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置換阻滯

髖關節置換阻滯

發布時間:2021-02-24 00:31:52

1、關節炎怎麼治

1、保守治療:

多數的關節炎通過保守的方法是可以達到好轉、止痛、康復的目的,但是如果關節發炎比較嚴重,就要採取其他方法。

2、用關節鏡做關節清理、關節置換:

比較常見的關節炎治療方法是用關節鏡做一個關節里的清理,如果發炎得比較晚,還可以做一個關節置換。

3、PRP治療:

PRP治療就是經過純化的,自身血液的,富含血小板血清治療,治療效果在臨床的應用中效果非常的好。

PRP富含血小板血清的治療,對關節炎的治療簡單精一,經濟,實惠,而且病人幾乎沒有任何痛苦,也沒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但是臨床上經常說的關節炎其實是膝關節,治療關節炎可以使用以上治療方法。

2、脊椎炎能治癒嗎

你好,強制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中軸關節受累的關節病變,這種疾病需要長期治療,甚至終身治療,所以您不要著急建議:1.自己要對疾病有正確認識,積極配合治療,2.避免潮濕,生活應乾燥3.忌吃生冷,多吃營養豐富的實食物4.保持心情愉快,轉移注意力

3、八仙接骨寶成分

股骨頸處由於血管分布少,血液供給不足,所以一旦骨折很難癒合,年輕人的愈專合幾率都很小,何況老人骨質屬比較疏鬆,骨生長更慢,這類葯品對於老人來說只能是心理上的安慰,畢竟親人有病痛,家人要採取治療措施
葯物治療只能靠神經阻滯劑緩解疼痛,如果身體條件還允許的話,可以考慮做半髖關節置換,三甲級醫院這個手術已經非常成熟,創傷小,出血少.但要提前查清心絞痛的具體病因
如果沒有手術條件,只能卧床,注意勤翻身防止褥瘡
做半髖關節置換是最好的選擇,功能恢復也很好.費用大概在2-n萬不等,看用國產還是進口的假體.但要看有沒有手術指征

4、強直性脊椎炎這個病屬於內分泌的病,經過吃葯補充內分泌以後變得不疼痛了, 以後能參加稍微劇烈一點的運

強直性脊柱炎的科普知識
第一部分:強直性脊柱炎的基本概念

一、強直性脊柱炎特徵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簡稱AS),是強直(Ankylos)與脊柱炎(Spondylitis)兩個詞的結合,為免疫異常造成的慢性炎性風濕病,主要侵犯脊椎關節與鄰近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組織,並進行性發展為纖維性和骨性強直,使脊椎逐漸失去彎曲和活動度,嚴重時會發展到像竹節一樣,因此被稱為「竹節樣改變」。部分病人因脊椎變形而有嚴重的駝背,還有部分患者出現一側或雙側髖關節、膝關節等周邊關節的病變,嚴重時也可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甚至關節完全強直。

二、強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學
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率大約占總人口的0.1-0.4%,好發於12到40歲的年輕人,以男性較多,男與女比例約為10:1,但女性症狀通常較輕微,較不容易診斷,且常因較多的周邊關節症狀而被誤診為血清陰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

三、強直性脊椎炎的病理變化
1、接骨點病變(enthesopathy):這是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理變化,接骨點(enthesis)是肌腱、韌帶、關節囊與筋膜附著於骨頭處,在發炎後修復的過程,會漸漸發生纖維化與鈣化,最常發生的位置是脊椎關節、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亦可見於腳跟處的阿基里斯腱炎(Achilles tendinitis)、足底筋膜炎(Plantar f強直性脊柱炎citis)、膝蓋髕骨肌腱炎(Patellar tendinitis)、髂骨脊(iliac crest)、前後上髂棘(anterior and posterior iliac spine)、恥骨聯合(pubis symphysis)、坐骨結節(ischial tuberosity)、股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肋椎關節和胸肋關節附近的肌腱、肱骨結節等等。

2、滑膜炎(synovitis)︰這是較次要的病理變化,發生的部位包括骶髂關節、脊椎介面關節(facet joint)、肋椎關節、胸肋關節、髖關節、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

第二部分: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和臨床症狀和診斷標准

一、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還不確定,但目前認為是多因子交互作用而造成,包括遺傳、基因變異、後天的感染或受傷等。
1、遺傳: 1973年,強直性脊柱炎被發現和HLA-B27有強烈的關聯性,B27結構上有一凹槽,是決定B27和哪些抗原結合的關鍵,大約有95%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帶有HLA-B27抗原,但所有具HLA-B27陽性的人中,只有2-10%會得到強直性脊柱炎。除此之外,HLA-B7、B22、B40、BW42也被發現和強直性脊柱炎有弱關聯性。強直性脊柱炎與遺傳的關系,如父親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且HLA-B27陽性,則小孩有百分之五十的機會為HLA-B27陽性,若小孩為HLA-B27陽性,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機會得到強直性脊柱炎,男孩罹病的機會大於女孩。因此,總體來說,父母之一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小孩大約有百分之十的機會得到強直性脊柱炎。
2、分子相似學說(Molecular mimicry theory):有些細菌,如Klebsiella、Yersinia、Shigella,有片段結構和HLA-B27上的凹槽有相似之處,當細菌進到人體時,體內的免疫細胞誤認自身的B27為細菌,而攻擊自身的細胞,造成疾病的發生,臨床上確實可以見到,有些病人是在腸道感染或是泌尿道感染後發病,或是已發病者的病情惡化。
3、致關節炎抗原學說(arthritogenic peptide theory):當細菌進入人體後,在關節處產生一些抗原,這些抗原和B27結合後成為B27-抗原復合體,成為免疫系統攻擊的對象,因而發生疾病。

二、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症狀
1、慢性發炎性下背痛通常是最早的表現,特點為隱匿性發作、疼痛超過三個月、休息後加重、運動後改善,病人常會有晨間僵硬的情況,甚至在半夜因僵硬疼痛而醒來。
2、通常最早發病的位置是在骶髂關節,疼痛可放射到臀部及大腿後側,有時可至大腿外側或前側,通常不會到達膝蓋以下,隨著疾病的進展,發炎漸漸向腰椎、胸椎進行,最後可影響頸椎,脊椎的活動范圍變差,初期為後彎側彎受限,晚期時前彎亦受限。
3、病人常會有胸肋關節或肋椎關節附近的疼痛,主要是肌腱附著處的發炎,感覺類似肋膜的疼痛,吸氣時疼痛增加,局部會有壓痛,需與肋膜炎做鑒別診斷,這種發炎最終可導致胸腔擴張能力下降,使得病人的呼吸主要靠橫隔膜的升降來完成。
4、有部分病人會有周邊關節炎,其中以髖關節最多,其它常見的膝關節等,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病人有髖關節炎,嚴重時會造成關節活動受限、下蹲困難、跛行和關節完全強直。
5、肌腱、韌帶附著於骨頭處的接骨點病變,常見於足跟的阿基里斯腱炎,跖筋膜炎,會有紅腫熱痛的情況,甚至影響走路,骨盆附近的肌腱附著點也常發炎,有局部的壓痛。
6、16歲以前發病的幼年型強直性脊柱炎,常起始於周邊關節炎,尤其是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或是後腳跟的阿基里斯腱炎或足底筋膜炎,幾年後才漸漸出現典型的脊椎關節炎的症狀,且在這些病人的周邊關節炎,通常會有比較嚴重的侵犯。
7、女性的強直性脊柱炎,通常脊柱關節和骶髂關節的症狀較輕微,但會有早期侵犯周邊關節或頸椎,然預後通常良好。
8、大部分病人可以控制良好,病情進展緩慢,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漸漸出現脊椎黏合,造成駝背、變形,在生物力學上不耐沖撞,有時會因為輕微的撞擊就發生骨折,常見的位置是頸胸椎交界處,或胸腰椎交界處,引起四肢癱瘓或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功能失常。
9、骨骼關節以外的症狀:
(1) 全身性症狀:微燒、疲勞、體重減輕等。
(2) 葡萄膜炎(uveitis)︰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病人會合並葡萄膜炎,以前段的虹膜睫狀體發炎為主,症狀包括紅眼、畏光、眼睛痛、流淚、視力模糊等,通常是兩邊交替發生,和脊柱炎的症狀嚴重程度沒有關聯,預後良好,但如沒有好好治療,可能發生青光眼或白內障等後遺症。
(3) 肺臟:胸腔擴張不佳,加上嚴重的脊柱變形,會造成制限性肺疾病(restrictive lung dise強直性脊柱炎e),在嚴重且病程長的病人,則可能發生上肺葉纖維化。
(4) 腎臟:部分病人會有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IgA nephropathy,但通常是沒有症狀的顯微性血尿或蛋白尿,大多不會造成腎臟衰竭的狀況。
(5) 心臟:少數病人會有輕微的主動脈閉鎖不全、心臟傳導阻滯,通常沒有症狀。
(6) 腸道:部分病人會有發炎性大腸疾病,症狀是腹瀉或血便、便秘、腹痛等。
(7) 生殖泌尿道:有些病人會有經常性的生殖道或泌尿道的感染發炎。
(8) 皮膚︰有些病人會有干癬的症狀。

三、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
要診斷強直性脊柱炎,必須要靠醫師仔細地問診,包括病人的症狀、過去病史、家族史、理學檢查、X光檢查,加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或其它放射線學與核子醫學檢查,做出正確的判斷,有些早期或症狀不典型的病人必須經過一陣子的追蹤檢查,才能夠診斷。
1、病史:
(1)疼痛性質,包括疼痛發生年齡、疼痛部位、時間、有否晨間僵硬、運動或休息對於疼痛的影響。
(2)有無肌肉骨骼關節外的症狀。
(3)患者的過去病史
(4)強直性脊柱炎或其它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變的家族史。

2、物理學檢查:
(1) 骶髂關節:骶髂關節的壓痛或敲擊痛,Gaenslen』s test 、Patrick test(4字測驗)、slump trunk torsion test是否為陽性。
(2)脊椎活動范圍的測量,深呼吸氣時胸腔擴張的測量、站立時頭枕部與牆間的距離。
(3)任何肌腱附著點的腫痛,包括腳跟、腳底、骨盆附近、肱骨結節、胸肋關節、肋椎關節附近的肌腱等。
(4)周邊關節的紅腫熱痛,活動范圍的限制,以及下蹲、行走、站立等動作是否正常。

