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僵硬步態

髖關節僵硬步態

發布時間:2021-02-11 01:33:48

1、髖關節僵硬,是不是股骨頭壞死原因出現的徵兆?

建議:由於髖關節骨質發生變化,造成患者髖關節不靈活、屈伸不利、下蹲困難、髖關節發出響聲、下肢肌肉萎縮等情況而導致的髖關節僵硬。髖關節僵硬的患者可能是由天生畸形導致的,也有一部分是長期酗酒、使用激素等原因所引發。因此,當心髖關節僵硬會是股骨頭壞死的徵兆。所以髖關節僵硬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正確的姿勢,經常做伸展運動和屈曲關節的動作,以增加關節活動量,促進血液循環,避免關節和肌肉萎縮;患者應定期做檢查,隨時關注病情的發展以及多做些自我康復鍛煉治療。

2、髖關節滑膜炎反復發作愈後步態不正常【髖關節及雙膝滑膜炎】

如果經保守治療後仍反復發作,不能排除膝關節內結構紊亂或滑膜皺襞綜合症可能,建議做膝關節鏡檢

(廣州兒童醫院李旭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國內最好的骨科醫院?我爸出現了關節僵硬,髖關節屈伸不能自由、下蹲比較困難、不能久站等症狀,想問下是

您好 國內最好的骨科醫院:積水潭 北醫三院 261醫院 301醫院 304醫院 等 首先應該要明確症狀是由於什麼疾病引起的 再來對症治療,關節僵硬有可能是骨性關節炎 也就是骨質增生,或者是風濕所引起,髖關節屈伸不自由,下蹲困難,有可能是骨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不能久站,則考慮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您應該再提供更多更詳細的情況 比如的父親多大年紀了,這些症狀出現多長時間了,有無卧床休息,平常活動量大不大等。您可以點擊我在線咨詢。

4、常見的異常步態有哪些?

臨床常見異常步態如下:
(1)臀大肌(髖伸肌)步態(gluteus maximus gait):臀大肌無力者,而關節後伸無力,足跟著地時常用力將胸部後仰,使重力線落在髖關節後方,以維持夠關節被動伸展,站立中期時膝關節綳直,形成仰胸挺腰腹的臀大肌步態。
(2)臀中肌步態(gluteus medius gait):臀中肌麻痹多由脊髓灰質炎引起,一側臀中肌麻痹時,不能固定骨盆,也無力提起、外展和旋轉大腿,髖關節側方穩定受到影響,表現為行走中患腿站立相時,軀干向患側側彎,以避免健側骨盆下降過多,從而維持平衡。兩側臀中肌受損時,其步態特殊,步行時上身左右交替搖擺,狀如鴨步。
(3)股四頭肌步態(quadriceps gait):股四頭肌麻痹者,行走中患側腿站立相伸膝的穩定性將受到影響,表現為足跟著地後,臀大肌為代償股四頭肌的功能而使髖關節伸展,膝關節被動伸直,造成膝反張。如同時有伸髖肌無力,則患者俯身用手按壓大腿,使膝伸直。
(4)跨閾或垂足步態(steppage or footdrop gait):脛前肌麻痹者,因足下垂,擺動期髖及膝屈曲度代償性增大,形成跨越步。
(5)減痛步態(antalgic gait):一側下肢出現疼痛時,常呈現出減痛步態,其特點為患側站立相時間縮短,以盡量減少患肢負重,步幅變短。此外,患者常一手按住疼痛部位,另一上肢伸展。疼痛部位不同,表現可有些差異。髖關節疼痛者,患肢負重時同側肩下降,軀干稍傾斜,患側下肢外旋、屈曲位,盡量避免足跟擊地。膝關節疼痛患者膝稍屈,以足趾著地行走。
(6)帕金森步態(Parkinson gait):是一種極為刻板的步態,表現為步行啟動困難,行走時雙上肢僵硬而缺乏伴隨的運動,軀干前傾,髖膝關節輕度屈曲,踝關節於邁步相時無跖屈,拖步,步幅縮短。由於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現為屈曲姿勢,致使重心前移。為了保持平衡,患者小步幅快速向前行走,不能隨意驟停或轉向,呈現出前沖或慌張步態。
(7)偏癱步態(hemiplegic galt):指一側肢體正常,而另一側肢體因各種疾病造成癱瘓所形成的步態。其典型特徵為患側膝關節因僵硬而於邁步相時活動范圍減小,患側足下垂內翻,為了將癱瘓側下肢向前邁步,邁步相患側代償性骨盆上提、髖關節外展、外旋,使患側下肢經外側劃一個半圓弧,而將患側下肢迴旋向前邁出,故又稱為劃圈步態。
(8)剪刀步態(scissors』gait):是痙攣型腦性癱瘓的典型步態。由於髖關節內收肌痙攣,行走時邁步相下肢向前內側邁出,雙膝內側常相互摩擦碰撞,足尖著地,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嚴重時步行困難。
(9)痙攣性截癱步態 (spastic paraplegic gait):脊髓損傷所致截癱患者,如脊髓損傷部位稍高且損害程度較重但能拄雙拐行走時,雙下肢可因肌張力高而始終保持伸直,行走時出現剪刀步,在足底著地時伴有踝陣攣,呈痙攣性截癱步態,使行走更加困難。如脊髓損傷部位較低且能用或不用雙拐行走時,步態可呈現為臀大肌步態、垂足步態或僅有輕微異常。
(10)小腦共濟失調步態(cerebellar ataxic gait):為小腦功能障礙所致。患者行走時不能走直線,呈曲線或「Z」 形前進,兩上肢外展以保持身體平衡。因步行搖晃不穩,狀如醉漢,故又稱酩酊或醉漢步態。
(11)短腿步態(short leg gait):患肢縮短達2.5cm以上者,該側著地時同側骨盆下降導致同側肩下降,對側邁步腿髖膝關節過度屈曲、踝關節過度背屈。如果縮短超過4cm,則縮短側下肢以足尖著地行走,其步態統稱短腿步態。

