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嬰兒皮紋不對稱,一定是腿發育有問題嗎?正常嗎?
髖關節脫位是什麼髖關節是人體股骨最上端的股骨頭和骨盆形成的髖臼之間組成的關節一個半圓形『球窩』關節,根據現代醫院統計研究表明,髖關節發育異常(DDH)是兒童骨科最常見的髖關節疾病,發病率在1‰左右,其中女孩的發病率是男孩的6倍左右,左側約為右側的2倍,雙側約佔35%。
髖關節發育異常包括髖關節脫位、半脫位和髖臼發育不良。
髖關節脫位的後果髖關節發育異常會影響孩子的行動、生長發育以及心理發育,嚴重的需要手術治療甚至留下終生殘疾。它在孩子開始走路之前很難被發現,但可以通過腿紋和臀紋的不對稱進行判斷,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幼兒,腿紋一定不對稱,但是腿紋不對稱有可能是幼兒比較胖,導致的脂肪分布不均勻。學步期的兒童,如果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一條腿比另一條腿短,患側腿穩定性和臀部肌肉也沒有健側腿強,很容易出現明顯的跛行。
髖關節發育不良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寶寶的預後越好。假如是2歲以後發現,是需要經過非常復雜的手術,把骨頭上鋼板上鋼釘,以後還需要經過手術把鋼板拆掉。而且經過這么大的手術之後,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保證髖關節都不會出問題。仍然有一部分的孩子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並發症,並且還有手術失敗的風險。如果要是延誤了治療,對孩子以後致殘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大,初始治療的年齡越晚,需要再次甚至多次手術的可能性就越大。
髖關節脫位原因兒童髖關節由於未完成發育,所以髖臼軟骨尚未癒合、三骨之間距離較大,股骨頭只出現較小的團塊狀骨化中心,髖臼與股骨頭的大小比例相差很大,兩者之間的距離較寬,會出現有時球狀的股骨頭沒有很好地嵌在窩狀的髖臼里而發生移位,有時雖然股骨頭在髖臼內,但容易滑入脫出,或者由於髖臼太淺導致髖關節容易脫位。
1.宮內因素。子宮、產道相對緊、羊水過少,導致宮內空間狹小,胎兒活動范圍不夠,或者臀位使髖關節在異常屈曲位遭受機械應力,造成股骨頭的脫位。
2.外力因素。產後嬰幼兒包裹不當、抱姿過緊,因為老人傳統的習慣給孩子抱蠟燭包,雙腿包裹過素緊。
不正確的使用背帶和腰凳有可能會造成小兒的髖關節脫位。
意外拉扯嬰兒腿部,或嬰兒腿部受到垂直的嚴重受力等,也可能導致髖關節受傷。
3.遺傳因素。有家族史的發生率是沒有家族史的7倍。
4.激素因素。分娩時,母體會分泌一種韌帶弛緩素,而女孩對其較男孩敏感,易發生髖關節鬆弛,這也是女孩的發病率比男孩高的原因。
2、小兒臀紋不對稱,是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嗎?
?
3、有人說寶寶臀紋不對稱是腿部畸形,真相是什麼?
寶寶的健康成長,牽動著每一個家長的心。從寶寶在肚子里開始,爸爸媽媽就開始竭盡所能地對寶寶好,生怕自己的一個不小心,耽誤了寶寶。然而最近,身邊很多爸媽正在為寶寶的一件事所困擾,那就是——寶寶的臀紋不對稱。而且,這個問題還很嚴重,因為醫生往往還會告訴你:臀紋不對稱,意味著寶寶腿部發育不正常,甚至還可能出現畸形,所以,臀紋不對稱這件事,千萬千萬要引起重視
一、什麼是臀紋不對稱?
臀紋不對稱,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指臀紋的位置不同:比如將孩子翻身後,發現孩子大腿的紋路高低不一,一邊高一邊低。二是臀紋的數量不同:比如孩子一條腿有三條腿紋,而另一條腿只有一條或兩條。
二、臀紋不對稱擔心什麼疾病?