3、實驗室檢查:
(1)血中的發炎指數在急性發作期的病人常會升高,尤其是ESR,但與病情嚴重度並沒有絕對相關,CRP則在有周邊關節侵犯的病人較常升高,此外,血中免疫球蛋白也常會升高,尤其是A型免疫球蛋白(IgA)。
(2)血液學檢查有時可見輕微貧血,血紅素下降,這是因為慢性疾病而引起的。
(3)HLA-B27在95%的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是陽性的,在疾病早期診斷不明確的病人可以當作參考。

4、放射線學檢查:
(1) X光攝影:
(i) 骶髂關節X光攝影︰在骨盆X光攝影,可觀察是否有骶髂關節炎,通常分為四度,第一度為可疑病變,可見到骶髂關節有假性變寬,第二度為輕度的骶髂關節炎,可見到骶髂關節的邊緣不清楚,第三度為中度的骶髂關節炎,除了邊緣不清楚外,還可見到關節兩側有硬化,關節腔狹窄,第四度為骶髂關節完全黏連,沒有間隙。
(ii)脊椎X光攝影︰通常發生在骶髂關節炎開始之後,初期可見因接骨點病變造成椎體四方化(vertebral squaring),反應性硬化造成shiny corner徵象,漸漸地椎體前緣失去正常的凹形,在椎間盤的纖維環漸漸鈣化而形成韌帶聯合(syndesmophyte)(圖三),最後形成bamboo spine(圖四),此外,還可能看觀察到脊椎面關節和肋椎關節的侵蝕、融合,及脊椎後面的韌帶鈣化,最後形成trolly track sign。
須注意的是有些受到撞擊的病人,會發生脊柱的骨折,最常發生在胸腰椎和頸胸椎交界處的橫向骨折(transverse fracture),骨折線為前後延伸,常會發生在鈣化的椎間盤。
(iii) 周邊關節X光攝影:髖關節炎是最常見到的周邊關節侵犯通常為兩側性,可見到骨侵蝕、硬化、關節間隙變窄,甚至完全失去關節間隙;另外,有些病人也會有肩關節、膝關節或踝關節的侵犯,主要變化為關節間隙變小、亦有侵蝕、硬化或骨化。
(iv) 附著點病變:在肌腱或韌帶的附著點可見到骨侵蝕、硬化,繼之以新骨形成,常見到的部位有髂骨脊(iliac crest)、坐骨結節(ischial tuberosity)、股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跟骨(calcaneus)、髕骨前緣、肱骨結節(humeral tuberosity)。

(2)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在早期的強直性脊柱炎,X光還不能見到骶髂關節炎,可以做骨盆的計算機斷層掃描,可以較早看到骶髂關節的變化,包括骨侵蝕、骨硬化等,有助於早期診斷。
(3)核磁共振(MRI):近年來發展的核磁共振,可以在疾病早期就見到骶髂關節邊緣的骨水腫,也可較早看出骨侵蝕與硬化,因此可以作為早期診斷的工具,但缺點是有較高的偽陽性,因此還沒有廣泛使用。

5、核子醫學檢查:
在疾病早期X光還沒有變化時,全身骨骼掃描(whole body bone scan)可以看到全身各部位的發炎情形,另外還可以做骶髂關節的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sacro-ililac scan, QSS),計算出骶髂關節與骶骨對於放射性同位素的攝取比(SI/S index),因此可以幫助早期診斷,但缺點是如果不處於活動期,就沒辦法看出發炎的狀況了。

6、診斷標准:
目前最常被採用的診斷標准,是1984年的修正後紐約診斷標准(Modified New York Criteria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1) 下背疼痛僵硬三個月以上,休息無法改善。
(2) 腰椎的前彎、後仰、側彎等三方向的活動范圍受限。
(3) 胸部擴張受限,最大呼氣與吸氣相差小於2.5公分。
(4) X光見到骶髂關節炎,雙側二級或單側三級以上。

如有第四項加上1-3項之一,可以確定診斷強直性脊柱炎。

以這個診斷標准,常會因為在疾病的早期,X光還沒有出現骶髂關節炎,而延遲了診斷,因此對於有強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病人,只要有45歲以前發生的發炎性下背痛、反復無法解釋的胸痛或僵硬、葡萄膜炎、接骨點病變或外圍關節炎,都應該懷疑有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

7、鑒別診斷:強直性脊柱炎可能與下面多種疾病不易分辨,需賴病人正確報告病史,與醫師的提高警覺,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第三部分:治療和預後

一、治療的基本原則
1、葯物治療:基本上,這是一個免疫機能異常引起的疾病,當然主要治療方法就是葯物,包括症狀治療的葯物,與能夠改變病程減緩疾病進行的葯物,在下面的章節會詳細介紹。
2、物理治療:
(1) 急性期:
(i) 如有明顯的紅腫熱痛,應該採用冰敷,並使發炎的部位得到局部休息,同時每日的睡眠時間應有八小時。
(ii)腫脹關節附近的肌肉痙攣則可用熱敷或按摩以減輕不適。
(iii) 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或干擾波(IFC)透過閘門控制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達到減少疼痛的效果。
(2)亞急性期:
(i)熱療可以降低關節與肌肉的僵硬程度,如熱敷墊、熱水療、濕熱電毯或石蠟浴等
(ii)若關節有腫脹情形,冷熱交替式水療最具有消腫的效果冷熱交替式水療,做法為冷水(約10-16℃)泡1分鍾,熱水(約40-43℃)泡5分鍾,交替共30分鍾。
(3) 慢性期:除了上述熱療方法,可以加上深部熱療,如超音波、短波,對於較深層的肌腱與關節僵硬的療效更好。
3、運動治療:包括兩大部分,一為復健的運動治療,一為日常生活中可進行的體適能鍛煉與休閑運動。因為患者的個別差異相當大,發病前的體適能基準不同,喜好的運動不同,受疾病影響的部位不同,且病情嚴重度差異很大,因此每位患者適合的體能鍛煉也就大有不同,患者應該與醫師有良好的溝通,了解自己處於病程的哪個階段,知道應該要做什麼復健運動,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什麼休閑運動,有關運動的原則會在下面的章節詳細介紹。
4、輔具的使用:
(1) 急性發作期,可以使用一些副木,如護膝、護踝、護腰等,以減少關節與肌腱的活動和負荷,降低發炎程度,但不可長時間使用,以避免僵硬與肌肉萎縮。
(2) 非急性期,但有嚴重的關節變形時,可以使用功能性的輔具,以幫助病人處理日常生活。
(3) 脊椎裝具:如有脊椎骨折或脊椎韌帶損傷造成不穩定脊椎時,通常會有無力和感覺受損等神經學症狀出現,則必須趕快求醫,按醫師指示使用脊椎裝具,以避免或減少神經受壓迫的機會。
5、手術治療:在脊柱方面,如有因駝背造成心肺功能受損,或有神經壓迫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另如髖關節或膝關節功能嚴重受限,或並發股骨頭壞死,也可考慮手術治療。

二、強直性脊柱炎的預後
強直性脊柱炎病程進展緩慢,雖然是個反復的過程,但大多預後良好,約有百分之九十的病人可以有幾近正常人的生活,因此只要能夠好好了解這個病,與醫師充分合作,接受適當的葯物治療和復健運動,可以和這個疾病和平共處的。

三、強直性脊柱炎的西葯治療
1、非類固醇消炎葯(NSAID,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傳統上,這是用來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第一線用葯。
(1)作用機制:透過抑制環氧化酶(cyclo-oxygen強直性脊柱炎e, COX)的作用,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發炎反應與疼痛,以利患者進行復健運動,但並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因此患者可根據病情來調整葯物。
(2)分類:
(i)非選擇性非類固醇消炎葯:基本上人體的COX有兩種-COX-1和COX-2,傳統的非類固醇消炎葯對於COX-1和COX-2的抑制效果相當,包括強直性脊柱炎pirin(阿司匹林)、indomethacin(吲哚美辛)、diclofenac(雙氯芬酸)、tiaprofenic acid(噻洛芬酸)、piroxicam(吡羅昔康)、sulindac(舒林酸)、naproxen(萘普生)、ibuprofen(布洛芬)、ketoprofen(酮洛芬)、mefenamic acid(甲芬那酸)、mepirizole等。
(ii)選擇性非類固醇消炎葯:近年來發展出的選擇性抑制COX-2的葯物,,可以減少長期服葯對腸胃造成的副作用如rofecoxib(羅非昔布)、celecoxib(塞來昔布)、meloxicam(美絡昔康)、etodolac(依託度酸)、nimesulide(尼美舒利)、nabumetone(萘丁美酮)等,目前還有正在研發中的新葯。
(3)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i)腸胃道的副作用:胃痛、惡心、嘔吐、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或出血、腹瀉、便秘、結腸炎。
(ii)過敏:氣喘、皮疹、急性呼吸困難。
(iii)腎功能損害:造成蛋白尿、血尿,血液中尿素氮(BUN)、肌酸酐(Creatinine)上升,肌酸酐廓清率下降(Creatinine clearance),以老年人、肝腎功能異常、心臟衰竭、使用利尿劑患者較可能出現此副作用。
(iv)心血管:水分滯留、水腫、鬱血性心臟衰竭、高血壓。
(v)肝功能損害:造成黃疸、肝功能指數異常與葯物性肝炎,原本有肝疾患者尤須注意。
(vi)出血傾向:因為非類固醇消炎葯是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葯物,長期服用會引起出血傾向,尤以消化道出血最為常見,老年人、高劑量使用、同時並用抗凝血劑患者為高危險群,因此如果有消化道出血的症狀如解黑便、暈厥,或皮膚出現出血性紫斑,必須懷疑有此種副作用出現。
(vii)中樞神經:頭暈、頭痛、嗜睡。
(viii)血液:白血球過低或血小板過低症。
(4)孕婦用葯:屬於B級的有ketoprofen、naproxen、diclofenac、piroxicam、sulindac、indomethacin,可以使用,但在懷孕最後三個月為D級,不應使用,屬於C級的有強直性脊柱炎pirin、mefenamic acid、tiaprofenic acid、rofecoxib、meloxicam、celecoxib、nabumetone,哺乳的母親也不宜使用,因為葯物大多會經過乳汁傳給嬰兒。

