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後交叉韌帶

後交叉韌帶

發布時間:2020-07-29 21:54:09

1、後交叉韌帶損傷的原因

病情分析:你好,一般情況下外傷引起的比較常見,如果損傷嚴重,建議行手術治療。
意見建議:

2、後交叉韌帶在哪

呵呵,跟你說個實話,膏葯無論貼在哪,也不能滲透到那裡的,因為它連接在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間;

後交叉韌帶的損傷,斷裂嚴重的話,治療的主要方式是手術,如果斷裂不嚴重,需要打石膏休息,絕對不是貼膏葯。

先祝你早日康復。

3、後交叉韌帶重建術後恢復和訓練問題?

關於PCL重建術後恢復和訓練的問題解答:
1. 現在下地的確太心急了,在自體韌帶還沒有完全長牢固的情況下,萬一再一次發生扭傷,嚴重一點會導致自體韌帶的再次脫離而手術失敗.由於你說你自己好動,那麽在晚上睡覺的時侯應戴上護具,防止睡覺時不.另外不知是否出院?如沒有,可以去問問主治醫師是否有CPM功能鍛煉機,使用CPM被動鍛煉至130度即可(注意角度的增加不可過快,先以90度開始訓練,如90度很輕松,無疼痛感,就10度累加,以有疼痛感為限,待疼痛感消失,繼續累加角度).CPM上限只有130度,之後就要靠自己的毅力來鍛煉了.如果已經出院,那麽請自備一根繩子,自行平躺在床上,由手來拉動繩子來進行被動彎曲訓練,方法同上.

3. 正確的訓練方法為:術後即進行肌肉收縮練習,48~72小時內酌情拔引流,3~5天後改用活動型支具並可利用CPM在30°~60°內進行膝關節活動,1周免負重,2周開始部分負重,3周全負重,4周棄拐杖。膝關節活動范圍:3周屈至90°,並開始伸膝練習,8周~10周屈伸應至正常。晚上睡覺帶活動型關節支具保護膝關節3個月,半年內免體育活動,半年至1年在練好肌力的同時逐漸恢復運動,1年~1年半後可逐漸訓練與比賽。

4. 術後2個月後可以進行簡單的柱拐行走,但不可心急,晚上睡覺依然帶上活動護具.3個月後可逐漸恢復正常行走.

5.手術剛完成不超過3個月,建議多卧床休息,不建議多運動,在卧床休息的時侯可以擬行肌力訓練來防止患肢的肌肉萎縮和肌肉恢復,方法為:綳直患肢,抬高最高處靜止,維持1~3秒,然後放下,依此類推,剛開始訓練的時間和次數應自行計算為組數(例如做了10個就2秒覺得大腿開始酸痛,無力,那麽就定位10個2秒為一組),每天早,中,晚各1組,等恢復差不多就增加組數和維持時間.如每次訓練完覺得膝蓋疼痛可進行冰敷來緩解.

4、後交叉韌帶

你好。你這情況考慮後交叉韌帶部分撕裂。建議關節鏡下行韌帶修補手術。祝你早日康復。

5、前交叉韌帶的作用

膝交叉韌帶:為膝關節重要的穩定結構,呈鉸鏈式連於股骨髁間窩及脛骨的髁間隆起之間,可防止脛骨沿股骨向前後移位。膝交叉韌帶又可分為前後兩條,前交叉韌帶起自股骨外側髁的內側面,斜向前下方,止於脛骨髁間隆起的前部和內、外側半月板的前角;後交叉韌帶起自股骨內側髁的外側面,斜向後下方,止於脛骨髁間隆起的後部和外側半月板的後角。當膝關節活動 時,兩條韌帶各有一部分纖維處於緊張狀態。因此,除前交叉韌帶能防止脛骨向前移位,後交叉韌帶能防止腿骨向後移位外,還可限制膝關節的過伸、過屈及旋轉活動,交叉韌帶損傷常與脛側副韌帶或半月板損傷同時發生。
由於大家一般對前交叉韌帶損傷認識不足,傷後不影響日常生活,大量前交叉韌帶損傷者在廣大人群中!如交叉韌帶損傷後超過3個月不治療,則半月板損傷幾乎成為必然,隨之而來的就是關節軟骨損傷、關節退變等不可逆病患。專家提醒:如果感覺不能在快速行走中急停或急轉彎,就應該看運動醫學科醫生,明確是否前交叉韌帶損傷!

6、膝蓋後交叉韌帶損傷

你好,我想問一下你的後交叉韌帶的損傷是怎麼診斷的,如果是醫生給你的診斷才可以哦,一般來講我們通過臨床的檢查結合詢問病史能初步診斷 後交叉韌帶損傷,但是要確診必須有膝關節的MRI才可以。
你有沒有覺得膝關節有不穩,一般的扭傷都不會傷的很嚴重,所以我很懷疑你傷到膝關節的韌帶沒??
如果是外傷比如說撞擊傷等到有可能,如果後交叉韌帶斷裂,症狀一般是:膝關節疼痛,走路不穩,甚至腫脹(關節腔內出血)
建議你行膝關節MRI,確診一下,小醫院的大概三四百,我們醫院好一些要750元
治療上如果後叉韌帶斷裂,是需要手術重建的,這個費用就貴多了,麻醉 手術 材料等等,去你們當地醫院咨詢一下吧

7、後交叉韌帶多久才可以康復

我的辦法很不科學,但是很管用:堅持運動,怎麼疼就適當的專門進行拉伸,這樣可以防止粘聯,促進恢復。我04年內十字韌帶撕裂,慢跑三年,現在基本恢復。

8、後交叉韌帶受損能自行恢復嗎

抽屜試驗松動,有沒有症狀?MRI沒事不一定真的沒事。請結合臨床進一步明確診斷,必要時參照健側。如果損傷不嚴重,帶支具應該可以恢復的。

與後交叉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