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韌帶 > 肝和胃的韌帶

肝和胃的韌帶

發布時間:2020-03-13 22:20:49

1、胃竇癌晚期並發幽門梗阻,手術醫生告知已擴散,胰腺血管肝韌帶盆腔都有,做了胃腸吻合姑息術現在怎麼治療

這叫廣泛性轉移,病情很重了。
是否手術和放、化療,一個原則是,手術、放化療是要符合條件的:符合條件了可以做;若不符合條件硬要做,則是弊大於利得不償失了。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做了好,有的人做了後發現更不好(其關鍵就是看個人是否符合標准條件),以及用怎樣的放化療方案,還有放化療過程中的靈活調整方案,這些,都是比較科學的,必須由臨床醫生根據病情、患者身體虛弱狀況、患者產生不良反應的強烈程度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做出決定。比如年齡大、體質弱、進食少、心臟功能不好等都不適合放、化療。但無論手術與否、放化療與否,都應該吃葯(中葯),中西醫結合。這一條是肯定的(早期的話可手術,晚期手術是幫倒忙。晚期的話手術是無任何價值的,並且是起反作用,會更快。晚期擴散、轉移了,意思就是癌不是局限於一個部位,身體的許多部位都有,血流中更多,這種情況下手術有何作用?只能激化得更快)
平時我們老說「中西醫結合」,遇到這種大病的時候,是真正應當中西醫結合的時候了,應當綜合治療,不要單用一種方法。
並且,癌症是終身疾病(癌細胞沒擴散時,可以切除,但是就算是切得再干凈,也總是體內存在癌細胞的,隨著時間的積累,復發率是高的。所以說,癌症是終身疾病),一定要堅持服葯,不能認為手術了、化療了就萬事大吉不管了(手術、化療結束之後,仍然任重道遠,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復發了。這是個醫學常識。許多患者,就是覺得已經手術切掉了,並且醫生明確地說了「手術成功」,就以為是病好了。這明顯是缺乏醫學常識,結果就吃了這方面的虧)。應該在手術後吃葯,不停葯的話,能不復發,已經是謝天謝地很了不起的成績了,何況不吃葯。
中葯可充分考慮。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針對疙瘩、腫瘤類的中葯丸來治。只要找對了葯則是會者不難。筆者因工作關系,深知中葯的魅力,親眼目睹了大量乳腺癌、淋巴癌、腦瘤、胃癌、腸癌、食道癌等被中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驗證了祖國中醫葯的獨特之處。中葯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上,對於抵制癌細胞的發展,縮小腫瘤體積,減輕病人的痛苦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患病部位皮膚顏色的改變,患者感覺身上有勁了,飯量增加了,等等方面,對比效果患者更是滿意。旨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消縮疙瘩、腫塊效果顯著,至於單純的消除積液、水腫,自不必說,如腦瘤引起的腦積水,肺結核引起的肺積水,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積液;至於單純的止痛,那是在消縮腫塊的過程中附帶的一個功能。如果已手術、化療過,中葯的一個明顯的作用就是對於患者各種不舒服的症狀都在短期內會有明顯減輕改善。
平時要注意別吃辛辣的,以及油炸的、燒烤的,這些屬燥熱類的食品。還要會調節情緒,焦慮生氣上火、勞累對這病沒有好處。

