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髖關節脫位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1、兩條腿活動少,不一樣長;
2、大腿內側及臀部皮紋皺褶不對稱;
3、活動髖關節有彈響;
4、髖關節外展受限,即兩條腿不能自如地向外張開。
5、學習走路較晚,而且走起來像鴨步,站立姿勢異常。
2、髖關節脫位如何診治?
按股骨頭脫位的方向可分為前、後和中心脫位,以後脫位最為常見,佔全部脫位的85%~ 90%。
(1)髖關節前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分類閉孔下、髂骨下與恥骨下脫位。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有強大暴力所致外傷史;患肢呈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腹股溝處腫脹,可以摸到股骨頭;X 線片可以了解脫位方向。
③治療復位以Allis 法最常用。固定和功能鍛煉方法同髖關節後脫位。
(2)髖關節後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髖關節後脫位的分類按有無合並骨折可以分為5 型。
單純性髖關節後脫位,無骨折,或只有小片骨片;髖關節後緣有單塊大骨折片;髖臼後緣有粉碎性骨折,骨折塊可大可小;髖臼緣及壁亦有骨折;合並有股骨頭骨折。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明顯外傷史;明顯的疼痛,髖關節不能活動;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以在臀部摸到突出的股骨頭,大粗隆上移明顯;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經損傷表現;X 線檢查,了解脫位情況及有無骨折。
③治療。
第1 型的治療:復位宜早,最初24 ~ 48 小時是復位的黃金時期,最好盡可能在24 小時內復位完畢。常用的復位方法Allis 法,即提拉法。復位後,用綳帶將雙踝暫時捆在一起,於髖關節伸直位下將患者搬運到床上,患肢作皮膚牽引或穿丁字鞋2 ~ 3 周。不必石膏固定。需卧床休息4 周。卧床期間作股四頭肌收縮動作。2 ~ 3周後開始活動關節。4 周後扶雙拐下地活動。3 個月後可完全負重。
第2 ~ 5 型的治療:考慮到合並關節內骨折,日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的機會明顯增多,因此主張早期切開復位與內固定。
(3)髖關節中心脫位的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
①分類。髖關節中心脫位可分為下列各型。單純性髖臼內側壁骨折(恥骨部分),股骨頭脫出於骨盆腔內可輕可重;後壁有骨折(坐骨部分),股骨頭向後方脫出可有可無;髖臼頂部有骨折(髂骨部分);爆破型骨折,髖臼全部受累。
②臨床表現與診斷。強大暴力外傷病史;後腹膜間隙內出血甚多,可以出現出血性休克;傷處腫脹、疼痛、活動障礙;大腿上段外側方往往有大血腫;肢體短縮情況取決於股骨頭內陷的程度;合並有腹腔內臟損傷的並不少見;X 線檢查可以了解傷情,CT 檢查可以對髖臼骨折有三維概念的了解。
③治療。髖關節中心脫位可以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合並腹部內臟損傷,必須及時處理。
第1 型的治療:輕度股骨頭內陷,髖臼骨折不重的可不必復位,需卧床休息10 ~ 12 周,作短期皮膚牽引以緩解症狀。內移明顯者,需用骨牽引復位,一般牽引4 ~ 6 周。3 個月後方能負重。
髖臼骨折復位不良者,股骨頭不能復位者,同側有股骨骨折者都需切開復位,用螺絲釘或特殊鋼板作內固定。
第2 ~ 4 型的治療:這類損傷髖臼損毀明顯,治療比較困難。
一般主張切開復位和合適的內固定。第4 型病例,髖臼損毀嚴重往往發生創傷性骨關節炎,必要時可施行關節融合或全髖置換術。
3、髖關節可做哪些解剖學動作
有髖伸展,髖屈曲,髖外展,髖內收,髖水平外展,髖水平內收。
4、為什麼會出現髖關節脫位?
