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脖子老是要扭到嘎嘎響才舒服,這樣影響健康嗎?
正常現象。起床當然要活動下身骨才舒服的,不是一直要求晨運嗎?有響聲也是正常現象,板過手指吧,道理是一樣的。掰指節或者做運動其他關節有時會發出一種咔嗒聲,這是怎麼回事?
當揉捏或拉扯一個關節時,有時能聽到一種「咔嗒」聲。這是關節腔內一種起潤滑作用的液體壓強減小,產生氣泡而發出的一種響聲。這種聲音還有可能是關節兩端表面分開,解除了關節的真空密封而引起的。
進行整骨治療,有時候也會聽到這種響聲。不過,有響聲未必就表明治療成功,同樣,沒有響聲也不意味著治療失敗。要證明整骨復位成功,還是要關節活動范圍正常和活動自如。人體所有的軟組織,包括關節的囊包在內,都含有溶解的氮。當牽拉骨頭,比如說用力彎曲手指,導致關節間隙出現真空時,氮氣突然從液體中跑出,進入關節間隙,就會發出輕微的氣泡聲。
如果抓住兒童手臂把他提起來,這時進行X光檢查,醫生常常能在肩關節的軟骨之間看到一小塊月牙狀的氣體。那是強拉兒童手臂,從軟組織液體中跑出,蓄積在關節間隙內的氮氣。在髖關節處有時候也能看到這樣的氣體。
用超聲波檢查髖關節先天錯位的嬰兒,有時能夠在髖關節內看到一些快速移動的小氣泡。如果寶寶哭鬧掙扎,把寶寶抱得過緊,多半也會出現這種現象。這些氣泡,過一會兒,在氮氣重新溶解之後,就會消失。
在把指節弄響之後立即用X光檢查手指,有可能在指節骨端之間看到一小塊亮斑,那是集中在該處的千萬個不透明的微小氣泡形成的影像。
2、我是初三女生,因為一個多月後要中考,所以最近運動強度很大,每天都要跑步個一兩千米,我以前不怎麼運動
100迷得全力沖刺 前80米即使拉後也沒關系 關鍵後20米 想贏得話必須的全力沖刺 有釘子鞋最好 剛開始慢慢適應別崴腳
立定跳遠
預擺: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後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後擺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盡量往後擺。要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擺動時一伸二屈降重心,上體稍前傾。
起跳騰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並充分展體。要點: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
落地緩沖: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後擺動,並屈膝落地緩沖。要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後擺,落地後往前不往後。
個別輔導,糾正存在的錯誤動作
預擺不協調。解決辦法:反復做前擺直腿後擺屈膝的動作,由慢到快。
上體前傾過多,膝關節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動作。解決辦法:做屈膝動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視線不超過腳尖,熟練後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騰空過高或過低。解決辦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遠度的標志線來糾正這類錯誤效果很好。
收腿過慢或不充分。解決辦法:反復做收腹跳的練習,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擊掌動作要及時。
落地不穩,雙腿落地區域有較大的差異。解決辦法:多做近距離的起跳落地動作,手臂的擺動要協調配合。地面設置標志物,雙腳主動有意識地踩踏標志物。
一、 兩腳平等站位
對於兩腳站法,常被人忽視。體育教材對這個問題說法不一:有的「兩腿稍分」;有的要求「兩腳與肩同寬」。至於站成什麼姿勢,教材沒有具體明確規定,因而大多數的體育教師採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學實踐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難以掌握,後者雖明確,卻大些。我做法是:兩腳先站成立正姿勢,而後以前腳尖為支撐點,兩腳跟隨向兩側分開到兩腿成平行位置。這樣,腳尖都向前,與運動方向一致,同時兩腿基本處於垂直姿勢,既不產生夾角,又利於膝關節和踝關節運動。而且學生敢容易掌握。
二、 兩臂的擺動與呼吸的配合
擺臂與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學中,預擺時臂放鬆由下向上慢擺到頭上,跟著輕松地吸氣,而後兩臂由上向兩側後方而呼氣。當要起跳前兩臂則快速地由下向上擺到頭上,現時隨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氣隨下擺至兩側後方,動作一樣快,但此時不是呼氣,而是憋氣。這樣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強肌肉起跳時的瞬間爆發力。
三、 身體重心前移
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當起跳前,隨著兩臂由上而下向兩側後方擺時,上體前傾,隨之兩臂彎屈成半蹲姿勢,腳跟提起,用前腳掌抓地,控制身體平衡,重心隨著前移。盡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卻很重要。這樣,起跳時就不必為重心前移而消耗力量,為身體向前上方騰起創造條件。
四、 蹬擺是關鍵
起跳時的蹬擺效果如何,是決定身體騰起遠度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對兩臂起跳時的擺法,我不是象教材那樣簡單由後向前上方擺。因為那樣擺僅作用於兩臂,而不能帶動全身。為此我採用跳高起跳時兩臂的擺法,但方向不是只向上,而是向前上方擺。起跳時,兩腳用前腳掌迅猛蹬地,同時兩臂由兩側後方向前上方做強有力的擺動,使身體向前上方騰起。
落地時,小腿用力向前伸越遠越好!腳跟著地,屈膝的同時,膝蓋用力往前頂,有向前下方跪的感覺迅速過渡到前腳掌,上體前傾。剛開始先跳的近一點,體會動作。熟練後用力!
