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運動髖關節

運動髖關節

發布時間:2020-03-08 22:17:43

1、怎麼鍛煉髖關節的靈活度

一、床上鍛煉法
(1)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掌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往上拉與主動屈髖活動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2)髖關節外展直腿抬高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外展直腿抬高25°~35°,持續1分鍾放下,作10次。同理可作側卧及俯卧抬腿,鍛煉外側及後側肌群。 (術後3個月開始)
(3)髖關節作外展、內收活動,雙膝屈曲約90度,與肩同寬,膝關節作內收、外展運動,持續5~10分鍾。
(4)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 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下肢外旋 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5)髖關節屈曲位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10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跪位外展屈伸髖活動鍛煉法:取跪位,雙膝盡可能分開,雙上肢伸直支撐上身,膝關節固定,身體作前後運動,屈伸髖關節。
二、床下鍛煉法
(1)扶物下蹲法:單或雙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等寬,慢慢下蹲後再扶起,反復進行3~5分鍾。(術後半年開始)
(2)患肢擺動法:單或雙手前伸或側身扶住固定物,單腳負重而立,患肢前屈後伸內收,外展擺動3~5分鍾。(術後半年開始)
(3)內外旋轉法:手扶固定物,單腳略向前外伸,足跟著地,作內旋和外旋運動3~5分鍾。(術後半年開始)
(4)屈髖法:正坐於床邊或椅子上,雙下肢分開;患肢反復作屈膝屈髖運動3~5分鍾。
(5)抱膝法:正坐床邊、沙發、椅子上,雙下肢分開,雙手抱住患肢膝下反復屈肘後拉與主動屈髖運動相配合,加大屈髖力量及幅度。
(6)開合法:正坐於椅、凳上,髖膝踝關節各成90°角,雙足並攏,以雙足尖為軸心作雙膝外展,內收運動,以外展為主3~5分鍾。
(7)蹬車活動法:穩坐於特製自行車運動器械上,如蹬自行車行駛一樣,速度逐漸加快,活動10~20分鍾。

2、髖關節發育不良怎樣運動

腿部到胸部的伸展

運動需要你四肢舒適地在地板上躺下。接下來,抬起你的腿,同時保持其它部分躺在盡可能平坦的地面上。彎曲膝蓋,提腿,盡可能舒適地接近你的胸部,保持15到30秒。將腿返回到原來的位置,並用另一條腿重復伸展,另外保持休息的腿可平放在地面上。每天做這種髖關節的舒展10分鍾即可,對髖關節發育不良很有幫助。

瑜伽伸展

一些瑜伽姿勢可以幫助舒展肌肉,並提供對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幫助。這些姿勢應該由經過認證的教練進行監督,以確保您採用了適當的技術。此外,培訓師可以提供熱身姿勢,以確保最好的、最安全的瑜伽常規。這種瑜伽伸展有,髖關節舒展的三角伸展式; 加強側髖關節伸展和束角式。

其它拉伸運動
物理治療師或醫師可能會建議低強度、低沖擊運動,如游泳和騎自行車的髖關節伸展。這些活動提供的方法,同時也可鍛煉上背和手臂的其它領域的機構,如伸展髖關節。其它活動,如有節制的劃船可能是有益的,但也可能加劇臀部的關節炎

3、髖關節可以叫做那些運動?各運動有哪些肌肉參與動

髖關節的主要運動是:屈曲、伸展、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完成動作的主要肌肉:

1、屈曲:髂腰肌、股直肌。

2、伸展:臀大肌、股二頭肌長頭。

3、內收:內收肌群、內收大、長、短肌。

4、外展:外展肌群、臀中、小肌。

5、內旋: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6、外旋:外旋肌群、臀大肌、梨狀肌、閉孔內、外肌、上、下拮肌、股方肌。

(3)運動髖關節擴展資料:

髖關節保養守則

1、注意步行方式。走路邁腳時,腳跟先落地,注意挺胸直背,手臂自然擺動;腳掌落地,身體重心自然轉移到腳尖;邁另一隻腳時,前腳應該腳跟先離地,腳尖自然支撐重心。

這樣走路的好處是,把體重壓力均衡分散到兩腿肌肉和各處關節,而不是僅由髖關節來承壓,以減少磨損。

2、肌肉鍛煉法。包裹髖關節的周邊肌肉,對關節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可以通過下蹲運動、腹肌運動、拉伸肌肉運動來鍛煉。

4、髖關節鍛煉方法有哪些

鍛煉目的是什麼? 髖關節的肌肉很多:股四頭肌,臀大肌、臀小肌、臀中肌肉,腘繩肌群,內收肌群等等可以做 蹲起,剪蹲,俯身後擺腿,肩橋挺身,河蚌式翻胯,側卧提腿等等動作來鍛煉控制髖關節運動的肌肉

5、髖關節可以做哪些運動

1、屈髖蹬天法:患者仰卧位,雙上臂置於體側,屈髖屈膝90°,使小腿向上蹬,次數逐漸增加至50次。
2、抱膝法:仰卧位,患髖屈90°,膝屈45°,雙手叉指合掌抱膝關節前下方,屈肘
3、屈髖開合法:仰卧位,雙髖、膝關節屈曲,雙手置於臀外側,以雙足跟為軸心,作雙膝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活動3~5分鍾。
4、盤腿壓膝法:病人坐床上盤腿,雙掌置膝內側,用手掌向外、向下按壓膝關節,提高外展、外旋肌力,改善內收內旋肌協調動作,滑潤關節。
5、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髖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攏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抽動上拉與主動屈髖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6、髖關節外展/內收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自動抬高25°~35°,作外展/內收活動,持續5~10分鍾或坐位操練。
7、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肢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8、髖關節屈曲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4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9、扶物下蹲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相等,緩慢下蹲後再站立,反復操練3~5分鍾。
10、髖關節擺動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健肢負重而立,患肢足懸空,先按順時針方向作圓形擺動3分鍾,再作逆時針方向活動3分鍾。

6、說一說髖關節的結構,及支配其運動的肌肉

髖關節由髖臼與股骨頭構成。髖臼深,關節囊厚而堅韌。股骨頸的前面全部包在關節囊內,後面僅內側2/3包在囊內,外側1/3露於囊外,關節囊後下部較為薄弱,髖關節發生脫位時,股骨頭大多脫向後下方。 髖臼呈倒置半球形,占球體的170~175 ,位於髖關節外側的中部,軸前外下方,髖臼是由恥骨、坐骨、髖骨三部分組成.髖關節的頂部占髖臼面積的2/5,由髂骨組成,後壁占髖臼的2/5,由坐骨構成,前臂占髖臼面積的1/5,由恥骨構成,髖臼的上部厚而堅強,在直立時可將軀乾的重量傳達至股骨頭. 髖關節的韌帶包括: 1.髂股韌帶位於關節囊之前,緊貼股直肌的深面,呈倒置Y型,與關節囊前壁緊密相連,長而堅韌。起於髂前下棘及其後2cm的髖臼緣,向下分為二岐,外岐止於轉子間線的上部,內歧止於轉子間線的下部。二岐之間韌帶甚為薄弱,有時形成一孔,因髂腰肌被覆其上,肌下滑膜囊即與關節腔相通。髂股韌帶纖維方向是向下向外。 2.坐股韌帶位於關節囊後面,略呈螺旋形,較薄弱。起自髖臼的後下部。向外上經股骨頸後面,移行於關節囊輪匝帶,止於大轉子根部。能防止髖關節過度內收縮內旋。 3.恥股韌帶位於髖關節囊的前下方,起於髂恥隆起、恥骨上支、閉孔膜等,斜向下外,移行於關節囊的內側部,止於轉子間線的下部,與髂股韌帶二岐形成N字形,可限制髖的外展活動。 4.輪匝帶為關節囊在股骨頸部深層纖維的環狀增厚部分,環繞股骨頸中部,能約束股骨頭之向外脫出,尚具有扶持力,在股骨頸後部纖維較淺。 5.股骨頭韌帶為關節囊內的三角形纖維帶,扁平狀,起於髖臼橫韌帶和臼切跡,止於股骨頭凹,為滑膜所包被。