2、其它症狀治療葯物
(1)肌肉鬆弛劑︰對於晨僵,肌肉痙攣會有幫助,如chlorzoxazone(氯沙宗)、tolperisone(甲苯哌丙酮)、baclofen(巴克羅芬)、mephenoxalone。
(2)類固醇(steroid, 激素):
(i)使用時機:
-難以控制的局部周邊關節急性發炎,或肌腱附著點發炎,可作類固醇局部注射。
-非類固醇消炎葯和免疫調節劑難以控制的急性發作,可以暫時使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再慢慢停掉。
-眼睛虹膜睫狀體炎:局部使用類固醇眼葯水,嚴重時需做類固醇眼內注射,效果良好。
(ii)副作用:中心型肥胖(central obesity)、股骨頭缺血性壞死(femoral av強直性脊柱炎cular necrosis)、骨質疏鬆症、高血壓、青春痘、毛發增生、血糖上升、失眠、感染、皮膚變薄等等,經常性局部注射類固醇可能導致肌腱斷裂。
(3)治療中樞痛(central pain)的葯物:應在免疫調節劑與非類固醇消炎葯治療效果不佳,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才加上,如一些抗癲癇葯物,如carbamazepine(卡馬西平)、gabapentin;抗憂郁葯物如imipramine(丙咪嗪)、trazodone(曲唑酮);嗎啡類葯物,如Tramadol(曲馬多)。

3、免疫調節劑:
傳統上被視為第二線用葯,在非類固醇消炎葯控制不佳,或有嚴重的周邊關節侵犯,肌腱骨頭關節以外(如眼、心、肺)的侵犯,才使用這類葯物,但目前有積極用葯的趨勢,尤其對於有幼年發病患者,更需要使用這類葯物來達到控制病程的目的。
(1)Sulf強直性脊柱炎alazine(Salazopyrin,柳氮磺胺吡啶, S強直性脊柱炎P, SSZ):起始最常使用葯物。
(i)劑量:第一周每日早晚各服用250mg,第二周早晚各500mg,第三周早中晚各500mg,大約一個星期增加500mg,分兩次或三次服用,值到每日維持劑量大約為體重(公斤數) × 30mg,當超過每日3g時會明顯增加副作用發生的機會。
(ii)副作用:
-過敏:紅斑、搔癢,為最常見副作用,如果症狀輕微,可以減少葯量,並使用抗組織胺,如有改善再慢慢增加葯量,有極少數病人會發生嚴重過敏,如Steven-Johnson癥候群,必須停葯,趕快就醫治療。
-頭痛、頭暈、胃腸不適,通常減少葯量就可改善。
-肝機能受損:尤其原本有肝炎帶原者須注意,需定期檢查(約三個月)肝功能指數(GOT、GPT),這些副作用如有的話通常三個月會慢慢出現。
-白血球數減少:尤其是嗜中性球,其它血液組成包括紅血球,血小板都可能會減少,應三個月做一次血液常規檢查。
腎機能受損:較少出現的副作用,約三個月檢查一次腎功能(BUN、Creatinine)。
-生殖系統:影響男性精蟲量與質,在停葯後約三個月即可恢復。
-葉酸缺乏:可加服葉酸。
(iii)起效時間:約1-3個月。
(iv)對生育的影響︰無論男女性,在欲生育前半年宜停用,且女性懷孕期間不建議服用。

(2)methotrexate(MTX,甲氨蝶呤):嚴重的外圍關節炎,對sulf強直性脊柱炎alazine反應不佳,可以兩者並用,或是因過敏而無法使用sulf強直性脊柱炎alazine時,可以改用此葯。
(i)劑量:起始劑量約為每周5-10mg,如無不良反應,視病情加量,最大劑量最好不要超過每周15mg,一次服用副作用比較大,可分成二或三次服用。
(ii)副作用:
-過敏。
-血球數減少:各種血球(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都可能減少,剛開始使用時大約一個月就要檢查血常規,之後可減為三個月一次。
-肝腎機能受損:發生的機會大於sulf強直性脊柱炎alazine,應三個月檢查一次肝腎功能。
-葉酸缺乏:使用此葯時應加服葉酸。
-頭暈、頭痛。
-間質性肺炎:
(iii)起效時間:約1-3個月。
(iv)對生育的影響︰無論男女性,在欲生育前半年宜停用,且女性懷孕期間不建議服用。

(3)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anti-TNF):
(i)近年來研究出的抗腫瘤壞死因子,有etanercept、infliximab等,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目前仍處於臨床實驗階段。
(ii)thalidomide(沙利竇邁, 肽胺哌啶酮)在過去是用來治療孕吐的鎮靜劑,但因致畸胎而成為禁葯,最近也被發現有抗腫瘤壞死因子的效果,可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也在臨床試驗階段,欲生育的患者,不可以接受此種治療。

四、強直性脊柱炎的手術治療
1、脊柱:當患者駝背達到影響心肺功能的程度,可以考慮做脊椎手術,手術方法有單節椎板切骨術、多節椎板切骨術及經椎弓椎體切骨矯形術和經椎弓根螺釘固定,醫師因病人病情不同而採用不同的方法。

(ii)髖關節置換可能發生的並發症:
-深靜脈栓塞,可以透過抗凝血劑的使用及足踝的運動來預防。
-感染。
 
(iii)髖關節置換術後康復:
-足踝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發生腿部深部靜脈栓塞的機會。
-開始負重︰如果是骨水泥固定,在術後一天就可以負重,開始拿輔助器(助行器或拐杖)練習走路,隨著肌力增強,可以逐漸增加負重,不再使用拐杖。但如果是非骨水泥固定,需要拿輔助器部份承重練習值到三個月才能漸漸增加負重,以利骨頭長入人工髖關節的孔中。
-大腿肌力鍛煉與關節活動范圍的訓練,須注意關節活動范圍的限制。
(iv)髖關節置換術後應注意事項:
-關節活動范圍的限制:為了預防髖關節脫位,在術後前三天坐時應使用外展枕(abction pillow),三個月內應避免髖關節屈曲超過90度,不可內轉或內收過身體中線,術後三個月內應注意不做矮凳,加高馬桶,不可蹲或彎腰撿東西,不做兩腳交叉的動作,
-避免劇烈運動,並且避免體重增加,以延長人工髖關節壽命。

5、人工髖關節置換後一個月腹股溝處有時刺痛,為什麼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疼痛原因分析

全髖關節術後出現的疼痛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它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與植入物有關的、關節內的,關節周圍的、以及遠處神經所致的。做全髖關節翻修術的骨科醫師面臨著許多技術上的挑戰,這些病人常常年齡較大而且身體虛弱,同時合並有組織的不完整和代謝儲備不全。可能有許多問題必須要解決,如術後疼痛、假體松動、不穩、下肢的長度不等、假體周圍骨折、感染、骨量減少或有明顯的骨質缺損。疼痛是全髖關節翻修的主要適應症,但並不是所有疼痛都需要翻修手術。一部分病人盡管沒有嚴重的疼痛,但有時臨床檢查及X線片發現有短期內需要翻修的病變,而延遲手術將使以後治療更加困難,也要進行翻修手術,但這種情況只佔少數。要分析疼痛出現的原因,確定疼痛是由於全髖關節置換失敗引起的,針對原因再考慮是否需要進行翻修手術。如是由於其他因素引起的,如椎間盤病變、脊柱關節炎、椎管狹窄、轉移性或原發性腫瘤、血管阻塞、應力性骨折或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等,則不是全髖翻修的手術適應症。

