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左側圓韌帶

左側圓韌帶

發布時間:2020-03-18 00:51:13

1、人體左側有哪些器官

左側是身體的一部分,基本上的器官都有哦。(一)腦顱骨(8)
包括:額骨、篩骨、蝶骨、枕骨(各1塊)
頂骨、顳骨(各1對)
(二)面顱骨(15)
包括: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齶骨、下鼻甲(各1對)
下頜骨、舌骨、犁骨(各1塊)
四、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共64塊,每側各32塊)
1.肩胛骨
2.鎖骨
3.肱骨
4.前臂骨
①橈骨
②尺骨
5.手骨
①腕骨(共8塊)
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腕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②掌骨(共5塊)
③指骨(共14塊,除拇指2塊其餘各指均為3塊)
(二)下肢骨(62)
1.髖骨(由髂骨、恥骨、坐骨融合而成)
2.股骨
3.髕骨
4.小腿骨
①脛骨
②腓骨
5.足骨
①跗骨(共7塊)
包括: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各1塊)
楔骨3塊
②跖骨(共5塊)
③趾骨(共14塊,除拇趾2塊其餘各趾均為3塊)
(五)聽小骨
2肌肉系統
編輯

一、頭部肌
(一)顱面肌
1.顱頂肌
2.眼周圍肌(眼輪匝肌)
3.口周圍肌(眼輪匝肌)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
二、頸前外側肌
(一)頸淺層肌和頸外側肌
包括: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二)舌骨上肌群
包括:二腹肌、莖突舌骨肌、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
(三)舌骨下肌群
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甲狀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四)椎外側肌
1.前斜角肌
2.中斜角肌
3.後斜角肌
三、軀干肌
(一)背部深層肌
1.夾肌
包括:頭夾肌、頸夾肌
2.豎脊肌
(二)枕下肌
(三)胸部肌
1.肋間肌
①肋間外肌
②肋間內肌
③肋間最內肌
2.膈肌
(四)腹部肌
1.腹前外側群
①腹外斜肌
②腹內斜肌
③腹橫肌
④腹直肌
2.後群
包括:腰大肌、腰方肌
(五)盆部肌
包括:肛提肌、尾骨肌、梨狀肌、閉孔內肌
四、上肢肌
(一)連接上肢與脊柱的肌
1.斜方肌
2.背闊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連接上肢與胸壁的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鋸肌
(三)肩胛部肌
1.三角肌
2.岡上肌
3.岡下肌
4.小圓肌
5.大圓肌
6.肩胛下肌
(四)上肢肌
1.前群
①喙肱肌
②肱二頭肌
③肱肌
2.後群(為肱三頭肌)
(五)前臂肌
1.前群第一層
①肱橈肌
②旋前圓肌
③橈側腕屈肌
④掌長肌
⑤尺側腕屈肌
2.前群第二層(為指淺屈肌)
3.前群第三層
包括:拇長屈肌、指深屈肌
4.前群第四層(為旋前方肌)
5.後群淺層
①橈側腕長伸肌
②橈側腕短伸肌
③指伸肌
④小指伸肌
⑤尺側腕伸肌
6.後群深層
①旋後肌
②拇長展肌
③拇短伸肌
④拇長伸肌
⑤示指伸肌
(六)手肌
1.外側群(為大魚肌)
2.內側群(為小魚肌)
3.中間群(包括:骨間肌7塊、蚓狀肌4塊)
五、下肢肌
(一)髂區肌
1.髂腰肌
2.腰小肌
(二)臀肌和大腿肌
1.臀肌
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狀肌
2.大腿肌
①前群
包括:闊筋膜張肌、縫匠肌、股四頭肌
②內側群
包括:股薄肌、恥骨肌、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
③後群
包括: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
(三)小腿肌
1.前群
包括:脛骨前肌、拇長伸肌、趾長伸肌
2.外側群
包括:腓骨長肌、腓骨短肌
3.後群
①後群淺層
包括: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
②後群深層
包括:趾長屈肌、脛骨後肌、拇長屈肌
(四)足肌
1.足背肌
2.足底肌
3.足固有肌
3消化系統
編輯

