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路久了 右髖關節痛
最近經常反復,建議你應該到醫院去檢查下了.可能有幾種情況:
1.風濕.
去醫院照了X光.確定下骨頭有沒有損傷,要是沒有,可能就是風濕了,風濕初期,會斷斷續續地痛,反復發作,過不了多久,可能又會痛了.
2.股骨頭壞死.
早期到醫院做核磁共振就能檢查出來,股骨頭壞死是骨科常見病,屬骨科三大疑難病之一。開始多表現為髖關節或其周圍關節的隱痛、鈍痛,活動後加重,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髖關節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勞動能力,患者一旦負重、甚至正常踩地,極易發生股骨頭塌陷。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終身殘疾。
3.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它的主要改變是關節軟骨面的退行性變和繼發性的骨質增生。主要表現是關節疼痛和活動不靈活,X線表現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緻密,骨小梁斷裂,有硬化和囊性變。關節邊緣有唇樣增生。後期骨端變形,關節面凹凸不平。關節內軟骨剝落,骨質碎裂進入關節,形成關節內游離體。
主要是要找准病因,就好辦了.希望你能早日康復!
2、右髖關節滑膜軟骨瘤診斷是否正確,手術是否簡單?【滑膜軟骨瘤】
你好:
患兒有沒有外傷或臀部注射葯物病史等情況?髖關節游離體很少見於小孩子,有條件可以拿影像學資料來我院就診。
(北京腫瘤醫院白楚傑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雙髖關節側面的筋按著痛發酸,又轉移臀部發酸發皺下蹲也不疼是怎麼回事,是股骨頭壞死嗎?謝謝拜託各位了 3Q
一塊骨頭與另一快骨頭聯接處組成關節。組成關節的骨頭的兩端各有一層關節軟骨覆蓋,外有滑膜與關節囊,還有肌肉附著。關節軟骨下有一薄層硬化骨,稱為「軟骨下骨板」。關節軟骨可以透過X線的,因此我們從X線片上看不到軟骨,看到的關節端骨頭便是軟骨下骨板。組成關節軟骨的是透明軟骨,其組成成分為軟骨細胞與基質兩大類。軟骨細胞只佔據1%。基質占據了99%。基質中以膠原纖維Ⅱ型為主,佔了50%,從軟骨下骨板向軟骨表面延伸成網狀排列,另有30%為粘多糖,以透明質酸為主。當關節活動或負重時,軟骨便受到擠壓,可以將網狀結構中的水份擠出,當不負重或休息時它又像海綿一樣從關節滑膜分泌的滑液中吸足水份,並從而得到營養成份。 當人體慚趨老化,或囚創傷或疾病,關節軟骨中Ⅱ型膠原纖維出現退化,它逐漸出現斷裂及變短,使關節軟骨失去了彈性,接著便發生了裂縫,大皰,糜爛與潰瘍,使軟骨表面呈毛刷狀,粗糙不堪。不光滑的軟骨面相互摩擦,使軟骨損毀更進一步加重。這時關節軟骨的完整性就遭到破壞。 二、軟骨下骨板的病變意味著病變進一步發展 疾病的早期病變集中於軟骨,軟骨的厚度發生了變化,表面光滑度喪失呈毛刷狀,或軟骨面出現剝脫與潰瘍。隨著疾病的發展,軟骨脫落使軟骨下骨板裸露,還可以在軟骨骨板下出現大小不等的囊性變,這些囊性變還可以穿破骨板破向關節腔內,使關節軟骨面更殘缺不全,此時病變已從軟骨擴展至骨組織,提示疾病進一步惡化。 三、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是可以從X線片上察覺的 骨關節炎的病理變化不僅局限於軟骨與骨組織,還可以影響到滑膜與韌帶甚至關節囊。