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髖關節融合怎麼辦才能鍛煉啦開視頻
1
2、髖關節保健操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關節面最大和結構最復雜的關節,由於膝關節滑膜廣泛並位於肢體較表淺部位,故遭受損傷和感染的機會較多,膝關節滑膜炎主要是因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而造成的一組綜合症。如半月板損傷、滑膜損傷、交叉韌帶或側副韌帶損傷,關節內損傷和脫位,膝關節骨關節炎繼發膝關節慢性滑膜炎和關節游離體等。另一種原因是感染,其中常見的是滑膜結核,一般講,滑膜內血管豐富,血液循環良好,對細菌抵抗力較強,但在感染結核菌的情況下,病情進展較緩慢,其症狀表現時好時壞,此為膝關節慢性滑膜炎之一。
滑膜解剖與性能
滑膜是一層具有豐富血管的結締組織,除了關節軟骨和半月板之外,它覆襯了關節內大部分結構,包括關節纖維囊內側面、關節內韌帶和肌腱表面,以及關節內骨面。
(一)滑膜
滑膜可分為兩層,即較薄的表層和滑膜下層,表層有2---3層細胞,在電鏡下可確認出兩種細胞,但兩者之間無明顯界線,它們和巨噬細胞密切相關,構成滑膜表層的兩種細胞如下:
1、巨噬細胞樣細胞(A(M)):這種細胞體積大,並有許多偽足伸入滑膜間隙中,胞漿內有大量的溶酶體和吞噬空胞,這種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進入關節腔的內源性或外來的異物,如關節內出血、關節磨損脫落的軟骨微屑及注入的葯物。異物被吞入一個吞噬空泡內,隨後空泡與溶酶體融合,在空泡內溶酶體被激活,通過降解酶作用,產物從細胞排出,進入滑液,或疏鬆結締組織內。但有些物質以不溶解形式存在於滑膜細胞內,保持不活動狀態。
2、纖維母細胞樣細胞(B(F)):這種細胞有大量粗面內質網、核糖體和多糖體,也有Golgi器和光面內質網,以及很多的含氧化酶和用於氧化磷酸化場所的線粒體。這種細胞和滑液內的透明質酸鹽--蛋白質的合成及分泌有關。滑膜細胞層與滑膜下層之間沒有基底膜,此點與上皮不同。滑膜下組織可以是疏鬆性、脂肪性和纖維脂肪性。
(二) 關節囊與滑液
包繞滑膜的關節囊與關節兩骨端的骨膜緊密相連,關節囊常為"間斷性",故滑膜組織可以從孔隙中突出,而形成滑囊。完全正常的滑膜是平滑的,一般沒有絨毛狀突起。除非在大的脂肪皺襞之間,但此處絨毛小而少,且無血管,故這些部位損傷不易癒合。
滑膜液
滑膜液位於關節腔內,也稱關節液或滑液,是由滑膜下毛細血管內的血漿濾過,經過滑膜進入關節腔,同時滑膜細胞也分泌許多透明質酸,共同形成滑膜液,以潤滑關節,營養軟骨,在正常情況下,關節腔的滑液量很少,不宜抽取,即使大關節如膝關節最多也不超過4ml,各種原因所致的關節疾病,均可使滑膜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引起關節炎性反應,使滑膜液的量和成分發生變化,通過關節穿刺抽取滑膜液進行分析,對關節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正常滑膜液呈淡黃色或無色,清晰透明,但不能自行形成凝集塊,粘蛋白凝集試驗良好,白細胞數<0.2×109/L中性粒細胞<25%,葡萄糖含量(空腹)略低於血糖水平,細菌培養為陰性。
1、滑膜液中可有多種晶體成分,如在偏振光顯微鏡下發現強烈的雙折射光的尿酸鈉結晶,有助於痛風的診斷;如呈弱陽性雙折射光為焦磷酸鈣結晶,支持假性痛風的診斷。
2、在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的滑膜液中可發現類內風濕細胞或稱"類風濕關節炎細胞"是帶有折光的周邊包涵體的中性粒細胞,包涵體內含有免疫復合物和補體,此類型的RA預後差。
3、葯物性狼瘡患者滑膜液中有時可看到典型的狼瘡細胞,但對狼瘡的診斷幫助不大。此外,有些患者可有多核細胞及腫瘤細胞。
4、對懷疑為感染關節炎者,即使滑膜液革蘭氏染色,顯微鏡下觀察找不到細菌,或細菌培養為陰性,也不能除外感染性關節炎的診斷,必要時作厭氧菌培養,真菌培養及結核菌培養等檢查。
