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髖關節置換如何護理
沒什麼的特殊護理,在你出院時醫生或護士會告訴你,傷口沒癒合前不能濕水,還有保持傷口周圍清潔。
2、全髖關節術後護理常規
①坐位分合法:坐在椅復子上,雙手扶膝,雙腳與肩等寬,左腿向左,右腿向右同時充分外展,內收。每日300次,分3—4次進行。
②立位抬腿法:手扶固定物,身體保持豎直,制抬患腿,使身體與大腿成直角,大腿與小腿成直角,動作反復。每日300次,分3-4次進行。
③卧百位抬腿法:仰卧,抬患腿,使大小腿成一直線,並與身體成一直角,動作反復。度每日100次,分3-4次進行。
④扶物下蹲法:手問扶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下蹲後再起立,動作反復。 每日枷次,分3—答4次進行。
⑤內旋外展法:手扶固定物,雙腿分別做充分的內旋、外展、劃圈運動。每日300次,分3—4進行。
⑥堅持扶拐步行的訓練或騎自行車鍛煉。
3、關於髖關節復位以後的如何補充營養??
幼兒及兒童期先天性髖脫位
1、臨床症狀
走路較晚,步態異常:開始走路時步態不穩呈蹣跚、搖擺或搖動步故態(單側);雙側者為鴨行步態,肢體不等長,軀干呈代償性側彎
2、體征
Allis征陽性(單側)
Ortolani征或外展試驗陽性
Nelaton線征破壞
Trendelenburg征陽性
3、X線檢查
髖臼指數
CE角:正常值4歲+15°以上,15歲為+20°以上
Perkin's方格
Shenton氏線
Sharp角:該角>40°即表示髖臼發育不良。
股骨頸前傾角的測量:X線雙平片
頭臼指數(AHI):由股骨頭內緣到髖臼外緣的距離A比股骨頭的橫徑B,表示股骨頭的大小與髖臼深度不相稱的狀態。其特點是隨年齡的增長而頭臼指數隨之下降,一般正常值在84-85左右。其計算公式為AHI=A/B×100。
髖關節間隙:與正常側相比較,雙側患者與同年齡髖關節進行比較。測定股骨頭最高點的面與髖臼軟骨底面的距離,分為5級,4級為正常間隙,3級較正常窄1/4,2級較正常窄1/2,1級較正常窄3/4,0級關節間隙完全消失。用以判斷有無創傷性關節炎的標准。
4、其它檢查:關節造影、CT、MRI均能對先天性髖脫位有其診斷價值。
5、幼兒及兒童期先天性髖脫位的治療
1、保守治療
自動復位法:以Pavlik harness為代表。適用於6個月以內的患兒。
牽引復位法:適用於6個月以內的患兒,也有人用於1歲以內的患兒。
內收肌切斷閉合復位法:本人主張用於2歲以內的患兒。
Ferguson手術:
2、保守治療的固定姿勢:主張採用人位固定(Human Position)而不用Lorenz體系的蛙式位,其理由如下:
蛙式位是股骨頭遭受髖臼壓力最大的體位,尤其是對6個月以內的嬰兒;
蛙式位時經過內收長肌與髂腰肌之間的旋股內側動脈遭受壓迫,將直接影響股骨頭的血運;
蛙式位時,增大的盂唇可以壓迫骺間溝,致使股骨頭發育受到影響,甚至產生畸形。
3、影響復位的因素
髂腰肌的攣縮;
盂唇過大,阻塞了髖臼而影響股骨頭的復位;
頭、臼不稱,通常是髖臼過小過淺;
其它:如髖臼內脂肪過多,圓韌帶過長、增寬在臼內形成阻塞,關節囊的攣縮等。
4、復位後髖關節發育的觀察
保持頭、臼同心是髖關節發育的基本條件;
保守治療一般頭三個月用石膏固定,以後改用支架固定,保持髖關節的有限制動;固定時間一般為就診月齡時間或加3個月,一般每三個月復查一次並復查骨盆平片進行監測;
4、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護理原則
術後康復訓練
2.1 術後第1周 術後當日即穿「丁字鞋」,術後第2天開始進行膝部按摩,可進行患側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和抗阻活動。術後3~5天行患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並且進行患側髖、膝關節被動活動。通過雙肘支撐,在他人幫助下或雙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環挺起上半身,臀部抬離床面,保持10~15s,重復5~10次。術後第5天,在膝下墊枕使髖彎曲10°~20°,然後以膝部為支點做挺髖動作,即抬臀動作。
2.2 術後第2周 鼓勵患者在無痛范圍下進行主動的患髖膝屈伸能力訓練;屈髖度數為45°~60°或<30°,可在患肢下放置一滑板,患側足跟置於空心圓墊上在滑板上做下肢屈伸運動,在無痛范圍內加強患側髖周圍肌群和股四頭肌的力量性訓練;可逐漸抬高床頭的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外側入路切口的患者,半坐時間逐漸延長(30~60min)。一天可重復進行多次,為坐站練習做好准備。有條件可用直立床訓練;繼續進行床邊體位轉換訓練,包括:半坐―躺轉換練習、坐―站轉換練習、卧―站體位轉換、在平行杠或四腳助行器內進行健腿支撐三點式步行,轉體訓練等。
2.3 術後第3周 做四點支撐半橋運動,即在雙肘及雙下肢屈曲位支撐下抬臀並在空中保持10s,重復進行10~20次,每個動作要求緩慢進行;加強步行訓練,開始在平行杠內進行,將步行周期中的擺動期和支撐期分解進行,分別進行前後交替邁步訓練,並逐漸過渡到步行訓練;平行杠內的步行平穩順利,則應過渡到拐杖步行,有條件進行減重步行;繼續加強患側股四頭肌漸進行抗阻訓練,不斷提高患側下肢的肌力;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教患者藉助一些輔助設備獨立完成日常的穿褲、穿鞋襪、洗澡、移動、取物等,以減少患者患髖的彎曲度數;必要時進行適當的環境改造,如加高床、椅、座廁的高度,坐椅兩邊最好有扶手以方便患者坐立,讓患者盡量睡硬板床,穿松緊鞋和寬松褲,以方便患者完成動作。
2.4 術後4周~3個月 逐漸改善患髖的活動范圍,增加患髖的負重能力,使人工置換的髖關節功能逐漸接近正常水平,達到全面康復的目的。注意在3個月內,持拐步行、過障礙時患者腿僅為觸地式部分負重,上下樓梯活動,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以減少髖的彎曲和負重,還可以在運動平板上進一步改善步態、步速和步行的距離,提高患者實地步行的能力,最後過渡到棄杖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