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定髖關節的內收、外展時,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是?
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是 軸心:髂前上棘;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連線的垂直線;
移動臂:股骨縱軸
髖關節外展測量時患者仰卧,檢查者的手放在對側髂前上棘處穩定骨盆。正常范圍為0°~40°至
45°。當對側髂前上棘移動時,檢測到的為偽外展。
只有在對側腿處於外展位時才能測量真正的內收。如果未測試腿處於中立位,當被測腿越過靜
止的對側腿時,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骨盆傾斜。髖關節內收測量時患者仰卧,同外展測量一樣,
骨盆在測量時需要被固定。正常范圍為0°~20°至30°。
希望能幫助到你。
2、髖關節置換請教專家指點!謝謝好心人!
1.可以選擇36mm的大頭關節嗎?(另一側是32mm)還是兩側都選用同樣大小的頭?看片子手術有什麼問題沒?答:完全可以。選擇同樣大小頭也可以的,沒有嚴格要求。右側手術還可以,沒有什麼問題(至於有會員認為前傾角小,但是我看應該在正常范圍內5-25°。外展角也在正常范圍內30-50°)。2.目前什麼品牌的關節好?考慮年齡較小,想選擇一款質量好的關節!答:患者年輕,最好用進口關節。國產髖關節和進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年齡小最好做陶瓷對陶瓷界面,生物型假體。3.是不是臼杯不用螺絲固定會受力均勻一些?相對好一些?答:這個看壓配情況,壓配好就不要用螺釘了。
3、小兒髖關節脫位治療過程中除了平躺著睡覺還能怎麼睡,什麼叫髖關節外展角度
髖關節就是胯關節大腿上根部,處展角度就是二大腿作分叉角度,小孩髖關節脫位最好是平躺,梢變下位動動也可以的,動作不要過快,。
4、髖關節外展操治療GrafⅡa型髖關節發育不良分析
原發布者:維普網
中國康復・2015年4月・第3O卷第2期135髖關節外展操治療GrafⅡa型髖關節發育不良分析陳智博,王加寬,管文燕,王玉歡【摘要1目的:分析探討髖關節外展操對GrafⅡa型髖關節發育不良患兒的治療效果。方法:將GrafIIa型髖關節發育不良患兒62例7o髖隨機分為干預組34例和對照組28例,對照組僅予以指導使用寬尿布片、騎跨抱等基本健康教育,干預組在此基礎上予以髖關節外展操治療。干預前後檢查髖關節B超,觀察其角和口角的變化。結果:干預2個月後,2組均發現其a角較干預前增加(P<O.05),J3角較干預前降低(P<O.05),且干預組a角增加幅度及口角減少幅度均高於對照組(P<O.05)。結論:髖關節外展操能有效促進GrafⅡa型發育不良髖關節轉化為正常髖關節。【關鍵詞】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外展操;患兒;B超【中圖分類號1R49;R681.1[IX ̄II10.3870/zgkf.2015.02.021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5、強生髖關節工具使用?
髖關節矯正器也被叫做蛙式矯形器以及蛙式支架,這類的矯正器有幾十種之多,其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最為常用的方法就是將矯正器給孩子佩戴上,然後調節帶卡槽的支撐桿,這時候需要根據兒孩子的情況來調節髖關節的外展角度。
髖關節矯正器就是專門用來治療孩子髖關節脫位以及臼窩發育不全的。隨著髖關節矯正技術的發展,這種矯正器已經成為矯正髖關節脫位的最常用器具。現在髖關節矯正器的種類繁多,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選擇。
髖關節脫位有很多種類型,有的可以通過髖關節矯正器來恢復,但有些只能使用手術的方法來矯正。在進行矯正以後,就需要用打石膏的方法來進行固定。打石膏是一種常見的手法,將髖骨固定之後,能夠有效防止二次傷害,還可以保證將關節固定在正確的位置。
6、髖臼外展角怎麼定義的
?
7、髖關節的檢查方式有哪些?