病因病理
(一) 病因
膝關節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繼發於膝關節骨關節炎,主要是因軟骨退變與骨質增生產生的機械性生物化學性刺激,繼發膝關節滑膜水腫、滲出和積液等。在青壯年人多因急性創生和慢性損傷所致。急性外傷包括有:膝關節扭傷、半月板損傷、側副韌帶或交叉韌帶損傷,關節內積液或有時積血,表現為急性膝關節外傷性滑膜炎。有時也可因單純膝關節滑膜損傷所致,如外傷較輕,或長期慢性膝關節勞損。加上風、寒、濕邪侵襲,可使膝關節逐漸出現腫脹和功能障礙者,則形成慢性膝關節滑膜炎。
關節腫脹型主要是過度運動後腫脹為主,疼痛輕重不一。非腫脹型,以關節疼痛為主,常伴有輕度腫脹。研究證實,兩種類型實質相同,只是滑膜病理改變程度不同而異。研究者發現,當膝關節長時間單一動作超量運動之後,滑膜組織充血水腫,紅、白細胞及纖維素滲出與關節腔內壓升高及氧分壓下降呈正相關系,且當滲出速度超過滑膜代償性吸收速度時,關節積液,進而使關節腔內壓繼續升高,氧分壓繼續下降的惡性循環,久之滑膜退變脂肪化生等慢性無菌炎症形成,從而認為,超量運動之後,創傷性滑膜炎的發生,不僅與關節面的重復揰擊,關節囊的損傷有關,而且在病程的發展及轉歸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二)病理
膝關節滑膜損傷後,滑膜呈現充血、水腫和中性粒細胞浸潤。滑膜血管擴張,血漿和細胞外滲,產生大 量滲出液,同時滑膜細胞活躍,產生大 量粘液素。滲出液中含有紅細胞、白細胞、膽紅質、脂肪、粘液素和纖維素等。嚴重者關節積液呈血性。關節腫脹及活動受限。如不及時處理,晚期可發生滑膜肥厚、關節內粘連和軟骨變性等。如果反復損傷,滑膜反應即可轉為慢性,表現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這些現象均為非特異性滑膜反應。嚴重損傷造成滑膜缺損時,其癒合較快,這是由於滑膜細胞可以再生和增生,同時其它組織和細胞也可以生化為滑膜細胞。但是嚴重增生性膝關節炎,滑膜絨毛水腫、肥大、增厚,形成許多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滑膜皺襞,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生物學的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力顯著降低。
臨床表現與診斷
多數膝關節滑膜炎,是在上述各種膝關節損傷等情況下並發的,但也可以單獨發病或繼發於膝關節骨關節炎,後者多為老年人。在青壯年人多有急性膝關節外傷史,傷後膝關節開始發生輕度水腫、疼痛、活動受限及跛行。通常在傷後6---8小時出現滑膜反應性積液,膝關節明顯腫脹、發熱,不敢活動。檢查發現膝關節屈伸活動受限,下蹲困難並伴有疼痛,關節周圍可有局限性壓疼點,浮髕試驗陽性。慢性損傷性滑膜,可能無明顯外傷史,主要表現膝關節發軟及活動受限,腫脹持續不退,不敢下蹲。活動增多時加重,休息後減輕。久病者,可捫到膝關節囊肥厚感。對膝關節積液多者或反復出現積液者,可做關節積液檢查,它能反應出滑膜炎的性質及其嚴重性。故關節穿刺和滑液檢查,對膝關節滑膜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膝關節創傷滑膜炎,易誤診為"良性關節痛",給予單純對症治療,效果差且常遺留後遺症。因為滑膜病變及關節液滲出性變化程度與關節腔內壓升高及氧分壓下降正相關系,所以提高關節腔氧分壓,降低關節腔內壓,具有促進炎症吸收及滑膜修復作用。
滑膜炎能否徹底痊癒
滑膜炎是滑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症,造成分泌液失調形成積液的一種關節病變,長期以來,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帶來了很多麻煩,有些患者四處求醫,反復發作,痛苦不堪,甚至心理蒙上一層陰影,滑膜炎是不治之症,那麼滑膜炎能不能徹底治癒,我們認為注意三個環節,1.及時明確診斷;2.及時有效的綜合治療;3.及時的功能鍛煉,做好日常保健,此三個環節缺一不可。
