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骨折患肢表現

髖關節骨折患肢表現

發布時間:2021-07-02 15:55:05

1、髖關節脫位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1、兩條腿活動少,不一樣長;
2、大腿內側及臀部皮紋皺褶不對稱;
3、活動髖關節有彈響;
4、髖關節外展受限,即兩條腿不能自如地向外張開。
5、學習走路較晚,而且走起來像鴨步,站立姿勢異常。

2、髖臼骨折的臨床表現

髖臼骨折早期主要表現為髖關節局部疼痛及活動受限,如並發股骨頭脫位則表現為相應的下肢畸形與彈性固定。當發生髖關節中心性脫位時,其疼痛及功能障礙程度均不如髖關節前、後脫位,體征也不明顯,脫位嚴重者可表現為患肢縮短。
髖臼骨折時可能並發有盆腔內大出血、尿道或神經損傷,以及骨盆環的斷裂和同側下肢骨折。

3、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⑴臨床表現病人有絆倒病史,傷側下肢呈外旋畸形,患髖有壓痛,下肢不能活動。檢查發現患肢縮短,Bryant三角底邊縮短,股骨大轉子頂端在Nelaton線之上,嵌插型骨折的病人仍能行走,疼痛較輕,但必有外旋畸形,有軸上叩擊痛⑵治療①外展骨折而無明顯移位的嵌插型骨折,可用持續皮牽引6-8周,3個月後可考慮扶杖行走②內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可行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65歲(或60歲)以上病人的股骨頭下骨折,有移位或旋轉者,發生股骨頭血循環破壞性壞死的機會較高,可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對年齡過大,體力差,或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可行皮? 或卧床休息3個月後扶杖行走③兒童和青壯年的股骨頸骨折,多需手術復位內固定,且不宜負重過早

4、股骨頸骨折臨床表現有哪些

錯位型股骨頸骨折的診斷並難,老年人有一側臀部著地受傷史,傷後髖部疼痛,活動受限,不能站立,患肢縮短、外旋及內收畸形,大粗隆向上移位。髖前方有壓痛,大粗隆或足跟時,均可使疼痛加重。通過髖關節正側位X線攝片,一般均可明確診斷,並進一步顯示骨折具體類型。
應引起警惕的是無錯痊的嵌插型骨折,往往症狀甚輕微,患肱無畸形,只是在腹肥肉溝或膝部有些疼痛,一般仍可行走,易被誤認為軟組織損傷而漏診。如仔細檢查可發現髖關節活動范圍減少,少被動活動時常出現防禦性肌痙攣。因此,對老年人傷後出現疼痛且活動受限者,均應想到股骨頸骨折的可能性,應拍X線片證實之。如當時未能顯示骨折,而臨床仍有懷疑者,可囑病人卧床休息,兩周後再進行X線攝片檢查,如確有骨折,此時由於骨折局部的骨質吸收,則骨折線清晰可見。有條件者可於傷後進一步行CT檢查,可明確診斷。
股骨頸骨折一旦被確診,應及時固定患肢(包括使用牽引),以減少日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發生率。

5、髖關節痛的表現是什麼?

第一、最直接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髖關節甚至包括髖關節周圍出現疼痛的症狀。一般來說,在髖關節炎初期,疼痛的程度還是比較輕的,疼痛感沒有那麼明顯,只是在活動之後才會出現輕度的疼痛,所以很多人在初期的時候往往會因此而忽略對髖關節炎的治療和護理,導致炎症加重。病情加重之後疼痛感也隨著加重,很多時候可能會疼到睡不著覺,而且疼痛的范圍可能會延續到大腿部和腰部。
第二、可能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活動。髖關節出現炎症,表示髖關節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傷,所以患者髖關節的伸展、彎屈等活動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比正常人的活動范圍小很多,甚至會影響到患者正常的行走。因為髖關節是上軀體帶動下肢體的運動,受損之後可能沒有足夠的能力帶動下肢體,而且在髖關節活動的時候會相互摩擦,引起疼痛,阻礙患者的行走。
第三、還可能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症狀就是雙下肢體不一樣長。這是因為髖關節出現炎症之後,髖關節之間的間隙會變小,受損的髖關節所在的下肢可能就會往上移位,造成雙下肢不等長的情況。如果患者的髖關節的股骨有明顯的磨損現象的話,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明顯的肢體縮短的症狀。

與髖關節骨折患肢表現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