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髖關節置換術後需要避免哪些運動?
?
2、做髖關節手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人工關節在國外始於40年代,我國在60年代以後逐步開展,目前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被認為是人工關節置換中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療方法,其它人工關節如人工肘關節、人工肩關節、人工椎體、人工骨盆置換都不同程度的開展。
術前注意事項
1、多喝水:一般來說,由於女性的尿道較男性短、寬且較直,術後容易發生尿路感染。為預防術後尿路感染,建議老年女性患者術前養成多飲水的生活習慣。
2、減輕體重:過於肥胖的患者容易導致出血增加、術後脫位、關節磨損及異位骨化等問題,因此,建議患者應盡可能地減輕體重,因為減輕體重可以減輕人工關節的負擔,安全度過康復期。而一些體重偏輕的患者則建議補充營養,盡可能多地儲備能量。
3、戒煙:由於吸煙容易引起感染,而且對麻醉後蘇醒不利,因此,如果有吸煙的患者如果打算進行手術治療,那麼需要在術前2周戒煙。
4、停用抗炎止痛葯:手術前大約10天就不能再服抗炎葯了,如阿司匹林通常會導致血液變稀,抑制凝血,增加出血風險。特別是在術中和康復期,更容易導致出血。如果患者擔心停用抗炎止痛葯後關節疼痛厲害,可以向主刀醫生咨詢以獲得更好的建議。此外,建議那些服用避孕葯或接受激素替代治療等可能影響激素水平葯物的患者在術前幾周也要停服。
5、床上練習大小便:為防止患者在術後不習慣床上大小便而引起腹脹、便秘及尿瀦留等情況,術前患者可以自行在床上練習大小便。
手術當天
應維持患肢的特殊體位:仰卧位雙膝間墊枕、雙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髖內收內旋。當病人生命體征穩定,應盡早採用半坐位;囑病人開始進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和脛前肌組肌肉主動收縮,加速靜脈迴流,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給予冰袋冷敷24小時以減輕疼痛,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病人進行深呼吸、咳嗽,預防肺部感染。
手術後
由於手術後患者不能經常活動,務必注意防止血栓形成,這個階段一定要抗凝治療。
關節置換手術已經進行了很多年,手術的方法和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同任何手術一樣,它仍然有風險。因為術後需要卧床,制動,恢復後的活動也較以前大大減少,因此,很容易進入到血液高凝固的狀態。血液的高凝狀態容易導致血栓形成。醫生會給患者開一些稀釋血液的處方,以防止血栓形成。
3、髖關節置換術後康復的健康教育
1.患者在活動時髖關節屈伸不能>90°,避免負重,不坐矮凳,不做下蹲動作,回不過度內旋或外旋答下肢,不側身睡覺。
2.上樓時健肢先上,拐隨其後或同時跟進,下樓時拐先下,患肢隨後,健肢最後。
3.盡量避免以下動作:髖關節內收、內旋位時自坐位站起;雙膝並攏、雙足分開時,身體向患側傾斜,去取東西、接電話等;翹二郎腿和坐位穿鞋;入廁時坐便桶過低,或沙發過矮,健側翻身不當時患側髖關節過於伸直、內收內旋位。
4、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護理原則
術後康復訓練
2.1 術後第1周 術後當日即穿「丁字鞋」,術後第2天開始進行膝部按摩,可進行患側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和抗阻活動。術後3~5天行患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並且進行患側髖、膝關節被動活動。通過雙肘支撐,在他人幫助下或雙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環挺起上半身,臀部抬離床面,保持10~15s,重復5~10次。術後第5天,在膝下墊枕使髖彎曲10°~20°,然後以膝部為支點做挺髖動作,即抬臀動作。
2.2 術後第2周 鼓勵患者在無痛范圍下進行主動的患髖膝屈伸能力訓練;屈髖度數為45°~60°或<30°,可在患肢下放置一滑板,患側足跟置於空心圓墊上在滑板上做下肢屈伸運動,在無痛范圍內加強患側髖周圍肌群和股四頭肌的力量性訓練;可逐漸抬高床頭的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外側入路切口的患者,半坐時間逐漸延長(30~60min)。一天可重復進行多次,為坐站練習做好准備。有條件可用直立床訓練;繼續進行床邊體位轉換訓練,包括:半坐―躺轉換練習、坐―站轉換練習、卧―站體位轉換、在平行杠或四腳助行器內進行健腿支撐三點式步行,轉體訓練等。
