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膝蓋下面的突起
脛骨結節骨骺是髕韌帶的止點,是牽拉性骨骺。由於股四頭肌的反復強烈的收縮暴力,造成該處骨骺的慢行損傷性炎症,以致缺血性壞死。以但側發病者較普遍,雙側發病者不多。常見於10---15歲的喜愛運動的少年,20歲以後,因脛骨結節骨骺骨化於脛骨結節融合,則症狀自消。
本病疼痛可長期存在,骨骺骨化後症狀方可消失,應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消除顧慮,注意預防。
2、脛骨結節疼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脛骨結節骨骺炎」的問題。
脛骨結節骨軟骨病(骨科)是由於股四頭肌的長期、反復、猛烈的收縮暴力,通過髕骨和髕韌帶集中於脛骨結節骨骺,使其發生慢性損傷,以致骨骺缺血壞死而引起的臨床症狀。
本病又稱為Osgood-Schlatter病、脛骨結節骨骺炎或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等。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脛骨結節部位疼痛、腫大和壓痛,無明顯功能障礙。病人多有外傷史。
本病好發於青少年,是一種由創傷或勞損引起脛骨結節骨骺的無菌性炎症。
1)臨床表現
以勝骨結節處疼痛、腫脹為特徵。劇烈活動時其疼痛可加重,下跪時疼痛明顯,病程較長、緩慢、可自行恢復。但無紅、熱,無明顯關節功能障礙。
脛骨結節局限性壓痛,雖有腫脹但膚色正常,皮溫不高。
……
3)推拿療法
1. 治療原則祛瘀定痛。
2. 常用穴位及部位阿是、陽陵、絕骨、委中等穴,股四頭肌遠端及小腿近端。
3. 常用手法指揉法、抹法、擦法、拿法、熱敷法。
4.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醫生坐於患側,先於股四頭肌遠端施掌根按揉,逐漸沿骸韌帶而下至腔骨結節。如此上下往返約3--5分鍾。
繼以上體位指揉血海、阿是、陽陵、絕骨諸穴,以阿是穴為重點,加倍治療,約5--8分鍾。沿脛嵴作自上而下的抹法20--30次。
拿委中,擦脛骨結節,局部熱敷後結束治療。
4)注意事項
1. 最佳方法是患肢制動。
2. 避免劇烈體力運動,如踢球、跑步等。
3. 疼痛劇烈時可用地塞米松5毫克加1%利多卡因2毫升局封。
附註:提交回答含有「參考圖片」,提示:「對不起!您的提問(回答)中包含不適合發表的內容,請修改後再提交」。
鑒於閣下又為「匿名」,還望諒解!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3、左腿膝蓋髕骨下方疼
還是青少年吧?基本可以確定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炎或者叫作脛骨結節骨骺炎;這里講一下脛骨結節骨軟骨炎,你自己對比一下看看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表現有發力疼(起身,跳躍,爬樓梯),下蹲疼,按壓疼,結節硬化凸起等;脛骨結節骨骺是髕韌帶的止點,是牽拉性骨骺。由於股四頭肌的反復強烈的收縮暴力,造成該處骨骺的慢行損傷性炎症,以致缺血性壞死,一般是之前有外傷如跌傷和碰傷。常見於10---15歲的喜愛運動的少年。應對措施是嚴格禁止運動兩個月半年,一般可以自愈。一般情況下,即使青春期繼續疼痛,在20歲以後,因脛骨結節骨骺骨化於脛骨結節融合,一般疼痛症狀會自消,但是也有比較嚴重的成年後每次運動後還是會疼。
當然,描述比較嚇人,但這問題其實在青少年中比較常見,只是需要休息,重點也是應該放在休息上;注意這個現在還沒有葯物能治療,最多是緩解疼痛的,比如你說的葯膏一類。總之如果是這個問題,那麼也不用太擔心
總結一下,如果你是剛剛出現這個情況,盡快完全停止運動(包括慢跑,踢球打球更是不行,上樓梯也要一格一格上,下蹲不能太久,總之不能讓脛前結節過度受力,也不要用力按壓傷處),估計最多兩個月就能自愈;還要注意要連續一段時間不要讓髕韌帶發力過猛(一般休息一星期就不疼,但再次運動又會疼,所以至少休息一個月以上);有問題可追問
4、得了脛骨結節炎怎麼辦?
