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髖關節置換術後出血量在多少范圍內正常
這個在100ml內都是正常的
2、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護理原則
術後康復訓練
2.1 術後第1周 術後當日即穿「丁字鞋」,術後第2天開始進行膝部按摩,可進行患側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和抗阻活動。術後3~5天行患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並且進行患側髖、膝關節被動活動。通過雙肘支撐,在他人幫助下或雙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環挺起上半身,臀部抬離床面,保持10~15s,重復5~10次。術後第5天,在膝下墊枕使髖彎曲10°~20°,然後以膝部為支點做挺髖動作,即抬臀動作。
2.2 術後第2周 鼓勵患者在無痛范圍下進行主動的患髖膝屈伸能力訓練;屈髖度數為45°~60°或<30°,可在患肢下放置一滑板,患側足跟置於空心圓墊上在滑板上做下肢屈伸運動,在無痛范圍內加強患側髖周圍肌群和股四頭肌的力量性訓練;可逐漸抬高床頭的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外側入路切口的患者,半坐時間逐漸延長(30~60min)。一天可重復進行多次,為坐站練習做好准備。有條件可用直立床訓練;繼續進行床邊體位轉換訓練,包括:半坐―躺轉換練習、坐―站轉換練習、卧―站體位轉換、在平行杠或四腳助行器內進行健腿支撐三點式步行,轉體訓練等。
2.3 術後第3周 做四點支撐半橋運動,即在雙肘及雙下肢屈曲位支撐下抬臀並在空中保持10s,重復進行10~20次,每個動作要求緩慢進行;加強步行訓練,開始在平行杠內進行,將步行周期中的擺動期和支撐期分解進行,分別進行前後交替邁步訓練,並逐漸過渡到步行訓練;平行杠內的步行平穩順利,則應過渡到拐杖步行,有條件進行減重步行;繼續加強患側股四頭肌漸進行抗阻訓練,不斷提高患側下肢的肌力;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教患者藉助一些輔助設備獨立完成日常的穿褲、穿鞋襪、洗澡、移動、取物等,以減少患者患髖的彎曲度數;必要時進行適當的環境改造,如加高床、椅、座廁的高度,坐椅兩邊最好有扶手以方便患者坐立,讓患者盡量睡硬板床,穿松緊鞋和寬松褲,以方便患者完成動作。
2.4 術後4周~3個月 逐漸改善患髖的活動范圍,增加患髖的負重能力,使人工置換的髖關節功能逐漸接近正常水平,達到全面康復的目的。注意在3個月內,持拐步行、過障礙時患者腿僅為觸地式部分負重,上下樓梯活動,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以減少髖的彎曲和負重,還可以在運動平板上進一步改善步態、步速和步行的距離,提高患者實地步行的能力,最後過渡到棄杖步行。
3、全陶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出院後應注意哪些事項
(1)下蹲:挺直胸部和腰部,不可過度前屈軀干。
(2)坐位:術後第一個月內坐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導致髖關節水腫,亦可用冷敷及抬高患肢來改善,保持膝關節低於或等於髖部,不宜坐過低的椅子、沙發,不要交叉腿和踝,前彎身不要超過90度,坐時身體向後靠腿向前伸。
(3)入廁:用加高的自製坐便器入廁,或在輔助下身體後傾患腿前伸入廁,注意保持膝關節低於髖部。
(4)取物:術後2周內不要彎腰撿地上的東西,不要突然轉身或伸手去取身後的物品,吃飯時宜把飯碗放在面前。
(5)上下樓:上、下樓需要您具有足夠的力量和靈活性。開始的時候,您還需要藉助樓梯扶手,而且每一步只能邁上一個台階。上下樓梯具體用哪條腿也是有講究的,為了便於您記憶,我們用一句話來形容:「健腿上天堂(上台階時先邁好腿),患腿下地獄(下台階時先邁患腿)。」最好由他人幫助,直到您認為有足夠的力量和靈活性作保證。上、下樓對於肌肉力量和身體的平衡能力是一項非常好的練習。注意不要上太高的樓梯,每級台階不要超過25厘米。
(6)乘車:臀部位置向前坐,身體向後靠,腿盡量前伸。
(7)淋浴:傷口癒合後,輔持可靠可進行淋浴,因站著淋浴有一定的危險,故可坐一個高凳子,噴頭為可移動的手持噴頭,並准備一個帶長柄的沐浴海綿以便能觸到下肢和足。
(8)穿脫鞋襪:請別人幫忙或使用鞋拔子,選擇不系帶的松緊鞋、寬松褲,行後外側切口者可內側提鞋,行前內側切口者可外側提鞋。蹺二郎腿有助於穿鞋穿襪,但要注意術後早期一定要避免做該動作,以免引起關節脫位。建議坐床,足置於矮凳上屈體屈髖穿鞋襪。
(9)開車:我們建議在手術後6周內不要開汽車,因為有調查表明,在手術後初期肌肉反應能力減弱,對駕駛的安全性有影響。
(10)乘飛機:在通過機場安全檢查時,你身體內的假體會使您在通過機場安檢時發出警報,你可以向機場安檢人員說明情況,也可以要求手術醫生為你出具相關證明。
(11)完全康復後可進行的體育活動:散步、園藝、騎車、保齡球、兵乓球、游泳、跳舞,並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進行對新髖關節產生過度壓力造成磨損的活動,如跳躍、快跑、滑雪、滑水、網球等。
4、簡述髖關節置換術後病人出院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