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跆拳道橫踢時,髖關節上身大腿總不能保持一條直線,苦惱很久了,大家有好的練習方法嗎,救命啊
關鍵在兩點:
1、起腿時,要直著抬膝蓋,別從旁邊抬腿。
2、往前送腿的過程中,【逐漸】把腿橫過來,而非抬完腿直接就把腿掰橫。
另外就是支撐腳要隨之轉一下。
和韌帶沒有大關系。
2、跆拳道前橫踢的動作要領是什麼?
前橫踢是跆拳道最基礎實用的一種腿法。
右腳蹬地,重心移到左腳,右腳屈膝上提,兩拳置之於胸前;左腳前腳掌輾地內旋,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轉180度,右腳膝關節向前抬置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踢出;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腳落回成實戰姿勢。
注意要點:1、反髖反平,即注意自己姿勢保證力量發揮出去; 2、腳背綳直,防止自身腳部受傷同時將力量傳導出去; 3、完全送髖,腰部是發力源,要充分利用腰部力量發揮至最大;
3、在跆拳道中如和踢好橫踢?
橫踢是跆拳道中主要的進攻動作和得分手段之一。據統計資料顯示,在跆拳道比賽中橫踢的得分成功率達到80%以上。橫踢在攻擊角度、方向上類似於散打的邊腿、泰拳的橫掃踢,在跆拳道中又名旋踢、掄踢,是從側面發力攻擊對手的強線型有效腿法,其特點是充分利用自身髖、軀干、腳掌的轉動為發力源,打法上攻擊距離可長可短,可高可低,戰術上可進攻,也利於反擊;橫踢技術攻擊過程肢體傳遞形式按腳、膝、踝等關節的運動順序完成蹋擊動作。
下面先介紹下橫踢的技術要領:
橫踢技術過程圖解要領:左實戰姿勢開始(如圖1),目視前方,兩拳置於胸前;後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前腳,後腳屈膝正前方上提,左腳前腳掌碾地內旋,右側扭腰同時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膝關節夾緊,呈折疊狀態(如圖2),上動不停小腿隨即快速向左前方快速踢出(如圖3);蹋出發力時頭肩、腰、髖、膝、腿和踝成一直線;大小腿直線踢出,原路線收回,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腿落回還原成實戰姿勢(如圖4)。
教練員在講解時,應當進行簡化橫踢技術的教學(如圖5),這樣容易使學員理解掌握,重點抓好橫踢技術的外型、關鍵要點與動作的協調性,使練習者能更好地掌握其技術發力要領,以下先簡單將橫踢技術進行力學分析;
由於橫踢技術的攻擊路線較長,肢體運動幅度相對較大,利於全身肌肉的充分收縮,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因此,為了提高橫蹋技術的打擊效果,應注意全身整體的協調與配合,嚴格按照橫踢技術的發力的順序來完成攻擊動作。特別是在肢體的擺動過程中,肩、髖、膝、踝這四關節不要過於緊張,但要避免肌肉鬆弛現象出現,力求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當腳背擊打到目標的一瞬間,身體應集扭腰、轉髖、送胯、甩肩之合力作用於腳面上,給對手致命一踢。
從運動解剖學角度來說,橫蹋技術是屬於全身性的肢體運動,其涉及到人體的四肢與軀乾等身體關節的肌肉工作。在完成橫蹋技術動作的過程中,各擺動肢體繞身體關節軸的轉動效果(如圖6),下面我們對肢體擺動的幅度和速度進行分析。
橫蹋技術中肢體的擺動幅度影響橫蹋打擊效果好壞。如攻擊中擺動幅度過大,將造咸負面的影響,失去進攻的隱蔽性。由於在橫蹋啟動瞬間軀干相對垂直軸的逆時針轉動幅度加大,蹋擊時由於支撐腿的蹬伸,必然產生了一個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力,支撐腿給地面的蹬伸力量越大,得到的反作用也越大,因攻擊腿的擺動積極擺動造成了合理的身體姿勢,兩腿的蹬擺支撐使髖關節即刻作一個繞人體額狀軸的迴旋動作,是隨擺動腿的前擺而形成的,一側腿的加速擺動,能增加支撐腿蹬伸的力量,又使兩腿夾角增大,還為支撐腿蹬伸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同時使攻擊的肢體相對髖關節的垂直軸的轉動幅度也加大,但是在整個攻擊動作中,由於轉腰、折疊、彈腿增加了擺動時間,卻容易暴露出攻擊意圖,所以在動態橫踢技術變化中自我的防守能力將下降,容易給對方反擊提供機會。但如果擺動幅度過小,剛參與工作的肌肉群未能達到最佳的發力狀態,其擺動的速度和力度減小,同樣也不到踢擊效果。以上分析表明了,橫蹋技術動作幅度的大小與最終打擊效果是直接相關。從人體肢體運動鏈的運動規律結合橫蹋技術動作的結構可知,合理的擺動幅度應以組咸肢體的各運動鏈等環節特點而定。在整個攻擊過程中,根據橫踢技術動作結構特點可分為三個動作階段。
