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李某。髖關節手術後第3天。生命特徵正常。如何協助患者翻身錯誤一,預防壓?
髖關節術後護理主要是預防深靜靜血栓和壓瘡。所以,不光是翻身,首先是患肢的踝關節屈伸,讓小腿肌肉鬆緊,這樣有利於預防血栓。翻身時,最好用床單整個人一起翻身,其後用手輕拍常受壓的部位。病人三天了,也可以主動活動些,左右側身後把枕頭殿在背部和腿後。結合護士囑咐最好。
2、一位90多歲阿姨因在家跌倒至股骨頭骨折,「髖關節固定術」後,問如何護理可以讓老人度過舒適的修養期?
根據老人具體情況評估,需要做老年介護護理用品解決方案。
1、醫院給老人配備氣墊床預防壓瘡,說明老人有壓瘡風險或者已經有壓瘡,但是術後患者是用氣墊床有噪音無法正常休息,那麼可以選用無噪音的防壓瘡靜態床墊,配合撫平手套對老人身體定期撫平除皺。靜態床墊可以替代氣墊床,不僅預防壓瘡,老人睡眠可以得到保證。
2、老人翻身困難,使用翻身枕,翻身枕幫助老人翻身。
3、卧床飲食護理不方便:凝固粉可以將水或粥類增稠,避免嗆咳引發肺部感染。
4、由於術後身體有體液,或者如廁不方便可使用失禁中單,防水床罩等。
3、個案護理怎麼寫
(一)前置部分
①文題;②作者;③摘要(概述性摘要,100字左右);④關鍵詞;⑤英文摘要。
(二)正文部分
1.前言(<300字)
(1)病例選擇的依據
敘述所選病例是否為少見特殊的病例,其特殊性在何
處。
(2)個案寫作的目的與意義
2.病例介紹或臨床資料(<500字)
病例重點介紹與護理有關的內容,不要過多介紹醫生的診斷治療措施。病例
簡介包括:①患者一般情況;②病史;③醫護過程及效果;④轉歸等。
3.護理(2000字左右)
此部分是個案護理寫作的重點內容,應按護理類別詳細介紹護理方法、護理措施及具體作法,
特別是根據個體情況採取的一些創新嘗試和獨特作法,要詳細具體介紹,以體現文章的特色。護理類別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1)治療護理
①醫囑護理(執行醫囑):如用葯護理、輸液護理、給氧護理、導管護理等;
②對症護理:如高熱護理、疼痛護理、咳嗽護理、腹瀉護理等。
(2)觀察護理
①病情觀察與處理;
②重症監護與搶救;
③功能監護與指導;
④傷口觀察與護理;⑤並發症觀察與護理;⑥感染的預防與控制等。
(3)生活護理
①飲食護理;②排泄護理;③皮膚護理等。
(4)康復護理功能訓練等。
(5)消毒隔離
①隨時消毒,終末消毒;②傳染病隔離,保護性隔離。
(6)心理護理
心理支持(傾聽解釋、支持鼓勵、保證指導)。
(7)健康教育
①入院教育;②住院教育;③出院教育。
4.出院指導或家庭康復指導
此部分可並入「護理」項目中寫作,也可不寫此項內容。
5.討論、體會或小結(<300字)
(1)特殊病例的護理特點,與常規護理的不同之處。
(2)主要的護理問題,護理配合治療的重點。
(3)重要的或關鍵的護理措施,獨特護理的創新嘗試、新見解、新作法。
(4)護理效果評價,可對比護理結果與預期護理目標進行評價,也可用患者的反映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
(5)護理體會,認真總結護理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以及能給讀者留下的深刻啟迪。
(6)概述性總結,對主要的護理問題、護理措施、護理效果等高度概括地作出總結(小結)。
(三)後置部分參考文獻。
三、寫作要求
1.特殊病個案護理報告的病例選擇,最主要的原則是病例少見特殊,具有新、稀、奇、特等特點。
(1)復雜病例的護理臨床少見,患者病情復雜多變,治療與護理的難度大,但通過精心的治療與護理,成為成功治癒的案例。如「1例手足口病並發多器官
功能衰竭患兒的護理」,「1例髖關節離斷術後切口及半骨盆嚴重感染患者的護理」等。
(2)危重病例的監護 如「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 (3)罕見病例的護理。
(4)常見病不常見表現病例的護理。 (5)葯物少見不良反應病例的護理。
(6)應用新技術、新療法、新措施病例的護理。 (7)誤診誤治病例的護理。
