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髖關節置換術後大概多長時間可以恢復正常走路?
由於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以恢復的時間也是有差異的。一般來說,膝關節置換手術在術後要住院一周到兩周左右,術後建議一個星期後,可以藉助拐杖獨立行走,完全康復要在兩個月左右,術後注意運動和休息要合理分配,避免關節受力。
2、髖關節置換術多久恢復正常
理論上講,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地
實際上,最好等術後一周左右,既不影響術後恢復,也不會增加傷口出血,影響傷口癒合
至於恢復正常走路的時間,跟病人情況、術前的情況還是有很大相關性的。比如,年齡較輕的病人,肯定要比年齡大的病人恢復時間短;術前能正常走路的肯定比術前不能正常走路的恢復時間短。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的。而且,跟手術做得好壞也有很大關系,這是顯而易見的
髖關節為多軸性關節,能作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但由於股骨頭深嵌在髖臼中,髖臼又有關節盂緣加深,包繞股骨頭近2/3,所以關節頭與關節窩二者的面積差甚小,故運動范圍較小。
髖關節置換術後不單純是身體的恢復,更需要預防並發症。大手術給病人體力帶來很大消耗,病人很需要卧床恢復體力,但卧床太久會產生褥瘡、肺炎、誘發心臟病。一旦出現這些並發症則嚴重影響整體的康復。另外,缺乏運動時肢體血流會減慢,血流緩慢的時候血管內的血液容易發生凝固,造成血管栓塞,堵塞血管的栓子如果脫落,順著血液流到心臟進一步流到肺臟則會堵住肺臟的大血管,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手術後要早起下地運動,預防並發症的發生。
手術後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康復運動合適呢?應該說手術結束後越早恢復運動越好,但由於傷口一般放有將傷口內的瘀血引流出來的管子,在引流管拔出之前不方便下地行走,所以手術當天一般只能在床上做被動的運動,如按摩下肢,這樣可以促進下肢血流加快,預防血管的栓塞。手術後第一天就可以把引流管拔除,拔除引流管後就應該下地練習下地行走了。年齡太大的病人,比如90歲以上的老人做了手術是不是可以酌情考慮晚幾天下地呢?恰恰相反,年齡越大越容易出現手術後卧床並發症,就越應該早下地行走。
全髖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恢復選擇何種運動比較好呢?這個沒有統一的意見,應該因地制宜,但有統一的原則,那就是運動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比方手術當天可以幫患者按摩下肢的肌肉和關節,術後第一天上午可以增加床上運動,讓患者自己練習在床上屈伸下肢關節,主動抬高下肢,下午就可以練習下床站立,如果病人體力允許,除了站立之外還要增加逐漸練習行走。術後第二天開始逐漸增加練習行走的次數和行走距離。術後5-7天就要開始練習上下樓梯、登自行車等運動,增加運動的協調性。術後兩周,如果病人體力較好,在能站穩不摔倒的情況下可以逐漸放棄助行器練習行走。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原發病、手術中使用的人工關節假體類型、有沒有使用骨水泥固定等等對手術後的運動恢復有沒有影響呢?一般是沒有影響的,只要患者沒有感覺到手術部位的疼痛,就可以完全負重,也就是說將身體的重量完全放在手術的肢體上。除非手術中因為患者骨頭結構缺損比較大進行了重建,一般都能在術後一到倆天內恢復下地行走。手術中如果重建了骨頭,也應該早期下地,但醫生可能會告訴病人手術側的肢體不能負重或者不能完全負重,需要拄拐來代替患側肢體的負重。
患者術後選擇何種運動要根據患者本身的情況及醫院的條件來定,注意循序漸進,運動量由小到大,注意不要摔倒,上下床時預防關節脫位。為了預防並發症和增加康復速度,髖關節關節置換術後的病人應該能走的時候不要站,能站的時候不要坐,能坐的時候不要躺。如果運動後感覺傷口疼痛加重或者夜間疲勞感很重,說明運動量過大,需要適當減少運動量。
3、髖關節置換手術後有什麼需要的?髖關節置換術後日常防護應該做些什麼?