1.身體肢體的牽引階段
2.下肢蹬地產生反作用力階段
3.肢體擺動發力階段。
在整個橫踢技術過程中,四肢與軀幹完成了一個復合運動,即在起腿的剎那間,上肢、下肢與軀干同時伴隨曲伸與外展動作。在啟動瞬間人體後腿髖關節在蹬腿的同時伴隨著內旋動作。髖關節在先曲後展的過程中,主要是臀大肌、大腿收縮肌、股二頭肌、半肌腱等肌群在近固定時作向心工作;髖關節內旋則是臀中肌和臀小肌前部及闊筋膜張肌在近固定時所作的向心工作。同時到小腿折疊是膝關節由股四頭肌在近固定時作向心工作完成的,踝關節在最後擊打到目標的瞬間主要是右小腿三頭肌和脛骨等肌肉在近固定時所做的向心工作完成的。此時,踝關節周圍的肌肉處於一種緊張狀態,使全身的力量能更好的集中在腳背上。
人體運動中相對不同的參考系數其運動的結果是不同的,在下肢完成橫蹋技術最後一瞬間是由於軀干與上肢整體牽拉、帶動下肢,因此涉及到肢體擺動中攻擊擺動腿相對靜坐標系的速度,可稱為絕對速度,而相對動態的軀乾的速度為相對速度。並且軀干相對靜坐標系的速度為牽連速度;所以在出腿的攻擊瞬間即絕對速度實際上是下肢大小腿的擺動速度與軀干轉動速度的矢量之和。
通過以上對橫蹋技術幅度與速度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由於肢體擺動過程中肩、髖、胯所對應的夾角是曲伸擺動是很關鍵決定於最後發力瞬間爆發力的大小(如圖7,圖8)。如果其角度過大,增大了肢體的轉動慣量,但對提高肢體的速度、加速度不利;如果其角度過小,又不利於肌肉的收縮,同樣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強調橫踢技術動作的規范性與科學性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於跆拳道初學者來說,應從每一個細小環節入手,捉住本質,嚴格訓練。以下介紹些橫蹋技術輔助訓練方法,希望對練習者有所裨益。
7.折疊連續出腿
練習者實戰姿勢站立,提起一腿,轉髖折疊大小腿於右側,小腿連續向前快速彈出,再回收,如此反復20-35次為一組。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可在小腿處縛住一沙綁腿進行練習。初學者水平所限,可將雙手扶於欄桿處,然後再進行此動作訓練(如圖9、圖?0)。
2.壓髖
練習者抬起一腿,將踝關節以下部位放於比自身腰高5-10公分的地方。雙手握拳放於身體兩側。然後,身體向抬起腿方向,大小腿作不停做曲伸性運動。注意上體與抬起之腿要在同一直線上。壓髖的另一有效方法是跪坐於墊子上,兩腿折疊打開,然後髖部盡量向下壓(如圖11、圖12)。
3.扭腰
練習者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上舉放干身體兩側,然後以腰為動力源帶動下肢快速來迴旋轉。20-35次為一組。
4.高抬腿
練習者前後開立站立,雙手放於身體兩側前後擺動,上體正直或微前傾,後腿啟動快速向前提膝到髖部位位置(即大腿與地面平行,綳腳尖),並稍稍帶動同髓部向內旋,大小腿盡量折疊,直腿足前掌著地,在落地的同時,另一腿的大腿也積極向前提膝,重心要提起,兩腿如此上下交替(如圖13、圖14)。
5.仰卧起坐
練習者找一用於仰卧的毛巾或墊子。然後雙膝彎曲仰卧,雙腳著地。雙手置於腦後,運用腹部肌肉,將肩部抬離地面一些(注意:不是坐起),然後慢慢放低身體。開始時做2-3組,每組30到50次;中等水平者做2-3組,每組50到了70次;熟練者做2-3組。每組70到100次(如圖
15、圖16)。
6.跳繩
練習者找一有彈性和用於跳繩的場地,比如墊子或木地板(條件不允許也可在水泥地面上跳躍)。練習時應保持膝蓋彎曲,肘部彎折在身體兩側。不要跳得過高,以恰好躍過跳繩為佳,這樣可節省體力,不易過快疲勞。連續跳3分鍾為一組,然後放鬆1分鍾。掌握跳繩技巧後逐漸延長時間,直至達到10分鍾以上。通過此法訓練可讓下肢的四頭肌、腿筋及腿肚等得到有效鍛煉。
通過以上素質訓練方法,練習者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找出適合個人的練習方法。注意:掌握、運用好橫踢技術還必須加強柔韌性與協調性練習,有些練習者先天條件差點,但是通過後天的培養,隨著訓練、比賽的不斷加深,也可以使自身各方面素質有所提高。
4、跆拳道前腳橫踢怎麼踢?