一、口腔
(一)口腔黏膜
(二)口唇與頰
(三)牙齦
(四)齶
(五)牙
(六)舌
二、唾液腺
(一)腮腺
(二)下頜下腺
(三)舌下腺
三、咽
(一)鼻咽
(二)口咽
(三)喉咽
四、消化管
(一)食管
(二)胃
(三)小腸
1.十二指腸
2.空腸
3.回腸
4.盲腸
5.闌尾
6.結腸
7.直腸
8.肛管
五、消化腺
(一)胰
(二)肝
(三)肝外膽道
1.肝總管
2.膽囊
3.膽總管
六。腹膜
(一)腹膜腔
(二)腹膜隱窩
1.肝腎隱窩
2.陷凹
(三)網膜
1.小網膜
2.大網膜
3.網膜囊
七、系膜
(一)腸系膜
(二)闌尾系膜
(三)橫結腸系膜
(四)乙狀結腸系膜
4韌帶系統
編輯

(一)肝的韌帶
1.鐮狀韌帶
2.冠狀韌帶
3.三角韌帶
4.肝圓韌帶
(二)脾的韌帶
1.胃脾韌帶
2.脾腎韌帶
5呼吸系統
編輯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1.鼻前庭
2.固有鼻腔
(三)鼻旁竇
1.上頜竇
2.額竇
3.蝶竇
4.篩竇
二、喉
(一)喉的軟骨
1.甲狀軟骨
2.環狀軟骨
3.勺狀軟骨
4.會厭軟骨
(二)。喉的連接
1.環勺關節
2.環甲關節
3.彈性圓錐
4.甲狀舌骨膜
(三)喉肌
(四)喉腔
(五)喉黏膜
三。氣管和主支氣管
(一)氣管
(二)主支氣管
1.右主支氣管
2.左主支氣管
四。肺(左右各一)
五.胸膜
(一)胸膜的分部
1.臟胸膜
2.壁胸膜
(二)壁胸膜的分部
1.胸膜頂
2.肋胸膜
3.膈胸膜
6泌尿系統
編輯

一、腎(左右各一)
(一)結構
1.腎小盞
2.腎大盞
3.腎盂
(二)腎的被膜
1.纖維囊
2.脂肪囊
3.腎筋膜
二、輸尿管(左右各一)
三.膀胱
四.尿道
7循環系統
編輯