2.3 術後第3周 做四點支撐半橋運動,即在雙肘及雙下肢屈曲位支撐下抬臀並在空中保持10s,重復進行10~20次,每個動作要求緩慢進行;加強步行訓練,開始在平行杠內進行,將步行周期中的擺動期和支撐期分解進行,分別進行前後交替邁步訓練,並逐漸過渡到步行訓練;平行杠內的步行平穩順利,則應過渡到拐杖步行,有條件進行減重步行;繼續加強患側股四頭肌漸進行抗阻訓練,不斷提高患側下肢的肌力;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教患者藉助一些輔助設備獨立完成日常的穿褲、穿鞋襪、洗澡、移動、取物等,以減少患者患髖的彎曲度數;必要時進行適當的環境改造,如加高床、椅、座廁的高度,坐椅兩邊最好有扶手以方便患者坐立,讓患者盡量睡硬板床,穿松緊鞋和寬松褲,以方便患者完成動作。
2.4 術後4周~3個月 逐漸改善患髖的活動范圍,增加患髖的負重能力,使人工置換的髖關節功能逐漸接近正常水平,達到全面康復的目的。注意在3個月內,持拐步行、過障礙時患者腿僅為觸地式部分負重,上下樓梯活動,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以減少髖的彎曲和負重,還可以在運動平板上進一步改善步態、步速和步行的距離,提高患者實地步行的能力,最後過渡到棄杖步行。
5、全陶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出院後應注意哪些事項
(1)下蹲:挺直胸部和腰部,不可過度前屈軀干。
(2)坐位:術後第一個月內坐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導致髖關節水腫,亦可用冷敷及抬高患肢來改善,保持膝關節低於或等於髖部,不宜坐過低的椅子、沙發,不要交叉腿和踝,前彎身不要超過90度,坐時身體向後靠腿向前伸。
(3)入廁:用加高的自製坐便器入廁,或在輔助下身體後傾患腿前伸入廁,注意保持膝關節低於髖部。
(4)取物:術後2周內不要彎腰撿地上的東西,不要突然轉身或伸手去取身後的物品,吃飯時宜把飯碗放在面前。
(5)上下樓:上、下樓需要您具有足夠的力量和靈活性。開始的時候,您還需要藉助樓梯扶手,而且每一步只能邁上一個台階。上下樓梯具體用哪條腿也是有講究的,為了便於您記憶,我們用一句話來形容:「健腿上天堂(上台階時先邁好腿),患腿下地獄(下台階時先邁患腿)。」最好由他人幫助,直到您認為有足夠的力量和靈活性作保證。上、下樓對於肌肉力量和身體的平衡能力是一項非常好的練習。注意不要上太高的樓梯,每級台階不要超過25厘米。
(6)乘車:臀部位置向前坐,身體向後靠,腿盡量前伸。
(7)淋浴:傷口癒合後,輔持可靠可進行淋浴,因站著淋浴有一定的危險,故可坐一個高凳子,噴頭為可移動的手持噴頭,並准備一個帶長柄的沐浴海綿以便能觸到下肢和足。
(8)穿脫鞋襪:請別人幫忙或使用鞋拔子,選擇不系帶的松緊鞋、寬松褲,行後外側切口者可內側提鞋,行前內側切口者可外側提鞋。蹺二郎腿有助於穿鞋穿襪,但要注意術後早期一定要避免做該動作,以免引起關節脫位。建議坐床,足置於矮凳上屈體屈髖穿鞋襪。
(9)開車:我們建議在手術後6周內不要開汽車,因為有調查表明,在手術後初期肌肉反應能力減弱,對駕駛的安全性有影響。
(10)乘飛機:在通過機場安全檢查時,你身體內的假體會使您在通過機場安檢時發出警報,你可以向機場安檢人員說明情況,也可以要求手術醫生為你出具相關證明。
(11)完全康復後可進行的體育活動:散步、園藝、騎車、保齡球、兵乓球、游泳、跳舞,並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進行對新髖關節產生過度壓力造成磨損的活動,如跳躍、快跑、滑雪、滑水、網球等。
6、髖關節置換手術後有什麼需要的?髖關節置換術後日常防護應該做些什麼?
需要好好的注意休息,因為病關節的置換術並不是一個小手術,是一個非常大的手術,如果休息不好,很有可能影響以後的生活,再手術之後的一個月內,我們盡量保持卧床休息,一個月之後,可以輕微的活動一下,但是避免做收縮關節的運動,避免我們的賓關節沒有長好,再次脫落,還需要再次手術對肉體上和精神上來說是一種折磨。手術後,我們一定要在病人旁邊守著密切的關注一下我們的家人的脈搏,呼吸狀況,還要隨時監控著心率和血壓的狀況,如果發生異常,一定要及時呼叫醫生,畢竟做這個手術的人大多數都是老年人,股骨頭壞死導致的,何況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手術,老年人不一定能承受得起,手術順利度過了,術後我們一定要看好我們的老人,在恢復期間,我們還要隨時注意傷口的情況,有沒有出血和感染的情況?因為老年人手術後免疫力通常比我們要低很多,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一定要密切的關注傷口。在手術傷口恢復後,一定要進行鍛煉,在室內鍛煉就可以,一般我們躺一段時間之後就要站起來鍛煉一下,對於我們關節的恢復非常的有效果,絕對不可以一直躺著,一直躺著,我們的關節是永遠恢復不好的,關節的疾病就一定要配合運動來治療,不需要做什麼其他運動就慢慢的走幾圈就好?累了就及時的卧床休息,休息好了就抓緊站起來走走,早日恢復獨自的自理能力我們要隨時准備一些抗生素,因為術後發燒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不要亂用抗生素,一定要跟醫生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避免發生過敏,再引起其他重要的疾病,其次,一定要給患者進行保暖,我們的術後恢復的時候會經常感覺到酸痛和很冷的感覺,這也是正常的,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讓患者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