橫踢:跆拳道學員黃帶的腿法,也跆拳道中最主要的實戰腿法;實戰姿勢開內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容至左腳,右腳屈膝上提,兩拳置於胸前;左腳前腳掌碾地內旋,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向踢出;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向前提膝,盡量走直線;支撐腳外旋180度;髖關節往前順,身體與大小腿成直線,支撐腿膝蓋可以略微彎曲(一是可以增加穩定性;二是可以增加擊打的延長度);嚴格注意擊打的力點在正腳背;踝關節放鬆,擊打的感覺是「面團」,"鞭梢」。橫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頭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5、跆拳道的橫踢怎麼講解
橫踢是跆拳道中主要的進攻動作和得分手段之一。據統計資料顯示,在跆拳道比賽中橫踢的得分成功率達到80%以上。橫踢在攻擊角度、方向上類似於散打的邊腿、泰拳的橫掃踢,在跆拳道中又名旋踢、掄踢,是從側面發力攻擊對手的強線型有效腿法,其特點是充分利用自身髖、軀干、腳掌的轉動為發力源,打法上攻擊距離可長可短,可高可低,戰術上可進攻,也利於反擊;橫踢技術攻擊過程肢體傳遞形式按腳、膝、踝等關節的運動順序完成蹋擊動作。 下面先介紹下橫踢的技術要領: 橫踢技術過程圖解要領:左實戰姿勢開始(如圖1),目視前方,兩拳置於胸前;後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前腳,後腳屈膝正前方上提,左腳前腳掌碾地內旋,右側扭腰同時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膝關節夾緊,呈折疊狀態(如圖2),上動不停小腿隨即快速向左前方快速踢出(如圖3);蹋出發力時頭肩、腰、髖、膝、腿和踝成一直線;大小腿直線踢出,原路線收回,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腿落回還原成實戰姿勢(如圖4)。 教練員在講解時,應當進行簡化橫踢技術的教學(如圖5),這樣容易使學員理解掌握,重點抓好橫踢技術的外型、關鍵要點與動作的協調性,使練習者能更好地掌握其技術發力要領,以下先簡單將橫踢技術進行力學分析; 由於橫踢技術的攻擊路線較長,肢體運動幅度相對較大,利於全身肌肉的充分收縮,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因此,為了提高橫蹋技術的打擊效果,應注意全身整體的協調與配合,嚴格按照橫踢技術的發力的順序來完成攻擊動作。特別是在肢體的擺動過程中,肩、髖、膝、踝這四關節不要過於緊張,但要避免肌肉鬆弛現象出現,力求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當腳背擊打到目標的一瞬間,身體應集扭腰、轉髖、送胯、甩肩之合力作用於腳面上,給對手致命一踢。 從運動解剖學角度來說,橫蹋技術是屬於全身性的肢體運動,其涉及到人體的四肢與軀乾等身體關節的肌肉工作。在完成橫蹋技術動作的過程中,各擺動肢體繞身體關節軸的轉動效果(如圖6),下面我們對肢體擺動的幅度和速度進行分析。 橫蹋技術中肢體的擺動幅度影響橫蹋打擊效果好壞。如攻擊中擺動幅度過大,將造咸負面的影響,失去進攻的隱蔽性。