2、食管裂孔疝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食管裂孔疝治療的目的在於防止胃食管反流,促進食管排空以及緩和或減少胃酸的分泌。須根據食管裂孔大小、病理分型、是否合並胃食管反流和胃扭轉、臨床症狀輕重緩急、是否有症狀等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治療方法。無症狀者一般不需要治療,有症狀者大多數經內科治療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僅少數患者要外科治療。
1.非手術治療嬰兒食管裂孔滑動疝、症狀輕微的小型食管裂孔滑動疝在發育過程中可以自行消失或好轉,可首選保守治療。
(1)飲食調節:嬰幼兒可選用黏稠飲食,餐後適當拍打背部,使胃內氣體排出;多用低脂肪、高蛋白飲食,以增加下食管括約肌的緊張性,並能減少反流;避免刺激性食物,並應禁酒、煙和咖啡;少量多餐,充分利用唾液對胃酸的中和作用;進食要緩慢,避免飽餐,尤忌睡前飽食。
(2)藉助於重力作用,預防反流:多採用半坐位、坐位或豎立位;餐後不宜立即躺下,養成餐後散步的習慣;睡眠時床頭墊高15~20cm以上。
(3)避免增加腹壓的因素,如彎腰、褲帶過緊、便秘、嘔吐、咳嗽,肥胖者應減輕體重。
(4)胃動力葯物的應用:如西沙必利(cisapride)、多潘立酮(嗎丁啉)及甲氧氯普胺等,可通過增加括約肌的緊張性和促進胃及食管的蠕動,減少反流並促進食管炎的癒合。忌用抗膽鹼能葯物,以免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壓力、延緩胃排空、促進胃食管反流。
(5)治療食管炎:輕、中度食管炎用H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西咪替丁及雷尼替丁等)治療8~12周,療效良好,並且奧美拉唑(洛賽克)較西咪替丁及雷尼替丁的效果好,可使80%~85%病人的食管炎癒合或症狀完全緩解,但需繼續服葯,否則會復發。但對嚴重的食管炎無效。可適當應用抗酸劑或中和胃酸的葯物。
(6)監測:在非手術治療期間應定期行鋇餐透視檢查、食管鏡檢查及動態檢測24hpH值。如經非手術治療,24h監測pH值<4、食管炎症較重、食管下端(高壓帶)壓力顯著低於胃壓、嘔吐症狀明顯者,應考慮手術。
2.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使食管下段及胃食管結合部恢復到其腹腔內的正常位置,並加強下食管括約肌。手術主要解決的問題有:將食管腹腔段恢復到正常位置;固定食管、賁門;將變鈍的His角變銳;修復、縮小擴大的食管裂孔;防止反流。
(1)手術適應證:①有嚴重胃食管反流、嘔吐頻繁導致營養攝入不足並影響生長發育、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的先天性食管裂孔滑動疝;②並發嚴重食管炎、潰瘍、出血,或出現嚴重貧血經內科治療無效者;③嚴重食管狹窄而行擴張術無效者;④反復出現呼吸道並發症,如反復發生喉炎、咽炎和吸入性肺炎者;⑤膈疝內胃潰瘍、胃出血、胃穿孔者;⑥食管旁疝、混合性食管裂孔疝或疝囊巨大、反復嵌頓而產生心肺壓迫症狀者;⑦反流性食管炎惡變、不能排除惡變或有柱狀上皮覆蓋者;⑧食管旁疝發生嵌頓,經即刻插入胃管減壓不成功或症狀不改善者,應急症剖腹探查。
(2)傳統的抗反流手術方法:傳統的抗反流手術主要通過開腹或開胸術來進行。開腹手術多用於腹腔廣泛粘連、腹腔鏡手術有禁忌的病人。常用防反流的術式有Nissen胃底折疊術、Belsey手術、Hill胃後固定術等。Nissen手術可經腹或經胸實施,主要通過用胃底包繞食管下端一周抗反流,據報道其有效率達96%,目前認為是較好手術方式。Hill手術是經腹行胃後固定,並縮窄食管胃接合部,應用正確有效率達90%以上。Belsey胃底折疊術是經開胸進行的,長期隨訪復發率達15%,一些學者認為其療效較Nissen胃底折疊術差,目前應用較少。
