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緩解孕婦韌帶疼

緩解孕婦韌帶疼

發布時間:2020-03-21 17:58:09

1、如何緩解孕期十大不適症狀

1.尿頻
「解尿」對一般人而言,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症狀。所謂的「尿頻」,意思是白天解尿次數超過7次,晚上解尿次數超過2次以上,且解尿的間隔在2個小時以內。孕婦於孕期中,特別是在懷孕初期與後期,都容易有尿頻的症狀發生。
孕婦頻尿的原因
在「孕期症狀大調查」中,「頻尿」位居所有孕期症狀排名的第一名,是准媽媽們最容易產生的症狀與困擾。這主要是因為子宮慢慢變大時,會壓迫到膀胱,使孕婦產生尿意,進而發生尿頻。
懷孕的前3個月,准媽媽們特別容易感到頻尿,到了孕期的第4個月,由於子宮出了骨盆腔進入腹腔中,因此症狀就會慢慢地減緩,但是,進入懷孕後期,大約38周左右,由於胎頭下降,使得子宮再次重回骨盆腔內,尿頻的症狀就又變得較明顯,甚至有時會發生漏尿。
緩解方法
准媽媽要緩解孕期頻尿現象,可從日常生活和飲水量改變做起。也就是說,平時要適量補充水分,但不要過量或大量喝水;外出時,若有尿意,一定要上廁所,盡量不要憋尿,以免造成膀胱發炎或細菌感染。另外,准媽媽要了解頻尿是孕期中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忍耐力自然會增強。
「病理」徵兆
雖然「尿頻」是孕期正常的生理症狀,但是,准媽媽們可別因此而忽略了「病理」的徵兆!若於解尿時有疼痛感,或尿急得無法忍受時,很有可能是因為膀胱發炎或感染細菌,此時一定要趕緊就醫。
另外,提醒有性行為的婦女,若感覺自己有尿頻現象,要注意是否懷孕了,若確認為懷孕,應至醫院請婦產科專科醫師檢查,以免因頻尿症狀而擔心不已。
2.腰酸背痛
腰酸背痛的原因
懷孕時期,由於體重增加,激素改變,整個身體多少都會有些微水腫、韌帶鬆弛等現象發生。在懷孕初期,由於這些現象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因此,准媽媽並不會感到腰酸背痛或行動不便,但是,到了懷孕中、後期,隨著肚子逐漸變大、體重增加,准媽媽們就會開始行動不便,甚至經常出現腰酸背痛、小腿抽筋、下肢水腫等。其實,這些症狀都屬孕期的正常現象,准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易有的症狀(抽筋、靜脈曲線、水腫)
孕期的腰酸背痛,包含的不適症狀很多,例如:全身酸痛、抽筋、靜脈曲張、水腫等,有時甚至影響睡眠。為此,我們特邀請婦產科蘇聰賢主任,解釋上述症狀。
靜脈曲張:靜脈曲張可說是孕期中十分常見的症狀,特別是在下半身,例如:下肢、會陰等處常會發生。由於激素的改變、血流量的增加、重力等因素,使得血管變得較為脆弱,加上腹部重量壓迫到下腔靜脈,血液迴流不良,所以,孕婦若站立太久、缺乏,就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預防靜脈曲張的方法,第一是避免長時間站立;第二是穿著彈性襪,提醒您穿著時應先把腳抬高10分鍾,讓血液迴流後,再慢慢將彈性襪穿上,效果會比較好;第三是晚上睡覺時,於在小腿下墊上枕頭,讓腳抬高。
3.水腫
水腫在懷孕初期即會發生,一般到懷孕中後期時比較明顯,若不嚴重,大多不須治療,但較為嚴重時,則應趕緊就醫,因為,「妊娠高血壓」的症狀就是血壓升高、蛋白尿、水腫,情況嚴重時甚至會發生抽筋、昏迷,造成死亡。所以,若有水腫現象,應請醫生診治,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治療時,對於不太嚴重的水腫,一般都不建議孕婦服用利尿劑,只要多注意飲食,營養均衡,不要吃太咸,適度補充蛋白質,即可減輕水腫。