得了脛骨結節骨骺炎不用怕 得了脛骨結節骨骺炎不用怕 <BR>脛骨結節骨骺炎,又稱脛骨結節骨軟骨病,主要表現為膝關節下 <BR>方明顯凸起,感覺酸痛.每當登樓梯,上台階時,疼痛更加厲害,以 <BR>致出現跛行.因這種病稱做骨骺炎,帶一個「炎」字,有些人可能望 <BR>文生義,容易與骨髓炎等病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相混淆.其實,此病並 <BR>非細菌感染所引起. <BR>在初生嬰兒的長骨兩端,包括許多小骨都是軟骨組織.這些軟骨 <BR>是骨骼的生長基地.隨著年齡增大,它們慢慢生長並骨化,使個頭兒 <BR>長高.大腿前面力量強大的股4頭肌,是通過髕韌帶附著在膝蓋下方 <BR>突起的脛骨結節上的.股4頭肌收縮,帶動小腿,使膝關節伸直.脛 <BR>骨結節在嬰兒出生時也是軟骨(又稱骨骺),到11歲左右開始出現骨 <BR>化,並以比較薄弱的軟骨與小腿骨相連.在這個時期,如果青少年的 <BR>活動超過一定限度,股4頭肌通過髕韌帶反復牽拉或局部受到傷害, <BR>脛骨結節的骨凸可被部分撕脫,引起血液供應不足,繼而引發骨質增 <BR>生和輕度腫脹,附近軟組織也會受到影響,用手指一按,感覺很痛, <BR>關節活動也會受到影響. <BR>由於此病主要與活動及損傷有關,所以11~15歲左右,活潑好動 <BR>的中學生比較多見,且男生多於女生,是一種常見病.但這種病並不 <BR>可怕,可以不治而愈.雖然全身骨骼發育要到25歲才完全停止,但到 <BR>16歲左右,這個骨化中心就和脛骨融合在一起,發育完畢.這時骨骺 <BR>不再存在,骨骺炎症狀也會自然消失.症狀輕者,只要停止劇烈運動, <BR>休息一段時間就行了.症狀嚴重者除了停止劇烈活動外,可由醫生進 <BR>行氫化潑尼松和普魯卡因局部注射.如一次效果不好,可連續注射3 <BR>~4次,每次間隔7~10天,以防產生副作用.治癒後一般沒有後遺症, <BR>極少數病人遺留膝反屈畸形或膝部外形難看,可在適當時機手術矯正. <BR>總之,得了脛骨結節骨骺炎,雖然會因疼痛而出現跛行,但青少 <BR>年朋友無須因此對體育運動產生顧慮.只要講究運動科學,循序漸進, <BR>不超過
5、鍛煉後膝蓋底下酸痛,大概是兩只腳脛骨結節的位置,每次鍛煉後都酸痛隔兩三天就好了,第二次鍛煉又痛。。
方便的話直接到醫院檢查最好。
這個位置叫做脛前結節,是股四頭肌肌腱附著點,受力比較大且比較頻繁,確實容易受傷。此外你還是青少年嗎?如果是青少年則可能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炎,一般由於運動過度引起,需要完全禁止運動兩個月到半年,一般能夠自愈。
下面是一段相關介紹,你可以自己對比一下,看看是不是這個問題,同時了解一下: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主要好發於11~15歲的男孩,男孩較多見。多在參加劇烈運動或長期的過量膝關節運動後產生局部不適。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兩個方面:1、疼痛 主要在脛骨結節處疼痛,有時候可表現為屈膝痛,出現疼痛性步態。伴輕度腫脹、明顯的壓痛,輕者在參加劇烈運動時出現,休息後或者局部止動後馬上緩解,再次運動後又加重。2、腫脹 主要是脛骨結節處腫脹,一些輕的病例,局部腫脹可不明顯,但典型脛骨結節軟骨炎患者,由於局部出現壞死、新骨形成、異位骨化等交替過程,同時軟組織由於無菌性炎症也出現水腫樣改變,脛骨結節處隆起較明顯。膝關節局部無腫脹、無壓痛,牽拉股四頭肌可局部疼痛。