7、左髖關節疼痛,做什麼運動鍛煉好

由於髖關節過度內收,外展,前屈,後伸等原因造成周圍肌肉和韌帶發生撕裂傷或斷裂稱為髖關節扭傷.多是因為猛跑時摔倒,從高處跳下時單足著地,劈叉等造成.損傷後髖部軟組織充血,水腫,病人常訴髖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患肢不能著地負重行走,輕者可出現跛行,拖拉步態,關節內側內收肌處及腹股溝處有壓痛,髖膝微屈,患側肢體取外展外旋半屈曲位,如「稍息」姿勢,骨盆向病側傾斜,病肢呈假性變長.
指導意見:可行局部封閉,以強的松龍0.5ml加1%利多卡因5~10ml局部注射,可緩解疼痛.適當制動,需卧床休息,不必固定..手法治療此病有較好效果.患者仰卧,醫生將骨盆固定,搖轉並牽引下肢,然後屈膝屈髖向下壓,再按揉大粗隆後上方及髖內側,然後伸直下肢.也可讓患者坐椅上,屈髖屈膝,腳下踩一粗圓柱,來回滾動,以活動下肢.

8、髖關節 運動方式

肩關節:組成: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結構特點:頭大盂小,關節面差大,有盂唇加深關節窩,關節囊薄而鬆弛,下壁更為薄弱,關節囊內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通過。運動方式:三軸性運動,圍繞冠狀軸作屈、伸;矢狀軸作收、展;垂直軸作旋內和旋外,以及環轉運動。髖關節:組成:股骨頭與髖臼。結構特點:髖臼邊緣有髖臼唇加深了關節窩,使股骨頭深嵌於窩內;關節囊堅厚,一端附於髖臼周緣,另一端達股骨頸,在前壁包繞股骨頸的全長,而後壁僅包繞股骨頸內側2/3(故股骨頸骨折有囊內和囊外之分)。髖關節有堅強的髂股韌帶(髂前下棘→轉子間線),限制髖關節過伸。在關節囊內有股骨頭韌帶(髖臼橫韌帶→股骨頭凹),髖臼橫韌帶(架於髖日切跡)。運動方式:三軸性運動。膝關節:組成:股骨內、外側髁,脛骨內、外側髁以及髕骨。結構特點:關節囊堅韌.韌帶多,囊內韌帶有前、後叉韌帶(防止脛骨向前、後移位),囊外韌帶在前方有髕韌帶,內側有脛側付韌帶,外側有腓側付韌帶,後方有腘斜韌帶。關節腔內有二塊半月板,外側關月板呈「O」形,內側半月板較大,呈「C」形,其周緣中份與脛側副韌帶緊連。翼狀襞。髕上囊。運動方式:主要為屈伸,在屈膝時由於側副韌帶松馳,稍可作旋轉運動。踝關節:組成:脛、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車。結構特點:關節面前寬後窄;關節囊前後松馳,兩側有側副韌帶加強(內側為三角韌帶,堅強;外側為外側副韌帶,較薄弱)。運動方式:一軸性作背屈(足尖向上)和跖屈(足尖向下)運動。肘關節:組成:肘關節屬復關節,由三部組成:肱尺關節——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滑車關節)。肱橈關節——肱骨小頭與橈骨關節凹構成(球窩關節)。橈尺近側關節——橈骨環狀關節面與尺骨的橈切跡構成(車軸關節)。運動方式:一軸性屈伸。前臂旋前和旋後運動:橈尺近側關節和橈尺遠側關節橈腕關節:組成:橈骨腕關節面、關節盤與舟骨、月骨、三角骨構成。拇指腕掌關節:由大多角骨與第1掌骨底構成,為人類及靈長目動物所特有

與運動髖關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