此外,多年來採用的以硅制假體(Angelchik假體)圍住腹段食管,以輕微縮窄下段食管、增加括約肌壓力、預防疝復發的方法,已棄之不用。因可發生假體移位、食管受壓及潰瘍形成。
①經胸入路手術:視野顯露好,但創傷較大,且對心肺影響較大。適應於食管裂孔開大顯著、估計粘連較重、胃扭轉以及疝入右側胸腔者,食管過短者更須採用此入路。
方法:經左胸第7或第8肋間後外側切口。進胸後先切斷肺下韌帶,充分顯露縱隔胸膜;然後剪開縱隔胸膜並游離食管下段,打開疝囊、去除多餘囊壁組織;充分顯露兩側膈肌腳並在食管後縫合固定2~3針,再行胃底折疊縫合防反流;最後縫合膈肌與食管邊緣重建食管裂孔,新裂孔以能容納成人示指尖為度。
②經腹入路手術:本術式侵襲小、恢復快,可同時檢查腹腔內臟器,處理消化道畸形,且幽門成形和胃底折疊術操作方便。適應於低齡的食管裂孔疝者。
方法:多用左上腹旁正中切口或左上腹部橫切口。入腹後先切斷左肝三角韌帶,充分顯露食管裂孔;然後切斷鬆弛的膈食管韌帶,打開疝囊,游離食管,並將疝入胸腔的賁門胃底恢復到正常位置,切除多餘疝囊;縫合左右膈肌角以修復食管裂孔,最後依據具體情況行胃底折疊及幽門成形術。
(3)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和胃底折疊術:腹腔鏡手術治療本病的報道愈來愈多,因其手術損傷小、術後恢復快等優點,受到臨床的歡迎。在美歐等國家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和胃底折疊抗反流術是除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外較常做的腹腔鏡手術,但有上腹手術史者應作為相對禁忌證。
①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
A.腹腔鏡手術禁忌證:不能耐受全麻或不能耐受手術者,包括嚴重心、肺功能障礙和近期發生心肌梗死或難以糾正的凝血功能障礙者;有上腹手術史者(相對禁忌證)。
B.術前准備:a.確定合並胃食管反流及其並發症的情況,如食管和胃鋇餐造影、胃鏡檢查、食管測壓和24h食管pH監測。b.首先要對心、肺功能進行正確的評估,如進行心電圖檢查,拍攝胸部平片,檢查心、肺功能。c.治療伴隨其他疾病,如治療肺部感染,糾正心、肺腎功能不全和貧血等,待心、肺功能有所改善後再行手術治療。d.多數食管裂孔疝患者營養較差,體質衰弱,手術前應加強營養支持。e.由於食管裂孔疝手術中有可能造成食管或胃穿孔,因此術前應預防性應用抗生素。f.術前晚餐進流質飲食、灌腸。g.術前插胃管和導尿管。
近年來,西方國家十分重視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如術前給予低分子量肝素,術中使用下肢間歇加壓氣囊等。
C.體位與麻醉:患者取改良截石位,頭部抬高10°~30°,採用氣管插管麻醉。
D.特殊器械准備:10mm套管3~4個,5mm套管2個,12mm套管1個(非必須);肝臟拉鉤;10mm無損傷抓鉗;超聲刀;持針器2把;腔內縫合裝置或縫合器(非必須);人造網片(非必須);食管擴張器。
E.手術位置:術者醫生位於患者兩腿之間,但也可站立於患者側方。
F.手術步驟:
a.建立氣腹。
b.放置套管:通常使用5個5~10mm套管。腹腔鏡的套管放置於劍突下12cm、並偏向左側2cm處;第2個套管位於左肋緣下、距劍突10cm處,為主要操作孔,可置入分離鉗和超聲刀等;用於放置肝臟拉鉤的套管放置在右肋緣下、距劍突15cm處;第4個套管安放在右上腹、與第2個套管位置相對應處,作輔助操作孔;最後1個套管置於左肋緣下、距第2個套管約7cm處,可放入10mm無損傷抓鉗。