緩解方法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彎腰駝背,否則,壓力往下時,脊柱就會不自主地彎曲,當然就容易造成腰酸背痛。所以,「姿勢正確」、「抬頭挺胸」,讓重量平均放在骨骼上,是預防和減緩腰酸背痛的最有效方法。
另外,要特別提醒准媽媽們,做任何動作時,應避免突然爆發性的動作,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韌帶受傷,所以,應切記「動作慢半拍」,不僅可保護胎兒和自身安全,也是避免腰酸背痛的好方法。
4.胃口改變
滿足口腹之慾
對於准媽媽來說,胃口改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有些准媽媽在懷孕前一點辣都不能吃,可是懷孕後反而喜歡吃辣,也有些人對於酸的食品是來者不拒。這樣的改變,其實都是因為激素變化所造成。醫師建議,在懷孕初期想吃什麼就盡量吃,不必刻意多吃什麼或少吃什麼,因為很多准媽媽在出現孕吐之後,食慾明顯減弱,什麼都不想吃,就會直接影響到營養攝取。當然,身為准媽媽的你,必須戒除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慣。
避免太鹹的食物
食鹽中含鈉,食用過量的鈉,容易導致高血壓,所以,孕婦應該避免食用鹽分過高的食物。在烹調時要少用鹽,充分享受食物的原汁原味,避免吃腌漬類食品。
5.腹部不舒服
腹部不舒服的原因
有些准媽媽常會因腹部疼痛、腹脹、腹部緊綳等不舒服而感到焦慮、擔心,其實,孕期中腹部的不舒服感,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孕婦不必過於擔心。
造成孕期中腹部不舒服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是由於懷孕時子宮變大,壓迫到胃、腸器官,造成胃、腸器官的移位,而胃、腸器官在移位的同時,原有的韌帶會受到拉扯,使得腹部產生疼痛感。這類疼痛大部分在卧床休息後,都能得到緩解。
第二是由於血流量的增加,容易造成腹部不適。這就好比吃完飯後,血液會大量流到胃腸,使得肚子變得較為腫脹,有些人甚至會頭暈;同樣的道理,懷孕時血液會大量流入子宮,以提供胎兒成長所需的養分,在血流效應的結果下,使得腹部變得不舒服。
第三是激素中的黃體酮使得胃腸道的蠕動變慢、張力變小,排空的時間變慢,容易造成便秘,引起腹部不適。
緩解方法
建議准媽媽們在飲食上應「少量多餐」,以免造成胃脹、腹痛等不適;控制情緒,不亂發脾氣、不焦慮,經常保持愉悅心情;另外,家人的支持,特別是先生的安慰與鼓勵,更是幫助准媽媽們對抗孕期生理不適的最有效武器。
6.睡不好
腹部壓力變大
懷孕中期以後,腹部越來越大,就容易造成孕婦行動不方便,相對地,晚上睡覺的姿勢受限,於是可能無法安穩入睡。再加上尿頻等不適也容易影響睡眠品質。不過,這些暫時性的現象,在寶寶出生後都能改善。
安心入睡的方法
准媽媽睡前不要想太多,盡量尋找能讓自己安心入睡的方法,比如喝一杯熱牛奶或聽一曲柔美的音樂,只要能幫助自己心情沉穩下來的方法都可以嘗試。
7.食量改變
控制體重變化
很多准媽媽從懷孕開始,總感覺飢餓,這種餓餓感和以前空腹的感覺有所不同。變得「愛吃」並沒有關系,只是到了懷孕後期,要避免因為過重而引發其他疾病。一般來說,孕期體重增加應該維持在10~14千克。懷孕中期後,則需要較多的鈣質與鐵質,以補充母親及胎兒所需。
營養均衡最重要
醫師建議,孕期食量雖然改變,但仍應該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富含各類營養素的食品都要平均攝取,在懷孕中期以後,可以額外補充鐵質及鈣質,幫助胎兒生長發育。因為孕期容易出現便秘現象,所以,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排便順利。
8.嘔吐