一.痛性人工全髖的評價

全髖置換術後的疼痛按持續的時間可分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往往有明顯的誘因,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慢性疼痛定義為一個月以上,通常超過了一般疼痛的自行癒合時間。有一個慢性的進程,呈持續性或間隙性發作。疼痛原因通常可分為骨骼肌肉性疼痛和神經性疼痛。全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疼痛大多數屬於前者。疼痛是翻修病人的主要症狀。然而,幾乎所有關節置換的病人在長時間坐位後開始行走活動,都會出現一些疼痛和僵直。在美國Mayo醫院所進行的333例骨水泥Charnley全髖置換關節的隨訪發現,有25%的病人在術後一年有髖部疼痛不適,有20%的病人在術後5年、10年及15年時有髖部疼痛不適。有些病人的疼痛可以很輕微,對日常活動沒有任何影響,也有些病人的疼痛可以嚴重到致殘的地步。如人工關節松動的病人會有持續較長時間的疼痛,不能長距離的行走。髖臼杯松動的疼痛以局限在腹股溝居多,股骨柄松動的疼痛以大腿部為多,也可以放射到膝關節。疼痛通常在負重時明顯,休息後可減輕或緩解,髖部旋轉動作疼痛加重,也可出現Trendelenburg證或痛性步態,有時會自願使肢體縮短並轉向外側。人工關節置換術後不久即出現疼痛是非常令人擔心的,表明可能出現了感染或假體沒有獲得初始的穩定性(Initial Stability),或為髖外因素引起的髖部牽涉痛。如果出現假體的分離,可出現異常響聲。疼痛也可以由於粘液滑囊炎,肌腱炎,腰椎疾病,膿腫和疝氣等疾病引起。對疼痛性人工全髖的評價包括:
1.病史 病史對確定全髖術後疼痛來源非常重要,應對患者的病史詳細地追問、分析,包括疼痛部位,疼痛出現的時間,嚴重程度,發作特點可能會提示診斷,尤其對鑒別診斷很有幫助。例如,有腫瘤或夜間疼痛病史提示是否存在腫瘤性疾病,能導致菌血症的操作病史提示細菌性感染的可能,有腰背部疼痛史可能提示脊柱疾病可能是髖關節疼痛的病因。代謝性骨病問題或嚴重的骨質疏鬆症,能使醫生警惕患者發生應力性骨折的危險。外周循環疾病有時也會表現在髖部或大腿區的不適。另外,通過患者的主訴,可提示髖關節置換術後疼痛的程度、部位、發作時間等各種特點,使下一步的檢查具有了針對性。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1)疼痛的時間特點。需要確定疼痛是否與手術有關,術後不久出現超過預料的疼痛應考慮的可能為急性感染、血腫、異位骨化、組織卡壓、假體撞擊、初始固定失敗或不穩。當髖關節置換術後有一段時間無痛後出現髖關節疼痛,需要考慮的原因有:假體松動,慢性感染,生物學應力反應,軟組織問題(如肌腱炎或滑囊炎)以及假體不穩定。假體長期使用後導致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磨損顆粒反應,能導致假體周圍骨溶解,引起假體松動。磨損顆粒導致的滑膜炎也能引起髖關節的疼痛。
(2)疼痛的部位特點。髖臼杯松動常導致臀部或腹股溝區域的疼痛,單極或雙極人工股骨頭假體使用後可出現肢體過長、頭臼壓力過大出現髖臼軟骨磨損,股骨頭內陷,所出現的疼痛也常在腹股溝部位。如果股骨柄假體松動,則通常表現為大腿痛。一旦股骨柄假體失敗,特別是長柄假體,某些患者疼痛可表現在膝關節部位。對一個穩定的非骨水泥股骨柄假體,如出現疼痛,則常在大腿部位(大腿痛)。髖關節外側或大腿外側疼痛,應考慮有股骨大轉子滑囊炎的可能。位於腹股溝的疼痛也可以繼發於髂腰肌腱炎或髂恥滑囊炎。
(3)疼痛發作的特點。突然改變體位而引起的疼痛,如坐一段時間後站起,或行走時開始的幾步(「起始痛」),通常和假體松動有關。疼痛可以位於腹股溝部位、臀部或大腿,與假體松動的組件有關。松動的疼痛常常和活動有關,並在行走一定距離後加重。然而,同樣的疼痛也可以發生於假體固定良好的病人,如大腿痛,尤其多見於活動量大,勞動強度大的病人中。人工股骨頭置換後肢體過長、髖臼所受壓力過大,並有髖臼軟骨的磨損也可引起活動性疼痛。由於髖關節不穩或者半脫位引起的髖關節疼痛,常在髖關節處於一定的位置時出現。病人可以主述或沒有主述半脫位的經歷,而主述在腹股溝處或臀部疼痛,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可以導致關節囊的炎症或軟組織炎症。在休息或夜間出現的持續疼痛,應多考慮與感染或腫瘤有關。雖然原發性腫瘤或骨盆、股骨及脊柱的轉移性腫瘤不是常見原因。術後存在與術前一樣的疼痛也應考慮有否關節外的原因。如果有放射性的膝關節以下疼痛,麻木,麻刺或燒炙感,應考慮腰椎疾病為可能的原因。神經根性疾病,椎管狹窄,神經源性疾病,機械性下腰痛需要作鑒別診斷。
(4)假體固定良好病人的大腿痛。大腿痛常見的原因是股骨柄假體的松動。但是大腿痛不僅發生在假體松動的病人,也發生在假體固定牢固及一些固定很好的骨長入型假體的病人。通常假體固定良好病人的大腿痛被解釋為與股骨假體柄的硬度(Stiffness)有關。在過去發表的文獻中,大腿痛在非骨水泥股骨柄假體中的發生率多於骨水泥股骨柄。對其術後持續大腿痛的發生比率,各家報道不一,但是有高達30%的術後2~4年大腿痛的發生。Heekin報道,對於微孔解剖型全髖關節置換(porous-coated anatomic, PCA)的病人,術後疼痛的發生率在5-7年的隨訪中為15%~26%。大多數這樣的病人術後疼痛表現為大腿痛。Xenos等在同系列病人的至少10年的隨訪中,大腿痛的發生率為12%。Vresilovic等發現在柄穩定的患者,大腿痛與柄直徑較大有關。他們認為在有些患者,假體與周圍骨的彈性模量不一致是大腿痛的根源。在最近的文獻報道中,Barrack 等對照研究了非骨水泥全乾微孔(Porous Coated,AML)、非骨水泥近端微孔與骨水泥股骨柄固定的大腿痛發生率,發現近端固定的非骨水泥股骨柄假體病人大腿痛的發生率是全乾固定非骨水泥股骨柄假體病人或骨水泥股骨柄假體固定病人的2倍,P值小於0.01,顯示有顯著性差異。而全乾固定非骨水泥股骨柄與骨水泥固定股骨柄兩者的大腿痛發生率沒有明顯區別。大多數大腿痛發生於術後一年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病人大腿痛會自行消失。大腿痛的疼痛程度並不嚴重。按目測0-10計算嚴重程度,三組中大腿痛平均在3-3.5之間。
2.體格檢查 通過體檢在大部分情況下可以重復病人的疼痛。理學檢查應包括步態的觀察,步態觀察有助於識別髖部疾病的特殊表現。確定是否有跛行及跛行的類型,如有否Trendelenburg征、麻痹步態、下肢的短縮等,以及有否神經症狀,如足下垂、帕金森氏病震顫等。有些非骨水泥全髖置換的病人在步態觀察中可能會發現髖關節完全伸直受限,這種情況可見於非骨水泥股骨柄假體的微動或不穩定的纖維固定,也可見於殘留的髖屈曲攣縮。在檢查髖關節活動時,如在屈曲或伸直的極點上出現疼痛可能是由於全髖關節松動引起的,而在髖的全程活動中均有疼痛可能提示有急性感染的存在。在髖關節屈曲90度時採用推拉的手法可能有助於半脫位的發現,也可以證實有不穩定的存在於否。檢查還應包括手的觸摸檢查,包括髖關節、附近的滑囊及肌腱的止點。如大轉子的滑囊炎患者不願向患側卧,大轉子有壓痛,髖關節內旋時使臀大肌緊張壓迫滑囊使疼痛加重。恥骨支的壓痛提示有應力骨折的存在可能。大腿的局限性壓痛在股骨柄假體松動時很常見,也可能是應力集中的表現。
由於臀部及大腿的疼痛有可能繼發於腰椎的疾病,檢查腰背部及下肢神經的症狀有助於發現疼痛的來源。沿脊柱或骶髂關節的觸痛,可提示這些部位有病理變化,在大轉子、坐骨的腘繩肌起點、臀大肌止點以及梨狀肌區域的觸痛,可提示這些部位的軟組織炎而引起局部的疼痛。神經的檢查應包括股神經、坐骨神經及閉孔神經。椎管狹窄可存在全髖置換術前,但由於髖部病變限制了病人的活動,神經症狀可能不明顯。全髖術後,長距離的步行成為可能,椎管狹窄的症狀會變得明顯而引起病人的重視。
全髖術後的急性疼痛可能由術後血腫引起。嚴重的血腫有可能導致坐骨神經的麻痹。術後過分地使用抗凝劑增加了血腫的危險性。與脫位、骨折或其他創傷性損傷有關的急性疼痛一般均有明顯的相關病史,體格檢查的發現以及X線片的表現。關節感染通常有局部的紅腫,皮膚溫度的升高,保護性痙攣。

