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骶髂關節為什麼是關節,又不能活動呢?
由骶骨與髂骨的耳狀面相對而構成,屬微動關節。關節面凸凹不平,互相嵌合十分緊密,關節囊堅韌,並有堅強的韌帶加固。主要的韌帶是骶髂骨間韌帶,位於關節面的後上方,連結於相對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間。在關節的前後還分別在骶髂前韌帶和骶髂後韌帶加強。骶髂關節的這些結構特徵,增強了該關節的穩固性,在一定程度限制了關節的活動,從而有利於重力通過該關節向下肢傳遞,以及自高處著地或跳躍時起緩沖沖擊力及震盪的作用。
2、人體骶髂韌帶
直接搜索「骶髂韌帶」就能得到有關的圖片和文字介紹。
為什麼不自己搜索呢?
3、骶髂關節的結構部位
在關節面周圍特別是後部,骨骼極為粗糙,以作為韌帶的附著點。這些韌帶對該關節起著重要的加固作用。
骶髂前韌帶:寬而薄,位於關節的前面,連接骶骨骨盆面的側緣與髂骨耳狀面的前緣。
骶髂後短韌帶:起自髂粗隆和髂骨耳狀面後部及髂後下棘,斜向內下方,止於骶骨外側嵴和骶關節嵴。
骶髂後長韌帶:骶髂後短韌帶的淺層,自髂後上棘達第2至第4骶椎的關節突,向內與腰背筋膜相連,向外與骶結節韌帶相鏈接。
骶髂骨間韌帶:為堅強的纖維束,被骶髂骨後韌帶覆蓋,連接髂骨粗隆與骶粗隆間,由縱橫交錯的短纖維構成,填充於關節囊的上方和後方。
骶結節韌帶:位於骨盆後方,強韌而寬闊,呈扇形,起自髂後上、下棘和骶、尾骨的後外側。纖維斜向外下,集中止於坐骨結節的內側緣。
骶棘韌帶:呈三角形,位於骶結節韌帶的前方,起於骶、尾骨的外側,集中止於坐骨棘,其起始部位為骶結節韌帶所覆蓋。
4、連接骶尾骨和髖骨的韌帶主要是
骶髂韌帶和骶棘韌帶
5、韌帶損傷、骶髂關節損傷【軟組織損傷
現在拍個骶髂關節的CT,再做個MIR,看是否為骶髂關節炎。如果疼的厲害,需要手術融合治療。另外査下風濕,類風濕一些指標及B27,排除強制性脊柱炎可能。
(張穎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洛陽正骨醫院張穎 http://zhangyingdr.haodf.com/
6、骶髂關節韌帶拉傷,住院應怎麼理療,烤電
聽醫生的建議呀
7、骶髂復合體名詞解釋誰知道?
【轉載】骶髂復合體(sacroiac complex)位處骨盆後環的中央,是支撐人體軀干負載並完成力學傳導的重要結構,其解剖及功能的完整性對骨盆環的穩定至關重要。其中,骶骨是以兩側的骶髂韌帶(前部、骨間、後部)以及骶棘韌帶和骶結節韌帶來維持與兩側髖骨的解剖及功能聯系的。
8、正骶髂雙腿搖正法怎麼操作
骶髂關節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狀關節面構成的,為凹凸不平、互相嵌插的耳狀關節面,關節囊緊張,並有許多堅強的韌帶包裹,活動范圍極小,是人體軀干向下肢傳遞重量與支撐的關節,而雙足或兩側坐骨結節所受的外力,也必須通過骶髂關節才能傳到軀干。
骶髂關節半脫位,分急性與慢性兩種,可單獨發病,也可因其他傷病而並發或就是該病的一個組成部分。但診斷和治療中常常被忽略,或誤診、漏診。若脫位關節未被矯正可長期遺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經痛麻等症狀。有的則表現為泌尿生殖系統病症(如月經不調,尿頻、尿急、遺尿、陽痿等)且久治不愈。實際上根源多為骶髂關節半脫位致骨盆扭轉/傾斜,使盆內臟器及所支配的神經血管受到壓迫或牽拉,一旦骶髂關節錯位糾正,骨盆位置恢復正常,許多內臟病變亦隨之得到緩解。
急性骶髂關節損傷多由外傷所致,如彎腰搬取重物時姿勢不當;跌倒時臀部著地;肩擔重物時突然失足等,身體失去平衡,重心突然轉移,身體來不及適應而導致骶髂關節錯位。根據受傷的姿勢與外力的作用方向,可造成骶髂關節向前或向後錯位。
前錯位:
發生於下肢伸髖屈膝的位置上,如劇烈奔跑、跳遠或勞動中一腿伸髖屈膝,用肩推重物時,大腿前部的股四頭肌強力收縮向前猛力牽拉髂骨,同時由於同側骶髂關節後面韌帶的作用,使骶髂關節向後旋轉,導致髂骨向前下錯位;
後錯位:
發生於下肢屈髖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溝壕、彎腰搬取重物時,大腿的後部肌肉強力收縮,牽拉髂骨向後,軀干、脊柱及骶骨向對側前方旋轉時,導致骶骨向後上錯位。
診斷:
①外傷、勞損、產後、風寒濕侵襲、先天因素。
②繼發於其他疾病及損傷,如: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椎管狹窄、骨質增生、盆內臟炎症……(需排除關節結核,強直性脊柱炎、腫瘤侵犯等) .
