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脫位腹股溝腫

髖關節脫位腹股溝腫

發布時間:2021-03-19 09:01:56

1、髖關節脫位怎麼辦??

查醫學網。

2、髖關節和腹股溝疼啥原因啊?

平時你是不是坐的比較久,這個要考慮是不是股骨頭壞死前期,建議到蓮池骨科拍片檢查下

3、人工髖關節置換後一個月腹股溝處有時刺痛,為什麼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疼痛原因分析

全髖關節術後出現的疼痛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它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與植入物有關的、關節內的,關節周圍的、以及遠處神經所致的。做全髖關節翻修術的骨科醫師面臨著許多技術上的挑戰,這些病人常常年齡較大而且身體虛弱,同時合並有組織的不完整和代謝儲備不全。可能有許多問題必須要解決,如術後疼痛、假體松動、不穩、下肢的長度不等、假體周圍骨折、感染、骨量減少或有明顯的骨質缺損。疼痛是全髖關節翻修的主要適應症,但並不是所有疼痛都需要翻修手術。一部分病人盡管沒有嚴重的疼痛,但有時臨床檢查及X線片發現有短期內需要翻修的病變,而延遲手術將使以後治療更加困難,也要進行翻修手術,但這種情況只佔少數。要分析疼痛出現的原因,確定疼痛是由於全髖關節置換失敗引起的,針對原因再考慮是否需要進行翻修手術。如是由於其他因素引起的,如椎間盤病變、脊柱關節炎、椎管狹窄、轉移性或原發性腫瘤、血管阻塞、應力性骨折或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等,則不是全髖翻修的手術適應症。