要學習忍耐
孕吐是懷孕初期常見的症狀之一,可分為輕微、一般和嚴重三種程度。對於輕微嘔吐及一般嘔吐,醫師會建議孕婦盡量忍耐,只要度過懷孕初期,症狀大多可以獲得改善。很多准媽媽在出現孕吐後,自然而然就改吃一些比較稀的食物,像稀飯、牛奶等。其實,吃太多稀的食物反而會吐得更厲害。相反地,這些孕婦反而應該食吃一些比較乾的食物,像是干飯、麵包等;有胃口的時候多吃一點,沒胃口的時候就少吃一點,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輕嘔吐,更可以補充到一些孕期應該補充的營養。
必要時須採取葯物治療
准媽媽若出現嚴重嘔吐,甚至連膽汁都吐出來了,並出現體重急劇下降,這時應立即就醫,醫師會針對孕婦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然後採取適當葯物治療,幫助孕婦度過難熬的孕吐時期。
9.乳房脹痛
乳房脹痛的原因
孕期中,大部分孕婦都會因乳房脹痛而感到不適,其實,這是自然且正常的現象,孕婦不必過於緊張。乳房脹痛的原因,最主要是由於懷孕導致激素改變,這就好比女性月經將來臨時,會感到乳房疼痛、腫脹一般。
在懷孕初期,孕婦一定會發生脹奶,到了懷孕七八個月左右,就會有初乳泌出。此時,孕婦應開始進行乳房的清潔與護理工作。
乳房清潔護理妙方
乳房的清潔與護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僅能使乳房、乳頭、乳暈等處保持清潔衛生,也有助於防止乳管阻塞,減輕乳房脹痛。用熱毛巾敷於乳房處,能大大地防止乳房結硬塊,使乳腺暢通,方便分泌乳汁;輕輕地按摩乳房,也有益於泌乳。
哺喂母乳好處多
哺喂母乳,不僅有益寶寶的營養與健康,也有益母子的親情互動,並能有效減緩乳房腫脹。因為通過寶寶吸乳的動作,可將乳汁擠至乳腺管,能使管道暢通,降低脹乳的不適與疼痛。
正確的哺乳方法
正確的哺乳方法,是讓寶寶的嘴含住整個乳暈,這樣可使刺激乳腺分泌乳汁;若只含住乳頭,不僅效果不明顯,也易使乳頭疼痛、破皮、發炎,嚴重時可能會造成乳腺炎。
陰道分泌物增加
陰道分泌物增加,主要與孕期激素的分泌改變有關。雌激素增加,陰道內細胞的活性與細胞內的肝醣類也會隨之增加,血液充斥於陰道內,就會有滲出液(分泌物)流出,這是正常現象,孕婦不必過於擔心。
但是,若分泌物呈黃色,有惡臭、搔癢、豆花、豆塊等現象時,孕婦最好至醫院診治,切勿自行塗抹葯劑,或忽視不理,以免危害自身與胎兒的健康。
陰道清潔護理妙方
要防止陰道出現異常分泌物,最好的方法就是經常清潔,並保持陰道部位的透氣與清潔。清洗時用清水即可,切勿用消毒水,以免破壞身體原有的保護膜;最好選擇穿著棉質、透氣性高的衣褲為佳。
10.心情起伏不定
容易受周遭事物影響
懷孕婦女,特別容易受到周遭事物的影響而導致心情起伏不定,也許只是讀了一篇文章、聽了一首歌、看到了某一景象,或者是看了一場電影,就會表現出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喜怒哀樂。除了激素的作用外,還與腹中孕育著新生命的焦慮、擔憂有關。這時,家人的支持變得很重要。
平常心看待新生命
面對一個即將降臨的新生命,准媽媽難免會有許多擔心,其實,只要定期做產檢,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准媽媽在懷孕期間無法放鬆心情,承受壓力過大,對自己、胎兒都會有不良影響。假如孕期心情實在無法平靜,可以找專業醫師尋求幫助,以改善因心情低落所造成的身體不適。
6.睡不好
腹部壓力變大
懷孕中期以後,腹部越來越大,就容易造成孕婦行動不方便,相對地,晚上睡覺的姿勢受限,於是可能無法安穩入睡。再加上尿頻等不適也容易影響睡眠品質。不過,這些暫時性的現象,在寶寶出生後都能改善。
安心入睡的方法
准媽媽睡前不要想太多,盡量尋找能讓自己安心入睡的方法,比如喝一杯熱牛奶或聽一曲柔美的音樂,只要能幫助自己心情沉穩下來的方法都可以嘗試。