1、及時明確診斷
滑膜炎症狀主要是關節腫脹,其次是疼痛,功能障礙,肌萎縮,所以如果發現有類似的情況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細檢查,以防漏診,避免延誤病情。有些患者在沒有正確診斷下,盲目的治療,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2、及時有效的綜合治療
經確診後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是很關鍵的,滑膜炎早期一般主要是急性期,採用西醫方法,比如:激素、抽液、沖洗、抗生素等治療,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若治療不徹底,錯過最佳治療期,炎症逐漸轉化為慢性期,反復積液滑膜肥厚、粘連,影響到關節的功能問題,本中心治療技術綜合,主要運用外貼以拔毒外出,軟堅散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口服益腎膠囊,補益肝腎,通經活絡,祛風除濕,強骨壯筋,同時輔助九針,熱敷等方法徹底治療急慢性滑膜炎,療效顯著,2-3個療程治癒,有些患者在用葯以後症狀很快控制,消失就停止治療,但不知此時炎症並沒有完全消除,容易造成積液反復,正確方法是症狀消除後連續鞏固15-30天時間。
3、及時有效的適度鍛煉和康復後保健
滑膜在治療過程中,關節要停止活動,甚至可能制動,目的是減少積液分泌,但是此方法容易引起關節功能喪失,肌萎縮,誘發關節的其它病變,我們主張治療與功能鍛煉同時進行,避免愈後並發症,因為本中心葯物能快速有效控制滑膜炎症,配合正確的功能活動,可以加快積液的吸收,康復後的保健至關重要,因為正常的關節容易誘發滑膜炎,何況滑膜炎的愈後,所以愈後保健是很有必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滑膜炎可以徹底治癒
3、正骶髂雙腿搖正法怎麼操作
骶髂關節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狀關節面構成的,為凹凸不平、互相嵌插的耳狀關節面,關節囊緊張,並有許多堅強的韌帶包裹,活動范圍極小,是人體軀干向下肢傳遞重量與支撐的關節,而雙足或兩側坐骨結節所受的外力,也必須通過骶髂關節才能傳到軀干。
骶髂關節半脫位,分急性與慢性兩種,可單獨發病,也可因其他傷病而並發或就是該病的一個組成部分。但診斷和治療中常常被忽略,或誤診、漏診。若脫位關節未被矯正可長期遺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經痛麻等症狀。有的則表現為泌尿生殖系統病症(如月經不調,尿頻、尿急、遺尿、陽痿等)且久治不愈。實際上根源多為骶髂關節半脫位致骨盆扭轉/傾斜,使盆內臟器及所支配的神經血管受到壓迫或牽拉,一旦骶髂關節錯位糾正,骨盆位置恢復正常,許多內臟病變亦隨之得到緩解。
急性骶髂關節損傷多由外傷所致,如彎腰搬取重物時姿勢不當;跌倒時臀部著地;肩擔重物時突然失足等,身體失去平衡,重心突然轉移,身體來不及適應而導致骶髂關節錯位。根據受傷的姿勢與外力的作用方向,可造成骶髂關節向前或向後錯位。
前錯位:
發生於下肢伸髖屈膝的位置上,如劇烈奔跑、跳遠或勞動中一腿伸髖屈膝,用肩推重物時,大腿前部的股四頭肌強力收縮向前猛力牽拉髂骨,同時由於同側骶髂關節後面韌帶的作用,使骶髂關節向後旋轉,導致髂骨向前下錯位;
後錯位:
發生於下肢屈髖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溝壕、彎腰搬取重物時,大腿的後部肌肉強力收縮,牽拉髂骨向後,軀干、脊柱及骶骨向對側前方旋轉時,導致骶骨向後上錯位。
診斷:
①外傷、勞損、產後、風寒濕侵襲、先天因素。
②繼發於其他疾病及損傷,如: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椎管狹窄、骨質增生、盆內臟炎症……(需排除關節結核,強直性脊柱炎、腫瘤侵犯等) .