症狀:
一側腰骶部疼痛,重者患肢不敢著地、負重及站立,行走困難。坐位時患側臀部不敢著力,常以健側臀部著床,患肢保持屈髖屈膝位,翻身困難,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經放射性痛(或麻)。鞍區症狀,腹股溝部及內收肌群痙攣性疼痛,其他內臟表現(如痛經、陽痿等)。
體征:
壓痛(關節部、梨狀肌、坐骨神經行程、內收肌群……)。髂後上
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長、腰椎側彎…… 患側骶髂關節處明顯壓痛,骨盆分離試驗,「4」字試驗及床邊試驗陽性
4、x線片:關節間隙不等寬,密度不均,骨盆傾斜。(或可見)恥骨聯合分離。
復位手法:
由於骶髂關節內外有堅強的韌帶固定,關節面耳狀面相互嵌扦咬合緊密,
(對維持骨盆環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有人認為是「不可動關節」,但實際上仍屬於「微動關節」。一般情況下不易輕易半脫位,但一旦形成半脫位,則自行歸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常常遺留頑固性疼痛等症狀,且給腰腿痛診斷和鑒別診斷帶來混淆和困難。正因為如此,其手法復位尤其顯得重要。
2,由於骶髂關節屬於微動關節,其復位難度也相對大一些。人們對腰椎復位的方法都比較熟悉,研究也很多,手法多達數十種。而對骶髂關節移位(錯動或半脫位),人們對其重視、認識,了解的普遍性以及掌握有效復位手法的種類和熟練程度就差得多,因而有必要多加一些介紹。
3、以下介紹幾種經作者精選、改進和創編的有效手法供參考。這里必須指出的是,手法復位前,首先必須弄清楚患者屬於前脫位還是後脫位。這樣施術才能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否則將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南其轅而北其轍了。(註:復位手法名稱為本人自行命名的,不一定科學准確,而只是為了形象化和便於記憶)。
骶髂關節半脫位若干復位手法
診斷
手法 前脫位 後脫位
側卧位 1 側壓法(患側在上)
2 雙手抓—推法
俯卧位 1 屈膝跟—臀法
仰卧位 1 「之」字法 「四」字法
2 屈髖屈膝壓腹法
3 屈髖分膝法
4 推揉搖正法
5 頂—拉下肢法
一.仰卧單膝壓腹法
(一)體位:仰卧,健側下肢平伸,患側下肢屈髖屈膝。雙手置於腹部(以保護季肋部不被壓傷)。
(二)手法:醫者一手扶住膝蓋,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氣後屏氣,醫者趁勢將膝部壓向對側季肋部方向,連續彈壓3次。此時常可聞及腰骶部復位聲響,術畢。
(三)適應征:骶髖關節半脫位之前脫位。
二.俯卧足跟壓臀法(屈膝跟—臀法)
(一)體位:患者俯卧,患側屈膝,足跟接近臀部。
(二)手法:醫者一手抵住患側骶髂關節,一手握持踝部,將足跟壓向臀部。在操作過程中,可握住踝部將髖關節同時內旋、下壓或外旋、下壓,此時常可聞及骶髂關節復位聲或手下有滑動感。
(三)適應症:骶髂關節半脫位之後脫位。
三.仰卧屈髖壓膝法(分膝法)
(一)體位;仰卧,兩膝分開,雙足跟並齊,使鼻—臍一足跟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雙手置於腹部,全身放鬆。
(二) 手法:令患者雙目微閉,「意守丹田」,然後深吸氣後再緩慢呼出,至呼氣將盡
時,醫者雙手將分開的雙膝用有彈性的巧力下壓,此時常可聞及腰骶部復位之彈響聲,術畢。