據蘇大附二院骨科專家介紹說,前脫位時,髖關節多處於外展外旋和屈曲位。在膝部暴力由前向後,關節囊的前方被撕裂,股骨頭經髂股韌帶和恥股韌帶間破口處脫向前方。位於閉孔前,故又稱閉孔脫位。有時可壓迫閉孔神經。另外當髖關節在過度外展時,小粗隆後方受到向前的暴力也可發生前脫位。據蘇大附二院骨科專家介紹說,後脫位多由間接暴力引起。當髖關節屈曲90°時同時在內收內旋位,暴力來自膝部向骨盆或骨盆推向股部即可發生後脫位。如坐在公交車上,髖、膝屈曲各90°並內收位(即一腿搭在另一腿上,即所謂二郎腿),骨盆固定暴力經膝部向後即可發生後脫位,或者膝頂住前面靠背當猛烈剎車或撞車時暴力經軀干骨盆推向前方也同樣可引起髖關節後脫位。若下肢內收較少,股骨頭撞擊髖臼後緣,可合並髖臼後唇撕裂骨折,或股骨頸骨折,撞擊或牽拉坐骨神經而產生神經挫傷。中心脫位暴力強大,損傷較重,常可伴有盆腔臟器損傷和休克的發生。應特別注意。
5、為什麼剎車時髖關節易脫位?
前脫位時,髖關節多處於外展外旋和屈曲位。在膝部暴力由前向後,關節囊的前方被撕裂,股骨頭經髂股韌帶和恥股韌帶間破口處脫向前方。位於閉孔前,故又稱閉孔脫位。有時可壓迫閉孔神經。另外當髖關節在過度外展時,小粗隆後方受到向前的暴力也可發生前脫位。 據蘇大附二院骨科專家介紹說,後脫位多由間接暴力引起。當髖關節屈曲90°時同時在內收內旋位,暴力來自膝部向骨盆或骨盆推向股部即可發生後脫位。如坐在公交車上,髖、膝屈曲各90°並內收位(即一腿搭在另一腿上,即所謂二郎腿),骨盆固定暴力經膝部向後即可發生後脫位,或者膝頂住前面靠背當猛烈剎車或撞車時暴力經軀干骨盆推向前方也同樣可引起髖關節後脫位。若下肢內收較少,股骨頭撞擊髖臼後緣,可合並髖臼後唇撕裂骨折 ,或股骨頸骨折 ,撞擊或牽拉坐骨神經而產生神經挫傷。 中心脫位暴力強大,損傷較重,常可伴有盆腔臟器損傷和休克的發生。應特別注意。
6、髖關節脫位切開復位術的手術步驟
<
7、從解剖學角度,五馬分屍的時候,哪個部位會先斷掉?
同學,你們難道不是把頸椎拉脫位就停止而是要把小鼠的頭揪下來嗎?把頸椎拉脫位的力量當然比拽斷尾巴小多了。而用力方式不對,尾巴拽斷了而小鼠還沒死的事,也是時有發生的。
物理學的不好,所以從最理想的狀態下只從解剖學角度分析下。
首先,如果不考慮從膝關節或者踝關節的部位斷裂,下肢應該是最後斷裂的。作為杵臼關節,髖關節的關節盂較深,相比肩關節(也是杵臼關節)更難發生脫位。加上強大的關節囊和韌帶的包繞,抗外力破壞的作用還是比較強大的。所以一般只有嚴重的外力損傷才會導致髖關節脫位。
然後比較頸部和肩關節(也是忽略從肘關節和腕關節斷裂的情況),肩關節脫位佔全身關節脫位的50%,與髖關節相比,它的關節盂淺,肱骨頭較大,就好比用擀麵杖頂著一個盤子(請忽略這個比喻的滑稽性),跟頂著碗相比,穩定性自然差得多。另外,肩關節的關節囊較鬆弛,周圍組織(尤其前下方)較薄弱,更容易發生脫位。
但是不是因為這樣肩關節一定比頸部先斷裂?肩關節在日常容易脫位的原因還包括其活動范圍大,受到外力作用幾率較大。但是在題中這樣極端的條件下,這兩方面的因素已經被忽略了。而從頸椎角度來說,關節的固定主要是靠椎間盤、椎間關節和韌帶的作用,這三者對於拉伸的承受能力有限。所以這兩個部位的斷裂時間可能是非常相近的。
目前想到的就這么多啦,請骨科的同學補充和指正。
8、肩關節髖關節組成解剖學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啊,媽耶,好久沒做解剖學題目了。
肩關節和髖關節主要的共同點就是連接四肢,往這方面考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