,即使在非自衛性方面,也有很多的理由可以解釋為何你需要這種練習,盡管在完整的健身訓練計劃中此因素常被忽略。
1.柔韌性練習可促進身體健康和體形完美。
當與各種力量性訓練科目相結合時,例如跑步、騎自行車、游泳和劃船等項目,柔韌性在完整的健身訓練體系中最少能提供三分之一必要的幫助。
2.柔韌性訓練可減少受傷的危險性。
大多日常損傷和運動導致的傷害都是外部傷害,或者是關節扭傷,肌肉及相關組織的過度拉伸引起的拉傷。堅持科學規律的柔韌性訓練的武術運動員比缺乏柔韌鍛煉的人受傷可能性要小50%。
3.當與其他類型的訓練相結合時,柔韌性練習就是一種很好的熱身或放鬆運動。
除去以上所談的益處,柔韌練習還可提高神經系統與肌肉組織的協調性。如果你做完某項運動後立即開始柔韌性訓練,能使疲憊的身體盡快得到恢復。
4.柔韌性練習可提高你的競技水平。
一個具有良好柔韌性的武術運動員表演起來會更加輕松、精彩。你能想像出一個肌肉僵死的體操運動員會是什麼樣子嗎?運動員一旦有了良好的柔韌性,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會比其他運動員佔有優勢。
5.合理的柔韌性訓練其實是一種樂趣。
你是否有過早晨醒來後在床上舒展全身的那種感覺?非常舒服,是嗎?筆者有次事理李小龍的手稿,發現他給其助教丹·伊魯山度制訂的一個早晨起床前伸展全身的訓練項目,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能使你的身體面對全新的一天時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
什麼人需要進行柔性訓練呢?正如其他很多運動生理學家所認可的那樣,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以進行有規律的柔韌性練習,並沒有年齡限制。有的老年人由於受到骨科疾病的困擾而不能進行其他的鍛煉時,卻照樣可以進行柔韌性練習。蹣跚學步的孩子也要以隨父母一起進行柔韌性練習。所有武術運動員都應把柔韌性訓練納入自己的整個訓練計劃。通常說來,女性比男性的柔韌性好,孩子的柔韌性比成年人有更強的可塑性。
什麼時候進行柔韌性訓練?由於筆者涉足健康及健身領域已達20餘年,並且有幸與當今主要運動項目的運動員一起工作,比其他人更容易接近他們並觀察他們的運動習慣,因此得以總結出一些准確的柔韌性練習的經驗。首先,一個關心自己的柔韌性、健康、相貌及運動水平的人,無論男女,每天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如果能堅持不懈,每周3~4次將會逐漸地促進你關節和肌肉的靈活性,如能每天堅持練習,進步的速度要快4~5倍,筆者也曾接觸過一些柔韌性很差的運動員,他們堅持一天兩次的柔韌性訓練,都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一個武術運動員開始柔韌性練習的最佳時間是開始其武術訓練之前——但不能認為這是可有可無的事。很多運動員在比賽前會匆忙地做點柔韌性練習,這幾乎是一種潛意識的行動。例如你會看到田徑運動員在跑步前會伸伸小腿,籃球運動員賽前匆忙地拉伸自己的後腿韌帶,其實這么短暫的柔韌性練習對運動員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為了使柔韌性練習真正起到熱身作用,其持續時間必須保持在10~15分鍾內,並且對身體的各部位都要進行柔韌性練習。同樣以這種方式,柔韌性練習也是緊張的武術訓練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將為體力恢復之快而大吃一驚。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柔韌性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的一二個小時之內,李小龍甚至在晚上看電視時也進行此種練習,這對緩解和消除一天的疲勞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怎樣,經過一段晚間特別的柔韌性練習後,你就會感到很輕松並能暢然入睡。