一.痛性人工全髖的評價

全髖置換術後的疼痛按持續的時間可分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往往有明顯的誘因,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慢性疼痛定義為一個月以上,通常超過了一般疼痛的自行癒合時間。有一個慢性的進程,呈持續性或間隙性發作。疼痛原因通常可分為骨骼肌肉性疼痛和神經性疼痛。全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疼痛大多數屬於前者。疼痛是翻修病人的主要症狀。然而,幾乎所有關節置換的病人在長時間坐位後開始行走活動,都會出現一些疼痛和僵直。在美國Mayo醫院所進行的333例骨水泥Charnley全髖置換關節的隨訪發現,有25%的病人在術後一年有髖部疼痛不適,有20%的病人在術後5年、10年及15年時有髖部疼痛不適。有些病人的疼痛可以很輕微,對日常活動沒有任何影響,也有些病人的疼痛可以嚴重到致殘的地步。如人工關節松動的病人會有持續較長時間的疼痛,不能長距離的行走。髖臼杯松動的疼痛以局限在腹股溝居多,股骨柄松動的疼痛以大腿部為多,也可以放射到膝關節。疼痛通常在負重時明顯,休息後可減輕或緩解,髖部旋轉動作疼痛加重,也可出現Trendelenburg證或痛性步態,有時會自願使肢體縮短並轉向外側。人工關節置換術後不久即出現疼痛是非常令人擔心的,表明可能出現了感染或假體沒有獲得初始的穩定性(Initial Stability),或為髖外因素引起的髖部牽涉痛。如果出現假體的分離,可出現異常響聲。疼痛也可以由於粘液滑囊炎,肌腱炎,腰椎疾病,膿腫和疝氣等疾病引起。對疼痛性人工全髖的評價包括:
1.病史 病史對確定全髖術後疼痛來源非常重要,應對患者的病史詳細地追問、分析,包括疼痛部位,疼痛出現的時間,嚴重程度,發作特點可能會提示診斷,尤其對鑒別診斷很有幫助。例如,有腫瘤或夜間疼痛病史提示是否存在腫瘤性疾病,能導致菌血症的操作病史提示細菌性感染的可能,有腰背部疼痛史可能提示脊柱疾病可能是髖關節疼痛的病因。代謝性骨病問題或嚴重的骨質疏鬆症,能使醫生警惕患者發生應力性骨折的危險。外周循環疾病有時也會表現在髖部或大腿區的不適。另外,通過患者的主訴,可提示髖關節置換術後疼痛的程度、部位、發作時間等各種特點,使下一步的檢查具有了針對性。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1)疼痛的時間特點。需要確定疼痛是否與手術有關,術後不久出現超過預料的疼痛應考慮的可能為急性感染、血腫、異位骨化、組織卡壓、假體撞擊、初始固定失敗或不穩。當髖關節置換術後有一段時間無痛後出現髖關節疼痛,需要考慮的原因有:假體松動,慢性感染,生物學應力反應,軟組織問題(如肌腱炎或滑囊炎)以及假體不穩定。假體長期使用後導致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磨損顆粒反應,能導致假體周圍骨溶解,引起假體松動。磨損顆粒導致的滑膜炎也能引起髖關節的疼痛。
(2)疼痛的部位特點。髖臼杯松動常導致臀部或腹股溝區域的疼痛,單極或雙極人工股骨頭假體使用後可出現肢體過長、頭臼壓力過大出現髖臼軟骨磨損,股骨頭內陷,所出現的疼痛也常在腹股溝部位。如果股骨柄假體松動,則通常表現為大腿痛。一旦股骨柄假體失敗,特別是長柄假體,某些患者疼痛可表現在膝關節部位。對一個穩定的非骨水泥股骨柄假體,如出現疼痛,則常在大腿部位(大腿痛)。髖關節外側或大腿外側疼痛,應考慮有股骨大轉子滑囊炎的可能。位於腹股溝的疼痛也可以繼發於髂腰肌腱炎或髂恥滑囊炎。
(3)疼痛發作的特點。突然改變體位而引起的疼痛,如坐一段時間後站起,或行走時開始的幾步(「起始痛」),通常和假體松動有關。疼痛可以位於腹股溝部位、臀部或大腿,與假體松動的組件有關。松動的疼痛常常和活動有關,並在行走一定距離後加重。然而,同樣的疼痛也可以發生於假體固定良好的病人,如大腿痛,尤其多見於活動量大,勞動強度大的病人中。人工股骨頭置換後肢體過長、髖臼所受壓力過大,並有髖臼軟骨的磨損也可引起活動性疼痛。由於髖關節不穩或者半脫位引起的髖關節疼痛,常在髖關節處於一定的位置時出現。病人可以主述或沒有主述半脫位的經歷,而主述在腹股溝處或臀部疼痛,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可以導致關節囊的炎症或軟組織炎症。在休息或夜間出現的持續疼痛,應多考慮與感染或腫瘤有關。雖然原發性腫瘤或骨盆、股骨及脊柱的轉移性腫瘤不是常見原因。術後存在與術前一樣的疼痛也應考慮有否關節外的原因。如果有放射性的膝關節以下疼痛,麻木,麻刺或燒炙感,應考慮腰椎疾病為可能的原因。神經根性疾病,椎管狹窄,神經源性疾病,機械性下腰痛需要作鑒別診斷。
(4)假體固定良好病人的大腿痛。大腿痛常見的原因是股骨柄假體的松動。但是大腿痛不僅發生在假體松動的病人,也發生在假體固定牢固及一些固定很好的骨長入型假體的病人。通常假體固定良好病人的大腿痛被解釋為與股骨假體柄的硬度(Stiffness)有關。在過去發表的文獻中,大腿痛在非骨水泥股骨柄假體中的發生率多於骨水泥股骨柄。對其術後持續大腿痛的發生比率,各家報道不一,但是有高達30%的術後2~4年大腿痛的發生。Heekin報道,對於微孔解剖型全髖關節置換(porous-coated anatomic, PCA)的病人,術後疼痛的發生率在5-7年的隨訪中為15%~26%。大多數這樣的病人術後疼痛表現為大腿痛。Xenos等在同系列病人的至少10年的隨訪中,大腿痛的發生率為12%。Vresilovic等發現在柄穩定的患者,大腿痛與柄直徑較大有關。他們認為在有些患者,假體與周圍骨的彈性模量不一致是大腿痛的根源。在最近的文獻報道中,Barrack 等對照研究了非骨水泥全乾微孔(Porous Coated,AML)、非骨水泥近端微孔與骨水泥股骨柄固定的大腿痛發生率,發現近端固定的非骨水泥股骨柄假體病人大腿痛的發生率是全乾固定非骨水泥股骨柄假體病人或骨水泥股骨柄假體固定病人的2倍,P值小於0.01,顯示有顯著性差異。而全乾固定非骨水泥股骨柄與骨水泥固定股骨柄兩者的大腿痛發生率沒有明顯區別。大多數大腿痛發生於術後一年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病人大腿痛會自行消失。大腿痛的疼痛程度並不嚴重。按目測0-10計算嚴重程度,三組中大腿痛平均在3-3.5之間。
2.體格檢查 通過體檢在大部分情況下可以重復病人的疼痛。理學檢查應包括步態的觀察,步態觀察有助於識別髖部疾病的特殊表現。確定是否有跛行及跛行的類型,如有否Trendelenburg征、麻痹步態、下肢的短縮等,以及有否神經症狀,如足下垂、帕金森氏病震顫等。有些非骨水泥全髖置換的病人在步態觀察中可能會發現髖關節完全伸直受限,這種情況可見於非骨水泥股骨柄假體的微動或不穩定的纖維固定,也可見於殘留的髖屈曲攣縮。在檢查髖關節活動時,如在屈曲或伸直的極點上出現疼痛可能是由於全髖關節松動引起的,而在髖的全程活動中均有疼痛可能提示有急性感染的存在。在髖關節屈曲90度時採用推拉的手法可能有助於半脫位的發現,也可以證實有不穩定的存在於否。檢查還應包括手的觸摸檢查,包括髖關節、附近的滑囊及肌腱的止點。如大轉子的滑囊炎患者不願向患側卧,大轉子有壓痛,髖關節內旋時使臀大肌緊張壓迫滑囊使疼痛加重。恥骨支的壓痛提示有應力骨折的存在可能。大腿的局限性壓痛在股骨柄假體松動時很常見,也可能是應力集中的表現。
由於臀部及大腿的疼痛有可能繼發於腰椎的疾病,檢查腰背部及下肢神經的症狀有助於發現疼痛的來源。沿脊柱或骶髂關節的觸痛,可提示這些部位有病理變化,在大轉子、坐骨的腘繩肌起點、臀大肌止點以及梨狀肌區域的觸痛,可提示這些部位的軟組織炎而引起局部的疼痛。神經的檢查應包括股神經、坐骨神經及閉孔神經。椎管狹窄可存在全髖置換術前,但由於髖部病變限制了病人的活動,神經症狀可能不明顯。全髖術後,長距離的步行成為可能,椎管狹窄的症狀會變得明顯而引起病人的重視。
全髖術後的急性疼痛可能由術後血腫引起。嚴重的血腫有可能導致坐骨神經的麻痹。術後過分地使用抗凝劑增加了血腫的危險性。與脫位、骨折或其他創傷性損傷有關的急性疼痛一般均有明顯的相關病史,體格檢查的發現以及X線片的表現。關節感染通常有局部的紅腫,皮膚溫度的升高,保護性痙攣。