c.探查、復位疝入臟器、處理疝囊:由患者右側的助手操作,經劍突下套管徑路用肝臟撥桿多葉拉鉤牽拉肝左外葉,暴露食管裂孔。注意用力要恰當,避免損傷肝臟,通常不需切斷肝臟左三角韌帶;位於患者左側的另一助手用無損傷抓鉗抓持胃底部並向患者左下方牽拉,協助顯露擴大的食管裂孔處環狀缺損,可見不同程度的胃底、網膜,甚至小腸等疝入;術者左右手各持一把無損傷抓鉗,採用兩手交替抓持和牽拉的方法,將疝入的胃底部逐漸還原至腹腔內;沿疝囊邊緣開始環形切除疝囊,切開疝囊可以從食管或胃前方裂孔處開始。
d.修補擴大的食管裂孔:為防止食管裂孔縫合修補術後並發吞咽困難,在縫合修補前,需要在麻醉醫師協助下,在食管內插入適當大小的食管擴張器。食管裂孔修補方法有2種:
方法1,人造網片修補食管裂孔缺損:適用於巨大食管裂孔疝。網片邊緣覆蓋疝環邊緣要超過2cm以上,應用吻合器或持針器縫合法(用不吸收縫線)。人造網片修補法具有無張力修補裂孔的優點,但網片與食管或胃壁的長期接觸和摩擦,有導致局部食管或胃壁潰爛的可能。
方法2,直接縫合修補食管裂孔:可採用持針器縫合、體內和體外打結法,一般用不吸收線(0號聚酯線或絲線)直接於食管下方間斷縫合2~6針,關閉兩側膈腳。有條件者應用腹腔鏡下縫合裝置則更方便。
②腹腔鏡胃底折疊抗反流術:多數病人需要加做胃底折疊抗反流術,以防止疝復發和防治胃食管反流疾病。
A.術前准備、手術器械、手術體位、建立氣腹、套管位置:同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
B.處理疝囊、復位疝入臟器:通常需要切除疝囊後,才能使疝入的臟器完全復位,切開疝囊可以從食管或胃前方裂孔處開始,然後從左側開始向右側分離,逐步使疝囊從裂孔弓和縱隔分離出來。對可復性疝,在鄰近胃食管接合部分離疝囊,胃短血管通常延長而不需要離斷。在肝尾葉下方切開肝胃韌帶,以顯露小網膜囊。較大的食管旁疝,小網膜囊可延伸到縱隔。縱隔內小網膜囊的延伸往往在前方受到肝胃韌帶、疝入的胃和胃脾韌帶的限制。處理疝入縱隔的小網膜囊常常是食管旁疝復位的關鍵。從肝胃韌帶進入小網膜囊後,辨清小網膜囊後層的腹膜,該層腹膜在食管的後、右方覆蓋膈肌的左右腳。進一步向小網膜囊的後、外方向分離,沿右膈肌腳向下分離小網膜的最上部分(在Ⅲ型食管裂孔疝時隨疝囊一起被疝入縱隔)和疝囊,可以使小網膜囊復位,同時游離食管後部和疝入的胃。將整個疝囊和胃游離出來後,用無損傷抓鉗將疝入的胃底部逐漸還原至腹腔內。切除疝囊,並從12mm套管中取出。
C.游離胃近端:因有胃底及其韌帶阻礙,在左側沿左膈肌腳向下分離會有困難,須首先切斷胃脾韌帶,游離胃近端大彎側,使胃底與膈肌游離。離斷胃短血管方法:兩端各上兩個鈦夾後剪斷或直接用超聲刀切斷,切斷和游離胃近端小彎側。有的醫生不主張離斷胃短血管和游離胃近端,但多數醫生強調充分游離胃近端。
D.游離食管下段:先用電凝鉤或超聲刀離斷膈食管韌帶和肝胃韌帶,游離並顯露食管下端、賁門、兩側膈肌腳和胃底部,沿兩側膈肌腳進一步向下完成後壁分離,使食管完全游離。牽引胃食管接合部,測定食管長度。如果認為食管長度不夠,可以向近端游離10cm左右。如果食管仍不夠時,則應行食管延長術。游離食管下段時應避免損傷迷走神經。
E.修補食管裂孔:在食管後方用不吸收縫線將聚四氟乙烯補片縫合於兩側膈肌腳,以修補食管裂孔,最上一針縫線和食管後壁之間需有lcm距離(參見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對於巨大食管裂孔疝,還需在食管前面修補數針。
F.胃底折疊:胃底折疊術可以固定胃底,防止術後胃食管反流。
a.Nissen手術:用兩把無損傷抓鉗夾持胃底大彎邊緣處胃壁組織,經食管後方將胃底大彎側部分胃壁拉至食管右側;插入食管擴張器或大號胃管至胃內;在食管下端、前方用0號不吸收線間斷縫合2~3針,完成寬約2cm的胃底360

