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見步態異常各說明什麼病
步態異常其形態表現可多種多樣,大多由骨骼、關節、肌肉及腦神經、前庭迷路、視覺、聽覺等疾病引起,常見步態異常如下:
鴨步或搖擺步,是先天性髓脫位的常見體征,單側脫位者出現跛行,雙側脫位者,站立時骨盆前傾,臀部後聳,腰部前凸,腹部隆起,行走時左右搖擺故稱鴨步或搖擺步,走路稍快,即易跌倒。
剪步,是大腦癱,即由於分娩時因窒息引起的大腦損傷或先天發育異常、感染等引起,是痙攣性麻痹的一種表現,即肌張力增加,腱反射亢進,表現為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足下垂及內翻,行走時雙膝互相摩擦,甚至兩腿完全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態。
間歇性跛行,常見於脈管炎、椎管狹窄症,表現為行走一定距離後,由於下肢血液供應不足,突然小腿肌肉抽搐、疼痛,迫使病人跛行或坐下休息,休息後疼痛減輕或消失,又可繼續行走一定距離,而後又出現小腿疼痛,周而往復,稱為間歇性跛行。出現此種情況,注意觸摸足背動脈搏動(位於足背內側第一、二跖骨間),如搏動減弱或消失,應考慮脈管炎。
醉漢樣步態,見於小腦疾患及癔症等。
慌張步態,見於震顫麻痹者,如帕金森症。
雞步摔身,摔腿步態,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足下垂,常見表現為抬腳特高,摔身向前,足尖先著地,以後足外緣,最後足跟著地。
連枷步,見於脊髓灰質炎(即小兒麻痹)後遺症病人,由於髖、膝、踝、足、脊柱的關節囊鬆弛,肌肉韌帶松馳或痙攣及其引起的畸形所致,結合以往病史及肌萎縮,步態異常和多種畸形存在,容易診斷。
2、步態異常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導讀]常見的異常步態病因有以下幾種:1.皮質脊髓束病變可導致痙攣性偏癱步態和痙攣性截癱步態。2.雙側額葉病變可導致失用步態。3.額葉(皮質或白質)病變可導致小步態(marcheàpetitpas)。4.錐體外系病變可導致慌張步態和扭曲、奇非同步態。5.小腦病變導致共濟失調步態。6.酒精展開
3、偏癱患者異常步態的表現及步行中髖膝裸關節的異常運動表現的形式原因?
偏癱患者,因為。引起的。老組織缺損了。就引起了。拌面身體不靈活,這是。得病以後不會的後遺症。不好改變的。
4、常見的異常步態有哪些(至少列出六種)
1、偏癱步態2、剪刀步態3、醉酒步態4、慌張步態5、跨閥步態6、鴨步7、間歇性跛行8、共濟失調步態
5、步態異常的介紹
步態異常其形態表現可多種多樣,大多由骨骼、關節、肌肉及腦神經、前庭迷路、視覺、聽覺等疾病引起,常見步態異常如下: 鴨步或搖擺步,是先天性髓脫位的常見體征,單側脫位者出現跛行,雙側脫位者,站立時骨盆前傾,臀部後聳,腰部前凸,腹部隆起,行走時左右搖擺故稱鴨步或搖擺步,走路稍快,即易跌倒。 剪步,是大腦癱,即由於分娩時因窒息引起的大腦損傷或先天發育異常、感染等引起,是痙攣性麻痹的一種表現,即肌張力增加,腱反射亢進,表現為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足下垂及內翻,行走時雙膝互相摩擦,甚至兩腿完全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態。 間歇性跛行,常見於脈管炎、椎管狹窄症,表現為行走一定距離後,由於下肢血液供應不足,突然小腿肌肉抽搐、疼痛,迫使病人跛行或坐下休息,休息後疼痛減輕或消失,又可繼續行走一定距離,而後又出現小腿疼痛,周而往復,稱為間歇性跛行。出現此種情況,注意觸摸足背動脈搏動(位於足背內側第一、二跖骨間),如搏動減弱或消失,應考慮脈管炎。 醉漢樣步態,見於小腦疾患及癔症等。 慌張步態,見於震顫麻痹者,如帕金森症。 雞步摔身,摔腿步態,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足下垂,常見表現為抬腳特高,摔身向前,足尖先著地,以後足外緣,最後足跟著地。 連枷步,見於脊髓灰質炎(即小兒麻痹)後遺症病人,由於髖、膝、踝、足、脊柱的關節囊鬆弛,肌肉韌帶松馳或痙攣及其引起的畸形所致,結合以往病史及肌萎縮,步態異常和多種畸形存在,容易診斷。
6、步態異常是什麼引起的?