7.食量改變
控制體重變化
很多准媽媽從懷孕開始,總感覺飢餓,這種餓餓感和以前空腹的感覺有所不同。變得「愛吃」並沒有關系,只是到了懷孕後期,要避免因為過重而引發其他疾病。一般來說,孕期體重增加應該維持在10~14千克。懷孕中期後,則需要較多的鈣質與鐵質,以補充母親及胎兒所需。
營養均衡最重要
醫師建議,孕期食量雖然改變,但仍應該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富含各類營養素的食品都要平均攝取,在懷孕中期以後,可以額外補充鐵質及鈣質,幫助胎兒生長發育。因為孕期容易出現便秘現象,所以,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排便順利。
8.嘔吐
要學習忍耐
孕吐是懷孕初期常見的症狀之一,可分為輕微、一般和嚴重三種程度。對於輕微嘔吐及一般嘔吐,醫師會建議孕婦盡量忍耐,只要度過懷孕初期,症狀大多可以獲得改善。很多准媽媽在出現孕吐後,自然而然就改吃一些比較稀的食物,像稀飯、牛奶等。其實,吃太多稀的食物反而會吐得更厲害。相反地,這些孕婦反而應該食吃一些比較乾的食物,像是干飯、麵包等;有胃口的時候多吃一點,沒胃口的時候就少吃一點,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輕嘔吐,更可以補充到一些孕期應該補充的營養。
必要時須採取葯物治療
准媽媽若出現嚴重嘔吐,甚至連膽汁都吐出來了,並出現體重急劇下降,這時應立即就醫,醫師會針對孕婦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然後採取適當葯物治療,幫助孕婦度過難熬的孕吐時期。
9.乳房脹痛
乳房脹痛的原因
孕期中,大部分孕婦都會因乳房脹痛而感到不適,其實,這是自然且正常的現象,孕婦不必過於緊張。乳房脹痛的原因,最主要是由於懷孕導致激素改變,這就好比女性月經將來臨時,會感到乳房疼痛、腫脹一般。
在懷孕初期,孕婦一定會發生脹奶,到了懷孕七八個月左右,就會有初乳泌出。此時,孕婦應開始進行乳房的清潔與護理工作。
乳房清潔護理妙方
乳房的清潔與護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僅能使乳房、乳頭、乳暈等處保持清潔衛生,也有助於防止乳管阻塞,減輕乳房脹痛。用熱毛巾敷於乳房處,能大大地防止乳房結硬塊,使乳腺暢通,方便分泌乳汁;輕輕地按摩乳房,也有益於泌乳。
哺喂母乳好處多
哺喂母乳,不僅有益寶寶的營養與健康,也有益母子的親情互動,並能有效減緩乳房腫脹。因為通過寶寶吸乳的動作,可將乳汁擠至乳腺管,能使管道暢通,降低脹乳的不適與疼痛。
正確的哺乳方法
正確的哺乳方法,是讓寶寶的嘴含住整個乳暈,這樣可使刺激乳腺分泌乳汁;若只含住乳頭,不僅效果不明顯,也易使乳頭疼痛、破皮、發炎,嚴重時可能會造成乳腺炎。
陰道分泌物增加
陰道分泌物增加,主要與孕期激素的分泌改變有關。雌激素增加,陰道內細胞的活性與細胞內的肝醣類也會隨之增加,血液充斥於陰道內,就會有滲出液(分泌物)流出,這是正常現象,孕婦不必過於擔心。
但是,若分泌物呈黃色,有惡臭、搔癢、豆花、豆塊等現象時,孕婦最好至醫院診治,切勿自行塗抹葯劑,或忽視不理,以免危害自身與胎兒的健康。
陰道清潔護理妙方
要防止陰道出現異常分泌物,最好的方法就是經常清潔,並保持陰道部位的透氣與清潔。清洗時用清水即可,切勿用消毒水,以免破壞身體原有的保護膜;最好選擇穿著棉質、透氣性高的衣褲為佳。
10.心情起伏不定
容易受周遭事物影響
懷孕婦女,特別容易受到周遭事物的影響而導致心情起伏不定,也許只是讀了一篇文章、聽了一首歌、看到了某一景象,或者是看了一場電影,就會表現出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喜怒哀樂。除了激素的作用外,還與腹中孕育著新生命的焦慮、擔憂有關。這時,家人的支持變得很重要。