3、肝胃韌帶區稍低密結節是怎麼回事?

1.建議:這個很危險,就要看低密度結節的性質了,一般低密度結節是良性的肝臟腫瘤疾病,但是不能排除完全不是惡性的。

2. 最好是再結合B超檢查以及血AFP檢查,排除了肝癌的可能性以後才能放心,良性的就可以使用手術或者葯物治療,不用擔心的了

4、肝膽脾ct:肝臟匯管區擴張及肝胃韌帶間隙淋巴結腫大嚴重嗎

你好,根據肝膽脾ct報告,首先考慮是肝組織的炎性反應、也許體內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引起的,應該明確病因。需要結合臨床,確診最終靠病理,一般放射科出的報告,如果高度懷疑是癌,一般都會寫出來。

5、肝胃韌帶和肝十二韌帶各有哪些內容物

您好! 從肝下面移行至胃小彎和十二指腸上部的雙層腹膜結構稱為小網膜,可分為兩部分:其中位於右側連於肝門和十二指腸上部之間的部分稱肝十二指腸韌帶,它構成小網膜的右側游離緣(如圖所示),其中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內含有3個重要結構:有位於...2846

6、請教,胃左動脈與肝胃韌帶

腹,盆壁與臟器之間或相鄰臟器之間的腹膜結構,稱韌帶,多數為雙層,少數為單層,有固定臟器的作用。
位於肝胃韌帶兩層腹膜之間的結構有 胃左動靜脈,胃左右淋巴結,迷走神經胃前後支。