症狀:
一側腰骶部疼痛,重者患肢不敢著地、負重及站立,行走困難。坐位時患側臀部不敢著力,常以健側臀部著床,患肢保持屈髖屈膝位,翻身困難,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經放射性痛(或麻)。鞍區症狀,腹股溝部及內收肌群痙攣性疼痛,其他內臟表現(如痛經、陽痿等)。
體征:
壓痛(關節部、梨狀肌、坐骨神經行程、內收肌群……)。髂後上
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長、腰椎側彎…… 患側骶髂關節處明顯壓痛,骨盆分離試驗,「4」字試驗及床邊試驗陽性
4、x線片:關節間隙不等寬,密度不均,骨盆傾斜。(或可見)恥骨聯合分離。
復位手法:
由於骶髂關節內外有堅強的韌帶固定,關節面耳狀面相互嵌扦咬合緊密,
(對維持骨盆環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有人認為是「不可動關節」,但實際上仍屬於「微動關節」。一般情況下不易輕易半脫位,但一旦形成半脫位,則自行歸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常常遺留頑固性疼痛等症狀,且給腰腿痛診斷和鑒別診斷帶來混淆和困難。正因為如此,其手法復位尤其顯得重要。
2,由於骶髂關節屬於微動關節,其復位難度也相對大一些。人們對腰椎復位的方法都比較熟悉,研究也很多,手法多達數十種。而對骶髂關節移位(錯動或半脫位),人們對其重視、認識,了解的普遍性以及掌握有效復位手法的種類和熟練程度就差得多,因而有必要多加一些介紹。
3、以下介紹幾種經作者精選、改進和創編的有效手法供參考。這里必須指出的是,手法復位前,首先必須弄清楚患者屬於前脫位還是後脫位。這樣施術才能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否則將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南其轅而北其轍了。(註:復位手法名稱為本人自行命名的,不一定科學准確,而只是為了形象化和便於記憶)。
骶髂關節半脫位若干復位手法
診斷
手法 前脫位 後脫位
側卧位 1 側壓法(患側在上)
2 雙手抓—推法
俯卧位 1 屈膝跟—臀法
仰卧位 1 「之」字法 「四」字法
2 屈髖屈膝壓腹法
3 屈髖分膝法
4 推揉搖正法
5 頂—拉下肢法
一.仰卧單膝壓腹法
(一)體位:仰卧,健側下肢平伸,患側下肢屈髖屈膝。雙手置於腹部(以保護季肋部不被壓傷)。
(二)手法:醫者一手扶住膝蓋,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氣後屏氣,醫者趁勢將膝部壓向對側季肋部方向,連續彈壓3次。此時常可聞及腰骶部復位聲響,術畢。
(三)適應征:骶髖關節半脫位之前脫位。
二.俯卧足跟壓臀法(屈膝跟—臀法)
(一)體位:患者俯卧,患側屈膝,足跟接近臀部。
(二)手法:醫者一手抵住患側骶髂關節,一手握持踝部,將足跟壓向臀部。在操作過程中,可握住踝部將髖關節同時內旋、下壓或外旋、下壓,此時常可聞及骶髂關節復位聲或手下有滑動感。
(三)適應症:骶髂關節半脫位之後脫位。
三.仰卧屈髖壓膝法(分膝法)
(一)體位;仰卧,兩膝分開,雙足跟並齊,使鼻—臍一足跟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雙手置於腹部,全身放鬆。
(二) 手法:令患者雙目微閉,「意守丹田」,然後深吸氣後再緩慢呼出,至呼氣將盡
時,醫者雙手將分開的雙膝用有彈性的巧力下壓,此時常可聞及腰骶部復位之彈響聲,術畢。
(三)適應症:此手法適用范圍很廣,主要包括:
1.骶髂關節半脫位,無論是前脫位還是後脫位,亦無論是單側或雙側,均可復位。
2.腰骶關節錯位。
3.髖關節半脫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長。
(四)說明:
1.此法對腰—骶—盆—髖各部位關節錯縫,偏移不正,骨盆扭轉,傾斜及
由此而引起的「假性下肢不等長」
(非下肢本身器質性缺陷造成的不等長)等病變均有確實可靠的復位效果,且多能一次成功。而且手法簡練,只需1人操作。
2、人體猶如一座結構復雜的高層大廈,站立時「大廈」的基座便是骨盆。由於承受體重及運動負荷的需要,腰—髂—髖-—節結構復雜,肌肉韌帶堅強,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聯動系統。尤其是骶髂關節處於這個系統的樞鈕部位,其關節面吻合牢固,周圍肌肉、韌帶、關節囊堅韌,因此關節活動度很小(微動關節),一般情況下,若非較大外力是不能輕易造成移動、錯位的;另一方面,一旦發生錯位(半脫位多見),則引發一系列病理改變。向上則可影響脊柱,向下影響下肢,引起常見的腰一臀—腿—足疼痛。更有甚者還可引發一系列腹腔及盆腔內臟病變,如婦女分娩常因骨盆擴張,發生骶髂關節半脫位或恥骨聯合分離症,除腰骶、恥骨部疼痛外,常可誘發月經不調、痛經、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多種疾病。因此骶髂關節半脫位在腰腿痛及若干內臟病變的病理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其進行正確的矯正復位,對治療上述疾病同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此點在臨床實踐中往往未被人們引起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有時即使意識到了這點,也多缺乏確實有效的復位手段。本人總結倡用的這一方法實用、簡便、高效,屢試屢驗,茲不揣鄙陋,特向同仁「毛遂自薦」。