二.疼痛性人工全髖的影像學評價

標準的X線片包括受累髖關節的骨盆正位片和不同類型的上段股骨X線片。系列的正位片、側位片及斜位片X線片對評價疼痛性全髖非常有幫助。X線片必須有良好的質量以便進行骨量的評估和檢查出現的任何細小的放射學改變,例如骨膜反應和在骨水泥和骨質,骨水泥和假體以及假體和骨之間出現的透亮帶。根據股骨頭相對於髖臼邊緣的位置,可以定量的觀察聚乙烯磨損的程度。如有可能,當前的X線片應該與以前的X線片相比較,因為這可以證明髖臼或股骨假體有無移位,移位是假體的松動的證據。進展性的骨與骨水泥間的透亮帶、假體與骨水泥間的透亮帶或骨水泥骨折是令人不安的發現,通常和啟動痛及負重痛聯系在一起,可以診斷為症狀性的假體松動。減數髖關節X線片對確診有幫助,報道顯示X線平片對股骨柄假體松動較髖臼杯假體松動敏感和易於發現,而減數髖關節攝片對股骨柄及髖臼杯的松動更准確。Lyons等報道X線平片對診斷髖臼杯假體松動的准確率約69%,股骨柄假體松動的准確率約84%,減數髖關節X線攝片對兩側假體松動的准確率約96%。
最為常用的還是X線平片,假體松動產生的透亮帶常在邊緣有反應性的硬化線,這可以和鄰近松質骨的正常的透亮帶相區別。其他一些徵象也明顯提示骨水泥假體的松動,包括骨水泥斷裂,假體和骨水泥壁之間出現X線透亮帶,股骨乾和/或髖臼聚乙烯的斷裂等。應該仔細觀察X線片上有關骨長入表面的分離,骨溶解或假體斷裂的現象。骨溶解多年以後會出現明顯的進展而沒有明顯的體征和症狀。建議對於功能良好的假體,盡管缺乏臨床症狀,應每隔一年進行一次X線片檢查以評價是否出現了進展性的骨溶解、髖臼內襯的磨損及其他問題。
其他有幫助的X線片是骨盆的Judet X線片檢查,用來評估骨盆前後柱的骨量。側位片對於後柱殘留骨量的評估以及髖臼相對於骨盆的定位是有用的。盡管金屬假體對成像有分散干擾,骨盆和股骨的計算機斷層掃描(CT)仍有助於顯示殘留的骨量。CT掃描結合血管內造影可顯示松動假體周圍主要血管的情況。磁共振成像(MRI)的作用有限,但是有助於對關節周圍軟組織的評估,特別是在查找與假體無關的疼痛原因時。採用鍀-99核素骨骼掃描假體松動的敏感性較高,但准確率有待提高,Lyons等報道髖臼側約為77%,股骨側約為89%。有標記的白細胞骨骼核素掃描有助於區別無菌性松動和感染。
1.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置換
(1)普通X線平片
研究表明,100%移動的髖臼假體有松動,94%有連續透亮帶(不管帶的寬度)的髖臼假體有松動。而無髖臼遷移、無放射X線透亮帶或者僅在髖臼Ⅰ區有透亮帶的髖臼,只有5%在術中發現假體有松動。當髖臼Ⅰ區和Ⅱ區均有透亮帶時,則79%髖臼假體有松動。但是,有許多患者僅依靠普通X線平片仍不能作出診斷。
對股骨柄假體與骨水泥之間的透亮帶,其意義尚有爭議。Berry等認為這一透亮帶與股骨柄松動出現髖關節疼痛沒有必然的聯系,他們對297例非選擇性的Charnley全髖關節置換至少20年或至翻修時的隨訪研究表明,<2mm寬度的股骨假體外側的假體-骨-骨水泥的薄透亮帶,並不與股骨柄假體的遠期松動明顯相關,統計分析表明也不與髖關節疼痛相關。可能是置入骨水泥後形成的纖維層。這種透亮帶在光滑、無領、楔形的骨水泥股骨柄假體中較多見,但沒有臨床症狀和股骨柄假體的失敗。但如透亮帶寬度超過2mm則與股骨柄假體的松動有明顯的關聯性。Lyons等的研究認為這是股骨柄假體松動的可靠證據,有這一透亮帶的患者96%在翻修手術時有股骨柄假體的松動。骨與骨水泥界面出現的透亮帶進行性加寬的病人為骨水泥固定假體松動的表現。但非進行性的股骨柄假體輕度下沉並不代表假體松動。
最佳評估全髖術後效果的方法是拍攝系列X線片。骨與骨水泥交界處透亮帶進行性加寬常常提示肉芽腫樣的膜狀物,它與假體松動以及磨損的碎屑反應相關。如果透亮帶變化迅速,邊緣毛糙,有骨膜反應出現,應高度懷疑有關節感染的出現。
(2)造影術
與普通X線平片比較,關節造影術提高了骨水泥髖臼松動的檢出率,但有一部分的結果為假陽性。診斷髖臼假體松動的最敏感指標是在整個髖臼假體周圍連續出現造影劑,而且寬度均超過2mm。Maus等報告對97例手術證實的關節造影中,診斷髖臼松動的敏感性為97%、特異性只有68%。然而,也有作者認為關節造影術在診斷假體松動上沒有太大的價值。如Miniaci等發現關節造影術對髖臼假體松動的檢出率為68%,不如普通X線平片及核素掃描。
Lyons等研究顯示,關節造影術能提高骨水泥股骨柄松動的檢出率。如果骨-骨水泥界面的造影劑延伸至股骨柄假體的轉子間部分,即提示假體松動,其准確性非常高。其敏感性從普通X線平片的84%提高到96%。Maus等報告經手術證實的關節造影中,診斷股骨柄假體松動的敏感性為96%,特異性為92%。因而,雖然大多數股骨柄松動均能通過普通的X線平片發現,而關節造影術也不提高其診斷的總的敏感性,但是關節造影術能偶爾檢出X線平片漏診的病例。而且,關節穿刺造影可以得到關節液進行塗片與培養,穿刺物塗片與培養是判斷關節感染的重要手段。
(3)骨掃描