軟骨破壞的同時還有修復與增生,滑膜與韌帶的病變都可以使它們在附著點發生骨質增生,由於它們附著的部位與增生的位置都在關節的邊緣,因此可以在X線片上看到關節邊緣有唇狀骨質增生。由於人類在數十年的關節活動中,關節囊與韌帶不斷的受到牽拉,也可以出現有骨性附著點的骨質增生,不可以據此而診斷為骨關節炎。骨關節炎的存在必須要有症狀和體征。 四、骨關節炎患有什麼症狀 骨關節炎有全身性與局部性兩類,原則上身體各個關節都可以發生骨關節炎,但全身性的以手指關節最常見,局部性的則以膝關節最多見。 手指骨關節炎為多發性,中年女性多見,以累及遠端指間關節為主;男性少見,以累及近端指間關節為主。都有家族遺傳傾向。以女性的手指骨關節炎為例:晨起時有手指關節僵硬與疼痛,活動片刻便可好轉。慢慢的在手指指間關節處出現對稱的隆起,並逐漸形成了結節,稱為黑氏結節(見圖)。最後出現手指畸形,有時還有小囊腫形成。家族性傾向非常明顯。 膝關節骨關節炎可為單發性,亦可以是雙側性,仍以女性偏多見,往往體重超標。在進入中年後出現症狀,當從坐位起立行走時覺得膝部酸痛不適,走了一段時間後症狀消失,這是早期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隨著疾病的進展,發現活動並不能緩解疼痛,並出現上下下樓梯,下蹲與從座位上站起來都有些困難,需要用手在膝蓋上撐一下才行。多走路後膝關節還有些腫,部分病例膝部腫得厲害,還可以抽出一些淡黃色液體。由於滑膜與關節囊有病變而增厚,活動時可有響聲,如果是關節內有游離體形成,可影響關節活動,並不時有「關節絞鎖」現象。到最後出現膝關節畸形,例如膝關節屈曲攣縮,O形腿或X形腿,甚至拄拐杖才能行走。 骨關節炎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有局部性與全身性兩種。前者以膝、髖與足部多見,後者則多見於手指與脊柱。原發性骨關節炎都發生在中年以後,而繼發性骨關節炎也可以發生於年輕人。繼發性骨關節炎系指已知有骨關節疾病,由於原有疾病不能控制或未發現而產生了骨關節炎,因此骨關節炎也可以發生於年輕人。能產生繼發性骨關節炎的原因很多,但年輕人最常見的骨關節炎則為外傷後引起的創傷性骨關節炎,與髖臼發育不良而引起的繼發性骨關節炎,現分述如下: 關節內骨折是常見的骨折,由於骨折線經過了關節軟骨面,軟骨面也會有裂縫,裂隙甚至出現台階,使骨折癒合後產生不同程度的軟骨面高低不平。高低不平的軟骨面在關節活動過程中,使對應的關節軟骨面因摩擦而變得粗糙不平。這樣便形成了創傷性骨關節炎。有移位的關節內骨折應該多些考慮作手術治療。盡量使關節面平整,這樣才能使創傷性關節炎出現遲一些、輕一些。 髖臼發育不良多見於女性。它足一種先天性發育異常。在正常情況下,髖關節是由股骨頭與髖臼組成的杵臼關節。股骨頭是圓形的,而髖臼則呈半圓形杯狀,兩者配合得十分緊湊。髖白發育不良系髖臼發育得又淺又扁平,使得股骨頭也連帶著發育不良,呈扁球狀。髖臼發育不良又有程度上的差別,如果在出生時髖白發育得非常不好,則出生後不久便會出現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在為女嬰換尿布時會發現髖部有彈跳異常而被察覺,最晚也會在嬰兒學步時發現行走如鴨步狀而被發現。有些髖臼發育不良不是很嚴重,在嬰幼兒時期是很難發覺的。由於股骨頭與髖臼形態不匹配,在嚴重時,應力不能平均分配到關節面的各個部位,而集中在某一個區域甚至某一個點上,使該區域或該點不勝負荷而出現軟骨面損毀,還可以影響到對應的關節軟骨面而演變為繼發性骨關節炎。這種病例往往在成年時發病,早些發現髖臼發育不良而及時予以糾正可以防止或減輕繼發性骨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