訓練過程遵循循序漸進原則
1,先軟地後硬地
2,先雙腿後單腿
3,先數量後強度
4,先一般後專項
5,先幅度後速度
影響成績的因素
(l)力量因素特別對下肢肌群的爆發用力能力,而且對踝關節的力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立定跳遠的最後用力點是在前腳掌,甚至是腳尖,需要踝關節的跖屈用力有相當大的強度。
(2)協調用力的能力指骨盆肌群與下肢肌群協調用力的能力(包括踝關節)。協調用力正確的標志是,髖、膝、踝三關節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能做出協調的擺動,起到帶、領、提拉的作用。
(3)臂的擺動作用立定跳遠必須直臂擺動,擺幅越大,帶、領、提拉動作越強。請注意觀察,凡屈臂擺動者,必然造成上體的波浪動作,從而影響跳的遠度。
練習方法
(1)蹲跳起 這是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雙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兩臂自然後擺。然後兩腿迅速蹬伸,使髖、膝、踝三個關節充分伸直,同時兩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擺,最後用腳尖蹬離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接著再跳起。每次練習15~20次,重復3~4組。
(2)單腳交換跳 這是發展小腿、腳掌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上體正直,膝部伸直,兩腳交替向上跳起。跳時主要是用踝關節的力量,用前腳掌快速蹬地跳起,離地時腳面綳直,腳尖向下。原地跳時,可規定跳的時間(30秒~1分鍾)或跳的次數(30~60次)。行進間跳時,可規定跳的距離(20~30米)。以上練習重復2~3組。
(3)蹍跳步 蹍跳步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群肌肉和踝關節的力量,訓練身體的協調性。
動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時左(右)腿屈膝向上舉,右腿落地,然後換腿,用同樣方法跳,兩臂配合腿前後大幅度擺動。跳時踝關節和前腳掌要用力,整個動作輕快。它與舞蹈的「蹍跳步」動作類似。
(4)縱跳摸高 這是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力量而經常採用的一種練習方法。
動作方法:兩腳自然開立成半蹲預備姿勢,一臂或兩臂向上伸直,接著兩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單手或雙手摸高。每次練習10次左右,重復3~4組。
(5)蛙跳 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兩腳分開成半蹲,上體稍前傾,兩臂在體後成預備姿勢。兩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髖、膝、踝三個關節,同時兩臂迅速前擺,身體向前上方跳起,然後用全腳掌落地屈膝緩沖,兩臂擺成預備姿勢。連續進行5~7次,重復3~4組。
(6)障礙跳 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爆發力。
練習方法:地上放小海綿墊6~10塊,每塊距離1米左右。練習者站在墊後,兩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兩臂自然後擺,用腳掌力量向前上方跳過障礙,兩臂配合向前上方擺動,落地時屈膝緩沖,落地後迅速做下次跳躍。重復5~6組。
(7)跳台階 主要發展腿部力量和踝關節力量。
動作方法:兩手背在身後,兩腳平行開立,屈膝半蹲,用前腳掌力量做連續跳台階動作。一次可跳20~30個台階,重復3~4組。
力量是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基礎,但沒有合理的技術,力量的作用也無法充分體現,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進行腿部力量練習的同時,必須改進立定跳遠技術。
練習注意事項
(1)盡量選平坦又不過於堅硬的地面進行練習,如蹍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過滑的地面不宜練習。
(2)提高爆發力的練習,重復次數一般不超過10次。
提高力量耐力的練習,重復次數必須在10次以上,並盡可能增加重復次數。
(3)立定跳遠動作中,從起跳到落地瞬間的幾個身體相關關節的角度(8個角度),對跳遠成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下各部位的角度較適合初中學生:
踝角53~57°,膝角90~96°,髖角59~76°,臂角36~44°,起跳角42~45°,前屈角53~58°,前伸角136~140°,落地角64~71°。
踝角、膝角、髖角的角度決定初速度的大小,角度偏大影響肌肉用力強度,角度偏小影響肌肉用力速度。
臂角的大小取決於肩部的柔韌和擺臂的速度,臂的擺動對維持身體平衡有一定作用,同時對動作幅度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前屈角、前伸角是人體的空中動作。前屈角過小使得失重感增大,迫使人體過早落地。前伸角是落地前小腿與大腿的夾角,小腿前伸會增加遠度,小腿前伸越大越好。這兩個角不但影響空中動作質量,對落地角也有直接影響。
呵呵也沒什麼,好好努力,自信一點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就OK了
還有 有問題向老師請教哦 對你會有幫助的
最後祝你考個好成績 拜拜
希望採納
3、腰椎間盤突出怎麼治
一般腰椎間盤突出會引起腰痛和放射性痛疼麻木等症狀,主要是由於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根引起的。 腰椎間盤突出症屬於骨科疾病應該掛骨科,治療有傳統中醫保守治療呵呵手術治療。
4、帕金森的症狀都有什麼?