對手術後無疼痛症狀的患者行99m鍀骨掃描,結果可表現為正常攝取或呈灶性攝取增加。一般術後6個月,小傳子和假體的體部核素攝取可恢復正常水平,髖臼、大轉子和假體末端的核素攝取要到2年左右才大致穩定。但Utz等發現,有近10%的全髖置換術患者股骨柄假體末端的核素濃聚可持續更長一段時間。在術後1年行鍀99骨掃描,在髖臼、大轉子、股骨柄遠端均有異常的核素攝入。傳統的鍀99掃描對全髖術後假體松動檢出具有較好的敏感性,但沒有特異性。沒有並發症的全髖置換術後2年仍可見股骨柄周圍放射性核素濃聚,通常位於股骨柄尖端。如系列骨掃描出現進行性的核素濃聚增強則表示病理反應,為松動或感染的表現。Jensen和Madsen發現,鍀99骨掃描在評估全髖置換術疼痛時無明顯價值。他們發現骨掃描在松動檢出率的敏感性僅77% (X線平片為97%),特異性僅4 6%(X線平片為70%)。鍀99骨掃描的假陽性為23%(基於99mTc骨掃描的結果作手術探查,發現並無松動)。Leiberman等通過對54例患者的研究發現,相對於X線平片,鍀99骨掃描不增加松動的依據。在10例最後被確診為假體感染的患者中,有3例骨顯像正常;44個股骨假體松動的患者中,也有3例骨顯像未發現異常;而43例髖臼松動中,4例未發現異常。因此提出,鍀99骨掃描僅用於臨床高度考慮關節松動,但是X線平片沒有表現的患者。
白細胞可用銦111進行標記。標記白細胞顯像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後並發感染時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發生感染後,局部攝取白細胞量可明顯增加,其部位可在假體周圍、關節腔或鄰近組織中。不過,標記白細胞也可以在無菌性炎症病灶、骨壞死組織、類風濕性關節炎及部分松動的假體中濃集。
2.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置換
穩定的股骨假體的多孔長入型表面應該有骨組織的長入,它們之間沒有透亮帶。皮質骨的近端變薄(應力遮擋)是不常見的。骨內膜點的焊接區是連接骨內膜表面和骨長入區的骨集中區,這種現象在骨長入的遠端最常見,有時它類似小的漂浮的支持璧。透亮帶常見於光面柄的遠端周圍,它帶來的後果較小。松動的股骨和髖臼假體可能造成假體的移位,但是常常在鄰近骨長入的表面有透亮帶的出現。出現松動後,股骨假體出現下沉,常常可以見到在假體的尖端出現連接骨內膜表面的厚的骨底座。這些包圍在松動移位假體周圍的骨組織形成多年後可以出現明顯的骨再塑形。
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置換的廣泛應用使得對術後髖關節的疼痛處理更為復雜。對骨水泥假體松動的標准並不適用於非骨水泥型假體。而且,對於非骨水泥假體,盡管沒有松動的影像學上的依據,但術後髖關節的疼痛發生率較骨水泥型假體高。
(1)普通X線平片
進行性的髖臼遷移和髖臼位置改變表明髖臼有松動。髖臼固定螺釘的折斷也表明髖臼松動。進行性的珍珠面從微孔表面的脫落,與髖臼遷移有一致性,可以預期髖臼將會發生松動。
柄松動和大腿痛有很好的相關性,而發生率也較髖臼松動高,判斷柄松動的標準是由Engh等基於對髓腔解剖自鎖型假體(anatomic mellary locking, AML)的廣泛研究而制定的。顯示骨長入和假體穩定性的依據有:(1)無下沉;(2)在骨與假體微孔表面沒有放射線密度增加。穩定的纖維固定提示:(1)無進行性的下沉;(2)在柄微孔表面骨與假體之間,廣泛的不透X線的帶形成。不穩定假體的特點有:(1)假體的進行性下沉;(2)在柄周圍散開偏斜的X線密度增強帶。
對假體柄尖端的硬化骨基座形成的意義,目前判斷不一。一些認為其說明假體有松動,而有些研究則說明假體沒有松動。Engh等經過研究認為,這種硬化骨與假體的緊密接觸,表明假體穩定,而如果局部有X線透亮帶,則往往表明假體不穩。
(2)關節造影術
Barrack等報道了對一些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置換後關節造影術的結果,在16例非骨水泥髖臼中,他們發現關節造影術的敏感度為29%,特異性為89% ,准確率達63%。在股骨柄假體,他們發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的例數均比例較高,准確率為67%
(3)骨掃描
對非骨水泥全髖術後骨掃描顯示,從術後至2年,大部分患者的股骨幹在延遲相上可見核素攝取增加現象,Maniar等發現2年後仍有20%的病人有核素攝取增加,少部分病人這種現象可延續到術後4年。Oswald等在三相骨顯像發現,76%的非骨水泥髖臼假體在術後2年或更長時間有延遲相呈現核素攝取增加。在非骨水泥股骨假體中,有72%的股骨柄尖端在術後2年有異常的鍀同位素攝入。因而,骨掃描對非骨水泥全髖術後患者並發症方面的應用價值可能有限。非骨水泥假體的骨掃描對評估假體穩定性的意義尚令人質疑。
在非骨水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即使沒有並發症的出現,患者的髖關節仍可出現銦111標記的白細胞攝取增加的情況。研究表明,在術後兩年時行白細胞標記的銦111顯像,有50~80%的病人出現股骨幹遠端或髖部攝取增加的現象。因此,用標記白細胞顯像檢查術後並發症的產生是不很可靠的。