如何進行柔韌性訓練?筆者有時對某些運動員存在的過度危險的柔韌性訓練傾向而感到驚訝。他們拉伸時太猛或收縮時過快,這樣練習會丟失很多有價值的東西,還有可能受傷。准確地說,柔韌性訓練是一種很柔和的運動,你必須學會輕柔,否則得不償失。因為關節和肌肉活動范圍過大很容易導致自身的傷病。生命已賦予身體兩種保護機能,它們都是特殊的神經細胞。一種類型的神經細胞在肌肉過度拉伸時會把信號傳遞給大腦中樞,第二種神經細胞是保護性機能的一部分,被稱為「拉伸反射」,當第二種神經細胞感到某種拉伸動作過快時,大腦中樞神經就反射性地收縮拉伸的肌肉,其作用恰如汽車的「減震器」,在肌肉可能被拉傷之前使動作變緩直至終止,就像你從桌上跳下,大腿的肌肉產生反射以減少震動的道理一樣。當你過度地拉伸一塊肌肉,開始產生「拉伸反射」,神經組織就會向大腦發出信號要求停止拉伸或減弱拉伸強度。有些人認為用力收縮能促進拉伸且效果更快,但結果適得其反。因為「拉伸反射」的作用,拉伸的肌肉反而收縮,和你充分拉伸的初衷可謂背道而馳。為了充分拉伸肌肉(或關節),你必須輕柔舒緩地進行柔韌性練習,以避免產生「拉伸反射」。花上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進行柔韌性練習直到拉伸的肌肉產生輕微的疼痛,這就是身體允許的最大范圍拉伸的臨界點,過了這個點,肌肉就可能拉傷。現在你就有了足夠的知識來理解「完美的拉伸」所需的各種條件。無論你選擇何種柔韌性練習方法,必須要花三四十秒鍾時間輕柔地拉伸,如果到了臨界點,就往回收一點,直至痛感消失。如果你進入「可拉伸區域」,就保持此拉伸姿勢20一30秒時間不動(但應力求把此姿勢練上1~2分鍾),這時要進行淺短呼吸——盡管你需要保持正常的呼吸節奏,最後達到身心的完全放鬆。你可以1分鍾後重復此動作,亦可進行下一種練習。如果你想從自己的柔韌性訓練方案中獲得最大的益處,你必須找出自己的「可拉伸區域」,只有在這個「區域」內進行各種拉伸活動,你才能得到自己所期望的東西。
怎樣掌握柔韌性訓練的進度?那些從未進行過柔韌性訓練的人——不論其運動水平高低,都應遵循筆者所談的各種注意事項。因為如果動作的幅度過大,隨時可能拉傷自己的肌肉。正確適度的柔韌性訓練不需太大的力量,但你的肌肉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
初學者注意事項:初學者首次進行柔韌性練習時,應從使自己感到疼痛的臨界點往回放鬆點的地方開始,每一個拉伸姿勢保持20秒鍾不動即可。對身體各組肌肉的練習亦只需重復一次。從此起點開始,逐漸延長每個動作的時間(直到能堅持1分鍾),增加強度(以你能在自己可「可拉伸區域」內沒有痛感地做該動作為合格)。如果你做到了這一步,就可以重復一遍該動作(即你可以完成該動作並堅持20秒,逐漸延長時間至1分鍾)。為了實現目標,筆者建議每一次訓練中針對每個部位做1分鍾的拉伸練習,這樣每次都能在10~15分鍾內完成該練習。
2、固腎功就更拉韌帶一樣,是啊!各位。
就是拉韌帶,非得搞個很噱頭的名稱。
3、強行拉韌帶!!!!!!!!!!!!!!!!!有經驗的請進
你這種拉韌帶的方法是不行滴。容易受傷不說,還不一定能有效果。其實拉韌帶並不是很困難,如果努力,基礎又不是十分差勁的話,半個月足以橫劈了。
至於拉韌帶的方法,網上有很多,重點在於,熱身,拉到極限,堅持二十秒,起來後踢腿。。。
方法一
一、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就是拉韌帶了。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下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然不是,但也很像。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方法二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 6、盤腿前俯: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 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注意事項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扭傷、肩膀脫節或腳抽筋。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4、拉韌帶!