該問題主要是脛骨結節局部無菌性的炎症和骨壞死、新骨形成交合過程。正常的股四頭肌末端腱纖維越過髕骨而延續為髕腱,止於脛骨結節部,其附著處的連接方式為骨組織鈣化軟骨層一纖維軟骨帶一腱纖維連接。正常的脛骨結節部骨骺為舌狀骨骺,屬牽拉骨骺,一般在ll歲左右,出現脛骨骨凸的骨化中心,至16歲時,脛骨近端骨骺與脛骨骨凸骨化中心聯合成為脛骨結節。由於劇烈運動或膝關節的過量長期運動,導致股四頭肌附著點即脛骨結節處骨骺血供受到影響,表現為局部骨骺血供障礙,影響骨骺正常生長,同時附著點繼續接受外來的牽拉刺激,引起部分撕脫。但由於成纖維細胞的分化和成骨細胞的活動,髕韌帶及其附近的軟組織又出現新的成骨現象,導致異位骨化的產生。表現為局部既有骨骺壞死,又有新骨的形成,使局部骨質增生,脛骨結節增大,向前突出畸形。同時部分骨骺由於持續的牽拉導致骨骺移位,進一步產生畸形。
當然,描述比較嚇人,但是這個問題在青少年中還算常見。解決的關鍵還是在於克制運動,這一點很多孩子做不到,導致到青春期結束後疼痛才消失,並且脛前結節嚴重凸起,很不美觀;而嚴重的在成年後仍然會疼痛。所以如果是這個問題,一定要堅持至少兩個月不要運動(休息一周可能就會不痛了,但是再次劇烈運動很可能繼續損傷又開始疼痛)。
有問題可追問
6、膝蓋下面那個突起的骨頭那疼
樓上說得對,應該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炎
青少年或者青年如果按壓膝蓋下方感到疼的話有可能是脛前結節損傷或者脛骨結節骨軟骨炎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位置在膝蓋下方脛骨上端結節處,起因是碰撞損傷加上劇烈運動肌肉韌帶頻繁牽拉結節造成撕裂。。。愛運動的青少年很容易出現該現象。。。表現有發力疼(起身,跳躍,爬樓梯),下蹲疼,按壓疼,運動後按壓疼痛明顯加劇,結節硬化凸起,運動後疼痛加劇等。。
正常情況下辦法也簡單也唯一,就是保持兩三個月到半年不要劇烈運動,一般可以自愈。。。一定要注意連續休息兩三個月別運動,不要玩球類運動,特別是足球籃球,不要蹦蹦跳跳或再碰傷。。。如果繼續運動可能就得等到青春期結束骨骺癒合才會不疼,甚至成年後運動過度仍會疼,關鍵是凸起不會消失,而且凸起可能繼續變大,會影響形象和生活方便。。。總之問題挺常見也不大,實在運動也只是會疼而已,不疼得厲害的話也不算很影響生活。。
總結一下,這一個月到兩個月不能運動,包括跑步,上樓也不要大跨步,要一格一格上,必須是連續的至少一個月,不然休息一周一般就不痛了,但是再運動又會疼。。。
順便,脛前結節是股四頭肌肌腱附著點,受力很大而這一點很小,加上小孩骨骺未癒合,所以容易傷
可追問,望採納:)------------flyingwinger
7、髕骨體上附著的韌帶有幾條?
髕骨可以觸及,並且可以左右推動。 髕骨向上連接了人體最強大的一組肌肉群——股四頭肌,也就是我們大腿前方的肌肉(主要負責伸直膝關節,你的膝蓋從彎曲到伸直的過程中,摸一摸這個肌肉是不是在收縮。)向下,靠一股稱為髕腱的肌腱組織連接到膝蓋下方的一塊突起的骨頭上,這里叫「脛骨結節」,後面會提到。此外呢,髕骨的左右兩側(醫學上稱為內外側)各有一些韌帶,分別叫做內側髕股韌帶和外側支持帶(髕股韌帶,顧名思義就是髕骨連接到股骨的韌帶,看圖),這兩股韌帶就像拔河的兩股繩子一樣,將髕骨平衡在一個居中的位置上。無論你是伸直還是彎曲、蹲下還是上樓梯,髕骨始終在比較居中的位置上小范圍上下移動,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髕骨下面對應的是一個類似於軌道的凹槽,叫做股骨滑車(這些拗口的醫學名詞聽一下就好,沒必要糾結,知道有這么個軌道就行了。)而髕骨下表面是一個突起的形狀,突起部位就正好在這個凹槽里滑動。由於內外側髕股韌帶向兩邊牽拉著髕骨,達到力學平衡,所以它一般不會從下面的軌道中滑出來
8、脛骨結節骨骺炎,我真可憐
脛骨結節骨骺炎,在18歲以前發生,現在骨骺已經癒合,不存在了,脛骨粗隆會比較大,是髕韌帶的附著點,很可能是髕韌帶損傷,或脂肪墊損傷,找個會針刀的醫生做做小針刀松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