平常心看待新生命
面對一個即將降臨的新生命,准媽媽難免會有許多擔心,其實,只要定期做產檢,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准媽媽在懷孕期間無法放鬆心情,承受壓力過大,對自己、胎兒都會有不良影響。假如孕期心情實在無法平靜,可以找專業醫師尋求幫助,以改善因心情低落所造成的身體不適。
6.睡不好
腹部壓力變大
懷孕中期以後,腹部越來越大,就容易造成孕婦行動不方便,相對地,晚上睡覺的姿勢受限,於是可能無法安穩入睡。再加上尿頻等不適也容易影響睡眠品質。不過,這些暫時性的現象,在寶寶出生後都能改善。
安心入睡的方法
准媽媽睡前不要想太多,盡量尋找能讓自己安心入睡的方法,比如喝一杯熱牛奶或聽一曲柔美的音樂,只要能幫助自己心情沉穩下來的方法都可以嘗試。
7.食量改變
控制體重變化
很多准媽媽從懷孕開始,總感覺飢餓,這種餓餓感和以前空腹的感覺有所不同。變得「愛吃」並沒有關系,只是到了懷孕後期,要避免因為過重而引發其他疾病。一般來說,孕期體重增加應該維持在10~14千克。懷孕中期後,則需要較多的鈣質與鐵質,以補充母親及胎兒所需。
營養均衡最重要
醫師建議,孕期食量雖然改變,但仍應該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富含各類營養素的食品都要平均攝取,在懷孕中期以後,可以額外補充鐵質及鈣質,幫助胎兒生長發育。因為孕期容易出現便秘現象,所以,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排便順利。
8.嘔吐
要學習忍耐
孕吐是懷孕初期常見的症狀之一,可分為輕微、一般和嚴重三種程度。對於輕微嘔吐及一般嘔吐,醫師會建議孕婦盡量忍耐,只要度過懷孕初期,症狀大多可以獲得改善。很多准媽媽在出現孕吐後,自然而然就改吃一些比較稀的食物,像稀飯、牛奶等。其實,吃太多稀的食物反而會吐得更厲害。相反地,這些孕婦反而應該食吃一些比較乾的食物,像是干飯、麵包等;有胃口的時候多吃一點,沒胃口的時候就少吃一點,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輕嘔吐,更可以補充到一些孕期應該補充的營養。
必要時須採取葯物治療
准媽媽若出現嚴重嘔吐,甚至連膽汁都吐出來了,並出現體重急劇下降,這時應立即就醫,醫師會針對孕婦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然後採取適當葯物治療,幫助孕婦度過難熬的孕吐時期。
9.乳房脹痛
乳房脹痛的原因
孕期中,大部分孕婦都會因乳房脹痛而感到不適,其實,這是自然且正常的現象,孕婦不必過於緊張。乳房脹痛的原因,最主要是由於懷孕導致激素改變,這就好比女性月經將來臨時,會感到乳房疼痛、腫脹一般。
在懷孕初期,孕婦一定會發生脹奶,到了懷孕七八個月左右,就會有初乳泌出。此時,孕婦應開始進行乳房的清潔與護理工作。
乳房清潔護理妙方
乳房的清潔與護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僅能使乳房、乳頭、乳暈等處保持清潔衛生,也有助於防止乳管阻塞,減輕乳房脹痛。用熱毛巾敷於乳房處,能大大地防止乳房結硬塊,使乳腺暢通,方便分泌乳汁;輕輕地按摩乳房,也有益於泌乳。
哺喂母乳好處多
哺喂母乳,不僅有益寶寶的營養與健康,也有益母子的親情互動,並能有效減緩乳房腫脹。因為通過寶寶吸乳的動作,可將乳汁擠至乳腺管,能使管道暢通,降低脹乳的不適與疼痛。
正確的哺乳方法
正確的哺乳方法,是讓寶寶的嘴含住整個乳暈,這樣可使刺激乳腺分泌乳汁;若只含住乳頭,不僅效果不明顯,也易使乳頭疼痛、破皮、發炎,嚴重時可能會造成乳腺炎。
陰道分泌物增加
陰道分泌物增加,主要與孕期激素的分泌改變有關。雌激素增加,陰道內細胞的活性與細胞內的肝醣類也會隨之增加,血液充斥於陰道內,就會有滲出液(分泌物)流出,這是正常現象,孕婦不必過於擔心。