三.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及其治療

全髖術後病人出現異常或不可解釋的下肢疼痛,應考慮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可以由任何一種創傷引起,它的發生率,嚴重程度以及病程的進程和損傷的嚴重程度,手術的大小沒有必然的關聯性。早先該綜合症有許多稱呼,現在准確的專業名字為Ⅰ型復雜局限性疼痛綜合症(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但目前被廣泛接受的術語仍為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RSD)。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是指以肢體疼痛、腫脹、僵硬、皮膚變色、多汗和骨質疏鬆為特點的一組臨床表現,由交感神經系統異常和延長反應所引起。
對於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病因還不是非常清楚。有多種理論,包括損傷區的短路效應,即傳出的交感興奮刺激感覺性傳入纖維,神經損傷節段的動脈周圍炎,以及異常反饋進人脊髓聯絡中心。
臨床表現 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是一種劇烈的燒灼樣疼痛,常常被描述為伴有難以忍受的抽痛、刀刺樣破裂感、扭痛或壓榨痛.病人可於手術後立即發生疼痛,也可以發生在術後幾周內。疼痛一般不局限於某一神經的皮支分布區,可因情緒刺激(如驚嚇、發怒)或周圍環境的變化而加重,多見於嚴重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病人。也會出現一些古怪的行為來減輕疼痛,如某些病人喜歡用濕毛巾將患肢包裹起來以緩解疼痛。不喜歡醫生檢查局部疼痛區域。某些病人睡覺時不願蓋被,因為被單也會引起疼痛加劇。許多病例輕微觸摸、熱或軀乾和肢體輕微活動都會加重原有的疼痛。通常疼痛較嚴重,有燒灼感,撕裂樣疼痛,疼痛可沒有誘因而加重,休息後不會緩解。疼痛常開始出現在肢體的遠端,隨時間的延長而向近端發展。以痛覺異常、痛覺過敏、感覺過敏及有血管舒縮和出汗異常為特徵。
在早期階段,往往因交感神經過敏而出現明顯的血管運動不穩定和疼痛。水腫、充血、溫度升高、多汗以及僵硬是本期的特徵。肢體有經常性的潮紅,發燙或變冷,蒼白及疼痛。典型的早期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病人為肢體疼痛但臨床檢查沒有發現其他異常情況。兩側肢體經常有顏色不對稱,或溫度不對稱,或兩者均有。痛覺過敏使病人即使是非常輕微的觸摸也可引起疼痛。經常病人在睡覺的時候都不願蓋被,因為被子在患側的皮膚上都會引起不適。疼痛症狀與體征與周圍神經分布區不相吻合。以後肢體會變得蒼白和乾燥,伴有僵硬加重以及皮膚營養改變。休息時病人可能會較舒適,但要運動時疼痛仍然存在。
在後期階段,可導致嚴重的肢體病殘,如乏力、僵硬、發涼、肌肉萎縮,皮膚營養不良會變得明顯,可持續幾個月或許多年。疼痛程度不恆定的。出現骨質疏鬆的表現。
Mittal 等已證實,鍀-99三期放射性核素骨掃描有助於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早期診斷。但其他文獻報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仍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目前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診斷仍以詳細的病史及臨床檢查為主。可以通過局部阻滯進行診斷性的治療,明確診斷。一般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診斷不易與其他神經疾患相混淆。
目前對於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還沒有很滿意的治療方法。早期交感阻滯配合體療或口服葯物是廣泛推薦的治療方法。如果交感神經阻滯效果良好,可按病人症狀緩解的時間進行持續的阻滯治療,通常一次持續的時間不超過2周。對於一些症狀較輕的病人,如果能耐受輕微的主動活動及積極的輔助活動而且反應良好,可以先用理療部分病人也可得到緩解疼痛。早期的發現和治療可能對預後有一定的影響。
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病人,可進行交感神經切除手術。交感神經切除的手術適應證是:使用局部交感阻滯可得到暫時症狀緩解,但沒有持久療效者。採用節前交感神經切除手術,做交感神經節和交感鏈的切除,一般可以緩解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疼痛。

四.實驗室檢查

五.疼痛性人工全髖關節的治療

4、髖關節脫位能引起水腫嗎

你好,髖關節脫位是有可能引起局部的腫脹的。

5、髖關節脫位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1、兩條腿活動少,不一樣長;
2、大腿內側及臀部皮紋皺褶不對稱;
3、活動髖關節有彈響;
4、髖關節外展受限,即兩條腿不能自如地向外張開。
5、學習走路較晚,而且走起來像鴨步,站立姿勢異常。

6、髖關節脫位的問題。

您好:
從你提供的資料上看,一個嬰兒4個月時查出來有脫位現象,略談我的幾點粗淺觀點:
1、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後脫位為多見,出生時即已存在;
2、病變累及髖臼、肌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的肌肉,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
3、有時可合並其它畸形,如先天性斜頸、腦積水、腦脊膜膨出,其它關節先天性脫位或攣縮等;
4、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應早期診斷,嬰兒期治療效果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認為2~3歲後治療,即使非常成功35歲以後,都將發生髖關節痛,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是獲得痊癒的重要措施;
5、典型性先天性髖脫位,若能早期正確治療,在正常功能刺激下,發展成正常髖關節可能性很大,3歲內治療者有很高治癒率;
6、隨著年齡的增長,股骨頭和髖臼的骨性成份增加,可塑性減少,病理變化加重,雖經正確治療,功能難達到正常;
7、建議你到301醫院骨科就醫,醫生會根據病情進行相應處理及治療。
以上僅供參考,祝你的女兒早日康復!