(8)首發病例的護理 首次發現的病例,由於缺乏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沒有現成的常規護理措施,故探討其護理方法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如2002年11月16日我國廣東省佛山市發生的世界首例SARS患者(我國簡稱「非典」)的護理,2003年發生的首例禽流感患者的護理,2009年發生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護理,2008年我國安徽阜陽市發生的首例手足口病者的護理等。
2.親護病例 個案護理報告的病例應來自護士自己親自參與護理的病例。由於親自護理,親自記錄護理病歷,對病例十分熟悉,寫作才會得心應手。
3.資料完整 選擇的病例不僅要有特色,而且要求護理資料記錄完整。從入院評估到每日評估,以及每天的護理措施和護理結果均有完整記錄。因為寫作不僅需要使用醫生記錄的診療資料,更需要使用護士記錄的護理資料。
4.格式熟悉 要熟悉個案寫作的格式與要求,閱讀權威雜志的個案報告,可作為自己模仿寫作的範文。
5.彰顯獨特 個案護理報告應該用「怎麼做」的語氣介紹自己獨特的作法,而不僅僅是局限於常規護理方法的介紹。因為病例特殊,所以需用一些特殊的護理措施,僅用常規護理往往解決不了問題。對特殊病例的獨特護理,是一種創新嘗試,介紹獨特的新護理方法,可以彰顯文章的特色。
6.評價效果 可將護理結果與預期護理目標進行對比,以評價護理效果;也可用患者的反應來評價護理的效果,為此需加強護患雙方的互動交流與溝通。
7.認真修改 「文不厭改」,「玉越琢越美,文章越改越精」。好文章是反復修改出來的。為了提高論文的質量,不僅要自行反復修改,也應虛心請教專家指導後認真修改,以求不斷完善。
4、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護理原則
術後康復訓練
2.1 術後第1周 術後當日即穿「丁字鞋」,術後第2天開始進行膝部按摩,可進行患側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和抗阻活動。術後3~5天行患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並且進行患側髖、膝關節被動活動。通過雙肘支撐,在他人幫助下或雙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環挺起上半身,臀部抬離床面,保持10~15s,重復5~10次。術後第5天,在膝下墊枕使髖彎曲10°~20°,然後以膝部為支點做挺髖動作,即抬臀動作。
2.2 術後第2周 鼓勵患者在無痛范圍下進行主動的患髖膝屈伸能力訓練;屈髖度數為45°~60°或<30°,可在患肢下放置一滑板,患側足跟置於空心圓墊上在滑板上做下肢屈伸運動,在無痛范圍內加強患側髖周圍肌群和股四頭肌的力量性訓練;可逐漸抬高床頭的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外側入路切口的患者,半坐時間逐漸延長(30~60min)。一天可重復進行多次,為坐站練習做好准備。有條件可用直立床訓練;繼續進行床邊體位轉換訓練,包括:半坐―躺轉換練習、坐―站轉換練習、卧―站體位轉換、在平行杠或四腳助行器內進行健腿支撐三點式步行,轉體訓練等。
2.3 術後第3周 做四點支撐半橋運動,即在雙肘及雙下肢屈曲位支撐下抬臀並在空中保持10s,重復進行10~20次,每個動作要求緩慢進行;加強步行訓練,開始在平行杠內進行,將步行周期中的擺動期和支撐期分解進行,分別進行前後交替邁步訓練,並逐漸過渡到步行訓練;平行杠內的步行平穩順利,則應過渡到拐杖步行,有條件進行減重步行;繼續加強患側股四頭肌漸進行抗阻訓練,不斷提高患側下肢的肌力;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教患者藉助一些輔助設備獨立完成日常的穿褲、穿鞋襪、洗澡、移動、取物等,以減少患者患髖的彎曲度數;必要時進行適當的環境改造,如加高床、椅、座廁的高度,坐椅兩邊最好有扶手以方便患者坐立,讓患者盡量睡硬板床,穿松緊鞋和寬松褲,以方便患者完成動作。
2.4 術後4周~3個月 逐漸改善患髖的活動范圍,增加患髖的負重能力,使人工置換的髖關節功能逐漸接近正常水平,達到全面康復的目的。注意在3個月內,持拐步行、過障礙時患者腿僅為觸地式部分負重,上下樓梯活動,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以減少髖的彎曲和負重,還可以在運動平板上進一步改善步態、步速和步行的距離,提高患者實地步行的能力,最後過渡到棄杖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