帕金森綜合征的典型症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靜止性震顫,震顫可內以是帕金森病的首發表現容,一般從一側的上肢手開始出現一種搓丸樣動作,逐漸擴展至四肢,這種震顫在靜止時明顯,精神緊張的時候加重,做一些動作的時候又消失,而睡眠中也消失。並且上肢的震顫重於下肢,兩個手放於膝蓋座位的時候不容易檢查出震顫,只有當行走,興奮和緊張的時候,才會出現。
第二,肌強直,表現為活動患者的腕關節,肘關節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很大的阻力,像一種鉛管樣,假如合並有震顫,能感覺是一種齒輪樣,並且因為肌強直嚴重而出現膝疼,腰疼,膝關節疼痛和髖關節疼痛等等。
第三,運動遲緩,表現為坐著的時候不能立刻起來,起床,翻身困難,不能夠完成系鞋帶,系紐扣,穿衣,洗臉,刷牙等日常活動,也不能完成一些精細的動作,比如寫字,寫字會越來越小,面部的表情減少,成面具臉。
第四,姿勢步態異常,它呈現一種前傾前屈的姿勢,在走路拐彎的時候,平衡障礙很明顯,必須的連續原地行走幾步才能慢慢的轉過身來。走路拖步,兩臂擺動減少或者消失,並且行走時候越走越快,不能立刻停下腳步。
第五,其他的症狀語調低沉,吐字不清楚,還有吞咽困難,思維遲鈍,視幻覺等等。
5、怎麼樣速成練腹肌?
腹部處在身體的最中央,是特別容易引人注目的部位。從人體健美角度看,真正健美的腹部應由細而有力的腰和線條明顯的腹肌構成。因此,請您不要忽視腹部的健美鍛煉。 一、側身彎腰運動:直立。雙腿分開,兩臂左右平舉,上體前屈,用左手指去碰右腳,右臂自然上舉,兩腿和兩臂都不得彎曲,吸氣,然後還原,呼氣。再換一方向,重復一次。連做8次。 二、屈腿運動:仰卧位。雙臂左右平貼地面,兩腿伸直後同時屈膝提起,吸氣,使大腿貼近腹部;然後呼氣,緩緩還原。重復8次。 三、舉腿收腹:主要是發展下腹部肌肉。上身平卧,腿伸直並盡可能抬高,接著再緩慢放下。這一練習做均勻後,雙膝彎曲繼續做同樣的動作。重復8次。 四、坐式屈團身:主要為發展上、下腹部肌肉。伸直膝蓋,上身後仰,保持身體平衡,然後屈膝收腹,使腹肌極度折屈。練習中,腳始終不能觸及地面。 五、「踏自行車」運動:仰卧位。輪流屈伸兩腿,模仿踏自行車的運動,動作較快而靈活,屈伸范圍盡量大。歷時20—30秒鍾。 六、扭腰:一手握把手或拉一定重量的重物,作各種姿勢的扭腰和轉身練習,以鍛煉腹外斜肌和腰部肌肉。 以上運動,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用,並根據體力狀況每次運動量由少至多,逐漸增加,每天進行2次。 練習1:懸垂直腿上舉 這是一個重要的腹部練習動作,能有效發展下腹部肌肉。做法是手握吊帶屈臂懸垂,兩腿並攏伸直上舉,舉到腿與上體成直角,兩眼前平視,然後緩慢將腿放下。重復3-4組,每組做15-20次。 練習2:懸垂屈膝轉體上舉 這是一個發展腹外斜肌和肋間肌的好方法。做法是手握吊帶屈臂懸垂,兩小腿交叉屈膝上舉,同時髖關節向左轉,上體正直朝前,緩慢下放還原。然後再向右側轉髖舉腿。重復3組,每組做10次。 練習3:斜板仰卧起坐 這個練習是發展上腹部腹直肌的好辦法。做法是頭朝下仰卧在斜板上,雙手抱頭,起坐到上體與斜板成直角,停頓片刻,然後還原。注意背部不要完全接觸斜板。重復2-3組,每組做15-20次。 練習4:懸垂屈膝收腹 手握吊帶屈臂懸垂,兩腿屈膝收腹舉腿,腿舉得越高越好,以使腹肌和肋肌完全收縮。下放還原要緩慢。重復3-4組,每組做15-20次。 練習5:坐姿屈膝收腹 坐在長凳上,兩手扶凳,兩腿伸直離地下垂。然後屈膝收腹,大腿盡量上抬,到靠近胸部時還原。重復3組,每組做10做。 練習6:斜板仰卧轉體起坐 做法同練習3,惟起坐時要先向左側轉體一次,再向右側轉體一次。慢速還原。重復2-3組,每組做15-20次。 此訓練計劃用時12周,每周練3次,每次選3個練習。前3個練習為A組,後3個練習為B組,A、B組交替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