二.疼痛性人工全髖的影像學評價

標準的X線片包括受累髖關節的骨盆正位片和不同類型的上段股骨X線片。系列的正位片、側位片及斜位片X線片對評價疼痛性全髖非常有幫助。X線片必須有良好的質量以便進行骨量的評估和檢查出現的任何細小的放射學改變,例如骨膜反應和在骨水泥和骨質,骨水泥和假體以及假體和骨之間出現的透亮帶。根據股骨頭相對於髖臼邊緣的位置,可以定量的觀察聚乙烯磨損的程度。如有可能,當前的X線片應該與以前的X線片相比較,因為這可以證明髖臼或股骨假體有無移位,移位是假體的松動的證據。進展性的骨與骨水泥間的透亮帶、假體與骨水泥間的透亮帶或骨水泥骨折是令人不安的發現,通常和啟動痛及負重痛聯系在一起,可以診斷為症狀性的假體松動。減數髖關節X線片對確診有幫助,報道顯示X線平片對股骨柄假體松動較髖臼杯假體松動敏感和易於發現,而減數髖關節攝片對股骨柄及髖臼杯的松動更准確。Lyons等報道X線平片對診斷髖臼杯假體松動的准確率約69%,股骨柄假體松動的准確率約84%,減數髖關節X線攝片對兩側假體松動的准確率約96%。
最為常用的還是X線平片,假體松動產生的透亮帶常在邊緣有反應性的硬化線,這可以和鄰近松質骨的正常的透亮帶相區別。其他一些徵象也明顯提示骨水泥假體的松動,包括骨水泥斷裂,假體和骨水泥壁之間出現X線透亮帶,股骨乾和/或髖臼聚乙烯的斷裂等。應該仔細觀察X線片上有關骨長入表面的分離,骨溶解或假體斷裂的現象。骨溶解多年以後會出現明顯的進展而沒有明顯的體征和症狀。建議對於功能良好的假體,盡管缺乏臨床症狀,應每隔一年進行一次X線片檢查以評價是否出現了進展性的骨溶解、髖臼內襯的磨損及其他問題。
其他有幫助的X線片是骨盆的Judet X線片檢查,用來評估骨盆前後柱的骨量。側位片對於後柱殘留骨量的評估以及髖臼相對於骨盆的定位是有用的。盡管金屬假體對成像有分散干擾,骨盆和股骨的計算機斷層掃描(CT)仍有助於顯示殘留的骨量。CT掃描結合血管內造影可顯示松動假體周圍主要血管的情況。磁共振成像(MRI)的作用有限,但是有助於對關節周圍軟組織的評估,特別是在查找與假體無關的疼痛原因時。採用鍀-99核素骨骼掃描假體松動的敏感性較高,但准確率有待提高,Lyons等報道髖臼側約為77%,股骨側約為89%。有標記的白細胞骨骼核素掃描有助於區別無菌性松動和感染。
1.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置換
(1)普通X線平片
研究表明,100%移動的髖臼假體有松動,94%有連續透亮帶(不管帶的寬度)的髖臼假體有松動。而無髖臼遷移、無放射X線透亮帶或者僅在髖臼Ⅰ區有透亮帶的髖臼,只有5%在術中發現假體有松動。當髖臼Ⅰ區和Ⅱ區均有透亮帶時,則79%髖臼假體有松動。但是,有許多患者僅依靠普通X線平片仍不能作出診斷。
對股骨柄假體與骨水泥之間的透亮帶,其意義尚有爭議。Berry等認為這一透亮帶與股骨柄松動出現髖關節疼痛沒有必然的聯系,他們對297例非選擇性的Charnley全髖關節置換至少20年或至翻修時的隨訪研究表明,<2mm寬度的股骨假體外側的假體-骨-骨水泥的薄透亮帶,並不與股骨柄假體的遠期松動明顯相關,統計分析表明也不與髖關節疼痛相關。可能是置入骨水泥後形成的纖維層。這種透亮帶在光滑、無領、楔形的骨水泥股骨柄假體中較多見,但沒有臨床症狀和股骨柄假體的失敗。但如透亮帶寬度超過2mm則與股骨柄假體的松動有明顯的關聯性。Lyons等的研究認為這是股骨柄假體松動的可靠證據,有這一透亮帶的患者96%在翻修手術時有股骨柄假體的松動。骨與骨水泥界面出現的透亮帶進行性加寬的病人為骨水泥固定假體松動的表現。但非進行性的股骨柄假體輕度下沉並不代表假體松動。
最佳評估全髖術後效果的方法是拍攝系列X線片。骨與骨水泥交界處透亮帶進行性加寬常常提示肉芽腫樣的膜狀物,它與假體松動以及磨損的碎屑反應相關。如果透亮帶變化迅速,邊緣毛糙,有骨膜反應出現,應高度懷疑有關節感染的出現。
(2)造影術
與普通X線平片比較,關節造影術提高了骨水泥髖臼松動的檢出率,但有一部分的結果為假陽性。診斷髖臼假體松動的最敏感指標是在整個髖臼假體周圍連續出現造影劑,而且寬度均超過2mm。Maus等報告對97例手術證實的關節造影中,診斷髖臼松動的敏感性為97%、特異性只有68%。然而,也有作者認為關節造影術在診斷假體松動上沒有太大的價值。如Miniaci等發現關節造影術對髖臼假體松動的檢出率為68%,不如普通X線平片及核素掃描。
Lyons等研究顯示,關節造影術能提高骨水泥股骨柄松動的檢出率。如果骨-骨水泥界面的造影劑延伸至股骨柄假體的轉子間部分,即提示假體松動,其准確性非常高。其敏感性從普通X線平片的84%提高到96%。Maus等報告經手術證實的關節造影中,診斷股骨柄假體松動的敏感性為96%,特異性為92%。因而,雖然大多數股骨柄松動均能通過普通的X線平片發現,而關節造影術也不提高其診斷的總的敏感性,但是關節造影術能偶爾檢出X線平片漏診的病例。而且,關節穿刺造影可以得到關節液進行塗片與培養,穿刺物塗片與培養是判斷關節感染的重要手段。
(3)骨掃描
對手術後無疼痛症狀的患者行99m鍀骨掃描,結果可表現為正常攝取或呈灶性攝取增加。一般術後6個月,小傳子和假體的體部核素攝取可恢復正常水平,髖臼、大轉子和假體末端的核素攝取要到2年左右才大致穩定。但Utz等發現,有近10%的全髖置換術患者股骨柄假體末端的核素濃聚可持續更長一段時間。在術後1年行鍀99骨掃描,在髖臼、大轉子、股骨柄遠端均有異常的核素攝入。傳統的鍀99掃描對全髖術後假體松動檢出具有較好的敏感性,但沒有特異性。沒有並發症的全髖置換術後2年仍可見股骨柄周圍放射性核素濃聚,通常位於股骨柄尖端。如系列骨掃描出現進行性的核素濃聚增強則表示病理反應,為松動或感染的表現。Jensen和Madsen發現,鍀99骨掃描在評估全髖置換術疼痛時無明顯價值。他們發現骨掃描在松動檢出率的敏感性僅77% (X線平片為97%),特異性僅4 6%(X線平片為70%)。鍀99骨掃描的假陽性為23%(基於99mTc骨掃描的結果作手術探查,發現並無松動)。Leiberman等通過對54例患者的研究發現,相對於X線平片,鍀99骨掃描不增加松動的依據。在10例最後被確診為假體感染的患者中,有3例骨顯像正常;44個股骨假體松動的患者中,也有3例骨顯像未發現異常;而43例髖臼松動中,4例未發現異常。因此提出,鍀99骨掃描僅用於臨床高度考慮關節松動,但是X線平片沒有表現的患者。
白細胞可用銦111進行標記。標記白細胞顯像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後並發感染時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發生感染後,局部攝取白細胞量可明顯增加,其部位可在假體周圍、關節腔或鄰近組織中。不過,標記白細胞也可以在無菌性炎症病灶、骨壞死組織、類風濕性關節炎及部分松動的假體中濃集。
2.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置換
穩定的股骨假體的多孔長入型表面應該有骨組織的長入,它們之間沒有透亮帶。皮質骨的近端變薄(應力遮擋)是不常見的。骨內膜點的焊接區是連接骨內膜表面和骨長入區的骨集中區,這種現象在骨長入的遠端最常見,有時它類似小的漂浮的支持璧。透亮帶常見於光面柄的遠端周圍,它帶來的後果較小。松動的股骨和髖臼假體可能造成假體的移位,但是常常在鄰近骨長入的表面有透亮帶的出現。出現松動後,股骨假體出現下沉,常常可以見到在假體的尖端出現連接骨內膜表面的厚的骨底座。這些包圍在松動移位假體周圍的骨組織形成多年後可以出現明顯的骨再塑形。
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置換的廣泛應用使得對術後髖關節的疼痛處理更為復雜。對骨水泥假體松動的標准並不適用於非骨水泥型假體。而且,對於非骨水泥假體,盡管沒有松動的影像學上的依據,但術後髖關節的疼痛發生率較骨水泥型假體高。
(1)普通X線平片
進行性的髖臼遷移和髖臼位置改變表明髖臼有松動。髖臼固定螺釘的折斷也表明髖臼松動。進行性的珍珠面從微孔表面的脫落,與髖臼遷移有一致性,可以預期髖臼將會發生松動。
柄松動和大腿痛有很好的相關性,而發生率也較髖臼松動高,判斷柄松動的標準是由Engh等基於對髓腔解剖自鎖型假體(anatomic mellary locking, AML)的廣泛研究而制定的。顯示骨長入和假體穩定性的依據有:(1)無下沉;(2)在骨與假體微孔表面沒有放射線密度增加。穩定的纖維固定提示:(1)無進行性的下沉;(2)在柄微孔表面骨與假體之間,廣泛的不透X線的帶形成。不穩定假體的特點有:(1)假體的進行性下沉;(2)在柄周圍散開偏斜的X線密度增強帶。
對假體柄尖端的硬化骨基座形成的意義,目前判斷不一。一些認為其說明假體有松動,而有些研究則說明假體沒有松動。Engh等經過研究認為,這種硬化骨與假體的緊密接觸,表明假體穩定,而如果局部有X線透亮帶,則往往表明假體不穩。
(2)關節造影術
Barrack等報道了對一些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置換後關節造影術的結果,在16例非骨水泥髖臼中,他們發現關節造影術的敏感度為29%,特異性為89% ,准確率達63%。在股骨柄假體,他們發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的例數均比例較高,准確率為67%
(3)骨掃描
對非骨水泥全髖術後骨掃描顯示,從術後至2年,大部分患者的股骨幹在延遲相上可見核素攝取增加現象,Maniar等發現2年後仍有20%的病人有核素攝取增加,少部分病人這種現象可延續到術後4年。Oswald等在三相骨顯像發現,76%的非骨水泥髖臼假體在術後2年或更長時間有延遲相呈現核素攝取增加。在非骨水泥股骨假體中,有72%的股骨柄尖端在術後2年有異常的鍀同位素攝入。因而,骨掃描對非骨水泥全髖術後患者並發症方面的應用價值可能有限。非骨水泥假體的骨掃描對評估假體穩定性的意義尚令人質疑。
在非骨水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即使沒有並發症的出現,患者的髖關節仍可出現銦111標記的白細胞攝取增加的情況。研究表明,在術後兩年時行白細胞標記的銦111顯像,有50~80%的病人出現股骨幹遠端或髖部攝取增加的現象。因此,用標記白細胞顯像檢查術後並發症的產生是不很可靠的。

三.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及其治療

全髖術後病人出現異常或不可解釋的下肢疼痛,應考慮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可以由任何一種創傷引起,它的發生率,嚴重程度以及病程的進程和損傷的嚴重程度,手術的大小沒有必然的關聯性。早先該綜合症有許多稱呼,現在准確的專業名字為Ⅰ型復雜局限性疼痛綜合症(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但目前被廣泛接受的術語仍為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RSD)。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是指以肢體疼痛、腫脹、僵硬、皮膚變色、多汗和骨質疏鬆為特點的一組臨床表現,由交感神經系統異常和延長反應所引起。
對於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病因還不是非常清楚。有多種理論,包括損傷區的短路效應,即傳出的交感興奮刺激感覺性傳入纖維,神經損傷節段的動脈周圍炎,以及異常反饋進人脊髓聯絡中心。
臨床表現 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是一種劇烈的燒灼樣疼痛,常常被描述為伴有難以忍受的抽痛、刀刺樣破裂感、扭痛或壓榨痛.病人可於手術後立即發生疼痛,也可以發生在術後幾周內。疼痛一般不局限於某一神經的皮支分布區,可因情緒刺激(如驚嚇、發怒)或周圍環境的變化而加重,多見於嚴重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病人。也會出現一些古怪的行為來減輕疼痛,如某些病人喜歡用濕毛巾將患肢包裹起來以緩解疼痛。不喜歡醫生檢查局部疼痛區域。某些病人睡覺時不願蓋被,因為被單也會引起疼痛加劇。許多病例輕微觸摸、熱或軀乾和肢體輕微活動都會加重原有的疼痛。通常疼痛較嚴重,有燒灼感,撕裂樣疼痛,疼痛可沒有誘因而加重,休息後不會緩解。疼痛常開始出現在肢體的遠端,隨時間的延長而向近端發展。以痛覺異常、痛覺過敏、感覺過敏及有血管舒縮和出汗異常為特徵。
在早期階段,往往因交感神經過敏而出現明顯的血管運動不穩定和疼痛。水腫、充血、溫度升高、多汗以及僵硬是本期的特徵。肢體有經常性的潮紅,發燙或變冷,蒼白及疼痛。典型的早期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病人為肢體疼痛但臨床檢查沒有發現其他異常情況。兩側肢體經常有顏色不對稱,或溫度不對稱,或兩者均有。痛覺過敏使病人即使是非常輕微的觸摸也可引起疼痛。經常病人在睡覺的時候都不願蓋被,因為被子在患側的皮膚上都會引起不適。疼痛症狀與體征與周圍神經分布區不相吻合。以後肢體會變得蒼白和乾燥,伴有僵硬加重以及皮膚營養改變。休息時病人可能會較舒適,但要運動時疼痛仍然存在。
在後期階段,可導致嚴重的肢體病殘,如乏力、僵硬、發涼、肌肉萎縮,皮膚營養不良會變得明顯,可持續幾個月或許多年。疼痛程度不恆定的。出現骨質疏鬆的表現。
Mittal 等已證實,鍀-99三期放射性核素骨掃描有助於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早期診斷。但其他文獻報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仍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目前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診斷仍以詳細的病史及臨床檢查為主。可以通過局部阻滯進行診斷性的治療,明確診斷。一般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診斷不易與其他神經疾患相混淆。
目前對於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還沒有很滿意的治療方法。早期交感阻滯配合體療或口服葯物是廣泛推薦的治療方法。如果交感神經阻滯效果良好,可按病人症狀緩解的時間進行持續的阻滯治療,通常一次持續的時間不超過2周。對於一些症狀較輕的病人,如果能耐受輕微的主動活動及積極的輔助活動而且反應良好,可以先用理療部分病人也可得到緩解疼痛。早期的發現和治療可能對預後有一定的影響。
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病人,可進行交感神經切除手術。交感神經切除的手術適應證是:使用局部交感阻滯可得到暫時症狀緩解,但沒有持久療效者。採用節前交感神經切除手術,做交感神經節和交感鏈的切除,一般可以緩解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疼痛。

