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是外周關節還是中軸

髖關節是外周關節還是中軸

發布時間:2021-07-21 09:00:18

1、強制性脊柱炎的病因是什麼,怎麼確定是這病,有什麼依據?

您好: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是一種進行性、獨立性、全身性的疾病;由骶髂關節向上、髖關節、椎間關節、胸椎關節侵犯性、發展性疾病;以侵犯中軸關節及四肢大關節為主,並常波及其他關節及內臟,可造成脊椎骨性強直、畸形及殘疾。

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症狀表現在以下幾點:
(1)背部或腰骶部疼痛;
(2)早晨起床時腰脊發僵,活動不利,稱之晨僵;
(3)上升性疼痛,即自腰骶部向上蔓延疼痛;
(4)遊走性疼痛
(5)足跟痛;
(6)非對稱性外周(肢體)關節炎
(7)脊柱活動受限,甚至部分僵直;
(8)全身疲乏、短氣、乏力;
(9)視力減退或是有虹膜炎。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願您早日康復!!!

2、髖關節疾病有沒有「髖關節外周關節炎」這一種?想找個專業骨科朋友解答下?

我做骨科14年,沒聽說過這種病

3、今天剛剛確診我得了強直性脊椎炎,想問問醫生開的葯是什麼作用!!!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的風濕性疾病,主要特徵包括骶髂關節炎和脊柱炎導致的炎性下腰痛,強直性韌帶骨贅,常常和外周關節炎相關,附著點炎症,急性前葡萄膜炎等。

強直性脊柱炎尚無根治方法。但是患者如能及時診斷及合理治療,可以達到控制症狀並改善預後。應通過非葯物、葯物和手術等綜合治療,緩解疼痛和發僵,控制或減輕炎症,保持良好的姿勢,防止脊柱或關節變形,以及必要時矯正畸形關節,以達到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葯物治療:
1非甾體抗炎葯(簡稱抗炎葯):這一類葯物可迅速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和發僵,減輕關節腫脹和疼痛及增加活動范圍,無論早期或晚期AS患者的症狀治療都是首選的。抗炎葯種類繁多,但對AS的療效大致相當。吲哚美辛對AS的療效尤為顯著,但不良反應較多。如患者年輕,又無胃腸、肝、腎及其他器官疾病或其他禁忌證,吲哚美辛可作為首選葯物。其他可選用的葯物如雙氯芬酸通常每日總劑量為75~150mg;

2 柳氮磺吡啶:該葯可改善AS的關節疼痛、腫脹和發僵,並可降低血清IgA水平及其他實驗室活動性指標,特別適用於改善AS患者的外周關節炎,並對本病並發的前色素膜炎有預防復發和減輕病變的作用。通常推薦用量為每日2.0g,分2~3次口服。劑量增至3.0g/d,療效雖可增加,但不良反應也明顯增多。本品起效較慢,通常在用葯後4~6周。為了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一般以0.25g,每日3次開始,以後每周遞增0.25g,直至1.0g,每日2次,或根據病情,或患者對治療的反應調整劑量和療程,維持1~3年。為了彌補柳氮磺吡啶起效較慢及抗炎作用欠強的缺點,通常選用一種起效快的抗炎葯與其並用。本品的不良反應包括消化系症狀、皮疹、血細胞減少、頭痛、頭暈以及男性精子減少及形態異常(停葯可恢復)。磺胺過敏者禁用。

3 甲氨蝶呤:活動性AS患者經柳氮磺吡啶和非甾類抗炎葯治療無效時,可採用甲氨蝶呤。但經對比觀察發現,本品僅對外周關節炎、腰背痛、發僵及虹膜炎等表現,以及ESR和CRP水平有改善作用,而對中軸關節的放射線病變無改善證據。通常以甲氨蝶呤7.5~15mg,個別重症者可酌情增加劑量,口服或注射,每周1次,療程0.5~3年不等。同時,可並用1種抗炎葯。盡管小劑量甲氨蝶呤有不良反應較少的優點,但其不良反應仍是治療中必須注意的問題。這些包括胃腸不適、肝損傷、肺間質炎症和纖維化,血細胞減少、脫發、頭痛及頭暈等,故在用葯前後應定期復查血常規、肝功能及其他有關項目。

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減輕或避免使用上述葯品時對胃腸道產生的不良反應.

盤龍七片:中成葯,減輕骶髂關節和髖關節疼痛,脊椎下部分疼痛.

4、中軸關節指的是什麼?具體點 大概是哪些關節?外周關節指的是什麼? 最好是這些術語的具體描述。

中軸關節包括寰樞關節 寰枕關節 頸胸腰椎關節,外周關節指上肢骨和下肢骨關節

5、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中軸關節受累的關節病變,它有哪些外在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中軸關節受累的關節病變,主要影響骨盆的骶髂關節、脊柱關節和椎旁組織。


主要發病在20-30歲的青年男性,40歲以上發病少見。女性患病僅為男性十分之一,且病情較輕。

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原因不清,但與遺傳因素有密切的關系。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基因中A-B27陽性率高達90%,而普通人群中僅有5%左右。  某些特定部位的感染,如前列腺炎、潰瘍性結腸炎可能與發病有關。


此病起病較隱匿,進展緩慢。早期症狀往往是腰部僵硬感或僵痛,在夜間翻身,起床,或久坐、久站後症狀尤為明顯,經過活動後,僵痛感可以好轉。除腰骶部關節受類外,疾病可以累及胸椎和頸椎,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僵硬和疼痛。

部分周圍大關節,如:肩關節、膝關節、髖關節,少數累及足、手小關節,但周圍關節炎大都呈少關節,非對稱發病。除關節症狀外,可伴有低熱、乏力、食慾減退、消瘦、貧血等症狀。部分患者因下肢周圍神經病變而出現下肢膝以下部位肌肉酸痛和麻木。


約四分之一患者有眼睛虹膜睫狀體炎,出現眼痛、畏光和流淚。更嚴重的患者伴有心臟主動脈瓣病變和肺纖維化。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腰椎、胸椎、頸椎病變可逐漸加重,部分患者出現頸椎前屈,胸椎平直、髖關節屈曲畸型,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

實驗室檢查可以發現免疫球蛋白以及血沉明顯增高。HLA-B27位點陽性提示為高危人群。X線攝片檢查具有診斷價值,患者有特徵性的骶髂關節改變以及脊柱"竹節樣"改變。積極的治療可以減輕關節症狀,保護關節功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畸型的發生。


消炎痛等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葯具有較好的效果。柳氮磺胺吡啶對於改善腰背部僵痛及骶髂關節病變有明顯的療效。嚴重的周圍關節病變也可採用氨甲喋呤治療。當髖關節病變嚴重,造成骨性強直和癱瘓時,應早期施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以恢復功能。


強直性脊柱炎需要長期治療,甚至終身治療,患者應對自己的疾病有正確的認識,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體療的康復訓練對於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適當的行走、睡眠姿勢,腰腹的鍛練可以維持關節的靈活性,呼吸鍛練和游泳的有氧運動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肺功能。

6、請各位醫生幫幫我

你腿麻好像是腰椎病壓迫神經根,給你強直脊椎炎的臨床表現你參考一下:兩側骶髂和腰部疼痛,腰部僵硬不能久坐,活動時加劇,休息緩解,骶髂關節處有深壓痛.為了緩解疼痛,往往將軀干及髖關節蜷曲起來,不用擔心不可能是那個病,早日康復.

與髖關節是外周關節還是中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