7、局解腹腔相關

1、腹部的境界上界:為胸廓下口,即劍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緣和第12胸椎圍成;下界:為恥骨聯合上緣、恥骨嵴、恥骨結節、腹股溝韌帶、髂嵴至第5腰椎下緣的連線。
2、腹膜:是一層薄而光滑的漿膜,呈半透明狀,有壁腹膜和臟腹膜之分。
3、腹膜形成的結構:網膜,系膜,韌帶,皺襞,隱窩,陷凹
4、腹膜腔:是指臟腹膜和壁腹膜之間的潛在性腔隙,僅有小量滑液。
5、腹腔:是指膈以下、盆膈以上、腹前壁和腹後壁之間的腔,內有許多腹腔臟器及腹膜腔等。
6、腹膜與腹盆腔臟器的關系
腹膜內位器官:脾、胃、空腸、回腸、盲腸、橫結腸和乙狀結腸。
腹膜間位器官:肝、膽囊、升結腸、降結腸、子宮和膀胱。
腹膜外位器官:胰、輸尿管、腎及腎上腺、十二指腸降部和水平部。
7、大網膜:胃與橫結腸之間的雙層腹膜結構,胃結腸韌帶(胃網膜左、右血管)。
8、小網膜:由肝門向下移行於胃小彎和十二指腸上部的雙層腹膜結構,可分為二部分:肝胃韌帶,肝十二指腸韌帶 。
9、十二指腸懸韌帶(Treitz韌帶):由十二指腸懸肌和十二指腸空腸襞共同構成,是確定空腸起始的重要標志。
10、簡述膈下間隙的分部。
答:結腸上區,又稱膈下間隙,被肝分為肝上間隙和肝下間隙。
(1)肝上間隙:被縱行的鐮狀韌帶分為左肝上間隙和右肝上間隙,其中左肝上間隙又可被左三角韌帶分為左肝上前間隙和左肝上後間隙。肝上面後部沒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稱裸區,它與膈相接之部稱為膈下腹膜外間隙。
(2)肝下間隙:以肝圓韌帶為界分為左肝下間隙和右肝下間隙(肝腎隱窩),左肝下間隙又以小網膜和胃為界分為左肝下前間隙和左肝下後間隙(即網膜囊)。
11、肝腎隱窩(名解):為右肝下間隙的底部,因其位於肝右葉下方與右腎上端之間故得名,是平卧位腹膜腔最低點。
12、肝腎隱窩是平卧位腹膜腔的最低部位;腹膜炎病人宜採取半卧位,使炎症滲出液向下流入盆腔最低部位,如男性的直腸膀胱陷凹或女性的直腸子宮陷凹,以減少腹膜對其吸收,並可通過直腸或女性陰道穿刺技術來確診和治療。
13、試述網膜囊的名解、位置和境界。
答:是小網膜和胃後壁與腹後壁的腹膜之間的一個扁窄間隙,網膜囊位於小網膜和胃的後方
境界:①前壁:小網膜、胃後壁和胃結腸韌帶;②後壁:橫結腸系膜及覆蓋於胰、膈、腹主動脈、左腎及左腎上腺前方的腹膜;③上壁:膈下方的壁腹膜、肝尾狀葉;④下壁:大網膜前、後兩層的愈著部;⑤左界:脾、胃脾韌帶、脾腎韌帶;⑥右界:網膜孔。
14、網膜孔境界:可通過1-2橫指,孔的前界是肝十二指腸韌帶(肝固有A.、膽總管、肝門靜脈),後界是下腔靜脈表面的壁腹膜,上界是肝尾狀葉,下界是十二指腸上部。網膜孔是網膜囊與腹膜腔的唯一通路
15、 結腸下區以升結腸、降結腸和小腸系膜為界,分為右結腸旁溝、左結腸旁溝、右結腸系膜竇、左結腸系膜竇四個間隙。
△16、簡述胃的位置、毗鄰、動脈、靜脈和淋巴結,胃大部分切除時在胃大彎和胃小彎處切除的標志。
答:①位置:大部分位於左季肋區,小部分位於腹上區,賁門位於T11左側,幽門位於L1右側。
②毗鄰:胃前壁的前方右側有肝、左側有膈,下部接觸腹前壁,胃後壁隔胃網膜與胃床(膈、脾、胰、左腎、左腎上腺、橫結腸及其系膜等)相鄰。 ③動脈:胃的動脈來自腹腔干及其分支。胃小彎有胃左動脈(腹腔干分支)、胃右動脈(肝固有動脈或肝總動脈的分支)。胃大彎有胃網膜左動脈(脾動脈分支)、胃網膜右動脈(胃十二指腸動脈分支)。還有胃短動脈,可能有胃後動脈(都是脾動脈分支)。 ④靜脈:與同名靜脈伴行,最後均注入肝門靜脈。 ⑤淋巴結:均注入腹腔淋巴結。 ⑥胃大部分切除時在胃大彎和胃小彎處切除的標志:胃小彎——胃左動脈第1~2支分支之間,胃大彎——胃網膜左動脈第1~2支分支。
17、手術時區分胃與十二指腸上部的標志是幽門前靜脈,辨認空腸起始的標志是十二指腸懸韌帶,辨認幽門竇與幽門管的標志為胃大彎側的中間溝。
18、肝外膽道構成:由肝左管、肝右管、肝總管、膽囊和膽總管等組成。膽總管分為十二指腸上段、十二指腸後段、胰腸腺和十二指腸壁段四段,膽總管手術多在十二指腸上段進行。
19、膽囊三角(名解):又稱Calot三角,由膽囊管、肝總管和肝下面圍成,手術中常在此尋找膽囊動脈。
20、膽囊底的體表投影為右鎖骨中線或右腹直肌外側緣與右肋弓的交點,膽囊動脈一般發自肝右動脈,手術時在膽囊三角容易找到該動脈;闌尾根部的體表投影為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闌尾動脈一般發自回結腸動脈,沿闌尾系膜可以找到此動脈。
21、McBurney點(名解):即麥氏點,位於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是闌尾根部的體表投影,闌尾炎時此處常有明顯的壓痛。