由於在橫蹋啟動瞬間軀干相對垂直軸的逆時針轉動幅度加大,蹋擊時由於支撐腿的蹬伸,必然產生了一個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力,支撐腿給地面的蹬伸力量越大,得到的反作用也越大,因攻擊腿的擺動積極擺動造成了合理的身體姿勢,兩腿的蹬擺支撐使髖關節即刻作一個繞人體額狀軸的迴旋動作,是隨擺動腿的前擺而形成的,一側腿的加速擺動,能增加支撐腿蹬伸的力量,又使兩腿夾角增大,還為支撐腿蹬伸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同時使攻擊的肢體相對髖關節的垂直軸的轉動幅度也加大,但是在整個攻擊動作中,由於轉腰、折疊、彈腿增加了擺動時間,卻容易暴露出攻擊意圖,所以在動態橫踢技術變化中自我的防守能力將下降,容易給對方反擊提供機會。但如果擺動幅度過小,剛參與工作的肌肉群未能達到最佳的發力狀態,其擺動的速度和力度減小,同樣也不到踢擊效果。以上分析表明了,橫蹋技術動作幅度的大小與最終打擊效果是直接相關。從人體肢體運動鏈的運動規律結合橫蹋技術動作的結構可知,合理的擺動幅度應以組咸肢體的各運動鏈等環節特點而定。在整個攻擊過程中,根據橫踢技術動作結構特點可分為三個動作階段。 1.身體肢體的牽引階段 2.下肢蹬地產生反作用力階段 3.肢體擺動發力階段。 在整個橫踢技術過程中,四肢與軀幹完成了一個復合運動,即在起腿的剎那間,上肢、下肢與軀干同時伴隨曲伸與外展動作。在啟動瞬間人體後腿髖關節在蹬腿的同時伴隨著內旋動作。髖關節在先曲後展的過程中,主要是臀大肌、大腿收縮肌、股二頭肌、半肌腱等肌群在近固定時作向心工作;髖關節內旋則是臀中肌和臀小肌前部及闊筋膜張肌在近固定時所作的向心工作。同時到小腿折疊是膝關節由股四頭肌在近固定時作向心工作完成的,踝關節在最後擊打到目標的瞬間主要是右小腿三頭肌和脛骨等肌肉在近固定時所做的向心工作完成的。此時,踝關節周圍的肌肉處於一種緊張狀態,使全身的力量能更好的集中在腳背上。 人體運動中相對不同的參考系數其運動的結果是不同的,在下肢完成橫蹋技術最後一瞬間是由於軀干與上肢整體牽拉、帶動下肢,因此涉及到肢體擺動中攻擊擺動腿相對靜坐標系的速度,可稱為絕對速度,而相對動態的軀乾的速度為相對速度。並且軀干相對靜坐標系的速度為牽連速度;所以在出腿的攻擊瞬間即絕對速度實際上是下肢大小腿的擺動速度與軀干轉動速度的矢量之和。 通過以上對橫蹋技術幅度與速度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由於肢體擺動過程中肩、髖、胯所對應的夾角是曲伸擺動是很關鍵決定於最後發力瞬間爆發力的大小(如圖7,圖8)。如果其角度過大,增大了肢體的轉動慣量,但對提高肢體的速度、加速度不利;如果其角度過小,又不利於肌肉的收縮,同樣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強調橫踢技術動作的規范性與科學性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於跆拳道初學者來說,應從每一個細小環節入手,捉住本質,嚴格訓練。以下介紹些橫蹋技術輔助訓練方法,希望對練習者有所裨益。 7.折疊連續出腿 練習者實戰姿勢站立,提起一腿,轉髖折疊大小腿於右側,小腿連續向前快速彈出,再回收,如此反復20-35次為一組。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可在小腿處縛住一沙綁腿進行練習。初學者水平所限,可將雙手扶於欄桿處,然後再進行此動作訓練(如圖9、圖?0)。 2.壓髖 練習者抬起一腿,將踝關節以下部位放於比自身腰高5-10公分的地方。雙手握拳放於身體兩側。然後,身體向抬起腿方向,大小腿作不停做曲伸性運動。注意上體與抬起之腿要在同一直線上。壓髖的另一有效方法是跪坐於墊子上,兩腿折疊打開,然後髖部盡量向下壓(如圖11、圖12)。 3.扭腰 練習者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上舉放干身體兩側,然後以腰為動力源帶動下肢快速來迴旋轉。20-35次為一組。 4.高抬腿 練習者前後開立站立,雙手放於身體兩側前後擺動,上體正直或微前傾,後腿啟動快速向前提膝到髖部位位置(即大腿與地面平行,綳腳尖),並稍稍帶動同髓部向內旋,大小腿盡量折疊,直腿足前掌著地,在落地的同時,另一腿的大腿也積極向前提膝,重心要提起,兩腿如此上下交替(如圖13、圖14)。 