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攣縮如何治療

髖關節攣縮如何治療

發布時間:2021-07-14 13:32:04

1、臀肌攣縮怎麼治療?

局部解剖
臀大肌肌纖維從內上斜向外下,其上半部纖維延伸入髂脛束,下半部淺層也延伸髂脛束,深層纖維止於肌骨臀肌粗線,其近側緣與髂脛束相連。股骨大轉子內後方即臀大肌上半部纖維延伸入髂脛束深層存在一個與股骨縱軸平行的間隙,可作為松解標志。術時只要切開臀大肌近側緣和髂脛束相連處即可顯露,坐骨神經在其深部偏內筋膜下。在其淺面進行臀大肌松解較安全簡便。
手術方式
可簡單分為以下幾種:
①臀肌攣縮帶切除術:該手術創傷大,出血多,易損傷坐骨神經,術後殘留空腔,松解不徹底,尤其重型病例,臀大肌攣縮帶范圍大,在切除內側攣縮帶時因擔心損傷坐骨神經而切除不徹底,影響療效。故現已少用。
②臀肌攣縮帶切斷術:手術簡單,創傷小。對重型病例因大粗隆臀大肌腱板緊張部分未松解,療效常不滿意。
③臀肌攣縮帶切斷術加臀大肌止點松解術:採用關節鏡下兩切口手術,能夠暴露闊筋膜後緣、臀肌攣縮帶的下緣及臀大肌腱板的下部,手術切口小、創傷小、在術野能夠充分解決致病因素,療效滿意。
手術治療方法
以關節鏡下松解為例介紹臀肌攣縮手術治療方法:
①消毒鋪單:患者側卧,按雙側臀部手術消毒鋪單。鋪好單後患者應能在手術台上左右翻轉、屈伸髖關節而不污染手術野。
②麻醉:以氯胺酮基礎麻醉或腰硬聯合麻醉。
③手術松解:患者側卧位,手術側在上,伸直位內收患髖關節,使纖維條索緊張。大部分病例都存在臀肌上半部纖維、臀中肌表面髂脛束及不同程度的闊筋膜張肌前面臀筋膜攣縮,此為本病的主要松解部位。大轉子後上1cm,3cm作0.4cm切口,剝離子創造操作空間。鏡下可顯露深面攣縮增厚的變性纖維組織。切開臀中肌表面之髂脛束,向後至臀大肌緣,即可清楚的顯露股骨大轉子內後方的臀大肌-髂脛束下間隙,用射頻刀頭將攣縮組織逐一松解。按需要向前松解闊筋膜張肌及其淺面臀筋膜。至此大部分病例可達徹底松解。關於臀中小肌攣縮,處理要謹慎。如系肌纖維內部分間隔攣縮者可行攣縮纖維切開。如系多數纖維攣縮者則宜行延長術,以保留髖外展功能,保持髖穩定,避免屈氏步態。
④松解程度:活動范圍達到:在內收和內旋各約10°位,髖關節由伸直位屈曲到120°以上 。或者查Ober征時屈髖90°位,髖內收大於30°;伸髖位時髖內收大於10°,極度內收內旋位時作屈髖試驗無彈跳可結束手術。
⑤術畢處理:經射頻徹底止血,深層攣縮必要時硅膠管引流,皮下組織、皮膚不縫合。術後切口局部紗布墊加壓固定24~48小時。術後48小時拔管。

2、得了臀肌攣縮症怎麼治療,能不能拖著?