(三)適應症:此手法適用范圍很廣,主要包括:
1.骶髂關節半脫位,無論是前脫位還是後脫位,亦無論是單側或雙側,均可復位。
2.腰骶關節錯位。
3.髖關節半脫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長。
(四)說明:
1.此法對腰—骶—盆—髖各部位關節錯縫,偏移不正,骨盆扭轉,傾斜及
由此而引起的「假性下肢不等長」
(非下肢本身器質性缺陷造成的不等長)等病變均有確實可靠的復位效果,且多能一次成功。而且手法簡練,只需1人操作。
2、人體猶如一座結構復雜的高層大廈,站立時「大廈」的基座便是骨盆。由於承受體重及運動負荷的需要,腰—髂—髖-—節結構復雜,肌肉韌帶堅強,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聯動系統。尤其是骶髂關節處於這個系統的樞鈕部位,其關節面吻合牢固,周圍肌肉、韌帶、關節囊堅韌,因此關節活動度很小(微動關節),一般情況下,若非較大外力是不能輕易造成移動、錯位的;另一方面,一旦發生錯位(半脫位多見),則引發一系列病理改變。向上則可影響脊柱,向下影響下肢,引起常見的腰一臀—腿—足疼痛。更有甚者還可引發一系列腹腔及盆腔內臟病變,如婦女分娩常因骨盆擴張,發生骶髂關節半脫位或恥骨聯合分離症,除腰骶、恥骨部疼痛外,常可誘發月經不調、痛經、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多種疾病。因此骶髂關節半脫位在腰腿痛及若干內臟病變的病理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其進行正確的矯正復位,對治療上述疾病同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此點在臨床實踐中往往未被人們引起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有時即使意識到了這點,也多缺乏確實有效的復位手段。本人總結倡用的這一方法實用、簡便、高效,屢試屢驗,茲不揣鄙陋,特向同仁「毛遂自薦」。
3、這一復位手法是建立在生物力學及經典力學杠桿原理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其原理簡述如下: ·
(1)基準線:首先使患者躺正體位,使鼻尖一臍部一雙足跟三點處於—直線上。
(2)支點:患者上半身的體重為上部固定點,並攏的雙足跟為下端的固定點(支點)。
(3)力點:雙膝。
(4)杠桿:(連桿力臂)雙膝→股骨→髖關節→骶髂關節→腰骶關節→腰脊柱,構成一個雙側對稱的力學傳導鏈(杠桿傳動鏈)。
(5)作用機制:當醫者將患者雙膝同時下壓時,作用力將沿上述杠桿系統均勻地向兩側向心性地逐段逐節傳導,使沿途各個偏歪、錯位之關節(包括易動關節及微動關節)依次獲得復位矯正。這一過程猶如火車開動前常需先向後作瞬間「倒退撞擊」一樣,使聯接各個車箱之間的、原來處於松動狀態的「天佑鉤」
(詹天佑發明),立即相互緊密咬合復位。此法是經典杠桿力學與現代骨科生物力學相結合,傳統正骨手法與現代整脊手法相結合的產物。其方法簡便,用力輕巧,具有「四兩撥千斤」之妙。
