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小兒髖關節外璇

小兒髖關節外璇

發布時間:2021-06-02 10:56:07

1、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

1.髖臼發育不良是前提,而髖關節脫位是最終發展的結果。所以,他們往往是並存的。

2.樓上的已經把症狀描述的很詳細了,簡單的說就是:
雙側脫位-----走路搖擺,鴨行步態。
單側脫位-----患肢短縮的一系列症狀,比如:加氏征陽性( 將小孩平卧,兩下肢屈膝到85°~90°之間,兩踝放平對稱位,發現兩膝有高低)。
另外,其他的關節檢查(比如Ortolani征等建議專業醫生檢查)。

3.片子還是明確診斷的重要的依據。簡單可靠。

4.治療的問題:
一般,3周歲的兒童也可以考慮全麻下手法復位,然後石膏外固定。如果脫位嚴重或手法復位失敗既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2、髖關節脫位的問題。

您好:
從你提供的資料上看,一個嬰兒4個月時查出來有脫位現象,略談我的幾點粗淺觀點:
1、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後脫位為多見,出生時即已存在;
2、病變累及髖臼、肌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的肌肉,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
3、有時可合並其它畸形,如先天性斜頸、腦積水、腦脊膜膨出,其它關節先天性脫位或攣縮等;
4、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應早期診斷,嬰兒期治療效果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認為2~3歲後治療,即使非常成功35歲以後,都將發生髖關節痛,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是獲得痊癒的重要措施;
5、典型性先天性髖脫位,若能早期正確治療,在正常功能刺激下,發展成正常髖關節可能性很大,3歲內治療者有很高治癒率;
6、隨著年齡的增長,股骨頭和髖臼的骨性成份增加,可塑性減少,病理變化加重,雖經正確治療,功能難達到正常;
7、建議你到301醫院骨科就醫,醫生會根據病情進行相應處理及治療。
以上僅供參考,祝你的女兒早日康復!

3、髖關 節 炎的症狀是什麼?髖關節老是不停疼痛,有時連班都上不了,該怎麼辦啊?

關節炎症狀
一、全身症狀:起病急、寒戰、高熱,呈典型急性感染中毒症狀。
二、局部症狀:患髖痛,屈曲,外展,外旋被動體位。兒童患者膝關節痛,體溫高,脈快,髖前有壓痛。 叩擊痛、托馬氏症(+),血液檢查:WBC高,中性分葉細胞高,ESR高,CRP(+) 三、X線表現:
1、早期X線片示髖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軟組織密度增加,關節間隙增寬。小兒骨骺核外移。
2、中期,關節軟骨破壞後,關節間隙變窄;繼而關節面骨質糜爛破壞;兩者均以關節負重區軟骨破壞嚴 重處最明顯,嚴重時,干骺端化膿壞死,可發生病理脫位。
3、關節面以外的骨邊緣性侵蝕和破壞,是化膿病變從關節囊韌帶附著處侵入骨內的徵象,就意味著已沿 著關節軟骨下骨質蔓延,在骨內已形成膿腫。

4、在廣州市內有那些醫院可以檢查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症

股骨頭壞死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閉合復位後最常見的並發症,其發生率最高可達73%,而重慶醫科大學兒童醫院骨科張德文教授與同事一道採用閉合復位方法治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兒842名,發生股骨頭壞死的病例只有34例,並發症發生率僅為4%。近20年來,張德文教授與同事一道,對1月齡至4歲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兒842名進行閉合復位。治療中嚴格遵循以下原則,即復位前檢查如髖關節囊鬆弛,則在充分麻醉下輕柔手法復位,蛙式石膏固定3~12個月,每3個月更換石膏1次,夏天用改良式蛙式石膏與蛙式支架;根據X線片復查股骨頭與髖臼關系情況適當調整外展、外旋的角度。如檢查髖關節周圍軟組織較緊,特別是兩歲以後的小兒,復位前均作2~3周患肢牽引,手法復位時內收肌仍緊張則常規施行內收肌切斷或髂腰肌切斷。1~3個月患兒採用梯形尿枕或外展支架療法3 ~4個月。6個月以上的患兒,在全麻下手法復位後蛙式石膏固定6~1 2個月,大多數固定9個月。在842名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復位前做皮膚牽引814名,做內收肌切斷者406名,做內收肌切斷後皮膚牽引者28 名。治療結果顯示,842名中獲得4年以上隨訪者616名,566例發育良好,功能正常;37例出現髖臼發育不良並行髖骨切骨矯形術。股骨頭無菌壞死26例,股骨頭壞死率為4%,創文獻報道和國外同類治療方法的新低。張德文教授認為:術前使髖周軟組織處於鬆弛狀態,手法輕柔,麻醉滿意及避免石膏過緊,摒棄無襯墊石膏治療本病是降低並發症的關鍵所在。 放心120

與小兒髖關節外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