7、髖關節脫位是怎麼回事?在哪裡可以做個更好的檢查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比較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後脫位為多見,出生時即已存在,病變累及髖臼、肌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的肌肉,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有時可合並有其它畸形,如先天性斜頸、腦積水、腦脊膜膨出,其它關節先天性脫位或攣縮等。
臨床表現
病因學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當然,多發性畸形附有髖關節脫位應屬於先天性畸形。總的說來,近年來大多數學者認為病因並不是單一的。這說是說有許多因素參加才會引起此症的產生。
(一)遺傳因素 無可否認的事實說明此症有明顯的家族史,尤其在雙胎嬰兒中更為明顯,有此症之患者家族中其發病率可以高達20~30%,而且姐妹中更為多見。同樣的疾病在姐妹中可以出現髖脫位半脫位與發育不良三種類型,倘若不進行詳細的,早期的檢查與X線片診斷,除第一類之外,後兩類往往可以遺漏而到達7、8歲時髖關節已完全正常。
(二)韌帶鬆弛因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報告證明關節韌帶鬆弛是一個重要因素。在動物實驗中Smith將小狗的關節囊,圓韌帶切除後,產生髖脫位現象的百分比很高,臨床上Andren指出X線片中恥骨聯合的分離在髖脫位病例中為正常嬰兒的兩倍,他認為這是母體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內分泌使韌帶鬆弛,超量的內分泌變化是引起髖脫位一個重要的因素。同時,Andren、Borglin在新兒髖脫位病例3天以內發現尿中雌酮(Estrone)雌二醇17β(Estradil)排出量與正常嬰兒比較有變化。但是Thieme利用16個病嬰兒與19個正常嬰兒比較,逐月測量時,經統計學處理發現沒有區別。因此,內分泌變化引起韌帶鬆弛學說尚不能成立。
(三)體位與機械因素 髖脫位病例中臀位產有人報道高達16~30%之多,正常生育中臀位產僅佔3%,Wikinson(1963)將幼兒髖關節固定於屈曲、外旋、膝關節伸直,並給予雌激素和黃體酮。可出現髖關節脫位畸位。
出生後的體位亦有人認為是引起此病的一個因素。如在瑞典和美洲印地安人的發病率高的原因是由於嬰兒應用襁褓位有關。
病理改變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病理變化包括骨質變化及周圍軟組織改變兩部分:
(一)骨質變化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根本的變化,這種變化包括髖臼、骨盆、股骨頭、股骨頸,嚴重者還可影響到脊柱。
1.髖臼 安全性髖關節脫位者出生時尚屬正常,而有髖臼外上緣外有切跡,隨著生長發育髖臼逐步變狹而淺,呈三角形。髖臼唇盂增厚,由於股骨頭的不斷擠壓可造成內翻或外翻,髖臼後上方由於股骨頭的擠壓形成假臼,髖臼前緣內上方往往可見一缺損。髖臼由於沒有股骨頭的造模作用而發育不良,髖臼逐漸變小,變淺,臼底充滿脂肪纖維組織,圓韌帶經過不斷牽拉往往增厚肥大充塞於髖臼中。
2.股骨頭 新生兒的股骨頭為畸形,表面有光滑的軟骨面,而後由於脫位於髖臼外,股骨頭的形狀可逐步改變,頭可變大或變小,呈尖錐形或葺形,股骨頭受壓處往往出現部分股骨頭扁平。股骨頭骨骺出現遲緩。有時應用強大暴力手術復位,由於髖臼與股骨頭不相適應,對股骨頭的壓力過大,可造成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3.股骨頸 由於髖關節脫位,股骨頸一般變短而粗,是肢體縮短的一個原因。股骨頸前傾角變大,據Caffey報道正常新生兒前傾角為25°,以後逐步減少至5°~15°之間,當股骨頭外移後,由於正常肌力作用,向股骨頭向前旋轉,前傾角因而增大,一般在60°~90°之間。如果能早期復位,前傾角多能逐步自行糾正。尤其在1歲以內得到復位者幾乎都能恢復正常。
4.骨盆和脊柱 脫位一側的骨盆往往伴有發育不良情況,髂翼較斜,坐骨結節較分開。在兩側脫位時,以上病變存在外,骨盆向前傾斜而使腰前突弧度增加,有時可以出現側彎。
(二)軟組織變化 這是指所有一切髖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包括皮膚、筋膜、肌肉、肌腱、關節囊、韌帶以及髖關節內盤狀軟骨,其中以關節內盤狀軟骨、關節囊與肌腱最重要。
1.盤狀軟骨(Limbus)正常14.8mm的胚胎,髖關節是一堆間質細胞,此後髖臼與股骨頭之間出現間隙,間質細胞塊中間開始吸收至僅存邊緣。到達25mm時出現關節囊與髖臼環狀韌帶(glenoid labrium)任何機械刺激在髖臼形成的主要階段時就會產生正常間質停止吸收出現盤狀軟骨,實際上盤狀軟骨吸收不全多半見於髖臼後上部,它的增生與肥大使股骨頭不能直接指向髖臼中心。Leveurf與Somerville認為這是髖脫位的主要原因,復位的關鍵。在手術中3歲以上的患兒凡牽引後股骨頭不能進入髖臼者,多半有肥厚的盤狀軟骨。這類軟骨完全像膝關節中的盤狀半月板一樣,它遮住了很大一部分關節面使股骨頭與髖臼不能接觸,引起二者之發育不良。
2.關節囊 正常的髖關節囊是一層纖維組織0.5~1.0mm厚薄。自從股骨頭脫離髖臼向外向上移位,小孩負重後,關節囊受到牽拉而增長增厚有時可大2~3mm之多,長期牽拉使關節囊與髖臼上方髂翼粘連,加上圓韌帶、盤狀軟骨與關節囊之間粘連,形成整整一片結締組織,阻礙股骨頭進入髖臼。關節囊在後期呈葫蘆形,有狹窄的頸部,股骨頭本身就不能通過。髂腰肌腱經過關節囊前面,有時在很早期出現一個切跡,阻礙股骨頭復位。關節囊附著在股骨頭以下而不是附著大小粗隆之間。
3.圓韌帶 正常圓韌帶連接股骨頭中心凹與髖臼之內下方。髖關節脫位病例中,關節囊與圓韌帶同時受到牽拉而增長增厚,久而久之圓韌帶與關節囊粘連成一片而消失。圓韌帶內的中心動脈亦因牽位增厚而過早閉塞。
4.肌肉 由於股骨頭向上移位,凡是起自骨盆沿股骨向下行走的大部分肌肉都發生短縮,其中以內收肌及髂腰肌更為明顯,而且許多肌腱有纖維變性。後側肌群包括臀肌,亦有縮短,肌力減弱,影響關節穩定性,出現搖擺步態。
5.筋膜 雖然外側肌群在理論上是被拉長,但可見到臀筋膜有攣縮,患者不能內收,這種筋膜都有纖維組織增生,嚴重者有膠原變性。手術中必須進行筋膜鬆懈才能保證復位。
診斷鑒別
患兒的母親常發現患兒肢體不正常,而來院求診,若無炎症或外傷史,就應引起對本病的警惕。症狀可大致歸納有以下幾點:
(一)關節活動受限 在兒童期先天性髖脫位通常是以無痛和關節活動不受限為其特點。然而在嬰兒和新生兒時期則恰恰相反,有暫時性關節功能障礙,呈某種固定姿勢。典型症狀主訴為患兒肢體呈屈曲狀不敢伸直,活動較健側差,無力,牽拉下肢時則可伸直,但鬆手後又呈屈曲,少數嬰兒下肢呈外旋位,外展位或兩下肢呈交叉位,甚至髖關節完全呈僵直狀態,少數患兒在牽拉下肢時有哭吵。
(二)肢體縮短 單側髖關節脫位常見患側肢體縮短。
(三)其它常見症狀有大陰唇不對稱,臀部、大腿內側或腘窩的皮膚皺折加多,加深或不對稱,會陰部加寬,有時可在牽動患肢時有「彈響聲」或彈跳感。
以上一些症狀如能及時發現,進行仔細檢查,則能做出及時的診斷與治療,治療效果將會大大的提高。
治療預防
診斷
主要依靠體征和X線檢查和測量。新生兒的檢查亦注意下列的各點:
