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骨關節炎科室關節變型、疼痛關節活動受限、引起人工髖關節假體的不配套、松動不穩。要早吃維固力,黃盒的
2、什麼樣的髖關節假體才是醫生和患者都需要的產品?
假體松動是由於假體在體內發生磨損造成的,隨著時間的延長,磨損是不可避免的,另外與患者的體質和活動量也有關節。骨量比較多的和活動量少的患者假體松動往往發生較遲。適當補鈣以及在醫生指導下雙膦酸鹽類的物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3、今年25歲,2014年4月份做的髖關節置換術後一年無假體脫落現象,但是髖關節的位置一直疼痛,蹲不下
關節置換術後需要避免哪些運動? 術後6-12個月內,手術肢體任何形式的旋轉動作是禁止的,你不能讓你受傷的腿向內旋轉超過身體的中線,不能使置換的髖關節屈曲超過90度,包括向前屈曲和向後屈曲。 康復科的理療醫生會告訴你運動的方法與技巧,並會向你推薦一些幫助你應付日常生活的輔助工具。記住,如果不按照理療師的醫囑去做,你極有可能使你的新關節脫臼而不得不再次手術! 即使關節功能已經完全恢復,過重的運動和體力勞動也是需要避免的,置換的關節只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關節置換術後的家庭護理有哪些? 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讓生活變得容易一些,這些方法包括: (1) 盡量少爬樓梯。對每天的生活做好計劃,這樣每天只爬1-2次樓梯就能把該辦的事情辦好。 (2) 避免摔倒。將房子鋪上防滑地毯,不要亂扔東西以防絆倒。 (3) 使用能升降的馬桶,這樣能減少髖關節彎曲的程度。 (4) 在關節完全恢復之前不要養那些很好動的寵物 髖關節置換術後注意點及康復功能鍛煉方法 股骨頭置換或全髖節置換術的目的是解除病人髖部疼痛、恢復髖關節功能,術後第2天便可開始康復功能鍛煉,及早恢復患腿的行走、負重功能。在病人開始康復功能鍛煉之前,應讓患者了解並掌握全髖置換術後的注意點:(1)不要交叉雙腿(常規術後病人雙腿間置一三角狀枕頭,以防病人雙腿交叉);(2)站立或坐時身體向前傾斜幅度不能超過90°(3)手術後的髖關節避免內旋及過度外旋。當站、坐或躺時,膝蓋和腳尖不能轉向內側,應保持腳尖和膝蓋直對天花板或朝向外側。 1 卧床練習 1.1 踝關節跖屈和背屈雙腳 上下運動;保持膝蓋伸直; 1.2 膝蓋伸展練習 仰卧,綳緊大腿前的肌肉,向下壓患側膝部;保持5s,然後放鬆; 1.3 膝蓋屈曲練習 仰卧,輕微彎曲患側膝部;腳後跟用力往下按,收緊膝蓋後大腿肌;保持5s然後放鬆; 1.4 膝部和髖部屈曲練習 仰卧,慢慢彎曲患側膝部,使腳跟滑向臀部;始終保持腳平貼床面;再慢慢恢復原位;當腳跟上下滑動過程中,始終保持膝部垂直於床面,不要左右搖晃; 1.5 臀部外展練習 保持患腿向外滑向床沿,然後慢慢恢復原位;保持膝部伸直,腳趾和膝蓋朝向天花板;在來回滑動過程中,不能讓腿部隨意向內或向外滾動;不要試著從床上抬起腳;在床面和腿之間可以放一層塑料紙,以減少磨擦; 1.6 臀部和膝部屈曲練習 仰卧,提起患腿,在髖部和膝蓋處彎曲,並且腳部抬離床面;臀部屈曲不能超過90°; 1.7 髖部伸展練習 收緊臀部肌肉;保持5s,然後放鬆: 1.8 臀部屈曲,膝部伸展練習 仰卧,彎曲健側腿,腳放平(這對於有過背部疼痛史的病人特別重要);抬起患腿,但不能高於第一條腿的膝蓋位置,慢慢使腿部降回到床面,避免突然落下; 以上練習,每個動作重復10次,每天練習3遍,理療師可視病人的術後情況酌減或增加。 2 起床練習 當病人通過上述卧床鍛煉後,能主動將髖關節屈曲60°左右時,理療師即可幫助病人起床、坐立、行走康復鍛煉。起床時先以Bridge(橋)方式(即健腿屈曲,臀部向上抬起移動)向健側移動至床沿,即可用雙肘著床用力坐起,坐起時膝關節要低於髖關節,上身不可前傾。起立時可借用助步器的幫助。 3 助步器站位練習 3.1 站位-臀部屈曲練習 向上彎曲膝部與助步器的橫桿同高,注意臀部彎曲不能超過90°; 3.2 站位-臀部伸展 保持背部挺直,伸直患側膝並向後移動腿部(腰部不要向前傾); 3.3 站位-臀部外展 站在離助步器一步的位置,患腿向外側面移動;保持膝部伸直;上半身不能彎曲或搖晃; 4 步態訓練 用助步器幫助訓練助步器先行;患腿跟上;健腿第3步;重復。注意:在移動時,不要扭轉患側,轉身時應作小步移動。 5 起坐練習 該練習應在坐帶有扶手的硬凳上進行,嚴禁坐沙發病人背向硬凳,雙腿及助步器緊靠坐凳,患腿向前移開,病人身斜向健側,健側手離開助步器握住坐凳扶手,身體重量側重於健側臀部坐下,坐下時保持背部挺直,上身不能前傾。起立時,臀部挪至坐凳最外沿,患腿向前移開,身體斜向健側,雙手撐住扶手起立,然後扶住助步器,起立時保持背部挺直,上身不能前傾。 通過上述5點,病人在術後1周既可起床坐立行走。術後6個月之內均要按照以上5點進行康復功能鍛煉,防止術後髖關節僵硬、股骨頭脫位,以達到髖關節置換手術目的的良好效果。
麻煩採納,謝謝!