一、心血管系統
(一)血管的種類
1.動脈
包括:大動脈、中動脈、小動脈、微動脈
2.毛細血管
3.靜脈
包括:大靜脈、中靜脈、小靜脈、微靜脈
(二)心
1.心壁
包括:心內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
包括:纖維三角2個(即:左、右纖維三角)
瓣環4個(即:肺動脈瓣環、主動脈瓣環、二尖瓣環、三尖瓣環)
3.心間隔
包括:房間隔、室間隔
4.心的內腔
①右心房
包括:固有心房、腔靜脈竇
②右心室
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③左心房
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竇
④左心室
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傳導系
①竇房結
②房室結
包括:前結間束、中結間束、後結間束
③房室束
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纖維網
(三)心的血管
1.冠狀動脈
①左冠狀動脈
包括:前室間支、旋支
②右冠狀動脈
包括:後室間支、左室後支
2.心的靜脈
①心最小靜脈
②心前靜脈
③冠狀竇
包括:心大靜脈、心中靜脈、心小靜脈
(四)心包
1.纖維心包
2.漿膜心包
3.心包竇
(五)動脈
1.肺動脈干
①左肺動脈
②右肺動脈
2.主動脈
①升主動脈
②主動脈弓
包括:頭臂干、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
③頭臂干
包括:右頸總動脈、右鎖骨下動脈
3.頭頸部的動脈
①頸總動脈
包括:頸內動脈、頸外動脈
②頸外動脈
向前發出:甲狀腺上動脈、面動脈、舌動脈
向後發出:枕動脈、耳後動脈
自內側壁發出:咽升動脈
終末支是:上頜動脈、顳淺動脈
③頸內動脈(入顱腔)
4.上肢的動脈
①鎖骨下動脈
包括:椎動脈、胸廓內動脈、甲狀頸干
②腋動脈
包括:胸肩峰動脈、胸外側動脈、肩胛下動脈、旋肱後動脈
③肱動脈
包括:橈動脈、尺動脈
④橈動脈
包括:掌淺支、拇主要動脈
⑤尺動脈
包括:骨間總動脈、掌深支
⑥掌淺弓、掌深弓
5.軀乾的動脈
①胸主動脈
a.壁支
包括:肋間後動脈、膈上動脈
b.臟支
包括:支氣管支、心包支、食管支
②腹主動脈
a.壁支
包括:膈下動脈、腰動脈、骶正中動脈
b.臟支
成對的臟支:腎上腺中動脈、腎動脈、睾丸動脈
不成對的臟支:腹腔干、腸系膜上動脈、腸系膜下動脈
6.盆部的動脈
①髂總動脈
包括:髂內動脈、髂外動脈
②髂內動脈
a.壁支
包括:髂腰動脈、骶外側動脈、臀上動脈、閉孔動脈
b.臟支
包括:膀胱下動脈、直腸下動脈、子宮動脈、陰部內動脈
③髂外動脈
包括:腹壁下動脈、旋髂深動脈
7.下肢的動脈
①股動脈
包括:股深動脈、腹壁淺動脈、旋髂淺動脈
②腘動脈
包括:脛前動脈、脛後動脈
③脛前動脈
④脛後動脈
包括:腓動脈、足底內側動脈、足底外側動脈
⑤足背動脈
包括:弓狀動脈、足底深支、第一趾背動脈、足底弓
⑥足底弓
(六)靜脈
1.肺循環的靜脈
包括:左肺上、下靜脈,右肺上、下靜脈
2.體循環的靜脈
①上腔靜脈系
接納:
a.頭臂靜脈(接納:椎靜脈、胸廓內靜脈、甲狀腺下靜脈、肋間最上靜脈)
b.頭頸部的靜脈 接納:
I.頸內靜脈(接納:顱骨、腦、面、淺部和頸部大部分區域的靜脈)
即:顱內屬支
顱外屬支(接納:面靜脈、下頜後靜脈、舌靜脈、咽靜脈、甲狀腺上、中靜脈)
II.頸外靜脈
III.鎖骨下靜脈
C.上肢的靜脈
包括:上肢的淺靜脈(接納:頭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
上肢的深靜脈(接納:腋靜脈)
d.胸部的靜脈
包括:胸腹壁靜脈、奇靜脈、半奇靜脈、副半奇靜脈、脊柱的靜脈(接納:椎內靜脈叢、椎外靜脈叢)
②下腔靜脈系
接納:
a.下腔靜脈
b.髂總動脈 接納:(髂內靜脈、髂外靜脈)
c.下肢的靜脈
包括:下肢淺靜脈(接納:小隱靜脈、大隱靜脈)
下肢深靜脈(接納:腘靜脈)
d.下腔靜脈的屬支
包括:壁支(接納:膈下靜脈、腰靜脈)
臟支(接納:睾丸靜脈、卵巢靜脈、腎靜脈、腎上腺靜脈、肝靜脈)
e.肝門靜脈系統
肝門靜脈的主要屬支(接納:腸系膜上、下靜脈、胃左、右靜脈、膽囊靜脈、附臍靜脈)
8淋巴系統
編輯

(一)淋巴組織
(二)淋巴管道
1.毛細淋巴管
2.淋巴管
3.淋巴干
①左、右頸干
②左、右鎖骨下干
③左、右支氣管縱隔干
④左、右腰干
⑤腸干
4.淋巴導管
①右淋巴導管
包括:右頸干、右鎖骨下干、右支氣管縱隔干
②胸導管
(三)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結、扁桃體、脾和胸腺
(四)全身各部的淋巴結
【頭頸部的淋巴結】
1.頭部的淋巴結
①枕淋巴結
②乳突淋巴結
③腮腺淋巴結
④下頜下淋巴結
⑤頦下淋巴結
2.頸部的淋巴結
①頸前淋巴結
②頸外側淋巴結
a.頸外側淺淋巴結
b.頸外側深淋巴結
包括:咽後淋巴結、頸內二腹肌淋巴結(角淋巴結)、頸內靜脈肩胛舌骨肌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
【上肢的淋巴結】
1.肘淋巴結
2.腋淋巴結
①外側淋巴結
②胸肌淋巴結
③肩胛下淋巴結
④中央淋巴結
⑤尖淋巴結
【胸部的淋巴結】
1.胸壁淋巴結
①胸骨旁淋巴結
②肋間淋巴結
③膈上淋巴結
2.胸腔臟器淋巴結
①縱隔前淋巴結
②縱隔前淋巴結
③氣管、支氣管和肺淋巴結
包括:肺門淋巴結、氣管、支氣管淋巴結、氣管旁淋巴結
【腹部的淋巴結】
1.腹壁的淋巴結
2.腹腔不成對臟器的淋巴結
①沿腹腔干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結
②沿腸系膜上動脈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結
③沿腸系膜下動脈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結
【盆部的淋巴結】
1.髂外淋巴結
2.髂內淋巴結
3.骶淋巴結
【下肢的淋巴結】
1.腘淋巴結
2.腹股溝淋巴結包括:腹股溝淺淋巴結、腹股溝深淋巴結