確診了的話就要手術了,沒有物理療法可以治癒這個病的。而且不治療的話,髖關節的不適症狀會越來越嚴重,相信你自己也會有體會吧,雙腿並攏發酸等。這是由於攣縮帶限制了髖關節周圍的活動,如果不做手術,日積月累的,肯定對骨關節有不良影響。
手術的話選擇三級甲等醫院治療,不要相信做廣告沒有三甲資格的醫院,這個手術雖然不大,但是也要做的放心有保障。

3、臀肌攣縮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你好!臀肌攣縮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纖維變性、攣縮,引起髖關節功能受限所表現的特有步態、體征的臨床癥候群。
意見建議:臀肌攣縮綜合征因發病原因不清楚所以現代醫學多以手術治療為主,攣縮松解術後可因臀肌再粘連而復發,故術後採用主動運動及功能鍛煉以克服彈響征及蛙腿征、延長殘存的攣縮組織、改善肢體不等長障礙,防止淺層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斷端再粘連,鞏固松解效果是很重要的。

4、髖關節脫位如何治療

【概述】
髖關節結構穩固,必須有強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脫位。是一種嚴重損傷。在脫位的同時軟組織損傷亦較嚴重。且常合並其它部位或多發損傷。因此患者多為活動很強的青壯年。一般分為前、後及中心脫位3種類型。脫位後股骨頭位於Nelaton線(髂骨前上棘與坐骨結節連線)之前者為前脫位。脫位於該線之後者為後脫位。股骨頭被擠向中線,沖破髖臼而進入骨盆者為中心脫位。三種類型中以後脫位最為常見。這種損傷應按急診處理,復位越早效果越好。
【診斷】
有明顯外傷史,患處疼痛明顯,活動受限。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可在臀部摸到脫出的股骨頭,大粗隆上移明顯。X線檢查可確診。
【治療措施】
1.新鮮脫位的治療
(1)後脫位的復位方法
①問號法(Bigelow's法)
在腰麻下,病員仰卧,助手固定骨盆,髖、膝屈曲至90度,術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前臂放在腘窩處向上牽引,開始先使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使股骨頭離開髂骨),然後一面持續牽引,一面將關節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頭滑入髖臼而復位(助手可協助將股骨頭推入髖臼)。因為復位時股部的連續動作呈「?」形,似一問號,故稱「問號法」復位,左側後脫復位時,股部的連續動作如一個正「問號」,反之,右側後脫位為一反「問號」。
②提拉法(Allis法)
患者仰卧,助手的動作和術者的位置同上法,復位時術者先將患側髖和膝關節屈至90°,使髂股韌帶和膝屈肌鬆弛,然後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壓,另一前臂套住膝後部向上牽拉,使股骨頭向前移位接近關節囊後壁破口,同時向內外旋轉股骨幹,使股骨頭滑入髖臼,助手可同時將股骨頭向髖臼推擠復位。復位時常可聽到或感到一明顯響聲。此法比較安全。
③復位後的處理
固定:復位後可用單側髖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卧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輕度外展內旋位),以後可架拐早期活動,但患側不能負重,待6~8周後,進行X線檢查,顯示無股骨頭壞死時再負重走路。
④手術復位的適應症
手法不能復位,應考慮及時手術復位。髖臼上緣大塊骨折,須手術復位並作內固定。
(2)前脫位治療原則同前,僅手法方向相反,復位後處理亦同。
(3)中心脫位宜用骨牽引復位,牽引4~6周。如晚期發生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可考慮人工關節置換術或關節融合術。
2.髖關節陳舊性脫位,因髖臼內充滿纖維瘢痕,周圍軟組織攣縮,手法復位不易成功。可根據脫位時間、局部病變和傷員情況,決定處理方法。脫位未超過三個月者,或試行手法復位。先行骨牽引1~2周,將股骨頭拉下至髖臼緣,再在麻醉下試行輕緩手法活動髖關節,以松解粘連,獲得充分松動後再按新鮮脫位的手法進行整復。但切忌粗暴,以免發生骨折。手法復位不成功或脫位已超過三個月者應手術復位。對關節面破壞嚴重者,可根據患者職業決定做髖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
【病因學】