5.仰卧起坐 練習者找一用於仰卧的毛巾或墊子。然後雙膝彎曲仰卧,雙腳著地。雙手置於腦後,運用腹部肌肉,將肩部抬離地面一些(注意:不是坐起),然後慢慢放低身體。開始時做2-3組,每組30到50次;中等水平者做2-3組,每組50到了70次;熟練者做2-3組。每組70到100次(如圖 15、圖16)。 6.跳繩 練習者找一有彈性和用於跳繩的場地,比如墊子或木地板(條件不允許也可在水泥地面上跳躍)。練習時應保持膝蓋彎曲,肘部彎折在身體兩側。不要跳得過高,以恰好躍過跳繩為佳,這樣可節省體力,不易過快疲勞。連續跳3分鍾為一組,然後放鬆1分鍾。掌握跳繩技巧後逐漸延長時間,直至達到10分鍾以上。通過此法訓練可讓下肢的四頭肌、腿筋及腿肚等得到有效鍛煉。 通過以上素質訓練方法,練習者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找出適合個人的練習方法。注意:掌握、運用好橫踢技術還必須加強柔韌性與協調性練習,有些練習者先天條件差點,但是通過後天的培養,隨著訓練、比賽的不斷加深,也可以使自身各方面素質有所提高。
滿意請採納
6、橫踢技術的動作要領
動作過程
1、右架站立,重心移至左腿。
2、提起右大腿同時髖部略向左轉,膝蓋朝前,大小腿折疊,腳面綳直。
3、繼續將右大腿向前提高,左腳向外側轉動,右腿快速鞭打踢出小腿,膝蓋朝向左側。
橫踢的力量主要在抓地、提膝、松垮三個方面,膝關節一定要夾緊,向前提膝,盡量走直線,支撐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踢擊目標時,擊打力點是正腳背,而不是腳的內側。
橫踢動作:首先右腳蹬地,重心在左腳,右腳屈膝上提,兩拳放於胸前,前腳掌輾地內旋,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轉180度,右腳膝關節向前抬置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踢出;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
橫踢在跆拳道比賽中用得最多的,動作較為簡單實用,技術變化多樣。出腿時的速度必須快,肢體的運動幅度相對較大,具有很強的殺傷力,由於這個動作的能夠快速啟動,更容易抓住時機進攻。且對運動員的體能消耗較少。
橫踢訓練時,首先是負重控腿的訓練,弓腿站立,將一片啞鈴放大腿上,單手扶牆,每天三次,一次十分鍾,練習好了,助於精準的打擊目標;第二項進行可以拉繩定腿訓練,用繩子將腿部吊高,注意身體和腿一定要直,同樣每天三次,每次十分;最後用沙包加強實戰練習,沙包最好一米八高,用小脛骨部位擊打沙包,左右腿輪流練習,每次200次,每天三組,這樣堅持兩月左右,橫踢技術就差不多熟練了。
7、跆拳道橫踢的姿勢問題。
橫踢嘛,當然是要「橫」過來嘍,左腳在前的格鬥式,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專,重心前移至左腳,右屬腳屈膝上提,兩拳置於胸前;左腳前腳掌碾地,左腳腳後跟逆時針轉動,髖關節左轉,左膝外翻;隨即左腳掌繼續逆時針轉至約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向踢出;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向前提膝,盡量走直線;支撐腳逆時針外旋180度;髖關節往前順,身體與大小腿成直線;嚴格注意擊打的力點在正腳背;踝關節放鬆,擊打的感覺是「面團」,"鞭梢」。
8、怎樣踢出標準的橫踢,答好給分