「關節錯位」是臨床上常見的損傷,是指骨關節之間,由於不同的損傷,使正常的解剖結構發生了微小錯位[1]。這種改變比半脫位程度輕,所以在X線攝片上還不能得到准確反映。中醫推拿科、傷科對以上損傷,不論從診斷上還是治療上均具有特色。 「椎骨錯縫」見於1983年版中醫高等院校教材(推拿學),臨床上又與「岔氣」、「屏傷」、「迸傷」的病因病機臨床特點極為相似。早在上世紀60年代樊春洲教授曾提出「小關節半脫位」之說,後又有小關節錯位[2]、小關節滑膜嵌頓症、小關節絞鎖症、小關節扭傷、小關節紊亂症,及小關節綜合征等稱法,名稱雖各有異,但其發病過程,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手法效果均有共同之處,故常為一談[3]。本文在匯總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就骶髂關節錯位的概況做一總結。
八、手法治療成功的標志:復位時多數可聽到關節「咔嚓」聲響或關節輕度移動感。術後檢查兩側髂後上棘在一水平線上,即兩側髂嵴等高、雙下肢等長,患者痛減方為復位成功[8,15]。
存在問題:(1)稱呼較為混亂,又稱骶髂關節半脫位、骶髂關節滑膜嵌頓症、骶髂關節絞鎖症、骶髂關節扭傷、骶髂關節紊亂症及骶髂關節綜合征等 [3,14,16]。(2)診斷和療效評價方面缺少客觀指標,多為主觀性的內容。如用拇指觸摸髂後上棘來判斷錯位及有無復位等。(3)骶髂關節錯位的許多診斷標准不具備特異性。如「4」字試驗、床邊試驗、擠壓骨盆和骨盆分離試驗陽性主要見於強直性脊柱炎和緻密性髂骨炎等,不一定就是骶髂關節錯位所特有。骨盆正位片X線示患側骶髂關節密度增高,關節下緣骨質增生,兩側關節間隙不等和毛糙等徵象多見於強直性脊柱炎。即使形態上有改變,也往往由於投照時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得不確定(4)治療上多採用手法治療,但所謂的特異性手法缺少對照研究的驗證。針對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專業的同道們認真地加以研究,解決這些學科的核心問題,以提高本學科的科學性和治療水平。
參考文獻
1.孟鋒. 論「骨錯位」「筋出槽」理論的臨床應用[J]. 北京中醫,1997,16(1):31-32.
2.魏徵. 脊椎病因治療學.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M].1987.2-3.
3.李爾年,方偉. 34例「椎骨錯位」的手法冶療報道[J]. 按摩與導引, 2002,18(4):59-60.
4.欒明擁,欒明義,汪超等. 欒氏正骨診治骨關節錯位的特點[J]. 遼寧中醫雜志,2002,29(8): 462-463.
5.蔡克冬,池開宇. 骶髂關節骨錯位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9例臨床分析[J].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1998,6(4):39-40.
6.張玉森,葛玉華. 手法整復加針灸治療骶髂關節半脫位68例. 湖南中醫葯導報2002, 8(5): 275.
7.姜躍國. 骶髂關節錯位的診治體會[J]. 中國骨傷,2001,14(2):73.
8.黃樹林,張國強. 中老年骶髂關節骨錯位98例治療體會[J]. 中醫正骨,1997,9(3)::34.
9.吳荷生. 綜合療法治療少兒髖關節錯位50例[J]. 實用中醫葯雜志, 2001,17(3):18.
10.龍國峰. 手法治療產後骶髂關節錯位[J]. 按摩與導引, 2001,17(6):67.
11.卜會亭. 推按拉腿法治癒骶髂關節後側半脫位[J]. 中國民間療法,1997,(1):14-15.
12.龍山客. 骶髂關節錯位的診療與漏誤診討論[J]. 按摩與導引, 2003,19(1)::59.
13.賀宗禮,李永清,賀亞萍. 手法治療骶髂關節錯位123例[J]. 廣西中醫葯, 1996,19(3):11.
