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換髖關節術後脫位治療方法

換髖關節術後脫位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1-07-01 22:26:42

1、先天性右側髖關節脫位,術後半脫位如何治療

戴醫生您好,我是先天性右側髖關節脫位
6歲的時候(也就是93年)治療過,那時候在泰安88醫院治的,治療後,走路還是一踮一踮的,下蹲、跑、跳都能做到,只是沒有正常人做的好。2003年拍的片子是半脫位,沒有再治療。以前受涼或是累了就疼,可是最近疼一個多星期了,很苦惱!前幾天也拍了個片子基本跟03年的片子差不多。
,以便醫生了解病情,給出診療建議。

2、髖關節後脫位

需要手術的,修補下髖關節臼窩的肌腱,使之不易脫位。

可以恢復的。
注意不要右下肢太過於用力。

3、如何預防髖關節術後脫位

這個不會復發 唯一的預防就是 避免再次創傷
治療
(一)第Ⅰ型的治療
1.復位
髖關節脫位復位時需肌鬆弛,必須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內麻醉下行手法復位。復位宜早,最初24~48小時是復位的黃金時期,最好盡可能在24小時內復位完畢,48~72小時候再行復位十分困難,並發症增多,關節功能亦明顯減退。常用的復位方法Allis法,及提拉法。病人仰卧於地上,一助手蹲下用雙手按住髁嵴以固定骨盆,術者面對病人站立,先使髖關節各屈曲至90度。然後以雙手握住患者的蟈窩作持續的牽引,也可以前臂的上段套住蟈窩作牽引,待肌鬆弛後,略作外旋,便可以使股骨頭還納至髖臼內,可以感到明顯的彈跳與響聲。提示復位成功,復位後畸形消失,髖關節亦恢復,本法簡便、安全最為常用。
2.固定
復位後用綳帶將雙踝暫時捆住一起,於髖關節伸直位下將病人搬運至床上,患肢作皮膚牽引或穿丁字鞋2~3周。不必石膏固定。
3.功能鍛煉
需卧床休息4周。卧床期間作股四頭肌收縮動作,2~3周後開始活動關節,4周需扶雙拐下地活動。3個月後可完全承重。
(二)第Ⅱ—Ⅴ型的治療
對這些復雜性後脫位病例,目前在治療方面還有爭論,但考慮到合並有關節內骨折,日後產生創傷性骨關節炎的機會明顯增多,因此主張早期切開復位與內固定。

4、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如何預防髖關節脫位

唯一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再次創傷
治療
(一)第Ⅰ型的治療
1.復位
髖關節脫位復位時需肌鬆弛,必須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內麻醉下行手法復位。復位宜早,最初24~48小時是復位的黃金時期,最好盡可能在24小時內復位完畢,48~72小時候再行復位十分困難,並發症增多,關節功能亦明顯減退。常用的復位方法Allis法,及提拉法。病人仰卧於地上,一助手蹲下用雙手按住髁嵴以固定骨盆,術者面對病人站立,先使髖關節各屈曲至90度。然後以雙手握住患者的蟈窩作持續的牽引,也可以前臂的上段套住蟈窩作牽引,待肌鬆弛後,略作外旋,便可以使股骨頭還納至髖臼內,可以感到明顯的彈跳與響聲。提示復位成功,復位後畸形消失,髖關節亦恢復,本法簡便、安全最為常用。
2.固定
復位後用綳帶將雙踝暫時捆住一起,於髖關節伸直位下將病人搬運至床上,患肢作皮膚牽引或穿丁字鞋2~3周。不必石膏固定。
3.功能鍛煉
需卧床休息4周。卧床期間作股四頭肌收縮動作,2~3周後開始活動關節,4周需扶雙拐下地活動。3個月後可完全承重。
(二)第Ⅱ—Ⅴ型的治療
對這些復雜性後脫位病例,目前在治療方面還有爭論,但考慮到合並有關節內骨折,日後產生創傷性骨關節炎的機會明顯增多,因此主張早期切開復位與內固定。

5、髖關節脫位的手術治療

看不到你的片子,不知道你應該做的是哪種手術,所以2個選擇都提供給你。

1、如果是需要做全髖關節置換術:推薦你去找北京301醫院骨科的周永剛教授,也是關節科的主任,3年前在我們醫院做過髖臼發育不良的手術演示,技術相當過硬,周二上午出診。

2、如果你需要做的是髖臼旋轉截骨術,推薦你去找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張洪教授,每周一上午在醫院出特需門診,周一和周四下午出專家門診,她也來我們醫院做過手術演示,在髖臼旋轉截骨術方面全國可以排第一,是骨科界出名的女中精英。

預祝你盡早找到好醫生,早日康復。

6、髖關節後脫位的治療方法

?

與換髖關節術後脫位治療方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