需要好好的注意休息,因為病關節的置換術並不是一個小手術,是一個非常大的手術,如果休息不好,很有可能影響以後的生活,再手術之後的一個月內,我們盡量保持卧床休息,一個月之後,可以輕微的活動一下,但是避免做收縮關節的運動,避免我們的賓關節沒有長好,再次脫落,還需要再次手術對肉體上和精神上來說是一種折磨。手術後,我們一定要在病人旁邊守著密切的關注一下我們的家人的脈搏,呼吸狀況,還要隨時監控著心率和血壓的狀況,如果發生異常,一定要及時呼叫醫生,畢竟做這個手術的人大多數都是老年人,股骨頭壞死導致的,何況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手術,老年人不一定能承受得起,手術順利度過了,術後我們一定要看好我們的老人,在恢復期間,我們還要隨時注意傷口的情況,有沒有出血和感染的情況?因為老年人手術後免疫力通常比我們要低很多,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一定要密切的關注傷口。在手術傷口恢復後,一定要進行鍛煉,在室內鍛煉就可以,一般我們躺一段時間之後就要站起來鍛煉一下,對於我們關節的恢復非常的有效果,絕對不可以一直躺著,一直躺著,我們的關節是永遠恢復不好的,關節的疾病就一定要配合運動來治療,不需要做什麼其他運動就慢慢的走幾圈就好?累了就及時的卧床休息,休息好了就抓緊站起來走走,早日恢復獨自的自理能力我們要隨時准備一些抗生素,因為術後發燒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不要亂用抗生素,一定要跟醫生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避免發生過敏,再引起其他重要的疾病,其次,一定要給患者進行保暖,我們的術後恢復的時候會經常感覺到酸痛和很冷的感覺,這也是正常的,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讓患者受涼。
4、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是嚴重影響髖關節活動的疾病,嚴重的會造成患者無法行走,只能卧床休息。一些患者因為股骨頭發生塌陷,在醫生的建議下往往會選擇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以為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了。真的是這樣嗎?新浪中醫股骨頭壞死頻道的專家指出,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也不斷的在暴露出來:一,髖關節手術使用人造關節代替壞死的股骨頭,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但是髖關節置換術並不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最佳方法,且由於人工關節減震功能不良,手術之後避免在不平滑不平整路面行走,不能每天行走的距離過遠、更不能負重行走、進行體力勞動、跳舞,以免假體提前下沉,出現髖關節疼痛症狀。二,手術後活動受限的症狀的症狀也是不能完全解除的,患者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還可以,但是能進行過多的活動,過多的活動如爬樓梯、跑步、登山等運動會使假體的使用年限減少、假體的松動,因為人造關節沒有自行修復功能。如果置換手術後不久就出現了假體松動的情況,導致了置換術的失敗,不得不再進行第二次手術,甚至第三次的手術。三,髖關節置換手術還有可能引發其他並發症,留下後遺症等,有的患者會發生感染,需延長治療時間,治療十分困難,甚至不得不將人造關節拔除,待感染被控制後再進行關節再置換,而再置換的感染率遠遠高於第一次的手術。而在手術中也可能會造成其他部位骨質的損傷,導致術後住院時間長等缺點。通過以上詳細介紹,大家對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應該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了吧。在此提醒廣大患者,除非股骨頭塌陷非常嚴重,其他股骨頭壞死治療方法沒有療效的情況下,方可考慮髖關節置換手術。
5、本人做過髖關節置換手術一年,縫合傷口處肌肉有明顯萎縮,請問這是否正常?
我也是股骨頭壞死,20多年的強脊炎引起的,兩年前做百了髖關節置換,刀口縫合處也出現肌肉萎度縮,站久了也同樣感到不適,好多病友做過置換術問 都後悔了,他們說:這是醫生對病人最不負責任的做法,做好了也就十五年左右,以後肯定要修復的,而且困難大,答費用更高的,
6、髖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完全康復
做了手術後,每逢陰雨天都會有反映的,而且是在陰雨的頭幾天就會有不適的感覺了。這種情況會持續幾年的。我父親就是做的髖關節手術,已經很多年了。現在有時還有不適反映。但如果保養的好的話,就會好些的。注意別貪涼啊,寧可悟著點啊,千萬不能受涼哈!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如果保養的好的話有個2.3年就好了)。
7、髖關節置換術後20天傷口癒合很好,可以坐多久
半個小時左右,盡量不要太長時間!三個月至六個月後再嘗試長時間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