脫位分為前、後脫位和中心脫位三種類型,以後脫位最常見。後脫位是由於髖關節在屈曲、內收,受到來自股骨長軸方向的暴力,可使韌帶撕裂,股骨頭向後突破關節囊而造成後脫位。若髖關節在屈曲和輕度內收位,同樣外力可使髖臼頂部後緣骨折,股骨頭向後脫位。如髖關節在中位或輕度外展位,暴力可引起髖臼骨折,股骨頭沿骨折處向盆腔方向移位,叫作中心脫位,很少見。如髖關節處於外展位,股骨大粗隆與髖臼上緣相頂撞,以此為支點繼續外展,暴力沿股骨頭長軸沖擊,可發生前脫位。股骨頭可停留在閉孔或恥骨嵴處。如在下蹲位,兩腿外展,窯洞倒塌時,也可發生前脫位。
【臨床表現】
1. 後脫位
(1)髖關節在屈曲內收位受傷史。
(2)髖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等。
(3)脫位的特有體征 髖關節彈性固定於屈曲、內收、內旋位,足尖觸及健側足背,患肢外觀變短。腹溝部關節空虛,髂骨後可摸到隆起的股骨頭。大轉子上移,高出髂坐線(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之連線,即Nelaton's line)。
(4)有時並發坐骨神經損傷,髖臼後上緣骨折。晚期可並發股骨頭壞死。
(5)X線檢查可確定脫位類型及骨折情況,並與股骨頸骨折鑒別。
2.前脫位時,髖關節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肢很少短縮,大粗隆亦突出,但不如後脫位時明顯,可位於髂坐線之下,在閉孔前可摸到股骨頭。
3.中心脫位畸形不明顯,脫位嚴重者可出現患肢縮短,下肢內旋內收,大轉子隱而不現,髖關節活動障礙。臨床上往往需經X線檢查後,方能確定診斷。常合並髖臼骨折,可有坐骨神經及盆腔內臟器損傷,晚期可並發創傷性關節炎。
【並發症】
坐骨神經損傷
髖關節脫位的葯物治療
初期
【治法】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方葯】
1.主方肢傷一方(廣東中醫學院《外傷科學》)
處方:當歸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紅花6克,黃柏10克,防風10克,木通10克,甘草6克,生地黃12克,乳香5克。水煎服,每日l劑。
2.外用方消瘀膏(廣州中醫學院《中醫傷科學》)
處方:大黃1份,黃柏6份,梔子2份,木瓜4份,蒲公英4份,姜黃4份。共為細末,用水、蜜糖各半,調敷患處。
中期
【治法】 和營續損,舒筋活絡。
【方葯】
1.主方生血補髓湯(錢秀昌《傷科補要》)
處方:生地黃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黃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牛膝9克,紅花5克,當歸9克,續斷9克。水煎服,每日l劑。
2.外用方紫荊皮散(王肯堂《證治准繩》)
處方:紫荊皮、膽南星、半夏、黃柏、草烏、川烏頭、當歸、川芎、烏葯、補骨脂、白芷、劉寄奴、牛膝、桑白皮各等份。共研細末,飴糖調敷患處。
後期
【治法】 補益氣血,強壯筋骨。
【方葯】
1.主方舒筋湯(廣州中醫學院《中醫傷科學》)加味
處方:當歸12克,陳皮9克,羌活9克,骨碎補9克,伸筋草15克,五加皮9克,桑寄生15克,木瓜9克,黃芪20克。水煎服,每日1劑。
2.外用方海桐皮湯(吳謙等《醫宗金鑒》)
處方: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沒葯6克,當歸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紅花3克,威靈仙3克,甘草3克,防風3克,白芷2克。共為細末,裝入小布袋內,煎水熏洗患處。
髖關節脫位的練功活動 在牽引期間應進行股四頭肌及踝關節功能鍛煉。解除牽引後,可扶雙拐患肢不負重下地行走,3個月後逐步負重鍛煉,以減少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和創傷性關節炎。
預防常識:
髖關節脫位,應及時診治。因為有少數脫位會合並髖臼骨折,必須有X線攝片確診。早期復位容易,效果也較好。陳舊者,多數要手術復位,效果相對不好。此外,治療不當會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嚴重地影響關節功能。
本病是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注意生產生活安全避免受傷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另上需注意髖關節脫位應及時診治因為有少數脫位會合並髖臼骨折必須有X線攝片確診早期重定容易效果也較好陳舊者多數要手術重定效果相對不好此外治療不當會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嚴重地影響關節功能

5、如何治療髖關節疼痛?