2、金毛左側股骨頭外力脫臼,導致圓韌帶斷裂。如何治療

金毛是什麼?? 這個還真不好說。脫臼的話應當立即復位的,韌帶斷裂也該修補的。可是大夫卻說要等長大做手術。那麼應該詳細詢問一下給金毛診斷的大夫,和他商量商量,以便盡早解決。

3、最近一段時間,左邊下面老是隱隱作痛,是怎麼回事?

在孕早期,有些腹痛是生理性的,剛懷孕肚子疼是由於子宮增大,同時子宮圓韌帶被牽拉,會有肚子疼得情況發生,即因為懷孕所引起的正常反應,但有些卻是病理性的,伴有陰道出血或出現昏厥,可能預示著流產等危機的發生。

4、人有幾個肝呢

人只有一個肝臟
成人肝重1154-1446.7g(M) 1028-1387.85g(F)
肝形態
1 上面(膈面):借鐮狀韌帶分為左、右兩葉
2 下面(臟面):通過「H」形溝把肝分為左、右葉,肝方葉及肝尾葉四葉。「H」溝,左上溝為肝圓韌帶裂;左下溝為靜脈韌帶裂;右上溝為膽囊窩;右下溝為下腔V壓跡(在此處肝V注入下腔V為第二肝門)
肝韌帶 冠狀韌帶,右三角韌帶,左三角韌帶,鐮狀韌帶,肝圓韌帶
肝右葉後面連肝至膈的腹膜移行處形成冠狀韌帶下、下兩層,兩層右緣癒合成右三角韌帶,左側癒合成左三角韌帶。鐮狀韌帶分肝膈面為左,右兩葉。肝圓韌帶連至臍為臍V殘件。
肝位置,體表投影
1 肝主要位於右季肋部各腹上部。
2 肝上界與膈穹隆一致。右界起自腋中線與第7肋交點,向左上方凸至右鎖骨中線與第5肋之交點。在前正中線平對劍胸結合,再向左至鎖骨中線稍內側達第5肋間隙。 肝下界,起自右腋中經與第11肋之交點,沿肋弓下緣行向左上方,至第8、9肋軟骨結合處離開肋弓,連至肝上界左端。
3 成人腹上部劍突下可觸及肝,但在右肋弓下緣一般不應該觸及肝。在幼兒肝下緣較成人低2-3cm。故在右肋弓下觸及也屬正常。 (見診斷)
肝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經
1動脈A:腹主A發出肝總A分出肝固有A—〉肝左、右A(有時還有中支)
2 靜脈V:分為肝門靜脈系和肝靜脈系。
肝門V 在肝內反復分支最後匯入肝血竇。
肝V起於肝小葉中央V--〉肝左、中、右V及數支肝小發分別經第二肝門,第三肝門注入下腔V。
3 膽管:膽小管匯集成稍大的管道,再逐級匯集成更大的管道,最後形成左、右肝管經肝門出肝。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膽小管,經各級膽管和肝管流出。
4 淋巴:肝的淋巴引流至腹腔結,肝膈面淋巴結可與胸腔淋巴結相通。

5、肚子左邊靠下的地方一走路有點疼是怎麼回事

沒什麼事情的,我懷孕4、5個月的時候也疼,胯疼的翻身翻不了,都是老公幫忙翻身的。怎麼變換睡覺姿勢,都不管用。不過只要適當的散步,運動,不經常坐著,疼痛就緩解了好多。後來就慢慢好了。 現在快生了,胯又開始疼了,但沒原來那麼厲害。想是,懷孕的時候,盆骨受壓力過大引起的。 右側肚子疼,是子宮擴張後,牽引子宮圓韌帶疼痛,這個書上是有說明的,屬於正常。可以試試左側卧。只要注意,疼痛的時候別流血,就沒什麼事情。 快生的時候更痛苦,最近一個月睡覺都是左側卧。右側,或者仰卧,都難受。晚上睡不好覺。 不過,我的寶寶還有幾天就出生了。忍忍就過去了。 祝我們大家都好孕!

