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刺是什麼?
穿刺是一個醫學常用手術用語,是將穿刺針刺入體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驗,向體腔注入氣體或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向體腔內注入葯物的一種診療技術。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等。
穿刺檢查是血液系統疾病的重要檢驗方法之一.通過骨髓塗片的細胞學檢查可了解骨髓內各種細胞的生成情況,各種細胞的形態,成分的改變及發現異常的細胞等,以明確診斷,觀察療效,估計預後.例如,對貧血的診斷,可以從形態上幫助診斷貧血的原因,如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診斷各種類型的白血病; 關於惡性腫瘤方面,骨穿對多發性骨髓瘤,骨髓轉移瘤,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判斷都有重要意義。
(1)髖關節腔穿刺的定位擴展資料:
穿刺系統劃分
1、骨髓穿刺術
有髂嵴穿刺、脊椎棘突穿刺和胸骨穿刺。用於血液病、某些寄生蟲病如黑熱病的診斷。有出血傾向者禁止做骨髓穿刺。
2、淋巴結穿刺術
用於穿刺原因不明的淺表淋巴結,抽出液可做化驗和病理檢查。但惡性淋巴腫瘤和深在淋巴結不應穿刺檢查。
3、關節腔穿刺術
有肩關節腔、肘關節腔、腕關節腔、髖關節腔、膝關節腔和踝關節腔穿刺。穿刺後可抽液化驗,也可注入空氣造影和注入葯物治療。關節腔穿刺要求嚴格無菌,嚴防感染。適用於原因不明的關節病、關節腔腫瘤等。
4、血管穿刺術
常見的如股動脈穿刺、股靜脈穿刺和鎖骨下靜脈穿刺。目的是抽血化驗、輸血、輸液(包括置入導管保留輸液)以及置入導管做血管造影。三處血管均可穿刺抽血。鎖骨下靜脈可穿刺後置入導管保留,做靜脈高營養治療。穿刺股動脈置入導管可做心、腦血管造影。
2、胸膜腔穿刺部位的該如何選擇?
體位與穿刺部位的選擇:
① 胸膜腔穿刺抽氣取仰卧高坡位或半坐位,穿刺點應內選擇叩診為鼓音或聽容診呼吸音降低最明顯的部位,多取鎖骨中線第2肋間,也可選第三肋間。(此處自肋間隙中點進針)。
② 胸膜腔穿刺抽液體可取反向騎跨坐於靠背椅上,上肢屈肘交叉置於椅背,前額伏於前臂上。病情不允許久坐者,可取仰卧高坡位,病側稍向前,患側前臂上舉抱於枕部,顯露胸部後外側。穿刺點應選擇叩診為實音或聽診呼吸音降低最明顯的部位,一般常取肩胛下角線第7~9肋間,腋後線第7~8肋間,腋中線第6~7肋間,腋前線第5肋間。
③ 對於包裹性積液和局限性積氣,須結合X線或B超定位穿刺點。
3、髂前上棘的定位方法
髂嵴的前端為髂前上棘(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平卧位 ,經臍畫水平線與正中線相交,以臍為起點向外下側畫一角平分線,在此平分線上向外下側連續兩次移放4橫指,最後拇指指腹觸之堅硬處即為髂前上棘。此法常用於髂前上棘不明顯之肥胖者。臨床上常在此後3橫指髂結節的骨面平坦處做骨髓穿刺。在臍與左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處常行腹腔穿刺。兩側髂嵴最高點連線常對L3~L4棘突間隙,臨床可依此行椎管內麻醉。
4、胸腔穿刺的胸腔穿刺點選擇
(1) 胸腔穿刺抽液:先進行胸部叩診,選擇實音明顯的部位進行穿刺,可結合X線及B超定位。內穿刺點可用甲紫容在皮膚上作標記,常選擇:肩胛下角線7~9肋間;腋後線7~8肋間;腋中線6~7肋間;腋前線5~6肋間。
(2) 包裹性胸膜積液:可結合X線及超聲波定位進行穿刺。
(3) 氣胸抽氣減壓:一般選取患側鎖骨中線第2肋間或腋中線4~5肋間。因為肋間神經及動靜脈沿肋骨下緣走行,故應經肋骨上緣穿刺以避免損傷神經和血管。
5、骨髓穿刺如何定位
臨床上經常選擇的穿刺部位 :
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後上方1~2cm處作為穿刺點,此處骨面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
髂後上棘:位於骶椎兩側、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
將骨髓穿刺針固定器固定在適當長度上(髂骨穿刺約1.5cm,肥胖者可適當放長),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右手持針於骨面垂直刺入,當穿刺針接觸到骨質後則左右旋轉,緩緩鑽刺骨質,當感到阻力消失有撲空感時,且穿刺針已固定在骨內時,表示已進入骨髓腔。
6、有關胸腔積液穿刺部位
胸腔積液的穿刺部位一般在腋中線跟腋後線間的第六或第七肋間,位置大概在胸壁側部,進針部位要在肋骨上緣,因為下緣有較多的血管神經,容易損傷。
另外樓上說得很有道理,抽胸腔積液容易復發,要針對原發病作相應治療,像結核,腫瘤等,中草葯對胸腔積液的效果也不錯,同時可以調節全身狀態。
想再問問有沒有懸賞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