骶髂關節半脫位其實十分常見,分急性與慢性兩種,可單獨發病,也可因其他傷病而並發或就是該病的一個組成部分。但診斷和治療中常常被忽略,或誤診、漏診。若脫位關節未被矯正可長期遺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經痛麻等症狀。有的則表現為泌尿生殖系統病症(如月經不調,尿頻、尿急、遺尿、陽痿等)且久治不愈。實際上根源多為骶髂關節半脫位致骨盆扭轉/傾斜,使盆內臟器及所支配的神經血管受到壓迫或牽拉,一旦骶髂關節錯位糾正,骨盆位置恢復正常,許多內臟病變亦隨之得到緩解。由於很多醫務人員對這一問題缺乏足夠重視或至今仍不太熟悉這一病症,我們在此不防多做一些介紹(當然也只能是擇其要領)。
(一)診斷要點:
病史:
①外傷、勞損、產後、風寒濕侵襲、先天因素。
②繼發於其他疾病及損傷,如: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椎管狹窄、骨質增生、盆內臟炎症……(需排除關節結核,強直性脊柱炎、腫瘤侵犯等)
症狀:
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經放射性痛(或麻)。鞍區症狀,腹股溝部及內收肌
群痙攣性疼痛,其他內臟表現(如痛經、陽痿等)。
體征:壓痛(關節部、梨狀肌、坐骨神經行程、內收肌群……)。髂後上
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長、腰椎側彎……
4、x線片:關節間隙不等寬,密度不均,骨盆傾斜。(或可見)恥骨聯合分離。
(二)復位手法:
由於骶髂關節內外有堅強的韌帶固定,關節面耳狀面相互嵌扦咬合緊密,
(對維持骨盆環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有人認為是「不可動關節」,但實際上仍屬於「微動關節」。一般情況下不易輕易半脫位,但一旦形成半脫位,則自行歸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常常遺留頑固性疼痛等症狀,且給腰腿痛診斷和鑒別診斷帶來混淆和困難。正因為如此,其手法復位尤其顯得重要。
2,由於骶髂關節屬於微動關節,其復位難度也相對大一些。人們對腰椎復位的方法都比較熟悉,研究也很多,手法多達數十種。而對骶髂關節移位(錯動或半脫位),人們對其重視、認識,了解的普遍性以及掌握有效復位手法的種類和熟練程度就差得多,因而有必要多加一些介紹。
3、以下介紹幾種經作者精選、改進和創編的有效手法供參考。這里必須指出的是,手法復位前,首先必須弄清楚患者屬於前脫位還是後脫位。這樣施術才能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否則將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南其轅而北其轍了。(註:復位手法名稱為本人自行命名的,不一定科學准確,而只是為了形象化和便於記憶)。
骶髂關節半脫位若干復位手法
診斷
手法 前脫位 後脫位
側卧位 1 側壓法(患側在上)
2 雙手抓—推法
俯卧位 1 屈膝跟—臀法
仰卧位 1 「之」字法 「四」字法
2 屈髖屈膝壓腹法
3 屈髖分膝法
4 推揉搖正法
5 頂—拉下肢法
一.仰卧單膝壓腹法
(一)體位:仰卧,健側下肢平伸,患側下肢屈髖屈膝。雙手置於腹部(以保護季肋部不被壓傷)。
(二)手法:醫者一手扶住膝蓋,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氣後屏氣,醫者趁勢將膝部壓向對側季肋部方向,連續彈壓3次。此時常可聞及腰骶部復位聲響,術畢。
(三)適應征:骶髖關節半脫位之前脫位。
二.俯卧足跟壓臀法(屈膝跟—臀法)
(一)體位:患者俯卧,患側屈膝,足跟接近臀部。
(二)手法:醫者一手抵住患側骶髂關節,一手握持踝部,將足跟壓向臀部。在操作過程中,可握住踝部將髖關節同時內旋、下壓或外旋、下壓,此時常可聞及骶髂關節復位聲或手下有滑動感。
(三)適應症:骶髂關節半脫位之後脫位。
三.仰卧屈髖壓膝法(分膝法)