3、這一復位手法是建立在生物力學及經典力學杠桿原理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其原理簡述如下: ·
(1)基準線:首先使患者躺正體位,使鼻尖一臍部一雙足跟三點處於—直線上。
(2)支點:患者上半身的體重為上部固定點,並攏的雙足跟為下端的固定點(支點)。
(3)力點:雙膝。
(4)杠桿:(連桿力臂)雙膝→股骨→髖關節→骶髂關節→腰骶關節→腰脊柱,構成一個雙側對稱的力學傳導鏈(杠桿傳動鏈)。
(5)作用機制:當醫者將患者雙膝同時下壓時,作用力將沿上述杠桿系統均勻地向兩側向心性地逐段逐節傳導,使沿途各個偏歪、錯位之關節(包括易動關節及微動關節)依次獲得復位矯正。這一過程猶如火車開動前常需先向後作瞬間「倒退撞擊」一樣,使聯接各個車箱之間的、原來處於松動狀態的「天佑鉤」
(詹天佑發明),立即相互緊密咬合復位。此法是經典杠桿力學與現代骨科生物力學相結合,傳統正骨手法與現代整脊手法相結合的產物。其方法簡便,用力輕巧,具有「四兩撥千斤」之妙。
「關節錯位」是臨床上常見的損傷,是指骨關節之間,由於不同的損傷,使正常的解剖結構發生了微小錯位[1]。這種改變比半脫位程度輕,所以在X線攝片上還不能得到准確反映。中醫推拿科、傷科對以上損傷,不論從診斷上還是治療上均具有特色。 「椎骨錯縫」見於1983年版中醫高等院校教材(推拿學),臨床上又與「岔氣」、「屏傷」、「迸傷」的病因病機臨床特點極為相似。早在上世紀60年代樊春洲教授曾提出「小關節半脫位」之說,後又有小關節錯位[2]、小關節滑膜嵌頓症、小關節絞鎖症、小關節扭傷、小關節紊亂症,及小關節綜合征等稱法,名稱雖各有異,但其發病過程,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手法效果均有共同之處,故常為一談[3]。本文在匯總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就骶髂關節錯位的概況做一總結。
八、手法治療成功的標志:復位時多數可聽到關節「咔嚓」聲響或關節輕度移動感。術後檢查兩側髂後上棘在一水平線上,即兩側髂嵴等高、雙下肢等長,患者痛減方為復位成功[8,15]。
存在問題:(1)稱呼較為混亂,又稱骶髂關節半脫位、骶髂關節滑膜嵌頓症、骶髂關節絞鎖症、骶髂關節扭傷、骶髂關節紊亂症及骶髂關節綜合征等 [3,14,16]。(2)診斷和療效評價方面缺少客觀指標,多為主觀性的內容。如用拇指觸摸髂後上棘來判斷錯位及有無復位等。(3)骶髂關節錯位的許多診斷標准不具備特異性。如「4」字試驗、床邊試驗、擠壓骨盆和骨盆分離試驗陽性主要見於強直性脊柱炎和緻密性髂骨炎等,不一定就是骶髂關節錯位所特有。骨盆正位片X線示患側骶髂關節密度增高,關節下緣骨質增生,兩側關節間隙不等和毛糙等徵象多見於強直性脊柱炎。即使形態上有改變,也往往由於投照時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得不確定(4)治療上多採用手法治療,但所謂的特異性手法缺少對照研究的驗證。針對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專業的同道們認真地加以研究,解決這些學科的核心問題,以提高本學科的科學性和治療水平。
參考文獻
1.孟鋒. 論「骨錯位」「筋出槽」理論的臨床應用[J]. 北京中醫,1997,16(1):31-32.
2.魏徵. 脊椎病因治療學.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M].1987.2-3.
3.李爾年,方偉. 34例「椎骨錯位」的手法冶療報道[J]. 按摩與導引, 2002,18(4):59-60.
4.欒明擁,欒明義,汪超等. 欒氏正骨診治骨關節錯位的特點[J]. 遼寧中醫雜志,2002,29(8): 462-463.
5.蔡克冬,池開宇. 骶髂關節骨錯位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9例臨床分析[J].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1998,6(4):39-40.
6.張玉森,葛玉華. 手法整復加針灸治療骶髂關節半脫位68例. 湖南中醫葯導報2002, 8(5): 275.
