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可以進行怎樣的體育運動?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出院指導:
1、術後6周內屈髖角度小於90度,不彎腰撿東西,不坐低於45cm的椅子後松軟的沙發,坐下後膝關節應低於髖關節。
2、兩個月內不要患肢在下側卧,側卧時應健肢在下,兩腿間夾枕頭。
3、大小便時不能蹲坑,可使用坐便器,使用時患肢前移,健肢負重下蹲,避免身體前傾,雙足分開,雙膝並攏。
4、不能做直腿抬高,跪姿,盤腿、翹「二郎腿」屈腿提鞋等動作,不能過度俯身取物。
5、6月後可棄拐行走,應逐漸增加訓練時間及強度,由雙拐----單拐----棄拐,但必須避免屈患髖下蹲。
6、不在不平整或光滑的路上行走,上樓時,健肢先上,下樓時健肢後下。
7、穿褲子時應先穿患側後健側;穿襪子時應伸髖屈膝進行,穿鞋應穿不需系鞋帶的鞋。
8、避免重體力勞動以及參加奔跑、登山、跳舞等有損於人工關節的活動,肥胖病人應控制體重。
9、出現髖關節的任何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到醫院復查後與醫生聯系。
2、人工關節置換術後需注意什麼?
做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之後,患者需要在今後漫長的生活中注意多加保護,注意護理,這樣才能保證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的注意事項1、減輕體重:髖、膝關節承受的力量大部分是人體的重力,所以減輕體重就能減少對關節的壓力。術後要合理安排飲食,保持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以減輕對關節的磨損。2、保持正常的肢體對線和步態:正常的肢體對線和步態能夠使關節面保持足夠的接觸面積,均勻受力,這樣就不至於使力量過於集中在某些區域,加重磨損。所以在站立時,必須保證腿伸直,走路時要邁開大步,不能蜷著腿走路。3、增強肌肉力量:良好的肌力不僅能使患者活動自如,增強運動協調性和姿勢反射靈敏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關節受力,平時要堅持鍛煉患肢肌力。4、避免大量和高難度活動:做了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應該減少活動量,尤其是老年患者,通常關節置換2-3個月後能夠不需要扶拐行走,您可以從事大多數日常活動,可以散步,騎車,跳舞,游泳。還可以練練氣功,打打太極拳,避免長時間行走、站立,避免蹲起動作。另外,爬山,爬樓梯,跑步有損於人工關節,建議不做或少做。您可以扛些重物,但扛太重的東西,尤其是在上下樓或者走坡道時,就不合適了。5、防治骨質疏鬆:前面說過,疏鬆的骨質不利於假體的固定,支持力也弱,長期會發生假體的松動和下陷,所以要從飲食、葯物和鍛煉三方面防治骨質疏鬆,延長假體壽命。總之,關節置換手術後需要注意方方面面的問題,才能最大可能的延長關節的壽命。
3、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患者應保持哪種體位?如何協助和指導患者翻身如題 謝謝了
體位是平躺情況下患側下肢的外展中立體位。最好有適度的下肢皮牽引配合做固定使用。 翻身活動時,一人輕度牽拉患肢,保持外展中立,順延翻身向健側方向,然後在兩腿件墊枕,保持患肢中立位,切忌髖關節內收。
4、髖關節置換術後應注意哪些事項
注意事項主要有患者坐位、站立或平卧時均應避免交叉腿和膝;當坐、站或躺時,膝蓋和腳尖不能轉向內側,應保持腳和膝蓋直對天花板或朝向外側;選擇一個牢固、直背、有扶手的椅子,有利於站起或坐下,從坐到站立時,應先向椅子邊緣滑動,然後拄拐站起
還有如廁時使用加高坐便器,禁止蹲便,使如廁時膝關節的位置保持在髖關節以下水平;站立或坐時身體向前傾斜幅度不能超過90°,即避免彎腰動作過大,彎腰時雙手最好不要超過膝關節;術後3~6月內不要下蹲拾物;平時要避免和控制各種感染。
5、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護理原則。
(1)遵醫囑繼續進行功能鍛煉且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活動量,避免活動過度引起肢體腫痛,注意患肢不做盤腿動作。(2)術後3個月內不彎腰系鞋帶,不做下蹲動作,不坐矮板凳。穿襪子時要在伸髖屈膝後進行,保持患肢屈髖不大於90°。(3)鼓勵患者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提高自身抵抗力,保持心情舒暢,充足的睡眠,每晚持續睡眠應達到6~8h,遵醫囑按時服葯,告訴患者如有異常及時來院就診。
6、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護理原則
術後康復訓練
2.1 術後第1周 術後當日即穿「丁字鞋」,術後第2天開始進行膝部按摩,可進行患側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和抗阻活動。術後3~5天行患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並且進行患側髖、膝關節被動活動。通過雙肘支撐,在他人幫助下或雙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環挺起上半身,臀部抬離床面,保持10~15s,重復5~10次。術後第5天,在膝下墊枕使髖彎曲10°~20°,然後以膝部為支點做挺髖動作,即抬臀動作。
2.2 術後第2周 鼓勵患者在無痛范圍下進行主動的患髖膝屈伸能力訓練;屈髖度數為45°~60°或<30°,可在患肢下放置一滑板,患側足跟置於空心圓墊上在滑板上做下肢屈伸運動,在無痛范圍內加強患側髖周圍肌群和股四頭肌的力量性訓練;可逐漸抬高床頭的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外側入路切口的患者,半坐時間逐漸延長(30~60min)。一天可重復進行多次,為坐站練習做好准備。有條件可用直立床訓練;繼續進行床邊體位轉換訓練,包括:半坐―躺轉換練習、坐―站轉換練習、卧―站體位轉換、在平行杠或四腳助行器內進行健腿支撐三點式步行,轉體訓練等。
2.3 術後第3周 做四點支撐半橋運動,即在雙肘及雙下肢屈曲位支撐下抬臀並在空中保持10s,重復進行10~20次,每個動作要求緩慢進行;加強步行訓練,開始在平行杠內進行,將步行周期中的擺動期和支撐期分解進行,分別進行前後交替邁步訓練,並逐漸過渡到步行訓練;平行杠內的步行平穩順利,則應過渡到拐杖步行,有條件進行減重步行;繼續加強患側股四頭肌漸進行抗阻訓練,不斷提高患側下肢的肌力;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教患者藉助一些輔助設備獨立完成日常的穿褲、穿鞋襪、洗澡、移動、取物等,以減少患者患髖的彎曲度數;必要時進行適當的環境改造,如加高床、椅、座廁的高度,坐椅兩邊最好有扶手以方便患者坐立,讓患者盡量睡硬板床,穿松緊鞋和寬松褲,以方便患者完成動作。
2.4 術後4周~3個月 逐漸改善患髖的活動范圍,增加患髖的負重能力,使人工置換的髖關節功能逐漸接近正常水平,達到全面康復的目的。注意在3個月內,持拐步行、過障礙時患者腿僅為觸地式部分負重,上下樓梯活動,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以減少髖的彎曲和負重,還可以在運動平板上進一步改善步態、步速和步行的距離,提高患者實地步行的能力,最後過渡到棄杖步行。
7、髖關節置換術後患肢疼痛是什麼原因以及如何治療?股骨頭置換術後患肢疼痛
疼痛的時間,行走疼?負重疼?還是靜止時(不負重)疼?
進一步檢查,血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骨掃描。
(寇伯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寇伯龍 http://koubolong.haod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