(一)體位;仰卧,兩膝分開,雙足跟並齊,使鼻—臍一足跟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雙手置於腹部,全身放鬆。
(二) 手法:令患者雙目微閉,「意守丹田」,然後深吸氣後再緩慢呼出,至呼氣將盡
時,醫者雙手將分開的雙膝用有彈性的巧力下壓,此時常可聞及腰骶部復位之彈響聲,術畢。
(三)適應症:此手法適用范圍很廣,主要包括:
1.骶髂關節半脫位,無論是前脫位還是後脫位,亦無論是單側或雙側,均可復位。
2.腰骶關節錯位。
3.髖關節半脫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長。
(四)說明:
1.此法對腰—骶—盆—髖各部位關節錯縫,偏移不正,骨盆扭轉,傾斜及
由此而引起的「假性下肢不等長」 (非下肢本身器質性缺陷造成的不等長)等病變均有確實可靠的復位效果,且多能一次成功。而且手法簡練,只需1人操作。
2、人體猶如一座結構復雜的高層大廈,站立時「大廈」的基座便是骨盆。由於承受體重及運動負荷的需要,腰—髂—髖-—節結構復雜,肌肉韌帶堅強,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聯動系統。尤其是骶髂關節處於這個系統的樞鈕部位,其關節面吻合牢固,周圍肌肉、韌帶、關節囊堅韌,因此關節活動度很小(微動關節),一般情況下,若非較大外力是不能輕易造成移動、錯位的;另一方面,一旦發生錯位(半脫位多見),則引發一系列病理改變。向上則可影響脊柱,向下影響下肢,引起常見的腰一臀—腿—足疼痛。更有甚者還可引發一系列腹腔及盆腔內臟病變,如婦女分娩常因骨盆擴張,發生骶髂關節半脫位或恥骨聯合分離症,除腰骶、恥骨部疼痛外,常可誘發月經不調、痛經、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多種疾病。因此骶髂關節半脫位在腰腿痛及若干內臟病變的病理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其進行正確的矯正復位,對治療上述疾病同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此點在臨床實踐中往往未被人們引起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有時即使意識到了這點,也多缺乏確實有效的復位手段。本人總結倡用的這一方法實用、簡便、高效,屢試屢驗,茲不揣鄙陋,特向同仁「毛遂自薦」。
3、這一復位手法是建立在生物力學及經典力學杠桿原理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其原理簡述如下: ·
(1)基準線:首先使患者躺正體位,使鼻尖一臍部一雙足跟三點處於—直線上。
(2)支點:患者上半身的體重為上部固定點,並攏的雙足跟為下端的固定點(支點)。
(3)力點:雙膝。
(4)杠桿:(連桿力臂)雙膝→股骨→髖關節→骶髂關節→腰骶關節→腰脊柱,構成一個雙側對稱的力學傳導鏈(杠桿傳動鏈)。
(5)作用機制:當醫者將患者雙膝同時下壓時,作用力將沿上述杠桿系統均勻地向兩側向心性地逐段逐節傳導,使沿途各個偏歪、錯位之關節(包括易動關節及微動關節)依次獲得復位矯正。這一過程猶如火車開動前常需先向後作瞬間「倒退撞擊」一樣,使聯接各個車箱之間的、原來處於松動狀態的「天佑鉤」 (詹天佑發明),立即相互緊密咬合復位。此法是經典杠桿力學與現代骨科生物力學相結合,傳統正骨手法與現代整脊手法相結合的產物。其方法簡便,用力輕巧,具有「四兩撥千斤」之妙。
4、部分患者因肌肉韌帶痙攣或攣縮等原因,某些關節緊張度較大,活動度較小,在施行這一手法時,常可因髖部、大腿兩側或腹股溝部的肌肉韌帶受到牽拉而感到一過性疼痛。此時醫者應立即將患者雙腿迅速屈髖屈膝懸抱於腹部片刻,疼痛即可緩解。必要時術畢再以放鬆手法適當按摩髖部、兩大腿外側及腹股溝部肌肉,緩解其痙攣。
5、此法應在患者閉目,注意力集中於腹部雙手及深呼氣時,瞬間完成,如此,患者雖有可能有一過性疼痛,但卻很安全。反之如果患者精神緊張,注意力集中於醫者雙手上,則全身及肌肉處於緊張防衛收縮狀態,此時用力壓膝強行復位,極有可能造成損傷,故不可取。