6、人體的右季肋部都有什麼器官

肝肝liver,hepar是人體最大、血管極為豐富的腺體。它有別於其它腺體的一個特點,在於它接受雙重的血液供應,即除接受肝動脈外,還接受肝門靜脈的注入。 肝的功能極為復雜、重要,它是機體新陳代謝最活躍的器官,參與蛋白質、脂類、糖類和維生素等物質的合成、轉化與分解。此外,激素、葯物等物質的轉化和解毒、抗體的生成以及膽汁的生成與分泌均在肝內進行。胚胎時期,肝還是造血器官之一。 我國成年人肝的重量男性平均1299.94g,女性平均1220.48g。肝的長徑(左右徑)×寬徑(上下徑)×厚(前後徑)為258×152×58mm。 一、肝的外形 肝在活體呈紅褐色,質軟而脆。肝呈不規則的楔形,可分膈面、臟面和下緣。 膈面隆凸,與膈相接觸,膈面的前部借鐮狀韌帶分成厚而大的肝右葉right lobe與較小而薄的肝左葉left lobe。膈面後部沒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稱裸區 bare area,裸區的左側部分有一較寬的溝稱腔靜脈溝,有下腔靜脈通過。 臟面朝向下後方,鄰接許多臟器,因此在肝的臟面出現相應的壓跡。臟面最為注目的乃位於中間部的橫溝,稱肝門porta hepatis,長約5cm,是肝固有動脈左、右支、肝左、右管、門靜脈左、右支以及神經和淋巴管進出的門戶,這些進出肝門的結構稱肝蒂。肝蒂中三種結構的位置關系是:肝左、右管在前,肝固有動脈左、右支居中,肝門靜脈左、右支居後。肝門的左側可見到1條較深的狹裂,它由肝圓韌帶裂與靜脈韌帶裂組成。肝圓韌帶裂從肝的下緣開始,向後至肝門的左端,有肝圓韌帶通過。肝圓韌帶是臍靜脈閉鎖後的遺跡。靜脈韌帶裂從肝門的左端向後,有靜脈韌帶通過,它是胎兒時期靜脈導管的遺跡。臟面的膽囊窩由肝下緣向後可達肝門,內納膽囊,此窩與腔靜脈溝雖不相連,但可視為肝門右側的縱溝。上述的溝、裂和窩,整體呈似英文字母「H」,將肝分為4個葉:左葉位於肝圓韌帶裂與靜脈韌帶裂的左側;方葉quadrate lobe位於肝門之前,肝圓韌帶裂與膽囊窩之間;尾狀葉caudate lobe位於肝門之後,靜脈韌帶裂與腔靜脈溝之間;右時位於膽囊窩與腔靜脈窩之右側。 二、肝的位置和毗鄰 肝下緣是肝的臟面與隔面之間的分界線,此緣在後方及右側鈍圓,在前方及左側則較簿銳。在肝下緣與膽囊底及肝圓韌帶接觸處有阻囊切跡與肝圓韌帶切跡。 肝大部分位於右季肋區和腹上區,小部分位於左季肋區,被胸廓所掩蓋,僅在腹上 區左、右助弓間露出,直接接觸腹前壁。 肝的上界與膈穹窿一致,在右側鎖骨中線上平第5肋間或第5肋,再向左,肝上界經胸骨體與劍突結合,最後終於左側第5肋間左鎖骨中線附近。肝下界即肝下緣,在右鎖骨中線的右側,肝下緣與右肋弓大體一致,故體檢時,在右肋弓下不能觸到肝。在腹上區左、右肋弓間,肝下緣居劍突下約3cm,3歲以下的健康幼兒,由於腹腔的容積較小,而肝體積相對較大,肝下緣常低於右肋弓下1.5~2.0cm,到7歲以後,在右肋弓下不能觸到。 肝的臟面在左葉與胃前壁相鄰,後上部鄰接食管的腹部;在右葉,前部與結腸右曲 相接,中部近肝門處鄰接十二指腸上曲,後部鄰接右腎和右腎上腺。 肝的血液通路如下: 門靜脈→小葉間靜脈→終末門微靜脈↘ 肝動脈→小葉間靜脈→終末肝微動脈→肝血竇→中央靜脈→小葉下靜脈→肝靜脈→下腔靜脈

與左側圓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