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髖關節半脫臼戴的蛙式支架,可以只戴晚上嗎?
現在這樣的話還是要注意的,一般這個時候,嗯白天的時候不方便可以晚上帶著,這樣也是比較不錯的,自己平時的時候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劇烈活動也不要太用力,可以再觀察一下看看,過一段時間之後,有事可以得到緩解
2、坐式伸腿訓練器的使用方法
如何使用坐姿拉伸教練:
1、開始准備:
坐在設備上,腳踩在踏板上,保持比髖關節寬一點的距離,保持身體的完整性,收緊腰部、胸部、手的抓地力,保持身體的穩定性,但不要推,在後面的棍子靠近後面,脖子放鬆眼睛直向前。
2、動作過程:
然後深吸氣,感覺大腿的力量,大腿的前部,背部和臀部用力同時,同時呼氣,重量踏板,到頂點時,膝蓋稍微彎曲不完全伸直,暫停一秒鍾,然後深吸氣,而膝蓋彎曲,恢復到姿勢的開始。
(2)穿戴式髖關節助力器擴展資料:
拉伸動作要點:
1、如果你在鍛煉後永遠無法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你可能會出現肌肉緊綳的問題。洛杉磯著名的私人健身教練阿什利·博爾頓說: "如果其中一個肌肉群, 比如你大腿的四塊僵硬的肌肉, 會影響其他肌肉的作用, 比如臀部肌肉。
2、肌肉僵硬的結果是運動效果下降, 甚至有受傷的風險。但根據最新研究, 訓練前的伸展運動更容易受傷, 應該做慢跑等運動 5-1 0分鍾熱身, 傳統的伸展運動是讓你彎曲身體, 長時間保持身體, 這不是最好的 "可提高靈活性。
3、如何正確穿戴踝足矯形器
踝足矯形器簡稱AFO,主要適用於小孩腦癱、偏癱及不完全性截癱等患者。矯形器的作用是預防和矯正肢體的畸形,抑制張力,支持、穩定、改善功能,它的效果分為製作效果和使用效果。
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有些患者由於矯形器穿戴使用不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正確的穿戴是矯形器發揮作用的關鍵,下面介紹幾類患者穿戴矯形器的注意事項和方法。
■腦癱小孩患者
腦癱(cp):腦性癱瘓又稱為大腦性癱瘓、大腦癱、腦性麻痹等,簡稱腦癱,是指在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一個月內,小兒腦組織在發育未成熟階段受到損害,造成非進行性、不可逆轉性的病變,從而形成以姿勢異常和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綜合症。
腦癱患者穿戴矯形器的使用目的主要是:輔助站立和行走、矯正畸形或鞏固矯正效果、影響肌張力等。如果長期不穿戴會容易出現膝、踝、足的變形。在給予適合的矯形器穿戴後,由於力線糾正,孩子的一些關節尤其是足的發育,會出現一個突飛猛進的補償性恢復階段。我們建議孩子3-5個月(視孩子的發育而定)更換一次矯形鞋,以應對孩子的發育。如果穿戴不當,就會使矯形器的施力位置與患者的應該受力位置不符,這樣就不能夠起到應有作用,甚至還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肌張力低患者
肌張力低患者穿戴AFO的目的是希望能給孩子更多的支持,以方便運動。但長時間地穿戴AFO會使某些肌肉缺乏運動,造成肌力下降或者肌肉萎縮,反而會降低孩子的運動功能。所以該類型的孩子在平時不穿戴矯形器時,要給孩子做適當的按摩和肌力的訓練。
■肌張力高患者
肌張力高的孩子,剛穿戴矯形器時,他的足跟往往不能穿到到AFO足跟的相應位置,而壓在AFO後壁上從而會在足跟處產生較大的壓力,造成局部紅腫甚至淤青。也有些孩子足內翻、足外翻比較嚴重,在穿戴AFO時,會在外踝、足舟骨等骨突出的部位造成局部卡壓和疼痛。所以在穿戴時應採取背靠、屈髖、屈膝、屈踝的體位,以降低張力,緩解緊張,保證足跟到位,另外固定帶不宜系得過緊,必要時穿戴一段時間需脫下矯形器,按摩一下休息後再穿,逐漸增加穿戴時間。一般情況下,壓迫的問題孩子適應一段時間後就會好轉。如果仍不適應就要和製作單位聯系取得解決的辦法。
■對於間歇性痙攣和張力不穩定的手足徐動型患兒,剛開始穿戴時常會感覺不適,按照上面介紹的辦法處理,孩子不用多久就能適應了。
■爬行時穿戴下肢矯形器的處理辦法:穿戴踝足矯形器孩子在爬行時會感到困難,那是因為矯形器妨礙了踝關節跖屈,他只能採用膝關節進一步屈曲,或者增加髖關節旋轉外展的程度來向前爬行。爬行是孩子目前階段中,邊活動邊自由探索的主要方法,那麼在訓練和游戲時最好脫下矯形器。
■長坐時的注意事項:穿著AFO坐在地上的穩定性會很差,這是因為孩子常有「W」坐的傾向,矯形器會對此有所限制。所以,長坐時一定要讓孩子坐在椅子上或脫下AFO。