6、此法對老年人,骨質疏鬆者宜慎重使用(確有必要時,可施以輕緩手法,多次進行,而不必強求一次一步到位),或改用他法。施術時尤其忌用暴力。
7、凡感染、結核、腫瘤、骨折、股骨頭壞死、嚴重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禁忌用此法復位。
8、必要時可先在腰骶部、臀部或腹股溝部相應病變處先行針刀松解,然後再施以復位手法,效果會更好,痛苦也會明顯減輕,
第六節 恥骨聯合分離及尾骨脫位復位手法
一.恥骨聯合分離復位手法
(一)體位:側卧位,屈髖屈膝。
(二)手法:醫者雙肘部置於患側臀部,用力下壓3次,術畢。
說明:
1、恥骨聯合分離症在骨盆外傷及產婦分娩中常可出現,根據局部疼痛、
壓痛、觸診檢查及X線片確診不難。但恥骨聯合分離常常是三維立體分離,不僅僅是左右分離,且常可伴有上下、前後方向的錯位,多同時伴有骨盆的扭轉傾斜。因此單純用側卧下壓法只能使左右方向復位,此時尚應配合腰骶椎側卧斜扳及骶髂關節復位兩種手法,由此推動恥骨聯合分離的三維復位。
2、若病程較長,局部疼痛持續較久者,可在局部先以針刀松解疤痕粘連,並注射少量強的松龍之類葯物,以助無菌性炎症吸收,再施以手法復位,效果更好。
3、復位後必要時可以寬布帶(或彈性內褲)束裹骨盆,固定1—2周,以鞏固療效,
二.尾骨半脫位肛內復位法
(一)體位:患者側卧位,面向里,醫者站於患者身後。
(二)手法:醫者食指套滅菌指套(或手套),肛門部沾塗少許醫用石蠟油或肥皂水先行潤滑之,然後令患者慢慢呼氣,食指自舡門緣徐徐滑入肛門並深入裡面,當隔著直腸後壁觸及脫位之尾骨尖時,即用指尖將其鉤住,再以輕緩之力慢慢向後方(背側方向)鉤帶復位,同時注意調整左右方向,直至正確對位為止。
(三)說明:
1、尾骨脫位在臀骶尾部外傷中十分常見,可單獨發生,也可伴有尾骨骨折。如果急性脫位不予糾正,造成慢性,骶尾部可長期遺留疼痛不適(有的可持續數年),因此急性期及時復位十分重要。
2、復位時手法必須輕柔,切忌粗暴,以免傷及直腸後壁或引起醫源性肛裂。
3、骶尾部常同時伴有軟組織挫傷,急性挫傷可行局麻封閉;陳舊性損傷有壓痛點者可配合針刀松解術後,再行肛內手法復位。
4.若慢性脫位日久,手法復位已難以糾正,若骶尾部行針刀松解及葯物注射後,疼痛已經解除,則尾骨脫位可不予處理。
9、骶髂怎麼念啊
讀作:[dǐ qià]
骶髂關節由髂骨的耳狀面與骶骨的耳狀面構成。關節面扁平,彼此對合非常緊密,屬平面關節。關節囊緊張,緊貼於關節面周緣,其周圍有許多強韌的韌帶加強,關節腔狹小,呈裂隙狀,因而骶髂關節活動性很小,有利於支持體重和傳遞重力。於老年部分關節面融合,關節活動基本上消失。
首先找到髂前上嵴(經過肚臍劃一條與人體長軸成45度的斜線,在腹部外下側可以摸到骨頭凸起,那就是髂骨的髂前上嵴),在髂前上嵴水平向下移4到5cm,在這個水平所對應的腰部(已經接近臀部了是吧),該關節是軀干骨與下肢帶骨的連接關節,正常人此關節不能活動,孕婦在分娩時此關節可做小幅度活動(高齡產婦即使分娩此關節也無法活動)。
(9)髂骶韌帶擴展資料骶骨兩側與髂骨形成骶髂關節,前部有關節軟骨和滑膜,關節間隙寬度一致,關節面清楚銳利;後部是韌帶性的,關節間隙稍寬而不規則,關節面薄而不銳利。兒童期骶髂關節前、後兩部無明顯區別,關節間隙較寬,前後間隙寬窄一致,關節緣輪廓模糊。
輔助結構:
1、骶髂骨間韌帶:骶髂骨間韌帶為眾多短而堅強的纖維束,位於關節軟骨之後,為骶髂後韌帶所覆蓋,纖維的方向雜亂,是兩骨之間充填於關節後方與上方不規則間隙的主要連結結構。
2、骶髂後韌帶:骶髂後韌帶為堅強的纖維束,從骶外側嵴向外斜至髂骨,加強關節後部。
3、骶髂前韌帶:骶髂前韌帶為寬薄的纖維束,是關節囊前方增厚的部分,內側起自骶骨盆面的外側,向外止於髂骨耳狀面的前緣和耳前溝。
4、骶結節韌帶:骶結節韌帶為一堅強的纖維束,起點較寬,一部與骶髂後韌帶相融合,由髂後上棘和髂嵴的後部向下止於坐骨結節,其附著處由坐骨結節沿坐骨支前延為鐮狀突。
5、骶棘韌帶:骶棘韌帶呈扇形,甚為堅強,韌帶的基底由骶尾骨的側面向外止於坐骨棘,其後部為陰部神經所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