四.實驗室檢查

五.疼痛性人工全髖關節的治療

6、什麼是脊椎炎

強直性脊椎炎

【概述】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它的病因不明,主要侵犯脊柱,尤以骶髂關節病變最為常見。它的最為顯著的變化為關節的纖維化和骨性強直。

強直性脊柱炎以往稱為類風濕性脊柱炎,目前該名稱已廢用了達20年之久,理由是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強直性脊柱炎亦絕對不是一種特殊部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因缺乏類風濕因子而又曾被命名為"血清陰性脊柱骨關節病",現在看來亦不確切,因為並不存在有"血清陽性脊柱骨關節病",同樣屬於此類病的很多,包括Reiter病、牛皮癬關節炎、腸源性關節炎、兒童期慢性關節炎等。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從公元前2、3千年的古埃及人骨骼標本中曾發現從第4頸椎至尾椎的所有椎體全部融合連接成一塊骨骼。在古希臘與阿拉伯文著作中,都曾發現有類似的記載。在19世紀末時Strumpell和Marie對本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有了詳細的放射學檢查的記錄。至70年代初,Brewerton等發現本病具有強力的HLA-B27抗原。

在發病率方面,白種人的發病率為0.05%,多見於男性,男女的比例大致為10∶1。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女性病例,無論在臨床表現與X線表現,都進展較慢。由於症狀不夠嚴重,診斷往往遲延,造成女性病例稀少的現象。女性病例往往為輕型或亞型,估計男女之間的比例約為7:3。

根據正常人HLA-B27普查的結果,B27陽性的人有20~25%的X線表示出骶髂關節和脊柱炎表現。假使將這種亞臨床型和輕型的都統計在內,本病的發病率可高達1.5%。但也有報告HLA-B27陽性的人中,有5%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產生發生率高低不一致的原因是對骶髂關節炎的診斷標准不一,使發生率有顯著差別。必須指出,不是凡發現有骶髂關節炎且伴有症狀者都可以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

【病因】

強直性脊柱炎至今病因未明,可能與遺傳性易感因素有關。HLA-B27影響本病發病機理的方式至今不清楚,但必須看到B-27與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有著密切的關系。並非所有具有B-27抗原的病人都會使疾病發展,B27的存在還不足以使每個人都發病。看來B27本身並不重要,主要是它與其他基因間的不平衡聯系,改變了免疫反應,使機體易於發病,很可能B27抗原作為病毒或其它外來因素的受體,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起作用;也可能B27抗原與外來因素有些相似,使這些因素起著異常免疫反應而致病。外來因素種類很多,長期以來懷疑感染是主要的因素,但未能被證實。目前發現革蘭氏陰性腸道桿菌,如肺炎桿菌對本病的發病可能起著作用。

至於致病因子是B27本身,還是與B27有著密切關系的基因,目前還不了解,B27基因可以影響疾病嚴重程度,但不能肯定它可以影響疾病的發展。

【臨床表現】

(一)全身症狀 絕大多數的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於青年期,起病往往隱匿;40歲以上發病者少見。女性病變發展緩慢,往往診斷延遲。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有厭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和輕度貧血等全身性症狀。

(二)局部表現

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 是最為常見的表現。下腰痛發生緩慢,鈍痛狀,講不清痛在什麼地方,有時牽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嚴重,集中在骶髂關節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轉子與股後部,一開始疼痛或為雙側,或為單側,但幾個月後都變為雙側性,並出現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極常見的症狀,可以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之久。長期不活動使僵硬更為明顯,病人往往訴說由於僵硬與疼痛,起床十分困難,只能向側方翻身,滾下床沿才能起立。

有些病人疼痛較輕,只有晨僵與腰部肌肉韌帶壓痛點,往往被診斷為"風濕痛"、"纖維織炎",甚至被認為有"神經官能症"。向腿部有放射痛的還長期被診斷為"腰腿痛"和"坐骨神經痛"。

早期時體征不多,可有輕度腰椎活動受限,但只在過伸或側屈時才能察覺。骶髂關節處可有壓痛,但一般不嚴重,隨著病變進展,骶髂關節處於強直,此時該部位可以完全無痛,而脊柱強硬成為主要體征之一。病員能保持雙膝伸直位時將指尖觸及地板並不能據此而認為腰部並無活動障礙,因為良好的髖關節完全可以起代償作用。檢查脊柱有無強直應該從脊柱的過伸、側屈與旋轉等方面全面檢查。下列方法(Schober試驗)有所幫助:病員直立位時在第5腰椎棘突上作一記號,再在脊柱中線距該記號10cm處作第二個記號。囑病員最大限度前屈脊柱而膝關節保持完全伸直位,在正常情況下,兩點之間距離可增加5cm以上,即可達15cm以上。增加不足4cm,可視為腰椎活動減少。

病變繼續發展便會出現胸椎後凸與頸椎發病。此時診斷比較容易。病員靠壁站立,他的枕部無法觸及牆壁,嚴重時可有重度駝背畸形,病員雙目無法平視,他只能靠屈曲髖與膝才能得以代償。至於頸部表現,一般發病較遲;也有隻限於發展至胸段便不再向上延伸的。少數病員早期即發生頸部症狀,並迅速強直於屈頸位。

2.胸廓擴張度減弱 隨著病變向胸段脊柱發展,肋脊關節受累,此時出現胸痛,並有放射性肋間神經痛。只有少數病人自己發覺吸氣時胸廓不能充分擴張。因肋脊關節強直,在檢查時可發現吸氣時胸廓不能活動而只能靠膈肌呼吸。在正常情況下,最大限度吸氣與呼氣,於第四肋間處的活動度可達5cm以上。不足5cm者應視為胸廓擴張度減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後期時,由於重度脊柱後凸與喪失胸廓擴張能力,使肺通氣功能明顯減退。

3.周圍大關節炎症35%的強直性脊柱炎可有周圍關節炎,以髖關節最為常見。通常為雙側性,起病慢,很快出現屈曲攣縮和強直,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償性屈曲。肩關節為第二個好發部位。偶有膝關節病變。其它關節少有發病。

4.關節外骨骼壓痛點 主要發生在胸肋交界處、棘突、髂嵴、股骨大轉子、脛骨結節、坐骨結節和足跟,有時這些症狀也可以早期出現。

5.骨骼外病變 主要為眼部病變,可有急性葡萄膜炎,發生率可高達25%。心血管疾患有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包炎等。肺部病變主要為肺上葉進行性纖維化。神經系統病變常為繼發性,有自發性寰枕關節半脫位和馬尾神經受壓表現。後者表現為大小便障礙與會陰部鞍區狀麻木。

【實驗檢查】

活動期75%病例血沉增快,但也有正常的,往往出現血清C-正反應蛋白明顯增高。血清鹼性磷酸酶值輕度或中度增高,往往提示病變較廣泛,或有骨骼腐蝕,並不足以說明病變處於活動期。血清IgA和IgM可有輕度或中度增高。

90%以上的病員具有HLA-B27基因。正常人也可有HLA-B27,並與地區與種族有關。歐美白種人6~8%可具有HLA-B27,而海地印地安人50%具有B27。沒有中國人的資料,但知日本人與非洲黑人卻很少具有B27。測定HLA-B27可以幫助診斷強直性脊柱炎,但卻不能作為常規試驗。該試驗不能確定本病的診斷,僅提示有本病的可能性;有許多類似疾病也可以具有HLA-B27。