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屈膝上提,兩拳置於胸前;左腳前腳掌碾地內旋,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向踢出;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向前提膝,盡量走直線;支撐腳外旋180度;髖關節往前順,身體與大小腿成直線;嚴格注意擊打的力點在正腳背;踝關節放鬆,擊打的感覺是「面團」,「鞭梢」。橫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頭部,胸部,腹部和肋部。橫踢是跆拳道中主要的進攻動作和得分手段之一。據統計資料顯示,在跆拳道比賽中橫踢的得分成功率達到80%以上。橫踢在攻擊角度、方向上類似於散打的邊腿、泰拳的橫掃踢,在跆拳道中又名旋踢、掄踢,是從側面發力攻擊對手的強線型有效腿法,其特點是充分利用自身髖、軀干、腳掌的轉動為發力源,打法上攻擊距離可長可短,可高可低,戰術上可進攻,也利於反擊;橫踢技術攻擊過程肢體傳遞形式按腳、膝、踝等關節的運動順序完成蹋擊動作。
下面先介紹下橫踢的技術要領:
橫踢技術過程圖解要領:左實戰姿勢開始(如圖1),目視前方,兩拳置於胸前;後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前腳,後腳屈膝正前方上提,左腳前腳掌碾地內旋,右側扭腰同時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膝關節夾緊,呈折疊狀態(如圖2),上動不停小腿隨即快速向左前方快速踢出(如圖3);蹋出發力時頭肩、腰、髖、膝、腿和踝成一直線;大小腿直線踢出,原路線收回,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腿落回還原成實戰姿勢(如圖4)。
教練員在講解時,應當進行簡化橫踢技術的教學(如圖5),這樣容易使學員理解掌握,重點抓好橫踢技術的外型、關鍵要點與動作的協調性,使練習者能更好地掌握其技術發力要領,以下先簡單將橫踢技術進行力學分析;
由於橫踢技術的攻擊路線較長,肢體運動幅度相對較大,利於全身肌肉的充分收縮,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因此,為了提高橫蹋技術的打擊效果,應注意全身整體的協調與配合,嚴格按照橫踢技術的發力的順序來完成攻擊動作。特別是在肢體的擺動過程中,肩、髖、膝、踝這四關節不要過於緊張,但要避免肌肉鬆弛現象出現,力求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當腳背擊打到目標的一瞬間,身體應集扭腰、轉髖、送胯、甩肩之合力作用於腳面上,給對手致命一踢。
從運動解剖學角度來說,橫蹋技術是屬於全身性的肢體運動,其涉及到人體的四肢與軀乾等身體關節的肌肉工作。在完成橫蹋技術動作的過程中,各擺動肢體繞身體關節軸的轉動效果(如圖6),下面我們對肢體擺動的幅度和速度進行分析。
橫蹋技術中肢體的擺動幅度影響橫蹋打擊效果好壞。如攻擊中擺動幅度過大,將造咸負面的影響,失去進攻的隱蔽性。由於在橫蹋啟動瞬間軀干相對垂直軸的逆時針轉動幅度加大,蹋擊時由於支撐腿的蹬伸,必然產生了一個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力,支撐腿給地面的蹬伸力量越大,得到的反作用也越大,因攻擊腿的擺動積極擺動造成了合理的身體姿勢,兩腿的蹬擺支撐使髖關節即刻作一個繞人體額狀軸的迴旋動作,是隨擺動腿的前擺而形成的,一側腿的加速擺動,能增加支撐腿蹬伸的力量,又使兩腿夾角增大,還為支撐腿蹬伸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同時使攻擊的肢體相對髖關節的垂直軸的轉動幅度也加大,但是在整個攻擊動作中,由於轉腰、折疊、彈腿增加了擺動時間,卻容易暴露出攻擊意圖,所以在動態橫踢技術變化中自我的防守能力將下降,容易給對方反擊提供機會。但如果擺動幅度過小,剛參與工作的肌肉群未能達到最佳的發力狀態,其擺動的速度和力度減小,同樣也不到踢擊效果。以上分析表明了,橫蹋技術動作幅度的大小與最終打擊效果是直接相關。從人體肢體運動鏈的運動規律結合橫蹋技術動作的結構可知,合理的擺動幅度應以組咸肢體的各運動鏈等環節特點而定。在整個攻擊過程中,根據橫踢技術動作結構特點可分為三個動作階段。