病因及常見疾病1.皮質脊髓束病變可導致痙攣性偏癱步態和痙攣性截癱步態。
2.雙側額葉病變可導致失用步態。
3.額葉(皮質或白質)病變可導致小步態。
4.錐體外系病變可導致慌張步態和扭曲、奇非同步態。
5.小腦病變導致共濟失調步態。
6.酒精或巴比妥類中毒導致醉酒步態。
7.深感覺障礙導致共濟失調步態。
8.脛骨前肌、腓腸肌無力導致跨閾步態。
9.軀乾和骨盆帶肌無力導致肌病步態。
10.心因性疾病導致的癔症步態
7、常見的異常步態有哪些?
臨床常見異常步態如下:
(1)臀大肌(髖伸肌)步態(gluteus maximus gait):臀大肌無力者,而關節後伸無力,足跟著地時常用力將胸部後仰,使重力線落在髖關節後方,以維持夠關節被動伸展,站立中期時膝關節綳直,形成仰胸挺腰腹的臀大肌步態。
(2)臀中肌步態(gluteus medius gait):臀中肌麻痹多由脊髓灰質炎引起,一側臀中肌麻痹時,不能固定骨盆,也無力提起、外展和旋轉大腿,髖關節側方穩定受到影響,表現為行走中患腿站立相時,軀干向患側側彎,以避免健側骨盆下降過多,從而維持平衡。兩側臀中肌受損時,其步態特殊,步行時上身左右交替搖擺,狀如鴨步。
(3)股四頭肌步態(quadriceps gait):股四頭肌麻痹者,行走中患側腿站立相伸膝的穩定性將受到影響,表現為足跟著地後,臀大肌為代償股四頭肌的功能而使髖關節伸展,膝關節被動伸直,造成膝反張。如同時有伸髖肌無力,則患者俯身用手按壓大腿,使膝伸直。
(4)跨閾或垂足步態(steppage or footdrop gait):脛前肌麻痹者,因足下垂,擺動期髖及膝屈曲度代償性增大,形成跨越步。
(5)減痛步態(antalgic gait):一側下肢出現疼痛時,常呈現出減痛步態,其特點為患側站立相時間縮短,以盡量減少患肢負重,步幅變短。此外,患者常一手按住疼痛部位,另一上肢伸展。疼痛部位不同,表現可有些差異。髖關節疼痛者,患肢負重時同側肩下降,軀干稍傾斜,患側下肢外旋、屈曲位,盡量避免足跟擊地。膝關節疼痛患者膝稍屈,以足趾著地行走。
(6)帕金森步態(Parkinson gait):是一種極為刻板的步態,表現為步行啟動困難,行走時雙上肢僵硬而缺乏伴隨的運動,軀干前傾,髖膝關節輕度屈曲,踝關節於邁步相時無跖屈,拖步,步幅縮短。由於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現為屈曲姿勢,致使重心前移。為了保持平衡,患者小步幅快速向前行走,不能隨意驟停或轉向,呈現出前沖或慌張步態。
(7)偏癱步態(hemiplegic galt):指一側肢體正常,而另一側肢體因各種疾病造成癱瘓所形成的步態。其典型特徵為患側膝關節因僵硬而於邁步相時活動范圍減小,患側足下垂內翻,為了將癱瘓側下肢向前邁步,邁步相患側代償性骨盆上提、髖關節外展、外旋,使患側下肢經外側劃一個半圓弧,而將患側下肢迴旋向前邁出,故又稱為劃圈步態。
(8)剪刀步態(scissors』gait):是痙攣型腦性癱瘓的典型步態。由於髖關節內收肌痙攣,行走時邁步相下肢向前內側邁出,雙膝內側常相互摩擦碰撞,足尖著地,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嚴重時步行困難。
(9)痙攣性截癱步態 (spastic paraplegic gait):脊髓損傷所致截癱患者,如脊髓損傷部位稍高且損害程度較重但能拄雙拐行走時,雙下肢可因肌張力高而始終保持伸直,行走時出現剪刀步,在足底著地時伴有踝陣攣,呈痙攣性截癱步態,使行走更加困難。如脊髓損傷部位較低且能用或不用雙拐行走時,步態可呈現為臀大肌步態、垂足步態或僅有輕微異常。
(10)小腦共濟失調步態(cerebellar ataxic gait):為小腦功能障礙所致。患者行走時不能走直線,呈曲線或「Z」 形前進,兩上肢外展以保持身體平衡。因步行搖晃不穩,狀如醉漢,故又稱酩酊或醉漢步態。
(11)短腿步態(short leg gait):患肢縮短達2.5cm以上者,該側著地時同側骨盆下降導致同側肩下降,對側邁步腿髖膝關節過度屈曲、踝關節過度背屈。如果縮短超過4cm,則縮短側下肢以足尖著地行走,其步態統稱短腿步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