(一)外觀與皮紋 多發性畸形伴有髖脫位時,檢查者往往發現大腿與小腿的比例不相稱,大腿短而粗,小腿卻細長,往往臀部寬大,腹股溝皺紋短或不清楚。臀部檢查時可見兩側的皮紋不同,患側一般升高或增加一條,整個下肢在放平劑時往往感覺患肢外翻15~20°有縮短現象。
(二)股骨頭不能摸到 屈髖屈膝各90°一手握住小腿上端,另一手拇指置腹股溝韌帶處,其它4指置臀部環跳處,將手旋轉小腿時,正常情況下在前面可以發現股骨頭的活動與突起。脫位時,前面空虛而臀部後面的四指卻感到股骨頭在活動。
(三)加里阿齊征(Galeazzi) 將小孩平卧,兩下肢屈膝到85°~90°之間,兩踝放平對稱位,發現兩膝有高低,稱為加氏征。股骨縮短,髖脫位者均出現此征。
(四)外展試驗(Otolani征)將小孩平卧,屈膝、屈髖90°,醫師面向小孩臀部將兩手抓住兩膝同時外展,正常情況兩膝可以放平而觸及桌面。但髖脫位中一側不能到達90°,往往是65°~70°之間,內收肌明顯隆起,稱做外展試驗陽性。有外展至75°~80°之間有滑動或跳動感覺,以後卻可以更外展至90°,稱為Otolani跳動聲,是診斷上一個重要依據。檢查中有時候髖臼內外的彈響聲,彩關節的半月板跳動聲必須分清,不能相互混淆。
(五)關節松動試驗 檢查關節松動的先決條件是股骨頭周圍軟組織很松,肌肉不緊張,股骨頭可以上下移動,進入以及退出髖臼。這類試驗包括下列三種方法:
1.妥馬試驗(Thomas)在新生兒中將健腿屈至腹壁上使腰部前凸消失,將患側腿伸直時可以完全呈一直線。正常嬰兒伸直時仍有30°左右的屈曲存在,又能完全放平成一直線。
2.巴羅試驗(Barlow) 將患肢屈膝使足跟觸及臀部。一手握住踝關節以及同側的大小粗隆,另一手拇指推住恥骨聯合另外4指抵住骶骨。在外展中途時,大拇指用力可感到股骨頭向後脫位,大拇指放鬆時骨頭復入關節。巴羅試驗陽性說明關節鬆弛容易脫位但並不是髖脫位。
3.套疊試驗 小孩平卧,屈髖90°屈膝90°,一手握住膝關節,另一手壓迫骨盆之兩側髂前上棘,將膝關節向下推動,可感到股骨頭向後突出,向上提升時,股骨頭復入髖臼,稱做套疊試驗陽性。
上三組關節松動檢查法一般適用於新生兒,並且能合作不哭吵鬧的情況下才能正確,否則往往不能檢查,因此,尚有一定的限制。
(六)跛形步態 雖然早期診斷非常重要,但仍有不少病例是因跛行而來門診。此類步態在行走中稍加分析即可看出。小孩走路當患肢在負重期(stance phase)是骨盆有下垂,晃動,不能上升:在擺動期(swing phase)時卻不明顯。此類檢查一般在小孩行走之後才能明確診斷,最早約2足歲以上,但治療時就比較晚了。兩側髖脫位患孩在行走中骨盆兩側撮動非常明顯,常稱做鴨步搖擺姿態,臀部向後突出,腰椎向前突增加,檢查很容易想到髖脫位。
(七)屈氏試驗(Trendelenurg征) 這是一個古老方法,目前已很少應用。小孩站立,當健側單腿站立,患腿上舉,骨盆同側向上升高。相反,當患肢單腿站立時,因患側股骨頭不在髖臼內,加上臀肌萎縮,髖關節不穩,致使骨盆向下垂。
(八)大粗隆上升 正常嬰兒自髂前上棘經大粗隆頂點至坐骨結節呈一條直線,稱做奈氏線(Nelaton)。倘若股骨頭不在髖臼內,而向上脫位時,大粗隆隨之上升,這三點不在一條直線上。
X線檢查 臨床檢查是診斷的第一步,它只能說明髖關節有問題,但最後作出診斷需用X線攝片。嬰兒出生後2~3月內,股骨頭骨骺骨化中心尚未出現,X線檢查乃依靠股骨頸的干近側端與髖臼關系來測量。骨化中心出現後,攝片包括雙側髖關節的骨盆片可以確定診斷,攝片時將雙下肢並攏,將患肢上推和下拉住各攝一片對比測量,則變化更明顯可靠。測量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連接雙側髖臼Y型軟骨的水平線(稱Y線或Hilgenreiner線),自髖緣外側骨化邊緣的垂線(稱Perkin線或Ombredarne線),兩線交叉將髖臼劃為四區,正常股骨頭骨化中心應在其內下區,若位於其它地區,則為脫位。脫位側骨化中心常較小。
(二)髖臼指數 自Y形軟骨中心至髖臼邊緣作連線,此線與Hilgenreiner線間夾角稱髖臼指數,此角說明髖臼之斜度亦是髖臼發育程度(圖6)。出生時髖臼指數為25.8~29.4°,6個月嬰兒在19.4°~23.4°(Caffey 1956)。2歲以上者在20°以內。多數學者認為超過25°即為不正常,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如超過30°則有明顯脫位趨向。近年來對於正常新生兒的髖臼指數發現高達35~40°,而絕大多數以後轉化為正常髖關節。因此在診斷上下不能單看髖臼指數一項。但大於正常值者說明臼頂傾斜度增加,為髖臼發育不良。
(三)骨骺外移測定 自股骨頭骨骺中心至恥骨聯合中央垂線之間距離稱為旁氏中心距,兩側比較,有距離增寬表明股骨頭向外移位。常用於髖關節半脫位,此法在測量輕度半脫位時很有價值,骨骺出現前,同樣可用股骨頸內側緣為點作測量。
(四)Von Rosen線 雙側大腿外展45~50°並內旋,攝包括雙側股骨上端至骨盆正位片。作雙側股骨中軸線,並向近側延長即Von Rosen線。正常時此線通過髖臼外上角;脫位時通過髂前上棘。在股骨頭骨化中心未出現前,對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
(五)興登(Shenton)線 正常骨盆X線中恥骨下緣之弧形線與股骨頸內側之弧形可以連成一條完整的弧度稱做興登氏線。凡有髖脫位,半脫位病例中,此線完整性消失。
此線在任何脫位中都消失,因此不能區別炎症、外傷、先天性等情況。但是仍不失為最簡單的診斷方法這一。
(六)股骨頸前側角攝片 偶爾需要X光攝片進一步明確前傾角的情況,最簡單的方法是患兒平卧,髖部向上作骨盆正位攝片。同樣,將大腿完全內旋再作骨盆正位攝片,將兩片比較可以看出完全內旋時股骨頸全長出現,股骨頭清楚,髖骨向上時股骨頭與大小粗隆重疊,可以估計前傾角的存在。
(七)關節造影 一般情況之下很少有必要進行關節造影來明確診斷,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需要明確盤狀軟骨、關節囊狹窄、復位失敗原因時,造影術偶有必要。在全身麻醉下,髖關節進行皮膚消毒無菌操作,在關節前作穿刺注射1~3ml35%碘油造影劑(diodone diodast)。在透視下可以發現髖臼外緣有無障礙,髖臼外緣的軟骨情況以及關節囊有無狹窄,必要時手法復位後可以再次造影明確股骨頭是否完全進入髖臼,盤狀軟骨的復位與變形。由於操作復雜,造影充盈不足,讀片困難,近年來較少有人應用造影診斷。
(八)中心邊緣角(CE角) 隨訪病例時常需測定股骨頭進入髖臼的程度,偉氏(Wibeng)取股骨頭中心為一點,髖臼外緣為一點,連此兩點成一直線。髖臼外緣作垂直線向下,兩線成鈍角於髖臼外緣稱邊緣中心角。此角正常范圍為20~46°,平均35°;15~19°為可疑;少於15°,甚至負角,表示股骨頭外移,為脫位或半脫位。
並發症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治療後出現的並發症大多與手法粗暴、牽引不夠,手術指征未掌握,未弄清阻礙復位因素和固定不當等原因所致。多數可以避免。常見並發症有:
(一)再脫位 常因阻礙復位因素未消除。X線出現假象,換石膏時不小心,前傾角過大或髖臼發育不良,因而即使復位後,還是較易再脫位。
(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這類並發症主要是由於手法粗暴或手術創傷過大,損傷了股骨頭的血供;固定時強力極度外展;復位前牽引不夠或內收肌、髂腰肌未松解,復位後股骨頭受壓過度及還有一些原因不明。
(三)髖關節骨性關節病 是晚期的並發症,一般在年齡較大患兒手術後,待到成年後往往較難避免有些類並發症出現。
(四)股骨頭骨骺分離,股骨上段骨折,坐骨神經損傷等,這些均為牽引不足,復位時使用暴力或麻醉太淺等原因引起,一般均可避免。