什麼是髖關節結核?

髖關節結核約占骨關節結核的20~30%,多發生於兒童。

什麼原因引起髖關節結核?

初起病灶以骨型為多見,滑膜型較少。骨型病灶多起於髖臼或股骨頭,逐漸擴大,穿入關節,形成全關節結核。滑膜型病灶,也可擴散破壞關節軟骨、股骨頭、頸和髖臼,成為全關節結核。

髖關節結核有什麼症狀:

(1)疼痛:早期症狀為髖部和膝部疼痛,兒童患者主訴常為膝部疼痛,要防止誤診為膝關節病變。檢查時病變的髖關節有活動受限和疼痛,疼痛隨病變的發展而加重,活動時加重。

(2)肌痙攣:由於疼痛引起的肌肉痙攣,有防止肢體活動的保護作用。兒童常有夜啼,長期痙攣和廢用的結果使肌肉萎縮,股四頭肌萎縮尤為明顯。

(3)畸形:由於肌痙攣的結果,髖關節有屈曲、內收攣縮畸形,托馬氏征陽性,並可引起髖關節半脫位或全脫位,肢體相對地變短。在兒童如有骨骺破壞影響生長長度,肢體短縮更明顯。由於疼痛,骨質破壞,畸形和肢體變短,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不能走路。

(4)壓痛:髖關節前部和外側有明顯壓痛。雖感膝關節疼痛,但膝關節檢查無異常。

(5)竇道形成:晚期常有竇道形成,大多在大粗隆或股內側,關節有合並感染。

髖關節結核需要做哪些檢查?

1.X線檢查:局部早期有股骨頭及髖臼骨質疏鬆,以後因軟骨破壞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可有不規則破壞,有死骨或空洞,甚至股骨頭、頸完全破壞,但少有新骨形成,可有病理脫位。

2.血沉。

如何治療

(1)對髖關節結核的治療,首先要著重全身治療,改善全身情況,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2)在結核病灶活動期和手術前、後,應用抗結核葯物。

(3)牽引:可糾正肌肉痙攣引起的關節畸形,用持續皮膚牽引,早期糾正部分或全部屈曲攣縮,用牽引法保持關節面分離,以防粘連。
髖關節結核的治療方法主要有:
(一)全身治療,改善全身狀況,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二)在結核病灶活動期和手術前、後,應用抗結核葯物。
(三)進行牽引,這樣可糾正肌肉痙攣引起的關節畸形,持續皮膚牽引,早期糾正部分或全部屈曲攣縮,保持關節面分離,以防粘連。
(四)手術治療
1.在全關節結核由於關節病變廣泛,非手術療法很難治癒,且不可避免地要發生關節強硬和畸形,在全身情況改善後,應爭取早期手術治療,不僅可清除病灶,縮短病程,且可糾正畸形,融合固定關節於功能位,有利於早期恢復健康和負重行走,術後用髖人字石膏固定約3個月。
2.在滑膜型或早期全關節結核,尤其在兒童患者,如關節面大部完好,在切除滑膜病灶或骨病灶時,注意術中勿使關節脫臼,以免影響股骨頭循環,不作融合術,術後繼續牽引及抗結核葯物治療,在不承重情況下早期活動,可保全關節部分或大部活動功能。
3.在單純型骨結核,應手術清除結核病灶,以免病灶穿入關節形成關節結核。
以上手術,術畢均在關節內放鏈黴素1克,如有竇道,同時放青黴素40萬單位。
希望樓主早日康復! 阿修羅 2007-11-29 10:50 檢舉

與髖關節攣縮如何治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