1.身體肢體的牽引階段
2.下肢蹬地產生反作用力階段
3.肢體擺動發力階段。
在整個橫踢技術過程中,四肢與軀幹完成了一個復合運動,即在起腿的剎那間,上肢、下肢與軀干同時伴隨曲伸與外展動作。在啟動瞬間人體後腿髖關節在蹬腿的同時伴隨著內旋動作。髖關節在先曲後展的過程中,主要是臀大肌、大腿收縮肌、股二頭肌、半肌腱等肌群在近固定時作向心工作;髖關節內旋則是臀中肌和臀小肌前部及闊筋膜張肌在近固定時所作的向心工作。同時到小腿折疊是膝關節由股四頭肌在近固定時作向心工作完成的,踝關節在最後擊打到目標的瞬間主要是右小腿三頭肌和脛骨等肌肉在近固定時所做的向心工作完成的。此時,踝關節周圍的肌肉處於一種緊張狀態,使全身的力量能更好的集中在腳背上。
人體運動中相對不同的參考系數其運動的結果是不同的,在下肢完成橫蹋技術最後一瞬間是由於軀干與上肢整體牽拉、帶動下肢,因此涉及到肢體擺動中攻擊擺動腿相對靜坐標系的速度,可稱為絕對速度,而相對動態的軀乾的速度為相對速度。並且軀干相對靜坐標系的速度為牽連速度;所以在出腿的攻擊瞬間即絕對速度實際上是下肢大小腿的擺動速度與軀干轉動速度的矢量之和。
通過以上對橫蹋技術幅度與速度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由於肢體擺動過程中肩、髖、胯所對應的夾角是曲伸擺動是很關鍵決定於最後發力瞬間爆發力的大小(如圖7,圖8)。如果其角度過大,增大了肢體的轉動慣量,但對提高肢體的速度、加速度不利;如果其角度過小,又不利於肌肉的收縮,同樣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強調橫踢技術動作的規范性與科學性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於跆拳道初學者來說,應從每一個細小環節入手,捉住本質,嚴格訓練。以下介紹些橫蹋技術輔助訓練方法,希望對練習者有所裨益。
7.折疊連續出腿
練習者實戰姿勢站立,提起一腿,轉髖折疊大小腿於右側,小腿連續向前快速彈出,再回收,如此反復20-35次為一組。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可在小腿處縛住一沙綁腿進行練習。初學者水平所限,可將雙手扶於欄桿處,然後再進行此動作訓練(如圖9、圖?0)。
2.壓髖
練習者抬起一腿,將踝關節以下部位放於比自身腰高5-10公分的地方。雙手握拳放於身體兩側。然後,身體向抬起腿方向,大小腿作不停做曲伸性運動。注意上體與抬起之腿要在同一直線上。壓髖的另一有效方法是跪坐於墊子上,兩腿折疊打開,然後髖部盡量向下壓(如圖11、圖12)。
3.扭腰
練習者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上舉放干身體兩側,然後以腰為動力源帶動下肢快速來迴旋轉。20-35次為一組。
4.高抬腿
練習者前後開立站立,雙手放於身體兩側前後擺動,上體正直或微前傾,後腿啟動快速向前提膝到髖部位位置(即大腿與地面平行,綳腳尖),並稍稍帶動同髓部向內旋,大小腿盡量折疊,直腿足前掌著地,在落地的同時,另一腿的大腿也積極向前提膝,重心要提起,兩腿如此上下交替(如圖13、圖14)。
5.仰卧起坐
練習者找一用於仰卧的毛巾或墊子。然後雙膝彎曲仰卧,雙腳著地。雙手置於腦後,運用腹部肌肉,將肩部抬離地面一些(注意:不是坐起),然後慢慢放低身體。開始時做2-3組,每組30到50次;中等水平者做2-3組,每組50到了70次;熟練者做2-3組。每組70到100次(如圖
15、圖16)。
6.跳繩