19歲算是小的,很多人都說練柔韌性越小越好,但是實際上,如果你不是專門靠這個吃飯,比如說是雜技演員,要專門在柔韌性上達到國際水準,完全沒有那個必要。普通練習武術的對柔韌性的要求完全沒有那麼高,我見過28歲練習跆拳道才開始練習柔韌性,到30歲以後在世錦賽里拿名次的人。關鍵是二個,毅力與耐心,正確的方法。要注意,練任何功夫都沒有輕松的方法,只有正確的方法,我的方法能讓你效率高,減少受傷的機率,但絕不保證輕松。
先說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我認為是熱身不充分,又練習過度引起的。你可以泡一泡熱水澡,或者是熱敷痛的地方,如果不行,你可以去葯店買正骨水來抹,同時內服沈陽紅葯,休息幾天。不過舒筋葯很多有毒,吃多了對肝不好。
下面是我的方法。
1、充分熱身,非常重要。可以減少受傷的機會,而且訓練的效果更好。如果不行,可以用浴缸,用熱水泡。雖然聽起來很胡扯,但是你試一下,會發現很有效。
2、堅持,豎叉有一定的天分問題,但是如果不超過30歲,半年之內一定是可以下去的。但是我也見過三五天就可以下叉的,這個和年齡和天份的關系太大,我不敢亂說話。重點是一周至少要訓練四次,最好是天天練,軟功不同於肌肉訓練,天天練效果更好。但是這是在不受傷的前提下,如果人都到了痛的不行的地步了,說明已經受傷了,還是要體息的。
3、絕不要硬來,這點非常重要,受傷只會讓你退步,而且給你帶來痛苦。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如果想快一些,重點還是熱身,然後長時間的訓練。訓練的要點是保持韌帶的痛感,但是要在可以忍受的范圍以內,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一天訓練8小時,效果一定是好過訓練十分鍾。但一定要保證身體在熱的狀態下。比如你要訓練8小時,那就是先熱水泡十五分鍾,然後訓練十五分鍾,再泡,再來。當然,最好是用運動熱身來代替泡澡,而且人的體力也不可能支持你訓練8小時,我只是一個比方。
常規的訓練方法是雙手扶地,腿向兩邊叉開,如果你壓到一個位置痛了,就不要再向下了,保持那個姿勢,盡量長久。要點是不要向腿上用力,放鬆,如果放鬆不了,有兩個辦法,一、有人配合的話,躺下以後讓兩個人向下壓你的腿,但是配合的人要有技巧。二、用一根繩子套住腳,向上來拉,你站直了能拉開,下叉也一樣的。
5、拉韌帶太疼了堅持不下去怎麼辦?
分享下個人經驗。我現在21歲,馬上22。大概7-8個月前開始學習空手道,於是需要拉韌帶。當時查了很多東西,而且現在也算小有成就,這里說下。
首先,拉韌帶是個慢功夫,也是考驗人毅力的。需要持之以恆。
大概每天早上起來拉伸下,每次運動前 運動後拉伸下,睡前簡單拉伸下,這都是必須的(看起來時間很多,其實平均每天加一起也不會超過30分鍾)
拉韌帶,主要是正壓腿,側壓腿(兩個都要找個能把腳墊高的地方才好),然後是蹲馬步動作(兩腳站開,用雙手分別頂住兩膝蓋,用力壓一邊),再就是拉小腿韌帶,初期可以選擇雙腳前半腳掌支撐在台階上,向下壓這樣。然後還有雙腳並立站直,用手去摸地(至少要練到雙拳能擊中地面)另外,比較痛苦的就是,雙腳開立下壓,一點點來,俗稱劈叉的東西。
拉韌帶是慢功夫,有天分的也要2-3個月才好,韌帶差的半年都未必能完全拉開。何況,你都18歲了,不算是最好的時候了,所以,就是堅持慢慢來的。
另外,告誡你下,拉韌帶不要拉過,如果你拉完之後第二天運動此處關節的時候感到疼痛,那麼就是韌帶輕微撕裂了,你這么拉只會起到反效果。一般出現韌帶或者關節疼痛,等到養好只會發現韌帶回去了。所以,一定要適量。
但是,在自己進行拉伸運動的時候,出現的疼痛要酌情考慮,輕度的要忍,只有撕裂疼痛是危險的。我現在拉韌帶,大概到微微出冷汗的程度吧。你那樣的疼痛感有些過了。
另外你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如果說要腿能定在頭的位置,大概沒個幾年工夫是不可能練成的,要知道,踢上去容易(我現在正踢腿大概能踢到2米高),但是要定住是很難的(定住大概我只能做到比腰部高一點)。要到那種程度就是要能吃苦了
6、拉韌帶有什麼好處?