但是,若分泌物呈黃色,有惡臭、搔癢、豆花、豆塊等現象時,孕婦最好至醫院診治,切勿自行塗抹葯劑,或忽視不理,以免危害自身與胎兒的健康。
陰道清潔護理妙方
要防止陰道出現異常分泌物,最好的方法就是經常清潔,並保持陰道部位的透氣與清潔。清洗時用清水即可,切勿用消毒水,以免破壞身體原有的保護膜;最好選擇穿著棉質、透氣性高的衣褲為佳。
10.心情起伏不定
容易受周遭事物影響
懷孕婦女,特別容易受到周遭事物的影響而導致心情起伏不定,也許只是讀了一篇文章、聽了一首歌、看到了某一景象,或者是看了一場電影,就會表現出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喜怒哀樂。除了激素的作用外,還與腹中孕育著新生命的焦慮、擔憂有關。這時,家人的支持變得很重要。
平常心看待新生命
面對一個即將降臨的新生命,准媽媽難免會有許多擔心,其實,只要定期做產檢,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准媽媽在懷孕期間無法放鬆心情,承受壓力過大,對自己、胎兒都會有不良影響。假如孕期心情實在無法平靜,可以找專業醫師尋求幫助,以改善因心情低落所造成的身體不適。

2、我懷孕四個月了,這幾天腿疼的厲害怎麼辦

通常情況下,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以男性居多。而近據統計,懷孕是部分女性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一個不可忽視的誘發因素。一項調查表明,在347位女性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中,179位是孕婦,佔50 %以上;在孕期出現症狀的有70位,佔39.1%。因為在孕期,婦女的內分泌激素發生改變,使韌帶變得比較鬆弛,以便為胎兒娩出做好准備。此時,腰骶部的關節韌帶和筋膜因比較鬆弛,穩定性減弱。子宮內逐漸發育成熟的胎兒增加了腰椎的負擔,而且這種負擔持續存在。在此基礎上,若有腰肌勞累和扭傷,就很可能發生腰椎間盤突出。診療與常人不同 1.慎作X線檢查。胚胎組織對X線敏感。研究證實,胚胎對X線最敏感的時期是在受精後8~15周,16~25周次之。為了確保安全,孕婦腰痛最好不要作X線檢查。如需X線檢查,可安排在妊娠後期進行。此時胎兒發育接近成熟,所受X線影響會相對減小。2.腰痛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孕婦多有腰痛,主要是骨盆韌帶鬆弛所致。加上胎兒不斷發育,腰椎負擔逐漸加重,可能引起腰肌疲勞而引發腰痛。這種腰痛屬於生理反應,通過休息和調養便可減輕,分娩後可恢復如常。3.孕婦罹患腰椎間盤突出症,應以睡硬板床、牽引和理療為主要治療方法。活血化瘀的中葯可能影響胎兒發育,故不宜應用,也不宜貼膏葯。分娩方式可根據情況選擇剖宮產,以防病情加重。大部分病人經過治療,症狀可以緩解,分娩後常能自愈。4.重視孕前鍛煉。加強孕前鍛煉可以強健腰背肌及腹肌,有益於穩定脊柱,防止腰椎間盤突出。健康的孕婦在懷孕期間仍可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但運動方式不宜劇烈。臨產前3個月應當停止運動鍛煉。孕前常有腰酸背痛者,應特別注意防止腰部受傷或過度勞累。

3、孕婦為什麼會腰疼,腿疼

懷孕後,由於子宮日漸增大,身體重心漸漸前移,為保持重心平衡,在站立或走路時,孕婦的肩部及頭部會向後仰,形成一種孕婦特有的挺胸突肚姿態。這種姿態容易造成胸部脊柱的過度前凸彎曲,從而引起腰部疼痛症狀。