■偏癱患者需要踝足矯形器
1)對於卧床不起者,起到預防足下垂和內翻畸形的作用,大多數痙攣期患者都是由弛緩期發展而來,所以提前預防是非常必要的。由於康復過程漫長,患者自己在家能否堅持良好的康復鍛煉是個疑問,如果長時間的不良步態,最終會導致關節的畸形發展。為最大程度地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建議使用矯形器。
2)對於已經產生畸形情況的病人,使用矯形器,可促進患者的康復矯正畸形。
由此可見,正確穿戴矯形器能夠使矯形的設計理念得到充分的實現,使矯形器的使用者能夠在矯形器的幫助下得到最好的恢復,因此,我們必須掌握正確的穿戴和使用方法。同時,隨著患者病情的恢復,要不斷對矯形器進行隨訪調整,最終達到最好的矯正效果。
4、髖關節的6個活動方向的瑜伽代表體式有哪些
在瑜伽體式鍛煉中,或許您會發現一些朋友始終做不好前曲式(站立前曲,以及坐姿前曲還有其它變式)。一般來說是大腿肌肉韌帶沒拉開的緣故,您感覺疼痛和受限制的一般也是來之於腿部。實際上,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您的髖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沒有打開的緣故,這是很容易被忽視和誤解的。與髖關節的外轉能力相關的肌肉包括:閉孔內肌和閉孔外肌,上下孑孑肌,梨狀肌,股方肌,這些肌肉雖然短寬但非常有力。這些肌肉各自分開但同時協助股骨頭外轉起作用,使人在行走l過程中保持骨盆相對穩定,單腿直立時,也能同時保持骨盆和股骨的相對固定。一個人在做前曲姿勢時,你的背部肌肉必須得引伸,尤其是這些髖關節轉動肌群。梨狀肌在這里起了很特殊的作用,因為梨狀肌直接連接骨盆與股骨大轉子。(髖後部肌肉結構圖一) (髖後部肌肉結構圖二) 梨狀肌如果壓迫坐骨神經將導致一系列的放射痛(從臀部到大腿後面以及前腿和腳),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坐骨神經痛。如果轉動肌群不夠靈活的話(太緊),將會使骨盆向下拉從而影響髖關節的功能。髖關節功能不正常將導致下背部(骶椎骨部位)受影響,這也是下背部疼痛的主要來源。做前曲體式有困難的朋友(指不能達到完全體式,如下顎接觸膝蓋或小腿),開始或許是因為大腿肌腱沒拉開,可以繼續針對性鍛煉。但如果鍛煉了很長時間還是一直完成不了的話,應該考慮是髖關節沒有打開的原因。下面是幾個可以用來針對髖關節進行鍛煉的體式:圖一圖二圖三圖四
5、綁腿式助力拐杖,用於雙側股骨頭壞死的患者
減輕髖部的負荷,保護性減輕負重,是股骨頭壞死最基本的預防治療。所以,股骨頭壞死患者應拄拐行走,減輕身體對髖關節的負重,避免疾病進一步的惡化。然而很多患者並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拐杖,下面就請北京北亞骨科醫院的專家為大家詳細講解拐杖的正確使用方法。
一、拐杖的選擇
股骨頭壞死如何選擇拐杖,當然以木製和金屬制的最合用。要選擇無裂隙、疤結等質優的拐杖,柄部要有足夠的海綿維護。假如需求用手杖,應留意手杖的高度,不能高於自己的左粗隆頂端。
二、扶拐杖行走法
一、控制正確的扶拐杖行走,如二點步行:右足和左拐,左拐和右足相互交替行走;三點步行:兩拐和患側足三點行走,健側足獨立行走;四點步行:先把左拐前移,後邁右下肢,再前移右拐,最後邁左下肢。
二、得學會用上肢和手控制拐杖,控制適合的高度,這里所說的適合的高度是從足底到腋窩的高度,比身高少40厘米,站立時從足小趾前外側15厘米到腋下2~3橫指的高度。
三、股骨頭壞死患者假如需求用單拐時,必需將拐杖放在健側腋下,並與患肢同時行走,這樣能夠消弭患側臀肌疲倦、減輕患髖的受力,並增加穩定性。
四、必需留意這點下樓時,應該先讓雙拐下,然後下患肢,最後下健肢;上樓時,應先邁上健側下肢,後邁患肢,最後雙拐再上去。
通過以上簡要簡要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股骨頭壞死患者對拐杖的要求、注意事項以及拄拐有哪些好處,所以,建議患者在接受治療的時候,為了減輕負重,拄拐不失為一個有效辦法。
6、髖關節康復訓練
做過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病人,以下動作應盡量避免,否則您的人工髖關節發生松動的機率會大大提高。
●術後早期禁止"蹺二郎腿",更不要在蹺二郎腿的同時施壓
●禁止坐低矮凳(20cm左右),包括蹲便
●禁止直腿從高處跳落
●避免做劇烈運動
●避免摔倒
●不論平卧位還是行走時盡量不要向外旋轉您的髖關節。
●側卧位時盡量不要向手術側側卧
