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髖關節脫位能否行走?
當時是怎麼損傷的,具體一點。
補充:不會脫位,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其周圍有強健的韌帶、肌肉、關節囊保護,非暴力不會使其輕易脫位,而且你受傷至今還能走路,不會是脫位,可能是把髖關節的滑膜或是韌帶損傷,由於你受傷後肯動沒有足夠的休息,所以關節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修養,損傷一直沒有完全恢復,吃葯的效果不好,可以配合局部理療,在注意多休息。
2、運動中(跑步)會致使髖關節脫位嗎?
呵呵 我也祝福你不會/ 但你還是要小心點,別像似劉翔那樣的運動。
3、為什麼會出現髖關節脫位?
據蘇大附二院骨科專家介紹說,前脫位時,髖關節多處於外展外旋和屈曲位。在膝部暴力由前向後,關節囊的前方被撕裂,股骨頭經髂股韌帶和恥股韌帶間破口處脫向前方。位於閉孔前,故又稱閉孔脫位。有時可壓迫閉孔神經。另外當髖關節在過度外展時,小粗隆後方受到向前的暴力也可發生前脫位。據蘇大附二院骨科專家介紹說,後脫位多由間接暴力引起。當髖關節屈曲90°時同時在內收內旋位,暴力來自膝部向骨盆或骨盆推向股部即可發生後脫位。如坐在公交車上,髖、膝屈曲各90°並內收位(即一腿搭在另一腿上,即所謂二郎腿),骨盆固定暴力經膝部向後即可發生後脫位,或者膝頂住前面靠背當猛烈剎車或撞車時暴力經軀干骨盆推向前方也同樣可引起髖關節後脫位。若下肢內收較少,股骨頭撞擊髖臼後緣,可合並髖臼後唇撕裂骨折,或股骨頸骨折,撞擊或牽拉坐骨神經而產生神經挫傷。中心脫位暴力強大,損傷較重,常可伴有盆腔臟器損傷和休克的發生。應特別注意。
4、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術後,能像正常人走路一樣嗎????
走路的姿勢有問題,個人覺得應該從幾個方面考慮
1、習慣。也就是肢體、關節的功能基本正常,可以正常行走的病人由於之前疼痛等影響了步態,治療後沒能將步態糾正過來。這種情況最容易解決,慢慢鍛煉,寧可放棄行走速度,每一步都要正常的行走,應該可以糾正過來的。
2、肢體無力。病程長的人,很容易出現肌肉萎縮,萎縮的肌肉沒有能力維持正常的行走。解決辦法:肌肉鍛煉,讓肌肉有力。實際上有力的肌肉更能維持關節的穩定性,所以進行肌肉鍛煉很有用。
3、疼痛。解決辦法疼痛明顯的時候適當減少活動,必要時吃點止痛葯。
4、雙側下肢不等長。為了維持行走時候的平衡,沒經過手術的病人常會出現骨盆傾斜,這個時候的骨盆傾斜是健側上移,手術糾正脫位以後,健側相對短了,所以,走路的時候還是有可能跛行。解決辦法:墊高縮短的下肢。
由於沒見到病人,所以以上都是猜測,僅供參考
5、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能跑步嗎
不要長時間劇烈運動,我小時候也有這個毛病,雖然說是治癒了,但是醫生還專是建議我不能穿高跟鞋不然屬以後老了腳會疼。少走長路這些 。
比如說太劇烈的跑啊,跳啊,這些運動還是免去,少走路不要走長了。不是不走少走不要走太長,畢竟以前是脫位過
6、髖骨錯位,對運動的影響如題 謝謝了
首先關節錯位類的傷病一般很不容易完全恢復,容易留下後遺症,如果你堅持恢復可以給你提幾點建議: (1)一般關節錯位需要打消炎針,防止錯位部位感染發炎,自行修養時間一般超出3個月才可以逐步恢復訓練; (2)其次是注意修養,在休養期間盡量少動受傷部位,動得次數越多越影響恢復, (3)再次恢復訓練要循序漸進,先易後難,逐步增加訓練量,以輕微不適感立即停止訓練為准,讓受傷部位逐步適應運動。直到完全恢復。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建議,但是關節錯位類的傷病很容易復發,且二次復發(錯位)後會留下運動傷害,以後老了受罪,所以還是建議你慎重考慮是否恢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