8、髖關節脫位如何診治?

按股骨頭脫位的方向可分為前、後和中心脫位,以後脫位最為常見,佔全部脫位的85%~ 90%。

(1)髖關節前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分類閉孔下、髂骨下與恥骨下脫位。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有強大暴力所致外傷史;患肢呈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腹股溝處腫脹,可以摸到股骨頭;X 線片可以了解脫位方向。

③治療復位以Allis 法最常用。固定和功能鍛煉方法同髖關節後脫位。

(2)髖關節後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髖關節後脫位的分類按有無合並骨折可以分為5 型。

單純性髖關節後脫位,無骨折,或只有小片骨片;髖關節後緣有單塊大骨折片;髖臼後緣有粉碎性骨折,骨折塊可大可小;髖臼緣及壁亦有骨折;合並有股骨頭骨折。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明顯外傷史;明顯的疼痛,髖關節不能活動;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以在臀部摸到突出的股骨頭,大粗隆上移明顯;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經損傷表現;X 線檢查,了解脫位情況及有無骨折。

③治療。

第1 型的治療:復位宜早,最初24 ~ 48 小時是復位的黃金時期,最好盡可能在24 小時內復位完畢。常用的復位方法Allis 法,即提拉法。復位後,用綳帶將雙踝暫時捆在一起,於髖關節伸直位下將患者搬運到床上,患肢作皮膚牽引或穿丁字鞋2 ~ 3 周。不必石膏固定。需卧床休息4 周。卧床期間作股四頭肌收縮動作。2 ~ 3周後開始活動關節。4 周後扶雙拐下地活動。3 個月後可完全負重。

第2 ~ 5 型的治療:考慮到合並關節內骨折,日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的機會明顯增多,因此主張早期切開復位與內固定。

(3)髖關節中心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分類。髖關節中心脫位可分為下列各型。單純性髖臼內側壁骨折(恥骨部分),股骨頭脫出於骨盆腔內可輕可重;後壁有骨折(坐骨部分),股骨頭向後方脫出可有可無;髖臼頂部有骨折(髂骨部分);爆破型骨折,髖臼全部受累。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強大暴力外傷病史;後腹膜間隙內出血甚多,可以出現出血性休克;傷處腫脹、疼痛、活動障礙;大腿上段外側方往往有大血腫;肢體短縮情況取決於股骨頭內陷的程度;合並有腹腔內臟損傷的並不少見;X 線檢查可以了解傷情,CT 檢查可以對髖臼骨折有三維概念的了解。

③治療。髖關節中心脫位可以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合並腹部內臟損傷,必須及時處理。

第1 型的治療:輕度股骨頭內陷,髖臼骨折不重的可不必復位,需卧床休息10 ~ 12 周,作短期皮膚牽引以緩解症狀。內移明顯者,需用骨牽引復位,一般牽引4 ~ 6 周。3 個月後方能負重。

髖臼骨折復位不良者,股骨頭不能復位者,同側有股骨骨折者都需切開復位,用螺絲釘或特殊鋼板作內固定。

第2 ~ 4 型的治療:這類損傷髖臼損毀明顯,治療比較困難。

一般主張切開復位和合適的內固定。第4 型病例,髖臼損毀嚴重往往發生創傷性骨關節炎,必要時可施行關節融合或全髖置換術。

與髖關節脫位腹股溝腫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