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跑步送髖關節

跑步送髖關節

發布時間:2021-01-18 19:26:38

1、跑步時,送髖是怎樣送?

送髖即後蹬腿進行充分伸髖(蹬伸)的同時,前擺的腿充分屈髖(抬起)。

用髖發力,你的核心力量可以主動帶動你的下肢,與下肢力量疊加形成合力,發力集中、協調而流暢。跑步中髖部發生「角位移」而不是「線位移」。

跑步動作要領:

聽到「跑步」的預令時,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里合。聽到「走」的動令後,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

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85厘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保持正直,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10厘米;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鍾170-180步。

聽到「立定」的口令,再跑兩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躍出去,跑步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落腳姿態(前掌跑、全掌跑以及後掌跑);立定時,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1)跑步送髖關節擴展資料:

髖關節功能包括了大腿前屈、後伸、外展、內收。每個動作的發力位置分別位於髖部的前方、後方、外側和內側。

1、髖後部伸髖肌群

髖部正後方的臀大肌,以及上方的背部肌群、下方大腿後側肌群都屬於「伸髖肌群」,為下肢蹬伸提供充沛動力。臀大肌、背部、大腿後側、小腿一起形成強大的「後側鏈」,形成推動身體向前的最重要驅動力之一。

2、髖外側外展肌—臀中肌  

臀中肌位於髖外側,主要功能為大腿外展,還可以穩定骨盆和膝關節,減少下肢受傷。跑步時的髂脛束摩擦綜合征等膝傷很大程度上就跟臀中肌無力有關。

3、髖前部屈髖肌—髂腰肌

髂腰肌的主要功能是屈髖,也就是擺腿,對步幅和步頻的影響都很大。

4、髖內側內收肌

髖內側肌肉由大收肌等五塊肌肉組成,合稱內收肌群,主要功能為內收大腿。如果內收肌力量不足,容易形成O型腿;還會造成蹬伸時大腿內旋和腳掌 「內扣」 動作不足,容易出現外八字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跑步

2、跑步時怎樣送髖?別人說我跑步像坐著跑。

跑步的時候身體重心向前移一點,不要往後使勁,步子邁的稍微小一點,不要讓大腿和小腿垂直!

3、跑步送髖是什麼感覺,求解釋。

自然抬腳,重心一條線,小腿沒蹬地的感覺。

4、在跑步中,怎麼送髖?送髖時是什麼感覺?

放鬆髖部,大腿帶小腿…自然遞向前。感到一系列的動作都不是刻意的去做的。

5、跑步時,送髖是一種什麼感覺

追問:
還是沒懂!送髖是怎樣的感覺啊?送和不送有啥區別?
回答:
不送髖的版人跑步權就像坐著跑一樣,整個人坐在了自己腰上,看著很笨重。重心被壓死。步幅放不開。而送髖的人跑步就像騰空一樣。兩個腿跑起來像滾動的車輪。重心一直在身體外面的前方,重心被推著。在通俗點不送髖就是撅著屁股跑,送髖就是挺著屁股跑。
追問:
大腿抬高,步幅增大,算送髖嗎?
回答:
我有點無奈,文字怎麼可能表述,我以為你是搞專業的,如果不是專業送髖也提高不了太多成績。你說的抬腿,增大步子這個不算,這么說吧:後面有人推你的腰,就是那種感覺,你練習騰空步,就是一個腿後蹬,然後兩個腿呈「方」字騰空,這個騰空過程就是送髖。跑步時送髖要縮短騰空時間而已。
追問:
有點明白你的意思了,沒關系,我再找些相關資料!

6、跑步送髖是不是就是扭屁股的感覺?

大概是胯骨呈八字形來回搖擺的感覺~有點像前後扭屁股吧

7、如何用髖跑步?

 擺髖帶腿是指短跑運動員在快速跑動中,其擺動腿積極收縮後以髖部肌群始發力帶動大腿積極向上擺動的一個技術動作。王保成於1995年提出:「現代短跑運動和短跑技術的本質特徵是以髖為軸的高速擺動——平動運動」。
而髖關節運動又是人體水平加速的關鍵環節,因此也就決定了,現代短跑技術發展的特點是:伸髖和擺動式積極落地技術和以髖為軸的高速擺動力量和膝、踝關節的退讓與超等長收縮力量的加強。

運動員跑動中,以擺動動作工作肌群的用力順序而言,是以髖部肌群始發用力帶動大腿向前擺動,大腿在前擺過程中,小腿順著慣性向大腿靠攏,使膝關節保持較小的折疊夾角,這一夾角是完成擺動動作的先決條件。因而在擺髖帶腿的時候要積極主動的使這一夾角達到最小值,大小腿折疊緊密,直到擺至支撐腿垂直緩沖階段仍能形成較小的折疊夾角,讓擺動半徑變小,擺動慣量減少,髖屈肌群快速收縮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使前擺動作積極、主動;

從短跑的工作肌群用力順序上而言,一般是從人體總重心近端大肌群發力到遠端小肌肉群發力直至到遠端小肌肉群用力終止,就擺腿技術而言,應當是以髖部肌群發力來帶動髖部向前移動;從短跑技術結構上分析,運動員在快速的跑動中支撐腿從著地到蹬伸髖關節的活動幅度較大,一般是148°——203°的范圍內。當支撐腿蹬伸結束後,髖部已充分伸展,在向前擺動時,髖部肌群若不積極進行收腿,而以大腿發力向前擺動,那麼已被拉長的髖部肌群的牽引反射能力就會降低,從而消弱了肌肉群的收縮功率。另一方面,大腿發力主要是依靠股四頭肌的用力收縮來完成向前的擺動動作,如果髖部肌群的運動潛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就容易形成臀部後坐,蹬伸無力等不合理的技術動作。

8、跑步時,送髖是怎樣送?

