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置換髖關節術後護理查房

置換髖關節術後護理查房

發布時間:2021-05-03 16:27:48

1、髖關節置換術後康復的健康教育

1.患者在活動時髖關節屈伸不能>90°,避免負重,不坐矮凳,不做下蹲動作,回不過度內旋或外旋答下肢,不側身睡覺。
2.上樓時健肢先上,拐隨其後或同時跟進,下樓時拐先下,患肢隨後,健肢最後。
3.盡量避免以下動作:髖關節內收、內旋位時自坐位站起;雙膝並攏、雙足分開時,身體向患側傾斜,去取東西、接電話等;翹二郎腿和坐位穿鞋;入廁時坐便桶過低,或沙發過矮,健側翻身不當時患側髖關節過於伸直、內收內旋位。

2、股骨頭置換後的護理!(要快)

【術前准備】

1.骨科手術的一般護理常規。

2.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術前常規護理。

3.備齊各項常規檢查報告,如血常規、尿常規、出凝血時間測定、肝腎功能、腦部及胸部X線片、心電圖等。

4.術前2—3d開始按醫囑給抗生素。

5.手術野皮膚准備上至劍突以下,下至膝關節以上,前面超過腹中線6—7cm,後面超過椎柱6~7cm。

【術後護理〕

1.按硬膜外或全麻木後常規護理。

2.保持患肢外展、輕度外旋位。術後6周內避免做如內收、屈曲動作,以防髓關節的脫位。

3.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全身情況及局部切口出血情況。

4.切口負壓吸引,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引流液的性質和量。

5.患肢皮膚牽引2—3周。一般採用皮膚牽引,老年人皮膚易受到膠布粘貼而過敏、破潰,可使用海綿包紮作牽引,牽引重量應小於2kg。

6.功能鍛煉

(1)術後6—12h後即可以收縮、舒張的方法鍛煉股四頭肌。

(2)牽引拆除後,可將上身抬高20o--30o,在胭窩下墊軟枕1隻,使膝關節保持微屈狀態。同時可以活動踝關節,以防遠端關節僵硬。

(3)6周內忌屈曲、內收及內旋,可在兩下肢中間放軟枕1隻,以防止髓關節脫位。

(4)6~8周後可下床,適當負重。

7.預防並發症及感染

(1)為預防肺炎、肺栓塞及血栓性靜脈炎,鼓勵患者利用牽引架上拉手抬起身軀,以促進呼吸及血循環。

(2)預防尾骰部褥瘡,經常保持床鋪平坦、乾燥、清潔、無渣屑。

(3)預防泌尿系統感染,使用吹哺妥因作膀敢沖洗。

8.術後預防夠關節脫位術後6周內應囑告患者不能將兩腿在膝部交叉放置,3個月內不能坐小矮凳,不能蹲下,不能爬陡坡。

3、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護理原則

術後康復訓練

2.1 術後第1周 術後當日即穿「丁字鞋」,術後第2天開始進行膝部按摩,可進行患側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和抗阻活動。術後3~5天行患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並且進行患側髖、膝關節被動活動。通過雙肘支撐,在他人幫助下或雙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環挺起上半身,臀部抬離床面,保持10~15s,重復5~10次。術後第5天,在膝下墊枕使髖彎曲10°~20°,然後以膝部為支點做挺髖動作,即抬臀動作。

2.2 術後第2周 鼓勵患者在無痛范圍下進行主動的患髖膝屈伸能力訓練;屈髖度數為45°~60°或<30°,可在患肢下放置一滑板,患側足跟置於空心圓墊上在滑板上做下肢屈伸運動,在無痛范圍內加強患側髖周圍肌群和股四頭肌的力量性訓練;可逐漸抬高床頭的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外側入路切口的患者,半坐時間逐漸延長(30~60min)。一天可重復進行多次,為坐站練習做好准備。有條件可用直立床訓練;繼續進行床邊體位轉換訓練,包括:半坐―躺轉換練習、坐―站轉換練習、卧―站體位轉換、在平行杠或四腳助行器內進行健腿支撐三點式步行,轉體訓練等。

2.3 術後第3周 做四點支撐半橋運動,即在雙肘及雙下肢屈曲位支撐下抬臀並在空中保持10s,重復進行10~20次,每個動作要求緩慢進行;加強步行訓練,開始在平行杠內進行,將步行周期中的擺動期和支撐期分解進行,分別進行前後交替邁步訓練,並逐漸過渡到步行訓練;平行杠內的步行平穩順利,則應過渡到拐杖步行,有條件進行減重步行;繼續加強患側股四頭肌漸進行抗阻訓練,不斷提高患側下肢的肌力;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教患者藉助一些輔助設備獨立完成日常的穿褲、穿鞋襪、洗澡、移動、取物等,以減少患者患髖的彎曲度數;必要時進行適當的環境改造,如加高床、椅、座廁的高度,坐椅兩邊最好有扶手以方便患者坐立,讓患者盡量睡硬板床,穿松緊鞋和寬松褲,以方便患者完成動作。

2.4 術後4周~3個月 逐漸改善患髖的活動范圍,增加患髖的負重能力,使人工置換的髖關節功能逐漸接近正常水平,達到全面康復的目的。注意在3個月內,持拐步行、過障礙時患者腿僅為觸地式部分負重,上下樓梯活動,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以減少髖的彎曲和負重,還可以在運動平板上進一步改善步態、步速和步行的距離,提高患者實地步行的能力,最後過渡到棄杖步行。

4、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當天護理要點包括哪些業務學習

【護理問題】
(1)疼痛:與骨折或手術傷口有關。
(2)軀體移動障礙:與手術後強制性約束不能活動有關;一般會要求置於患肢外展中立位
(3)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外傷或長期卧床有關。
(4)潛在並發症:壓瘡、靜脈栓塞、肺部感染。
(5)便秘:與長期卧床有關。
(6)有肢體廢用性萎縮的可能:與長期卧床、皮牽引及功能鍛煉差有關。
【護理目標】
(1)通過治療和護理,患者疼痛減輕,舒適感增加,保持良好功能位,促進傷口處癒合。 (2)生活需要得到滿足。
(3)皮膚完整無破損。
(4)密切觀察病情,避免並發症發生或使並發症發生率降至最低。
(5)在患者卧床期間,做好預防,不使病人發生便秘。
(6)鼓勵和指導患者功能鍛煉,使患肢最大程度地恢復正常功能。

5、髖骨置換術後護理計劃

?

6、髖關節置換術後的護理

?

與置換髖關節術後護理查房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