7.姜躍國. 骶髂關節錯位的診治體會[J]. 中國骨傷,2001,14(2):73.
8.黃樹林,張國強. 中老年骶髂關節骨錯位98例治療體會[J]. 中醫正骨,1997,9(3)::34.
9.吳荷生. 綜合療法治療少兒髖關節錯位50例[J]. 實用中醫葯雜志, 2001,17(3):18.
10.龍國峰. 手法治療產後骶髂關節錯位[J]. 按摩與導引, 2001,17(6):67.
11.卜會亭. 推按拉腿法治癒骶髂關節後側半脫位[J]. 中國民間療法,1997,(1):14-15.
12.龍山客. 骶髂關節錯位的診療與漏誤診討論[J]. 按摩與導引, 2003,19(1)::59.
13.賀宗禮,李永清,賀亞萍. 手法治療骶髂關節錯位123例[J]. 廣西中醫葯, 1996,19(3):11.
骶髂關節半脫位其實十分常見,分急性與慢性兩種,可單獨發病,也可因其他傷病而並發或就是該病的一個組成部分。但診斷和治療中常常被忽略,或誤診、漏診。若脫位關節未被矯正可長期遺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經痛麻等症狀。有的則表現為泌尿生殖系統病症(如月經不調,尿頻、尿急、遺尿、陽痿等)且久治不愈。實際上根源多為骶髂關節半脫位致骨盆扭轉/傾斜,使盆內臟器及所支配的神經血管受到壓迫或牽拉,一旦骶髂關節錯位糾正,骨盆位置恢復正常,許多內臟病變亦隨之得到緩解。由於很多醫務人員對這一問題缺乏足夠重視或至今仍不太熟悉這一病症,我們在此不防多做一些介紹(當然也只能是擇其要領)。
(一)診斷要點:
病史:
①外傷、勞損、產後、風寒濕侵襲、先天因素。
②繼發於其他疾病及損傷,如: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椎管狹窄、骨質增生、盆內臟炎症……(需排除關節結核,強直性脊柱炎、腫瘤侵犯等)
症狀:
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經放射性痛(或麻)。鞍區症狀,腹股溝部及內收肌
群痙攣性疼痛,其他內臟表現(如痛經、陽痿等)。
體征:壓痛(關節部、梨狀肌、坐骨神經行程、內收肌群……)。髂後上
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長、腰椎側彎……
4、x線片:關節間隙不等寬,密度不均,骨盆傾斜。(或可見)恥骨聯合分離。
(二)復位手法:
由於骶髂關節內外有堅強的韌帶固定,關節面耳狀面相互嵌扦咬合緊密,
(對維持骨盆環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有人認為是「不可動關節」,但實際上仍屬於「微動關節」。一般情況下不易輕易半脫位,但一旦形成半脫位,則自行歸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常常遺留頑固性疼痛等症狀,且給腰腿痛診斷和鑒別診斷帶來混淆和困難。正因為如此,其手法復位尤其顯得重要。
2,由於骶髂關節屬於微動關節,其復位難度也相對大一些。人們對腰椎復位的方法都比較熟悉,研究也很多,手法多達數十種。而對骶髂關節移位(錯動或半脫位),人們對其重視、認識,了解的普遍性以及掌握有效復位手法的種類和熟練程度就差得多,因而有必要多加一些介紹。
3、以下介紹幾種經作者精選、改進和創編的有效手法供參考。這里必須指出的是,手法復位前,首先必須弄清楚患者屬於前脫位還是後脫位。這樣施術才能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否則將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南其轅而北其轍了。(註:復位手法名稱為本人自行命名的,不一定科學准確,而只是為了形象化和便於記憶)。
骶髂關節半脫位若干復位手法
診斷
手法 前脫位 後脫位
側卧位 1 側壓法(患側在上)
2 雙手抓—推法
俯卧位 1 屈膝跟—臀法
仰卧位 1 「之」字法 「四」字法
2 屈髖屈膝壓腹法
3 屈髖分膝法
4 推揉搖正法
5 頂—拉下肢法
一.仰卧單膝壓腹法