孕婦腰痛是妊娠期很常見的現象,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輕者腰酸背痛,重者還伴有腿抽筋、坐骨神經痛等症狀。如果孕婦平時缺乏鍛煉,更容易引起腰痛。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腰痛的症狀表現有所不同;
1、孕期體內激素變化。
懷孕後體內激素變化會讓孕婦出現許多妊娠反應,腰疼就是其中之一。懷孕後體內激素改變,使骨盆韌帶鬆弛,以適應胎兒生長及日後分娩的需要,這樣腰部韌帶、筋膜也會鬆弛,彈力減低,容易勞損而引起腰痛。
2、胎盤、羊水增多,腰椎負重過大。
這是讓孕婦腰痛的主要原因,懷孕後胎兒及附屬的胎盤、羊水等一天天增大增多,增加了腰椎前方的負擔。為了保持平衡,孕婦站立時腰背肌必須用力收縮,使骨盆前傾,形成特有的挺腰姿勢,腰背肌持續收縮,無法放鬆休息,時間久了會因疲勞引起腰痛。
3、運動量減少。
懷孕後,孕婦的運動量大大減少,有的孕婦甚至長時間躺坐,運動不足也會造成人的基礎體力下降,從而引起孕婦腰疼。
4、補鈣不足。
妊娠期間,胎兒發育需要大量的鈣等營養物質,如果這些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容易造成孕婦骨質軟化脫鈣,也會引起腰痛。
孕婦腰痛的原因於懷孕早中晚期各有差異。妊娠早期的孕婦腰痛不會很嚴重,多為腰酸背痛,主要是子宮後傾、壓迫直腸和韌帶造成的,孕媽媽無需擔心。
妊娠中晚期的腰痛則多數是因為胎兒迅速發育使子宮逐漸增大,腹部日益向前,為了維持平衡,上身容易向後仰,因而引起脊柱過度前凸,背伸肌持續緊張,造成腰、背部過度疲勞,很容易就腰酸背痛。
1、輕微的腰痛
(1)使用專用懷孕腰帶。在孕婦腹部紮根帶子或專用懷孕腰帶,用以支撐孕婦腰部,從而緩解疼痛。
(2)保持正確站立姿勢。正確的站立姿勢是兩腿微分,後背伸直,挺胸,收下頜。如果姿勢正確,大肚子也不會很顯眼。站起、坐下不要過快,最好手上要有扶著的助力物體。
(3)適當運動。孕期也要進行適當運動,選擇適合的孕婦體操或游泳,根據個人情況鍛煉,增強體力。
(4)選擇合適的床、鞋子等。不要睡太軟的床,太軟容易使腰部下陷,引發或加重腰痛。還要選擇比較舒服的鞋子,不要穿高跟鞋。
(5)飲食調節。可以吃一些緩解孕婦腰疼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B類、維生素C和D的食物。
(6)按摩、局部熱敷。腰痛的孕婦,可以在家做居家按摩操。由家人幫忙進行背部按摩。還可以進行局部熱敷,用熱毛巾、紗布或者熱水袋都可以,每天熱敷半小時,也可減輕疼痛感覺。
(7)做好保暖。天氣寒冷時一定要注意保暖,著涼會使腎部有不良反映,嚴重者進而引起腰痛。
2、劇烈疼痛的腰痛
(1)疼痛發作時,將疼痛的一側向上,弓背躺卧。
(2)一般疼痛時面朝上仰卧,並在膝下放一個大枕頭會舒服一些。
(3)疼痛嚴重,又不能躺卧時,可以找一個低矮的台階坐下用手撐下頜。
(4)用濕毛巾熱敷或入浴用熱水沖一下。
劇烈腰痛緩解過後,一定要及時就醫。

4、孕婦恥骨痛應怎麼緩解?

妊娠後,在激素的作用下骨盆關節的韌帶鬆弛,恥骨聯合之間的縫隙可加寬0.3~0.4厘米,使骨盆容積在分娩時略有增加,便於胎頭通過。這本是正常現象。如果韌帶鬆弛超過了限度,骨盆就不穩定了,孕婦坐、立或卧床翻身均困難,走路時邁不開腿,用不上勁;若恥骨間隙能夠插進指尖,說明恥骨聯合分離,就不正常了。有時合並纖維軟骨炎,往往痛得很厲害,這種現象多出現在懷孕最後1~2個月。

凡有上述症狀的孕婦要減少活動,甚至卧床休息直到分娩,臨近產期時估計胎兒大小,正常大小的胎兒可從陰道分娩,但要避免使用產鉗、胎頭吸引器等助產手術,以免恥骨聯合組織在胎頭娩出時承受過大的壓力而加重分離;胎兒超過4千克或骨盆狹窄者則應考慮剖宮產。產後因激素作用消退,韌帶張力逐漸恢復,有的恥骨聯合分離的產婦仍要卧床1~2個月才能正常活動。用彈性腹帶或彈性綳帶固定骨盆可有所幫助。

與緩解孕婦韌帶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