臀紋不對稱,最擔心的是得了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這個病。這個病是最常見的四肢畸形之一,指出生前及出生後股骨頭和髖臼在發育和(或)解剖關系中出現異常的一系列髖關節病症。這種疾病如能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而為什麼家長會把臀紋不對稱和這個疾病扯上關系呢?那是因為,這個疾病的表現有:雙下肢不等長,雙側臀紋不對稱,雙髖外展受限等。臀紋不對稱是其中的一個!所以,每當醫生有這個診斷,很多家長就驚嚇出一身冷汗。畢竟,如果孩子得了這個病,走路不穩、甚至像小鴨子一樣搖擺走路。那不僅僅是給家裡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更是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發現寶寶臀紋不對稱,家長該怎麼做?
通過以上的了解,那麼最直接的問題就來了: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的臀紋不對稱,那麼該怎麼做呢?事實上,育兒專家告訴我們:出現臀紋不對稱、雙髖外展緊等表現,只是提示存在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可能,正常嬰幼兒也可能出現此表現,所以家長們不用過度擔心。但是,提高警惕是必須的!
家長可以耐心觀察,如果孩子的腿紋不對稱,日常生活中又有如下症狀,那就要引起警惕了。如果家長實在是愛子心切、關心則亂,不知道怎樣來判斷。也可以帶寶寶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4、臀紋不對稱真的很要緊嗎?
臀紋不對稱只是提示寶寶髖關節發育可能存在問題,但並不是說一定有問題。如果B超檢查顯示沒有問題,那就沒必要太擔心,平時帶寶寶要注意,可 以有意識的多用尿不濕,用騎跨的方式抱寶寶。這樣可以讓寶寶的雙腿自然的外展,也有利於病情的恢復。另外要注意,以後可定期帶寶寶檢查。如有問題隨時就 診。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最常見的四肢畸形之一,指出生前及出生後股骨頭和髖臼在發育和(或)解剖關系中出現異常的一系列髖關節病症。
在很多年前認為是一種先天性疾病,近二三十年來,美國和歐洲等學者認為病原因多種。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很多小朋友在發育的過程中也會逐漸出現此病,故改名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雖然此病病因目前不明,但是本病20%有家族史,且不同種族的發病率差異很大;另外在臀位產、關節鬆弛和女孩子中也比較多見。並且本病還常伴有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先天性斜頸。此外,還與分娩、生活習慣和環境等有關系。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區冬天嬰兒雙下肢伸直像「包粽子」一樣被包裹住,在南方嬰兒雙髖經常處於外展位被父母抱著或背著,北方發病率就高於南方。
嬰幼兒表現為雙下肢不等長,雙側臀紋不對稱,雙髖外展受限等。可以走路的小朋友會有走路不穩、甚至像小鴨子一樣搖擺走路。
出現臀紋不對稱、雙髖外展緊等表現,只是提示存在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可能,正常嬰幼兒也可能出現此表現。兒骨科專科醫生會根據需要進行進一步專業體檢。此外,6月以內寶寶需要做髖關節B超,大於6月的寶寶則是需要拍攝骨盆平片。醫生根據B超和骨盆平片的測量數據進行診斷,並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核磁共振成像、CT三維成像等進一步檢查。
主要分為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脫位三種。
年幼時會有走路困難等表現,年長後會出現髖關節活動受限、疼痛等,髖關節退行性關節炎,影響生活和工作,嚴重者需要進行髖關節置換等治療。
治療
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患兒的年齡採取不同治療方案。總的來說,年齡越小,治療方法越簡單有效,無創治療成功率越高,比如說雙髖經常像小青蛙樣外展,使用Pavlic吊帶;而發現越晚,治療越復雜且效果不佳,比如說髖關節手法閉合復位、石膏固定、佩戴支具,嚴重者需要行髖關節切開復位、骨盆截骨、股骨近端截骨等大手術,非常嚴重且年齡大的小朋友往往只能實行一些姑息手術。
因此一旦嬰幼兒常規體檢提示存在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可能,就需要抓緊時間到兒科專科醫院請專業兒骨科醫生進行檢查,早診斷早治療,治療效果才會好。千萬不要拖很久才就診,以防錯過最佳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