練習者找一有彈性和用於跳繩的場地,比如墊子或木地板(條件不允許也可在水泥地面上跳躍)。練習時應保持膝蓋彎曲,肘部彎折在身體兩側。不要跳得過高,以恰好躍過跳繩為佳,這樣可節省體力,不易過快疲勞。連續跳3分鍾為一組,然後放鬆1分鍾。掌握跳繩技巧後逐漸延長時間,直至達到10分鍾以上。通過此法訓練可讓下肢的四頭肌、腿筋及腿肚等得到有效鍛煉。
通過以上素質訓練方法,練習者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找出適合個人的練習方法。注意:掌握、運用好橫踢技術還必須加強柔韌性與協調性練習,有些練習者先天條件差點,但是通過後天的培養,隨著訓練、比賽的不斷加深,也可以使自身各方面素質有所提高。
9、如何提高髖關節的運動幅度
原地徒手練習法
(1) 兩腿左右開立(大於肩寬),體前屈,兩臂伸直,手握踝,復原姿勢後連續做。
(2)原地弓步壓腿頂髖。要求軀干與地面垂直,前腿大小之間大於90度,後腿伸直,腳前掌撐地,身體重心壓在前後腿的結合點上,主要牽拉後腿前側的腹股溝部位。
(3)左腿伸直,前腳掌著地頂髖,雙手抱右膝,使其盡量觸胸。兩腿交換做。
(4)前後劈腿:兩膝伸直並前後保持在一直線上,上體保持正直,難度逐漸加大,使髖部接觸地。
(5)左右劈腿:兩膝伸直,兩腿左右分開,上體盡量保持正直,盡量使兩腿和臀部完全觸地。進行時可兩手扶地,逐漸加大難度。
(6)左腿屈膝下蹲,右腳側伸直成左弓步,腳尖綳直,右手壓右髖,兩腿交替做。
(7)兩腿側分成坐勢,兩臂上舉,做體前屈轉髖伏地動作。
(8)仰卧雙腿交替側擺轉髖:上體仰卧姿勢不變,兩腿交替側擺,擺動腿的大腿與上體基本成直角,擺至觸地後回擺。
(9)肩肘倒立姿勢,兩手撐腰。兩腿前後交叉擺腿以提高髖部扭轉幅度。
3.2行進間練習法
(1)行進間做弓箭步,增大送髖幅度。
(2)行進間的屈體壓腿:上體盡量前屈做有節奏的振動動作,膝關節充分伸直。
(3)行進間單腿屈膝外展:一側大腿外展,屈膝,與髖關節成90度,另一腿髖,膝,踝三關節始終保持充分蹬直,兩腿交替做。
(4)行進間連續做正踢腿,里合腿,外擺腿練習。要求正踢腿勾腳尖,里合腿,外擺腿劃圓盡量大寫些。
(5)行進間做擺臂跑跳步動作練習。
(6)行進間做體轉跑步動作練習。
(7)行進間做髖下擊掌跑跳步動作練習。
(8)行進間做交叉步轉髖練習,練習時上體要保持正直。
(9)高抬腿練習:要求通過高抬腿充分伸展後蹬腿的一側髖,高抬擺側骨盆,保持一個高重心,重心是使骨盆支撐腿這個支點的額狀軸,垂直軸,尤其是骨盆的水平面繞點狀軸運動的能力,從而起到加大運動幅度的作用。
(10)後蹬跑練習:要求擺側骨盆的額狀面繞垂直軸轉動,提高骨盆繞三軸運動的能力。跑時支撐腿,膝,踝三關節充分蹬直,其支撐反作用力應通過身體重心與軀干,最後以腳尖離地。同時擺動腿大腿前擺高抬,推動骨盆部位前移,並與支撐腿保持平衡。
(11)雙足或單足起跳的多級跳:多級跳時注意上體基本正直,積極前擺高抬大腿,落地用全腳掌,髖的伸展幅度要大,上下肢配合協調。
利用器械練習法
(1)面對肋木站力,兩手扶肋木,連續做前擺腿和後蹬腿:做前擺時膝可伸直也可微屈,擺動發力時迅速有力,擺動幅度要大,後擺幅度小且放鬆;做後擺時,後擺幅度要大,挺髖,前擺幅度小且放鬆。髖關節周圍肌群發力。
(2)面對肋木,前擺置於肋木上,後腿伸直用前掌支撐地,身體重心壓在兩腿上,做髖部用力向前下方頂送動作。
(3)面對肋木站力,兩手扶肋木,連續做側擺腿:要求膝關節放鬆,內擺時幅度小且放鬆,外擺時幅度要大,注意髖關節周圍肌群發力。
(4)側對木架站立,右手扶架,左腿支撐,右腿屈膝置於木架上,挺胸,頭後仰,接著做體前屈動作,復原姿勢後反復做。
以上的練習,由於動作舒展大方,難度低,幅度大,變化多,易掌握,因此很適宜男女孩練習,而運動強度較大,經常練習對提高蹬擺力量,強化送髖運作,對身體各部分的協調配合很有幫助,也可作為訓練的素質練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