4、明天髖關節假體松動置換手術交了五萬.
?
5、髖關節彈響症如何不做手術治療
髖關節彈響為臨床一種常見疾患,又稱彈響髖,是指髖關節在做某些動作時出現聽得見或感覺到的「咔噠」聲,多見於青壯年c本病有關節內彈響和關節外彈響之分,關節內彈響多見於兒童,較為少見,一般以關節外為多見。通常沒有明顯的疼痛,只是因彈響而感到不安,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亦逐漸加重。本病可採取以下外治方法:
固定療法對兒童髖關節內彈響者,採用髖關節制動方法,用綳帶約束髖關節,防止屈髖活動3~6個月。成年人彈響髖應避免髖關節過多活動。
推拿療法採用理筋手法,關節外彈響者,先用攘法在臀部及大腿的後外側進行往返移動,彈撥髖部條索狀結節物,拿揉臀部及大腿部;然後醫者一手按住股骨大粗隆,另一手握住踝上,將髖關節作屈曲、內收、內旋,極度屈曲,然後迅速向下牽抖,使患肢伸直.最後在股骨大粗隆處作推拿按揉手法理筋。
封閉療法行痛點封閉法,取醋酸強的松龍0.5~1毫升,加0.5%~2%鹽酸普魯卡因2~10毫克在疼痛局部進行封閉,每周二
次,一般封閉4~5次。痛點封閉效果較好,尤其對疼痛患者。
熏洗療法選取桑枝、桂枝、伸筋草、透骨草、宣木瓜、川牛膝、乳香、沒葯、羌活、獨活各20克,上葯煎煮後倒入盆中,先熏後洗.最後坐於盆中進行浸泡,每天1次,每次15~20分鍾,10次為1療程。
濕熱敷法選取海桐皮、透骨草、伸筋草、乳香、沒葯、威靈仙、防風、秦艽、乾薑、川椒、白芷各12克,煎水煮沸,用毛巾蘸葯水後略擰干,趁熱敷患側臀部,注意不要燙傷局部皮膚。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鍾。10次為1療程。
小針刀療法先用2%普魯卡因5毫升行痛點阻滯麻醉後行刀,刀口平行於髂脛束,垂直進針刀,針刀達髂脛束後,沿髂脛束兩側縱行l~2針,稍退針刀,將刀口旋轉90。達髂脛束最緊張處鏟切2~3刀,並行髂脛束分離術,手下感覺有松動為宜。
對於症狀較重,局部條索狀增厚明顯或引起過度不安,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手術治療。如果股骨大轉子骨突部分過大,亦可行部分切除,若關節內有游離體,則行游離體摘除術。術後應早期進行功能鍛煉。
6、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是嚴重影響髖關節活動的疾病,嚴重的會造成患者無法行走,只能卧床休息。一些患者因為股骨頭發生塌陷,在醫生的建議下往往會選擇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以為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了。真的是這樣嗎?新浪中醫股骨頭壞死頻道的專家指出,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也不斷的在暴露出來:一,髖關節手術使用人造關節代替壞死的股骨頭,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但是髖關節置換術並不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最佳方法,且由於人工關節減震功能不良,手術之後避免在不平滑不平整路面行走,不能每天行走的距離過遠、更不能負重行走、進行體力勞動、跳舞,以免假體提前下沉,出現髖關節疼痛症狀。二,手術後活動受限的症狀的症狀也是不能完全解除的,患者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還可以,但是能進行過多的活動,過多的活動如爬樓梯、跑步、登山等運動會使假體的使用年限減少、假體的松動,因為人造關節沒有自行修復功能。如果置換手術後不久就出現了假體松動的情況,導致了置換術的失敗,不得不再進行第二次手術,甚至第三次的手術。三,髖關節置換手術還有可能引發其他並發症,留下後遺症等,有的患者會發生感染,需延長治療時間,治療十分困難,甚至不得不將人造關節拔除,待感染被控制後再進行關節再置換,而再置換的感染率遠遠高於第一次的手術。而在手術中也可能會造成其他部位骨質的損傷,導致術後住院時間長等缺點。通過以上詳細介紹,大家對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應該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了吧。在此提醒廣大患者,除非股骨頭塌陷非常嚴重,其他股骨頭壞死治療方法沒有療效的情況下,方可考慮髖關節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