髖關節由髖臼、股骨上端,以及所附的韌帶和肌肉組成。前方為腹股溝,呈輕度凹陷,有股動脈、靜脈和股神經通過。後方臀肌飽滿,有坐骨神經走行。
視診:畸形髖關節畸形復合者居多,如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和屈曲外展外旋畸形等。由於腰椎前凸和骨盆傾斜的代償,畸形不明顯,檢查時需注意將骨盆放正。屈曲畸形:將骨盆在矢狀面上放正,可將健腿極度屈曲,患髖屈曲畸形即顯示出來。可用角度尺測量;展收畸形:使髂前上嵴連線與軀干直線垂直,骨盆在冠狀面上擺正,患髖的內收和外展畸形顯示出來;旋轉畸形:使兩側髂前上嵴距床面距離相等,骨盆在橫截面上擺正,患髖的內旋或外旋即顯示出來,可利用髕骨面的垂線測量。有時對比雙足體位,可作粗略估計;縮短畸形:因髖關節傷病引起的下肢短縮,除尺量法之外,可通過對比兩側大轉子的位置來判斷。
腫脹和腫塊。髖關節本身的腫脹顯於前方,即腹股溝飽滿;而臀部的異常豐滿,常反映髂骨本身的病變。髖關節外上方突起,多因先天性脫位或半脫位引起,而外下方腫脹則屬大轉子病變或系腰骶部感染流注的膿腫。大腿內上方腫脹,除恥骨和小轉子病變外,也可考慮流注膿腫。
臀皺襞嬰幼兒雙側臀皺襞不對稱,可反映先天性髖脫位的存在。
臀肌萎縮脊髓灰質炎後遺症中常見。
步態。臀式步態:在負重期,髖關節應呈輕度外展位,當臀中、小肌(外展肌)麻痹或髖關節脫位時,髖關節不能外展負重,而是相反的呈內收位,即顯臀部下垂。為了減輕臀下垂,每走一步,主動將軀干側向負重側的患腿,這種跛行步態稱之為臀式步態。當雙側髖脫位時,雙側臀部交替下垂,類似鴨行;下肢廣泛麻痹步態:主要表現在搖擺期的腿不能作屈髖動作,靠提升骨盆(腰方肌)離地。負重期也屬臀式步態,同時軀干後傾,因臀大肌麻痹,靠髖後伸緊張前方韌帶來維持站立。有時病人以手扶大腿來維持伸膝站立;關節強直時,靠骨盆的扭轉來移動下肢,即腰椎代償性的伸屈動作;髖關節各類型的畸形體位,表現出各式各樣的異常步態,有的難於描述,但經仔細分析即可明確。
觸診:壓痛點。髖關節本身疾患可在腹股溝中點或臀部中央區尋找壓痛。大轉子壓痛易於尋找,有的按壓大轉子可引起髖關節痛。
腫塊。髂窩部可表現肥厚或飽滿(膿腫),有時在恥骨上可觸及腫塊(腫瘤)。疑有髖關節感染或恥、坐骨腫瘤時,應作肛門指診,尋找膿腫或腫塊。疑有髖關節脫位時,需在臀部或髖關節外上方尋找股骨頭,通過關節的旋轉可觸及股骨頭的轉動。
活動:被動活動。病人平卧位,髖關節伸直為0度,屈曲時大腿可貼腹壁,與軀干交角約為30度,屈伸角度可連續記錄為0~150度,即屈曲到150度位,伸直為0度,實際活動范圍共150度,外展和內收則以中立位為0度,小腿內收的角度等於髖外旋的角度,小腿外展等於股內收。檢查時需要注意固定骨盆,避免骨盆的轉動代替了髖關節的活動而引起誤差。
主動活動主要檢查肌力。有的病人主動伸屈髖關節,同時出現彈響聲,即所謂的「彈響髖」,常因為闊筋膜張肌腱肥厚與大轉子磨擦所致。有時在內側是髂腰肌肥厚的肌腱與小轉子磨擦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