為了使您輕松愉快地完成訓練,我們為您制定了以下訓練計劃:
術後72小時內
-
1.傷口處放置引流管……
傷口處放置引流管,避免術後血腫的發生,24~72小時後拔除。
2.早期應盡量平卧……
早期應盡量平卧,手術一側腿向外打開30o,膝關節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雙腿內置入三角枕。避免向手術側翻身。可以側卧後,睡覺時最好在兩腿之間放置一個枕頭。
3.抬高手術一側腿……
抬高手術一側腿,主動屈伸踝關節。有條件者使用下肢靜脈泵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4.72小時內疼痛將較劇烈……
72小時內疼痛將較劇烈,術後早期疼痛多因手術創傷所致,適當服用鎮靜止痛葯或採用病人自控型止痛泵,減少疼痛刺激,以保證病人較好地休息。
5.術後一般使用抗生素……
術後一般使用抗生素,具體需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6.全身靜脈麻醉的病人術後常規霧化吸入……
全身靜脈麻醉的病人術後常規霧化吸入,鼓勵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多飲水,多吃粗纖維和多維生素類食物防止便秘。
術後1~3天
-此期訓練以恢復肌肉力量和促進下肢血液流動為目的,防止血栓形成。但暫不活動髖關節。
1.屈伸踝關節
慢慢地將腳尖向上勾起,然後再向遠伸使腳面綳直。每隔5~10分鍾就可以練習數次;手術後立即開始直到您完全康復。
2.轉動踝關節
由內向外轉動您的踝關節;每天3~4次,每次重復5遍。
術後3天~2周
-此期可以開始進行一些卧位髖關節活動,以恢復肌肉力量,逐漸增加髖關節活動度為目的。
1.3~13天使用關節被動活動器(cpm)
術後早期CPM的使用既可以使剛剛更換的人工關節提前進入角色,有效地防止周圍軟組織粘連又可以對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起到一定的作用。
CPM開始活動度:30o~40o,2次/日,每次30~60分鍾,逐日加10o,達到100o~120o止
2.1屈伸膝關節
每天3~4次,每次重復10遍以下三種練習方式之一:
1) 屈伸膝關節:如圖所示屈曲膝關節使您的腳跟滑向臀部,然後伸直。注意不要使膝關節向兩側擺動。
2.2臀部收縮
每天3~4次,每次重復10遍以下三種練習方式之二:
2) 臀部收縮:平卧位使臀部肌肉綳緊,保持5秒鍾。
2.3外展練習
每天3~4次,每次重復10遍以下三種練習方式之三:
3) 外展練習:平卧位伸直腿盡量向兩側分開,然後收回,注意不要完全並攏。
3.1股四頭肌收縮
綳緊您的大腿前方肌肉(股四頭肌),盡量伸直膝關節,保持5~10秒鍾,每隔10分鍾練習10次或直到您感覺大腿肌肉有點兒疲勞。
3.2股四頭肌收縮
直腿抬高:綳緊您的大腿前方肌肉,盡量伸直膝關節,抬高下肢(距床面10cm)保持5~10秒鍾,慢慢放下。重復練習,您會感覺大腿肌肉有點兒疲勞。
手術2周後
- 此期以恢復正常髖關節活動度和增強肌肉力量為目的。
如果您的人工髖關節是骨水泥型的,那麼此期您的人工髖關節已經可以負重了,可以逐漸坐起,並開始練習站立和行走。但請您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下康復訓練內容。
1.14~21天起坐,坐床沿,坐椅子。
從椅子上站起時,首先身體要挪到椅子邊緣,把患肢放在前面,讓健側腿承受身體大部分重量,主動進行屈髖屈膝、伸髖伸肢運動,可繼續使用關節被動活動器。
2.22天起醫生雙手平舉扶患者雙手,練習平地步行
22天起醫生雙手平舉扶患者雙手,練習平地步行,每次100~300步,2~3次/日。
走路不在多,而要走正確,同時練習等步上下梯,上樓梯時先邁健腿,下樓梯時先邁患腿。平步時足不要外旋或內旋,不要拖步,跳步,不要跛行,要大膽讓患髖負重。切記避免意外跌倒。一般不用拐杖,以免延晚獨立行走期。第4周起同時練習下蹲,起立和立地踏步。
3.站立練習
手術不久您就可以下床站立。開始的時候您會感覺頭暈,所以您一定要有人在身旁幫助。直到您有足夠的力量站立。進行站立練習時您一定要扶著床旁或牆上的扶手。每天3~4次,每次10遍。
4.站立抬腿練習
雙手握住扶手抬起您的患肢,注意抬腿時膝關節不要超過腰部。每次2~3遍。
5.站立外展練習
注意保持您的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每次2~3遍。
6.站立後伸練習
將患肢慢慢後伸,注意保持上身直立,每次2~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