(一)體位:仰卧,健側下肢平伸,患側下肢屈髖屈膝。雙手置於腹部(以保護季肋部不被壓傷)。
(二)手法:醫者一手扶住膝蓋,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氣後屏氣,醫者趁勢將膝部壓向對側季肋部方向,連續彈壓3次。此時常可聞及腰骶部復位聲響,術畢。
(三)適應征:骶髖關節半脫位之前脫位。
二.俯卧足跟壓臀法(屈膝跟—臀法)
(一)體位:患者俯卧,患側屈膝,足跟接近臀部。
(二)手法:醫者一手抵住患側骶髂關節,一手握持踝部,將足跟壓向臀部。在操作過程中,可握住踝部將髖關節同時內旋、下壓或外旋、下壓,此時常可聞及骶髂關節復位聲或手下有滑動感。
(三)適應症:骶髂關節半脫位之後脫位。
三.仰卧屈髖壓膝法(分膝法)
(一)體位;仰卧,兩膝分開,雙足跟並齊,使鼻—臍一足跟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雙手置於腹部,全身放鬆。
(二) 手法:令患者雙目微閉,「意守丹田」,然後深吸氣後再緩慢呼出,至呼氣將盡
時,醫者雙手將分開的雙膝用有彈性的巧力下壓,此時常可聞及腰骶部復位之彈響聲,術畢。
(三)適應症:此手法適用范圍很廣,主要包括:
1.骶髂關節半脫位,無論是前脫位還是後脫位,亦無論是單側或雙側,均可復位。
2.腰骶關節錯位。
3.髖關節半脫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長。
(四)說明:
1.此法對腰—骶—盆—髖各部位關節錯縫,偏移不正,骨盆扭轉,傾斜及
由此而引起的「假性下肢不等長」 (非下肢本身器質性缺陷造成的不等長)等病變均有確實可靠的復位效果,且多能一次成功。而且手法簡練,只需1人操作。
2、人體猶如一座結構復雜的高層大廈,站立時「大廈」的基座便是骨盆。由於承受體重及運動負荷的需要,腰—髂—髖-—節結構復雜,肌肉韌帶堅強,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聯動系統。尤其是骶髂關節處於這個系統的樞鈕部位,其關節面吻合牢固,周圍肌肉、韌帶、關節囊堅韌,因此關節活動度很小(微動關節),一般情況下,若非較大外力是不能輕易造成移動、錯位的;另一方面,一旦發生錯位(半脫位多見),則引發一系列病理改變。向上則可影響脊柱,向下影響下肢,引起常見的腰一臀—腿—足疼痛。更有甚者還可引發一系列腹腔及盆腔內臟病變,如婦女分娩常因骨盆擴張,發生骶髂關節半脫位或恥骨聯合分離症,除腰骶、恥骨部疼痛外,常可誘發月經不調、痛經、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多種疾病。因此骶髂關節半脫位在腰腿痛及若干內臟病變的病理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其進行正確的矯正復位,對治療上述疾病同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此點在臨床實踐中往往未被人們引起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有時即使意識到了這點,也多缺乏確實有效的復位手段。本人總結倡用的這一方法實用、簡便、高效,屢試屢驗,茲不揣鄙陋,特向同仁「毛遂自薦」。
3、這一復位手法是建立在生物力學及經典力學杠桿原理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其原理簡述如下: ·
(1)基準線:首先使患者躺正體位,使鼻尖一臍部一雙足跟三點處於—直線上。
(2)支點:患者上半身的體重為上部固定點,並攏的雙足跟為下端的固定點(支點)。
(3)力點:雙膝。
(4)杠桿:(連桿力臂)雙膝→股骨→髖關節→骶髂關節→腰骶關節→腰脊柱,構成一個雙側對稱的力學傳導鏈(杠桿傳動鏈)。
(5)作用機制:當醫者將患者雙膝同時下壓時,作用力將沿上述杠桿系統均勻地向兩側向心性地逐段逐節傳導,使沿途各個偏歪、錯位之關節(包括易動關節及微動關節)依次獲得復位矯正。這一過程猶如火車開動前常需先向後作瞬間「倒退撞擊」一樣,使聯接各個車箱之間的、原來處於松動狀態的「天佑鉤」 (詹天佑發明),立即相互緊密咬合復位。此法是經典杠桿力學與現代骨科生物力學相結合,傳統正骨手法與現代整脊手法相結合的產物。其方法簡便,用力輕巧,具有「四兩撥千斤」之妙。