△ 22、闌尾的位置和形態,體表投影,血管、神經和淋巴結,臨床意義。
答:①位置和形態:為一蚓狀盲突,直徑約0.5cm,一般位於右髂窩內,附於盲腸後內側壁近下端處。三條結腸帶匯合於闌尾根部,手術時可作為尋找標志。闌尾系膜為三角形,連於小腸系膜下部,內有血管、神經和淋巴管。 ②體表投影:闌尾根部的體表投影為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 ③血管、神經和淋巴結:闌尾動脈一般發自回結腸動脈,闌尾靜脈與之伴行,經回結腸靜脈、腸系膜上靜脈匯入肝門靜脈;神經來自腸系膜上叢的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淋巴結均引流至腸系膜上淋巴結,經腸干入乳糜池。 ④臨床意義: A、化膿性闌尾炎時,細菌栓子可隨肝門靜脈入肝,導致化膿性門靜脈炎和肝膿腫;B、小孩闌尾炎易穿孔導致彌漫性腹膜炎,因為小孩闌尾壁薄,大網膜較短,診斷遲緩。 C、闌尾的位置可有回腸前位、盆位、盲腸後位、回腸後位、盲腸下位、腹膜外位、高位闌尾等。
23、小腸系膜根的位置是從左上到右下,其長度遠遠短於小腸,因而小腸系膜呈扇形。
24、系膜三角(名解):空、回腸被腹膜包繞形成系膜時,在系膜緣處留有小部分腸壁裸露,此裸露腸壁與系膜形成以三角形間隙稱系膜三角。在小腸吻合術是,應注意縫閉此三角,以促進癒合,防止發生腸瘺。
結腸的動脈:腸系膜上A:回結腸A,右結腸A,中結腸A。腸系膜下A:左結腸A,乙狀結腸A
25、試述肝門靜脈的組成、合成部位、屬支和特點及其上下腔靜脈的吻合部位。
答:①組成:腸系膜上靜脈、腸系膜下靜脈和脾靜脈; ②合成部位:胰頸後方; ③屬支與收集范圍:脾靜脈、腸系膜上靜脈、腸系膜下靜脈、胃左靜脈、胃右靜脈、膽囊靜脈和附臍靜脈,主要收集腹腔內除肝以外未成對臟器的靜脈血; ④特點:肝門靜脈是肝的功能性血;門靜脈及其屬支內缺少功能性靜脈瓣,肝門靜脈內壓力過高時血液易發生逆流,當門靜脈阻塞時,可導致門脈高壓症,並可引起嘔血、便血、臍周靜脈曲張、腹水和脾腫大等症狀; ⑤與上、下腔靜脈的吻合部位:食管靜脈叢、直腸靜脈叢、臍周靜脈叢和Retzius靜脈。
26、腹膜後隙位於腹後壁的腹膜和腹內筋膜之間,向上與後縱隔相通,向下通盆腔腹膜後間隙。腹膜後隙的層次:第一層主要為胰和十二指腸;第二層包括十字形血管架和腎、腎上腺及輸尿管,血管為縱行的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橫行的腎動、靜脈,斜行的睾丸(卵巢)動脈;第三層包括胸導管、乳糜池和腰乾等
△ 27、胰的位置與毗鄰、分部、血管與淋巴迴流、佔位病變時出現症狀。
答:①位置與毗鄰:位於腹後壁,前面隔網膜囊與胃相鄰,後方有下腔靜脈、膽總管、肝門靜脈和腹主動脈,右端胰頭被十二指腸環抱,左端胰尾接脾門。 ②分部:胰分為頭、頸、體、尾4部,胰管開口於十二指腸大乳頭,副胰管開口於十二指腸小乳頭。 ③血管與淋巴迴流:胰頭——胰十二指腸上動脈,胰頸——胰十二指腸下動脈,胰體、胰尾——脾動脈。靜脈主要迴流到肝門靜脈系。胰的淋巴迴流到胰上、下淋巴結和脾淋巴結,再注入腹腔淋巴結。 ④佔位病變時出現症狀:胰頭部腫瘤可壓迫十二指腸引起梗阻;壓迫下腔靜脈引起下肢水腫;壓迫肝門靜脈引起腹水;壓迫膽總管引起膽汁排出,引起阻塞性黃疸。
28、腎的位置和體表投影,手術入路位置及層次。
答:①位置和體表投影:位於腹後壁,在脊柱腰段兩側。右腎上端平T12,下端平L3,第12肋斜過其後面上部。左腎上端平T11,下端平L2,第12肋斜過其後面中部。腎門的體表投影為第12肋與豎脊肌外側緣的夾角處,即腎區。 ②手術入路位置及層次:經腰上三角,層次為皮膚、淺筋膜、肌層(包括背闊肌、腹外斜肌、下後鋸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腹橫筋膜、腹膜後脂肪及肋下神經、髂腹下神經、腹股溝神經(可能遇到)、腎筋膜、腎脂肪囊、腎纖維囊。
29、腎區(名解):在腰背部,腎門的體表投影點位於豎脊肌外側緣和第12肋的夾角處,稱腎區。腎炎或腎盂腎炎時,此處可有叩擊痛。
30、腎蒂內結構,由上到下依次為腎動脈、腎靜脈、腎盂,由前向後則為腎靜脈、腎動脈、腎盂。
31、胰頭和胰頸的血液由來自胃十二指腸動脈的胰十二指腸上動脈和來自腸系膜上動脈的胰十二指腸下動脈。腎上腺有三對動脈,包括腎上腺上動脈、腎上腺中動脈、腎上腺下動脈,分別發自膈下動脈、腹主動脈、腎動脈。
32、下腔靜脈的屬支主要有肝靜脈、腎靜脈、腰靜脈和膈下靜脈等。左、右腎靜脈均注入下腔靜脈,但左腎靜脈還收納左睾丸(卵巢)靜脈、左腎上腺靜脈。

與肝和胃的韌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