5、髖關節置換僵硬怎麼鍛練?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鍛煉是至關重要的。鍛煉的 目的在於促進患者恢復體力,增加肌力,增加關節活動度, 逐漸恢復日常生活動作的協調性。鍛煉必須遵循個體化、漸 進化、全面性三原則。功能鍛煉應注意運動量的控制,鍛煉 後如髖部出現疼痛,肌肉僵硬,經休息30分鍾或口服非甾 體抗炎葯物不能緩解,應考慮活動過量,此時,需減少運動 量。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的鍛煉,不僅是手術側髖關節和 膝、踝關節,還應有上肢、對側下肢各關節的活動。根據每 個患者的需要,可進行下列日常鍛煉:術後第2天,允許床 頭抬高,不超過15°~30°半卧位;術後第4天,可在腋杖輔 助下,離床站立,並開始練習跨步行走;術後第5天,可允 許上衛生間,但髖部不宜超過90°。
上述活動必須在醫務人 員指導下,並僅適合假體植入穩定性良好的病例。卧位鍛煉 還包括深呼吸;膝、踝關節屈伸活動;股四頭肌和臀肌的等長鍛煉;髖部旋轉鍛煉,即伸膝位,做下肢內旋和外旋鍛 煉,幅度控制在30°之內;屈髖鍛煉,即足跟緊靠床面,盡 可能屈膝、屈髖,將足跟滑向臀部,但屈髖不超過70°,不 提倡直腿抬高訓練。
待全身情況改善後,可鼓勵患者下地, 雙足分開,平行站立,雙手抓扶固定物,分別做患肢的屈 膝、屈髖伸髖和髖關節外展鍛煉。上述卧位和立位鍛煉可根 據患者情況,每天2~3次,每項鍛煉至少重復10遍。

6、躺時間長髖關節僵硬怎麼鍛煉

根據你這個情況,那麼這個時候可能屬於一個關節炎,可以考慮熱毛巾熱敷吃活血止痛膠囊。

與髖關節僵硬步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