4、部分患者因肌肉韌帶痙攣或攣縮等原因,某些關節緊張度較大,活動度較小,在施行這一手法時,常可因髖部、大腿兩側或腹股溝部的肌肉韌帶受到牽拉而感到一過性疼痛。此時醫者應立即將患者雙腿迅速屈髖屈膝懸抱於腹部片刻,疼痛即可緩解。必要時術畢再以放鬆手法適當按摩髖部、兩大腿外側及腹股溝部肌肉,緩解其痙攣。
5、此法應在患者閉目,注意力集中於腹部雙手及深呼氣時,瞬間完成,如此,患者雖有可能有一過性疼痛,但卻很安全。反之如果患者精神緊張,注意力集中於醫者雙手上,則全身及肌肉處於緊張防衛收縮狀態,此時用力壓膝強行復位,極有可能造成損傷,故不可取。
6、此法對老年人,骨質疏鬆者宜慎重使用(確有必要時,可施以輕緩手法,多次進行,而不必強求一次一步到位),或改用他法。施術時尤其忌用暴力。
7、凡感染、結核、腫瘤、骨折、股骨頭壞死、嚴重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禁忌用此法復位。
8、必要時可先在腰骶部、臀部或腹股溝部相應病變處先行針刀松解,然後再施以復位手法,效果會更好,痛苦也會明顯減輕,
第六節 恥骨聯合分離及尾骨脫位復位手法
一.恥骨聯合分離復位手法
(一)體位:側卧位,屈髖屈膝。
(二)手法:醫者雙肘部置於患側臀部,用力下壓3次,術畢。
說明:
1、恥骨聯合分離症在骨盆外傷及產婦分娩中常可出現,根據局部疼痛、
壓痛、觸診檢查及X線片確診不難。但恥骨聯合分離常常是三維立體分離,不僅僅是左右分離,且常可伴有上下、前後方向的錯位,多同時伴有骨盆的扭轉傾斜。因此單純用側卧下壓法只能使左右方向復位,此時尚應配合腰骶椎側卧斜扳及骶髂關節復位兩種手法,由此推動恥骨聯合分離的三維復位。
2、若病程較長,局部疼痛持續較久者,可在局部先以針刀松解疤痕粘連,並注射少量強的松龍之類葯物,以助無菌性炎症吸收,再施以手法復位,效果更好。
3、復位後必要時可以寬布帶(或彈性內褲)束裹骨盆,固定1—2周,以鞏固療效,
二.尾骨半脫位肛內復位法
(一)體位:患者側卧位,面向里,醫者站於患者身後。
(二)手法:醫者食指套滅菌指套(或手套),肛門部沾塗少許醫用石蠟油或肥皂水先行潤滑之,然後令患者慢慢呼氣,食指自舡門緣徐徐滑入肛門並深入裡面,當隔著直腸後壁觸及脫位之尾骨尖時,即用指尖將其鉤住,再以輕緩之力慢慢向後方(背側方向)鉤帶復位,同時注意調整左右方向,直至正確對位為止。
(三)說明:
1、尾骨脫位在臀骶尾部外傷中十分常見,可單獨發生,也可伴有尾骨骨折。如果急性脫位不予糾正,造成慢性,骶尾部可長期遺留疼痛不適(有的可持續數年),因此急性期及時復位十分重要。
2、復位時手法必須輕柔,切忌粗暴,以免傷及直腸後壁或引起醫源性肛裂。
3、骶尾部常同時伴有軟組織挫傷,急性挫傷可行局麻封閉;陳舊性損傷有壓痛點者可配合針刀松解術後,再行肛內手法復位。
4.若慢性脫位日久,手法復位已難以糾正,若骶尾部行針刀松解及葯物注射後,疼痛已經解除,則尾骨脫位可不予處理。
4、寶寶髖關節脫位手術後手法按摩視頻
:
5、對打坐髖關節練習方法的不解
通過一個三部曲就可以實現,時間1-3個月。
1 直腿分開90—-180度坐,身體盡量伸直向前俯身,雙手向前或向兩側伸,震動壓腿。每組20次,3-5組。
2 雙腿彎曲,大小腿成90度,面朝下俯身趴在地上雙膝蓋著地,雙手伸直向兩側伸展或彎曲手掌撐地掌握平衡,以髖關節中心點為a點,雙膝連線為b線,緩慢使勁使a點垂直於b線做前後移動,使勁的過程中a點逐漸向地面靠近。也可以讓同伴雙手按住兩個大腿根,緩慢使勁向下壓。移動每組20次,3-5組;同伴下壓每組30秒,3-5組。
3 練習者端身正坐於墊上,兩腿相盤於身前,兩足相抵,盡量收至會陰前。同伴用雙手壓住練習者雙膝蓋下壓。每組20次,3-5組。
此三部曲每天都可以做,做之前最好先跑步或跳繩20分鍾。3個月下來你會發現,不光能打坐,身體的其它機能也有不小的改善。
先說這么多,有興趣追問吧。願意幫助願意健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