部分本病患者並不存有HLA-B27,這類病例往往缺乏家族史與較少發作急性葡萄膜炎,但卻具有B7或BW16。

7、臨床麻醉與疼痛診療疑難危重病案討論薈萃的目錄

前言
第一章婦產科手術臨床麻醉疑難危重病案討論分析
第一節妊娠合並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繼發乳糜微粒血症
第二節剖宮產手術後出現雙下肢、臀部及骶尾部頑固性疼痛
第三節孕2產0孕32「周,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肺動脈高壓,心功能Ⅲ~Ⅳ級,擬急診行剖宮產術
第四節妊娠合並心肌病患者全身麻醉下急診行剖宮產術
第五節剖宮產術後腓總神經損傷
第六節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的麻醉選擇
第七節丙泊酚加芬太尼無痛人流後致聽覺障礙1例
第八節剖宮產術中發生意外1例
第九節1例由利多卡因過敏引起的麻醉意外分析
第十節膀胱截石位手術致神經損傷1例
第十一節妊娠合並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
第十二節產後大出血引起呼吸心跳停止
第十三節妊娠合並大出血1例
第十四節宮腹腔鏡診治術術中發生意外1例
第十五節意外全脊髓麻醉1例
第十六節葯物致術後精神錯亂1例
第十七節先心病患者剖宮產術中發生急性心衰1例
第十八節剖宮產術後發生大出血、羊水栓塞、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第二章骨科手術臨床麻醉疑難危重病案討論分析
第一節椎問盤髓核摘除和金屬釘置入術中靜脈空氣栓塞
第二節椎問盤髓核摘除和金屬釘置入固定術中的急性大出血
第三節右股骨頭置換術中發生急性肺栓塞
第四節高齡椎間盤突出症手術病人插管困難
第五節髖關節置換手術期間出血不止1例
第六節骨科手術患者術中出現脂肪栓塞綜合征
第七節連硬膜外麻醉下行椎體內固定術中出現有效血容量不足
第八節全麻下行椎體腫瘤摘除術後蘇醒延遲
第九節全麻下行椎管內腫瘤切除術拔管後出現心臟驟停
第十節椎體固定術中出現急性大出血休克致心跳驟停病人死亡
第十一節股骨頸骨折術中充填骨水泥後出現肺脂肪栓塞致心跳驟停,病人死亡
第十二節老年高血壓患者腰麻給葯後出現心跳驟停
第十三節合並陳舊性心梗患者人手術室後室顫1例
第十四節脊柱手術致單眼失明1例
第十五節右股骨折內固定術中脂肪栓塞1例
第十六節老年病人骨科手術後發生低氧血症1例
第十七節老年病人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頭置換術後腦梗死復發1例
第十八節連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出現低血壓休克1例
第十九節連硬膜外麻醉後出現雙下肢感覺減退1例
第二十節臂叢麻醉致全脊麻1例
第二十一節下肢開放性多發性骨折麻醉方法選擇不當導致患者死亡1例
第二十二節腰椎骨折內固定取出術患者全麻中致血管神經性水腫1例
第二十三節右鎖骨下靜脈穿刺並發氣胸,全麻下手術後出現腦栓塞並發腦疝病人死亡1例
第二十四節全麻下頸部手術結束拔除氣管導管後出現呼吸困難1例
第二十五節高齡AsAⅢ級病人成功施行硬膜外麻醉1例
第二十六節糖尿病患者連硬外麻醉術後出現喉水腫1例
第二十七節小兒靜脈鎮靜復合臂叢麻醉後出現呼吸抑制1例
第二十八節全麻下行全髖關節置換術中填塞骨水泥時出現心律失常1例
第二十九節高位截癱患者麻醉誘導時出現心臟停搏1例
第三十節硬膜外麻醉下行骨囊腫刮除術中出現喉痙攣1例
第三十一節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中心跳驟停搶救成功1例
第三十二節右半髖置換術病人意外全脊髓麻醉1例
第三十三節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困難氣道的麻醉選擇
第三十四節腰硬聯合麻醉用於92歲高齡老人全髖關節置換術1例
第三十五節腰椎手術患者合並甲狀腺功能減退
第三十六節再次脊柱手術發生大出血
第三十七節半髖置換術發生脂肪肺栓塞1例
第三十八節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發生杓狀軟骨脫位
第三十九節髖臼放入骨水泥後出現顯著低血壓
第三章泌尿外科手術臨床麻醉疑難危重病案討論分析
第一節右側腎臟切除、左腎部分切除、下腔靜脈癌栓取出術中發生肺動脈栓塞
第二節腰硬聯合麻醉下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及膀胱碎石術發生TURP綜合征
第三節右輸尿管結石鈥激光碎石術期間發生急性肺損傷
第四節腹腔鏡下雙側腎上腺腺瘤部分切除術患者心跳驟停
第五節嗜鉻細胞瘤患者手術的麻醉處理
第六節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引起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綜合征
第七節長期高血壓患者硬膜外麻醉輸尿管鏡檢術時心跳驟停1例
第八節右腎切除術後嚴重低氧血症1例
第九節全身麻醉經皮腎鏡取石術期間發生低溫導致患者術後蘇醒延遲
第十節前列腺腫瘤切除術出現雙側張力性氣胸及縱隔氣腫
第十一節嗜鉻細胞瘤手術時大出血1例
第十二節85歲患者發生經尿道前列腺電切綜合征1例
第十三節全麻中低體溫致蘇醒延遲1例
第十四節嗜鉻細胞瘤手術患者術中持續低SpO21例
第十五節腹腔鏡下嗜鉻細胞瘤手術的麻醉處理
第十六節左輸尿管上段結石並左腎重度積水行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並發低氧血症和急性肺水腫
第十七節膀胱腫瘤切除術患者術後腓總神經損傷1例
第十八節漏診異位嗜鉻細胞瘤1例
第四章神經外科手術臨床麻醉疑難危重病案討論分析
第一節腦膜瘤切除術中抑肽酶引起嚴重過敏反應
第二節腦膠質瘤切除術拔管後sp0:嚴重下降
第三節法洛四聯症心臟病史患者顱內血腫清除術發生低氧血症危象
第四節孕5個月余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急診行開顱血腫清除術
第五節高血壓患者左小腦佔位切除術的麻醉處理
第六節右額顳葉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急診行血腫清除術遭遇困難插管
第七節右側額葉復發腦膜瘤切除術麻醉誘導發生過敏性休克
第八節腦橋、小腦腳腫瘤切除術圍麻醉期發生空氣栓塞
第九節術中擬按壓雙側頸靜脈造成頸動脈竇綜合征1例
第十節氣管捕管過深致支氣管痙攣1例
第十一節先天性心臟病、Taussing-hing綜合征、室水平雙向分流患者擬行開顱膿腫清除手術
第十二節顱底凹陷症、高位頸髓病患者手術期間血氧飽和度嚴重下降
第十三節左枕部佔位切除術後腦膿腫腦疝形成伴雙側墜積肺炎、陳舊性前間壁心肌梗死擬行急診腦膿腫清除置管引流術
第十四節額骨慢性骨髓炎伴竇道形成、頭皮感染行病變頭皮竇道切除、皮瓣轉移植皮術發生過敏反應
第十五節全身復合傷伴誤吸1例
第十六節左額顳頂硬膜下血腫清除術中血壓錯誤分析與處理1例
第十七節巨大頭皮下神經纖維瘤切除的臨床麻醉1例
第五章耳鼻喉科手術臨床麻醉疑難危重病案討論分析
第一節巨大甲狀腺腫瘤致嚴重氣管狹窄患者的麻醉處理1例
第二節哮喘史20餘年患者圍麻醉期的支氣管痙攣發作2次
第三節全喉切除術發生呼吸心跳驟停
第四節巨大會厭囊腫的麻醉(附2例報告)
第五節丁卡因中毒致死1例
第六節先心病室缺患兒氣管異物行支氣管鏡檢術
第七節全麻下行支氣管鏡檢術拔除氣管導管困難1例
第八節支氣管鏡檢患兒術後氣道壓異常增高1例
第九節小兒呼吸道異物取出術發生危象1例
第十節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麻醉管理
第十一節聲門下喉癌患者氣管造口術死亡1例
第十二節麻醉誘導期全身肌強直1例
第十三節嬰兒舌根部囊腫麻醉
第六章普通外科手術臨床麻醉疑難危重病案討論分析
第一節心房顫動老年患者急腹症行剖腹探查術的麻醉處理
第二節頸部巨大甲狀腺腫瘤患者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困難
第三節術中大量使用過氧化氫(H2O2)溶液導致患者發生危象
第四節脾切除術後大量滲血1例
第五節混合痔手術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
第六節左頸動脈體瘤切除術中血壓異常波動1例
第七節上消化道穿孔並休克引起心臟驟停1例
第八節全麻誘導時誤吸導致化學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第九節副神經節瘤誤診為肝癌的病人術中血壓突然下降
第十節頸叢阻滯引起嚴重呼吸困難1例
第十一節有機磷農葯中毒的麻醉處理1例
第十二節高血壓、心絞痛患者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氧飽和度下降
第十三節圍手術期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1例
第十四節垂體功能低下患者的麻醉
第十五節糖尿病、冠心病、人工起搏器術後病人圍手術期麻醉的管理
第十六節精神分裂症患者闌尾切除術的麻醉處理
第十七節7個月小兒全麻誘導過程中出現支氣管痙攣1例
第十八節闌尾切除術患者蘇醒期發生低氧血症1例
第十九節連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出現心跳驟停
第二十節全麻下行甲狀腺右側葉術加峽部切除術中出現氣道阻力突然明顯增加
第二十一節脾切除加門奇斷流術中出現大出血
第二十二節全麻下行膽囊切除術蘇醒期出現急性肺栓塞
第二十三節腰麻後心跳驟停1例
第二十四節腰麻下行闌尾切除術出現麻醉平面過高並低鈣血症致患者心跳驟停
……
第七章胸外科手術臨床麻醉疑難危重病案討論分析
第八章心血管外科手術臨床麻醉疑難危重案討論分析
第九章體外膜肺氧合技術運用於疑難危重病案討論分析
第十章診斷檢查手術臨床麻醉疑難危重病案討論分析
第十一章其他疑難危重病案臨床麻醉討論分析
第十二章疼痛診療疑難危重病案討論分析
……

8、我母親得了股骨頭壞死,請問中醫有好的治

您好,請您把片子發一下,首先要根據片子情況,結合老人的症狀體征了解病情。

9、我患AS已經有四年了,每年到暑假都要復發。請問這病治癒還有希望嗎?哪裡可以更好的治療這種病?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它的病因不明,主要侵犯脊柱,尤以骶髂關節病變最為常見。它的最為顯著的變化為關節的纖維化和骨性強直。

強直性脊柱炎以往稱為類風濕性脊柱炎,目前該名稱已廢用了達20年之久,理由是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強直性脊柱炎亦絕對不是一種特殊部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因缺乏類風濕因子而又曾被命名為"血清陰性脊柱骨關節病",現在看來亦不確切,因為並不存在有"血清陽性脊柱骨關節病",同樣屬於此類病的很多,包括Reiter病、牛皮癬關節炎、腸源性關節炎、兒童期慢性關節炎等。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從公元前2、3千年的古埃及人骨骼標本中曾發現從第4頸椎至尾椎的所有椎體全部融合連接成一塊骨骼。在古希臘與阿拉伯文著作中,都曾發現有類似的記載。在19世紀末時Strumpell和Marie對本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有了詳細的放射學檢查的記錄。至70年代初,Brewerton等發現本病具有強力的HLA-B27抗原。

在發病率方面,白種人的發病率為0.05%,多見於男性,男女的比例大致為10∶1。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女性病例,無論在臨床表現與X線表現,都進展較慢。由於症狀不夠嚴重,診斷往往遲延,造成女性病例稀少的現象。女性病例往往為輕型或亞型,估計男女之間的比例約為7:3。

根據正常人HLA-B27普查的結果,B27陽性的人有20~25%的X線表示出骶髂關節和脊柱炎表現。假使將這種亞臨床型和輕型的都統計在內,本病的發病率可高達1.5%。但也有報告HLA-B27陽性的人中,有5%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產生發生率高低不一致的原因是對骶髂關節炎的診斷標准不一,使發生率有顯著差別。必須指出,不是凡發現有骶髂關節炎且伴有症狀者都可以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

【病因】

強直性脊柱炎至今病因未明,可能與遺傳性易感因素有關。HLA-B27影響本病發病機理的方式至今不清楚,但必須看到B-27與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有著密切的關系。並非所有具有B-27抗原的病人都會使疾病發展,B27的存在還不足以使每個人都發病。看來B27本身並不重要,主要是它與其他基因間的不平衡聯系,改變了免疫反應,使機體易於發病,很可能B27抗原作為病毒或其它外來因素的受體,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起作用;也可能B27抗原與外來因素有些相似,使這些因素起著異常免疫反應而致病。外來因素種類很多,長期以來懷疑感染是主要的因素,但未能被證實。目前發現革蘭氏陰性腸道桿菌,如肺炎桿菌對本病的發病可能起著作用。

至於致病因子是B27本身,還是與B27有著密切關系的基因,目前還不了解,B27基因可以影響疾病嚴重程度,但不能肯定它可以影響疾病的發展。

【臨床表現】

(一)全身症狀 絕大多數的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於青年期,起病往往隱匿;40歲以上發病者少見。女性病變發展緩慢,往往診斷延遲。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有厭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和輕度貧血等全身性症狀。

(二)局部表現

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 是最為常見的表現。下腰痛發生緩慢,鈍痛狀,講不清痛在什麼地方,有時牽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嚴重,集中在骶髂關節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轉子與股後部,一開始疼痛或為雙側,或為單側,但幾個月後都變為雙側性,並出現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極常見的症狀,可以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之久。長期不活動使僵硬更為明顯,病人往往訴說由於僵硬與疼痛,起床十分困難,只能向側方翻身,滾下床沿才能起立。