送髖即後蹬腿進行充分伸髖(蹬伸)的同時,前擺的腿充分屈髖(抬起)。

用髖發力,你的核心力量可以主動帶動你的下肢,與下肢力量疊加形成合力,發力集中、協調而流暢。跑步中髖部發生「角位移」而不是「線位移」。

跑步動作要領:

聽到「跑步」的預令時,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里合。聽到「走」的動令後,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

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85厘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保持正直,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10厘米;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鍾170-180步。

聽到「立定」的口令,再跑兩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躍出去,跑步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落腳姿態(前掌跑、全掌跑以及後掌跑);立定時,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8)跑步送髖關節擴展資料:

髖關節功能包括了大腿前屈、後伸、外展、內收。每個動作的發力位置分別位於髖部的前方、後方、外側和內側。

1、髖後部伸髖肌群

髖部正後方的臀大肌,以及上方的背部肌群、下方大腿後側肌群都屬於「伸髖肌群」,為下肢蹬伸提供充沛動力。臀大肌、背部、大腿後側、小腿一起形成強大的「後側鏈」,形成推動身體向前的最重要驅動力之一。

2、髖外側外展肌—臀中肌  

臀中肌位於髖外側,主要功能為大腿外展,還可以穩定骨盆和膝關節,減少下肢受傷。跑步時的髂脛束摩擦綜合征等膝傷很大程度上就跟臀中肌無力有關。

3、髖前部屈髖肌—髂腰肌

髂腰肌的主要功能是屈髖,也就是擺腿,對步幅和步頻的影響都很大。

4、髖內側內收肌

髖內側肌肉由大收肌等五塊肌肉組成,合稱內收肌群,主要功能為內收大腿。如果內收肌力量不足,容易形成O型腿;還會造成蹬伸時大腿內旋和腳掌 「內扣」 動作不足,容易出現外八字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跑步

9、怎麼判斷自己跑步有沒有送髖?

想要跑步速度快步伐大,送髖成了跑步必須掌握的基礎要領,只有正確做到跑步送髖才能真正避免大腿肌肉發力。


正確跑步是利用髖部角度位置提起大腿前側肌肉向前跨步,結合臀大肌的發力協助雙腿蹬地。所以,連接腿與軀乾的髖部才是跑步發力的核心關節,位於腹股溝位置的髖部由髖骨與骶骨組成的盆骨形狀,專門協助雙腿前後側面的自主運動,防止大腿股四頭肌代償和幫助提高跑步效果,送髖幅度、送髖發力成了提升效果的關鍵指標。


今天,小白就來聊聊跑步的正確動作及送髖方法,一起提高跑步效果:

為什麼跑步要送髖?

如何判斷是否送髖?

怎樣髖部運動提高跑步質量?

為什麼跑步要送髖?

跑步需要以髖關節為軸腰腹核心發力帶動大腿與小腿向前奔跑的過程,所以髖關節要保持垂直正立位才能防止腿部負擔,整體來說跑步送髖對下肢的合理保護。

1.髖前肌群發力,防大腿代償

髖關節附近有髂腰肌等組成的髖前側肌,也有臀大肌組成的髖後側肌,跑步需要髖部肌肉群伸縮發力才能把保持髖關節正立位。說直接點,髖前肌群用力就是腰腹核心發力。

正確推髖向前需要髖前肌群發力,讓髖關節前屈後伸維持在15度至125度髖部轉動,以髖關節為發力核心的中樞可以加大腿部跨步擺動的幅度,跨步增大才能提高跑步配速。

沒有用髖前肌群發力的髖關節,上半身沒辦法重心前傾導致跨步用大腿股四頭肌帶動彈跳,這就出現腿部酸痛其他部位毫無感覺,久而久之容易出現腿部疲勞或損傷。

2.學會送髖,防止膝蓋疼痛

支配髖關節肌肉伸縮的是閉孔神經,從臀部神經系統到膝蓋腿部神經都能在運動過程中刺激肌肉快速有效收縮,如果不會送髖就會出現膝關節及肌肉酸痛,為什麼?

沒有轉變髖部角度的送髖會出現上半身向後傾斜,重心向後壓住臀部肌肉使得雙腿無法邁開步伐,必須壓著腿部讓大腿發力才能完成跑步。如此,被壓住的臀部肌肉會出現壓迫臀上神經和腿部神經情況,連接膝關節會出現刺痛酸痛。

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跑步送髖才能避免增加下肢負荷壓力。

如何判斷是否送髖?

送髖是骨盆以髖為軸心進行同側轉動後傾和前傾,用髖帶動腿進行奔跑。所以送髖不是劇烈擺動髖部,而是垂直水平線的位置自然角位移和側腰發力抬高腳步。其中,跑步送髖包括角度和方向,通過這兩點可以自測是否已經送髖。

與跑步送髖關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