首先運動本身就可以強身健體。其次都跳舞的人來說拉韌帶可以使身體柔軟 對長高沒有幫助 但是,對你的形體的漂亮和氣質有很大的提高 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適當合理的拉韌帶可以增強柔韌性,一般不能長高。不合理的話韌帶組織會受傷那就更長不高了 注意事項一、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這個我同意,因為以前學校就是這么來的,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就是拉韌帶了。又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另外一個方法比較多,有點理論化: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1。如果是第一種的話你應該感覺是你小腿韌帶吃力,還是腿部中間吃力,還是大腿後側吃力(就是那中酸的感覺),要是感覺你哪部分比較吃力的話,那就證明是那一段還沒有拉開,應該重點拉那一段(你應該知道怎麼針對部位壓腿吧,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憑你現在的基礎,應該有四天時間就沒問題了,最好在配合踢腿,那效果就更好了。
第2,3種診斷方法同上,你放在不同高度壓一下,看看到底是哪一段沒拉開。重點攻一下。 早上晚上各20分鍾以上,不用多。
實驗的時候,最好是放到地上(不是坐到地上啊,那是瞎掰!),先用額頭碰腳尖,再一點一點往前伸,很容易的這樣,要是這樣成功的話,那別的也就不成問題了
7、男人拉韌帶有什麼好處
好處:運動前拉韌帶是為了防止運動時韌帶拉傷,因為直立行走的關系,導致人體的脊柱受到的壓力是垂直向下的,而且身體的重量都由下肢承擔,時間長了,必然引起椎間盤壓力增大,脊柱兩側的軟組織過於緊張,下肢關節勞損積累,關節韌帶收縮引起肌腱緊張,所以經常拉筋可以有效減輕椎間盤及關節壓力,拉伸肌肉及韌帶防止勞損過度,促進血液循環。
壞處:成年人練習舞蹈或運動時拉筋需要量力而行,不要刻意追求強度以免造成軟組織損傷,處理不當有可能誘發韌帶鈣化或軟組織粘連。
一、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
二、就是拉韌帶了。又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另外一個方法比較多,有點理論化: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8、拉韌帶對人有哪些好處
拉韌帶的好處有:
1、可促進身體健康和體形完美。
2、可減少受傷的危險性。
3、是一種很好的熱身或放鬆運動。
4、可提高你的競技水平。
5、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
(8)拉韌帶強腎嗎擴展資料:
拉韌帶其實就是熱身的一種形式,劇烈活動前要把筋拉展,以防止突然加速韌帶承受能力受不住,受傷或斷裂:韌帶拉傷,另外一個意思就是:通過拉韌帶,提高身體彎度的承受能力,各部肢體的延展能力。
有三個最重要的,趴 壓 拉,做動作要注意否則會拉傷抽筋,頭暈,休克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扭傷、肩膀脫節或腳抽筋。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
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可以加繩子來輔助練習。
9、體育課拉韌帶,有什麼好處和缺點?是否安全
關於柔韌性的修練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
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
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
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關於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踢腿時常出現的問題有:1、重心不穩,甚至摔倒;2、支撐腿腳跟抬起或支撐腿膝部彎曲;3、彎腰凸背。解決上述問題,踢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腿要輕
腿將要踢起時,要迅速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將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鬆,這樣才會起腿輕,踢腿快如風。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牆或肋木練習。
2、踢時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擺動,這里有一個加速的過程。踢時髖部要後坐,腿上擺有寸勁。剛剛練習踢腿時,必須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寧可踢得剛過胸也不把支撐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彎曲,或是彎腰凸背用頭去迎碰腳尖,這些均說明腿的柔韌性訓練不到位,韌帶還沒有拉開。只要堅持壓踢結合,常練不輟,定會達到腳碰前額的。
3、落腿應穩
初練者往往踢起腿剛落地,就踢另一腿,從而出現出腿笨重、身體歪斜的現象。這是因為踢出的腿剛落地時,身體的重心還在原支撐腿上,腿下落時轉移重心,勢必出現上述現象。正確的做法是等腿落實後,身體重心轉換已畢再踢出另一腿。其實這樣練習也有利於實戰中連環腿法的應用。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
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保護骨骼肌肉,有效預防傷病。
柔韌的訓練,不可能一點苦都不吃。否則根本練不出來。做好吃苦的准備,採用科學的方法,保持一顆平常心,一定可以做到。
10、強行拉韌帶會怎麼樣
拉傷,韌帶傷掉了會很麻煩!而且比較容易落下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