有些病人疼痛較輕,只有晨僵與腰部肌肉韌帶壓痛點,往往被診斷為"風濕痛"、"纖維織炎",甚至被認為有"神經官能症"。向腿部有放射痛的還長期被診斷為"腰腿痛"和"坐骨神經痛"。

早期時體征不多,可有輕度腰椎活動受限,但只在過伸或側屈時才能察覺。骶髂關節處可有壓痛,但一般不嚴重,隨著病變進展,骶髂關節處於強直,此時該部位可以完全無痛,而脊柱強硬成為主要體征之一。病員能保持雙膝伸直位時將指尖觸及地板並不能據此而認為腰部並無活動障礙,因為良好的髖關節完全可以起代償作用。檢查脊柱有無強直應該從脊柱的過伸、側屈與旋轉等方面全面檢查。下列方法(Schober試驗)有所幫助:病員直立位時在第5腰椎棘突上作一記號,再在脊柱中線距該記號10cm處作第二個記號。囑病員最大限度前屈脊柱而膝關節保持完全伸直位,在正常情況下,兩點之間距離可增加5cm以上,即可達15cm以上。增加不足4cm,可視為腰椎活動減少。

病變繼續發展便會出現胸椎後凸與頸椎發病。此時診斷比較容易。病員靠壁站立,他的枕部無法觸及牆壁,嚴重時可有重度駝背畸形,病員雙目無法平視,他只能靠屈曲髖與膝才能得以代償。至於頸部表現,一般發病較遲;也有隻限於發展至胸段便不再向上延伸的。少數病員早期即發生頸部症狀,並迅速強直於屈頸位。

2.胸廓擴張度減弱 隨著病變向胸段脊柱發展,肋脊關節受累,此時出現胸痛,並有放射性肋間神經痛。只有少數病人自己發覺吸氣時胸廓不能充分擴張。因肋脊關節強直,在檢查時可發現吸氣時胸廓不能活動而只能靠膈肌呼吸。在正常情況下,最大限度吸氣與呼氣,於第四肋間處的活動度可達5cm以上。不足5cm者應視為胸廓擴張度減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後期時,由於重度脊柱後凸與喪失胸廓擴張能力,使肺通氣功能明顯減退。

3.周圍大關節炎症35%的強直性脊柱炎可有周圍關節炎,以髖關節最為常見。通常為雙側性,起病慢,很快出現屈曲攣縮和強直,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償性屈曲。肩關節為第二個好發部位。偶有膝關節病變。其它關節少有發病。

4.關節外骨骼壓痛點 主要發生在胸肋交界處、棘突、髂嵴、股骨大轉子、脛骨結節、坐骨結節和足跟,有時這些症狀也可以早期出現。

5.骨骼外病變 主要為眼部病變,可有急性葡萄膜炎,發生率可高達25%。心血管疾患有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包炎等。肺部病變主要為肺上葉進行性纖維化。神經系統病變常為繼發性,有自發性寰枕關節半脫位和馬尾神經受壓表現。後者表現為大小便障礙與會陰部鞍區狀麻木。

【實驗檢查】

活動期75%病例血沉增快,但也有正常的,往往出現血清C-正反應蛋白明顯增高。血清鹼性磷酸酶值輕度或中度增高,往往提示病變較廣泛,或有骨骼腐蝕,並不足以說明病變處於活動期。血清IgA和IgM可有輕度或中度增高。

90%以上的病員具有HLA-B27基因。正常人也可有HLA-B27,並與地區與種族有關。歐美白種人6~8%可具有HLA-B27,而海地印地安人50%具有B27。沒有中國人的資料,但知日本人與非洲黑人卻很少具有B27。測定HLA-B27可以幫助診斷強直性脊柱炎,但卻不能作為常規試驗。該試驗不能確定本病的診斷,僅提示有本病的可能性;有許多類似疾病也可以具有HLA-B27。

部分本病患者並不存有HLA-B27,這類病例往往缺乏家族史與較少發作急性葡萄膜炎,但卻具有B7或BW16。

【放射學表現】

以骶髂關節炎最為突出。骶髂關節出現x線徵象時往往已較遲,幾乎完全是雙側性。最初出現的是關節附近有斑片狀骨質疏鬆區,特別是骶髂關節的中下段最為明顯。接著便出現了骨腐蝕與軟骨下骨皮質硬化。在骶髂關節的中下段,髂骨面覆蓋著薄層軟骨,因此該處首先出現骨骼變化,且比較明顯。在骶髂關節的上1/3處,有堅強的韌帶連接著骨面,也可以有類似的X線徵象。

軟骨下骨侵蝕的X線表現為關節間隙的假性增寬。接下去便是纖維化、鈣化、骨橋形成與骨化。一般說來,軟骨下骨皮質硬化比骨腐蝕明顯些,最終骶髂關節完全強直,通常需數年之久。

在脊柱方面主要表現在椎間盤、脊椎小關節、肋脊關節,後縱韌帶與寰樞關節。很少有上述關節出現病變而骶髂關節卻不受侵犯。早期階段,椎間盤纖維環淺層有炎症,伴反應性骨硬化與鄰近椎體腐蝕,使椎體變成方形。纖維環逐漸骨化,並有骨橋形成。同時脊椎後關節和鄰近韌帶亦有類似的變化,最終脊柱完全融合,如竹節狀。

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還可以出現椎間盤周圍椎體骨質腐蝕和硬化,竹節狀改變亦在此節段中斷,通常發生在疾病的後期。臨床上常有急性發作,並有局限性疼痛。該區常有上述X線徵象,稱為"椎間盤炎"。這種病變易誤診斷為結核、化膿性骨髓炎,甚至認為是轉移性病灶。

周圍大關節炎症以髖關節最常見。表現為對稱性、均勻性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板不規則骨硬化,關節外緣骨刺形成,最後骨性強直。肩關節為第二好發部位,病變情況與髖關節相類似,骨腐蝕主要發生在肱骨頭外上方。

【病理說明】

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所不同,它主要侵犯纖維軟骨關節,如椎間盤、胸骨柄,恥骨聯合與棘間韌帶。骶髂關節100%受累,有軟骨破壞,腐蝕與軟骨下骨皮質硬化,最後纖維化至骨性強直。

在關節囊和韌帶附著於骨骼處也可以出現局灶性炎性病灶。這些病灶以後也會有反應性纖維化與骨質沉著。還可以有其它關節以外的病灶,如葡萄膜和主動脈根部也可有炎性病變。

【治療說明】

本病無特效治療方法。在急性期主要措施是緩解疼痛與防止畸形。阿斯匹林效果不好。鎮痛作用較好的當首推保泰松與消炎痛類非激素抗炎葯物(NSAIDS)。保泰松開始劑量為每日400mg,分4次服用,維持量為每天100~200mg。它的缺點是副反應大。消炎痛的劑量為100mg,分4次服用,最好臨睡時再加服50mg。缺點也是有副反應。其它新型非激素抗炎葯物具有同樣功效。不主張全身使用皮質醇類激素,但局部應用效果卻很好。皮質醇類激素滴眼劑用於急性虹膜炎效果很好,重度病例可作眶內注射。關節腔內注射也很有效。

在急性期預防畸形發生十分重要。如果早期得到診斷,輕度的畸形並不影響病人的生活。要告誡病人正確對待疾病,在行走、坐位時都要保持良好的姿勢,務必使脊柱保持平直,睡覺時改用硬板床與薄枕。在體療醫師指導下進行鍛煉,免除一切可能招致損傷或誘發畸形的體育運動。

早期的畸形較輕,尚未達到骨性融合,因而畸形是可以糾正的。睡硬板床及作骨盆牽引可望改善。

後期的畸形已有骨性融合,非手術治療難以奏效。對嚴重駝背畸形者可施行脊柱截骨術。手術的指征是:①重度駝背畸形,膝關節與髖關節伸直時雙目不能平視;②病變已靜止,血沉正常;③一般情況良好,年齡較輕,肺功能無多大損害者。腰椎側位片腹主動脈有鈣化者禁忌手術。如雙髖亦有強直者應先行髖關節置換術,才考慮施行截骨術。

脊柱截骨術系在腰椎後部切去楔形骨塊,手法折斷前方韌帶,使腰椎前凸增加,畸形改善。常用的脊柱截骨術有下列數種:

(一)單節段脊柱截骨術 一般選在腰2~3或腰3~4之間。以腰2~3節段為例,截骨的范圍為腰2棘突與下關節突的下半部和腰3棘突及上關節突的上半部,楔形截骨的尖角應針對腰2~3椎間盤水平。截骨完成後即應用矯形架或手法進行矯形,使前方的前縱韌帶折斷,腰椎前凸增加而改善駝背畸形。截骨平面應接觸良好,並需用牢固的內固定物,以往都用不銹鋼絲縛扎棘突,目前以Harrington棒或Luque棒較為常用。術後石膏背心固定時間不應少於6個月。

截骨術的並發症有:①截癱:大都因截骨平面選擇不當所致,截骨的尖端沒有針對椎間盤水平,矯形後出現脊椎移位;②脂肪栓塞:因截骨數量少,矯形時後方骨質受到強烈擠壓,使骨內壓力驟增而使脂肪進入循環;③腹主動脈破裂:腹主動脈硬化者無伸展的能力,強行矯形時可因此而死於手術台上;④矯形度數的喪失:手術後矯形度數的喪失主要原因為石膏背心固定時間不足與後方截骨面接觸不良所致。

(二)單節段截骨術加椎體間植骨術 為防止矯形度數喪失與獲得最大限度矯形,可經腹膜外途徑,直視下矯形並在張開的椎間隙前半部植入方形骨塊,可得到最大限度矯形。

(三)多節段脊柱截骨術 嚴重駝背畸形者可適用多節段截骨術,在腰3~4處行截骨術後可在上方2個節段處即腰1~2處作第二個截骨術,可望獲得良好的矯形。

(四)脊柱截骨術加椎體松骨質掏空術 截骨的尖頂針對腰椎椎體後方。截骨完畢前將椎體內松質骨刮空矯形後造成椎體的塌陷。掏空術使脊柱縮短,比較安全,截骨面接觸好,術後矯正角度喪失的可能性明顯減少。對髖關節骨性強直者宜先行髖關節置換術。

【預後說明】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程變化很大,它具有自行緩解或加劇的特徵,一般說來比較輕,並能自動緩解。據統計資料,在發病20年以後,還有65~80%的患者能勝任全日工作。

決定預後的因素是周圍大關節炎症、頸椎強直與重度駝背畸形。這些情況一般發生在發病後的最初10年內。輕型病例可以生活得像正常人一樣的好。

與髖關節置換阻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