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髖關節手術後脫位

髖關節手術後脫位

發布時間:2020-04-01 01:42:54

1、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手術後的症狀

本病的預後關鍵在於早期診斷.治療越早,效果越佳. 隨年齡的增大,病理改變越重,治療效果越差. 1歲以內,使用帶蹬吊帶法.生後8-9周, 發現髖關節有半脫位或脫位,可使用帶蹬吊帶6-9個月. 僅限制髖關節的伸展活動,其他活動均不受限. 除個別髖關節內有阻礙復位因素外, 絕大多數患兒都可達到復位治療,亦不會發生股骨頭無菌壞死. 也有用連衣襪套法及外展為襁褓支具法,維持4個月以上. 1-3歲:對一部分輕型患兒,仍可使用帶蹬吊帶法治療. 若使用4-6周後不能復位者,可改用手法整復,石膏固定法. 整復方法:全麻下,患兒仰卧位,患側髖,膝關節各屈曲90°, 沿大腿長軸方向牽引,同時壓迫大轉子部位,使股骨頭納入髖臼內. 達到整復後,由於蛙式石膏容易影響股骨頭發育及產生缺血性改變, 故目前國內,外小兒外科已不用蛙式石膏而改為「人字位石膏」, 即髖關節僅外展80°左右,膝關節微屈, 上石膏後允許患兒帶石膏踩地活動. 4歲以上:此時脫位程度加重,骨與軟組織的繼發改變也較嚴重, 手法整復難以成功,應採用手術治療.行沙爾特骨盆截骨術. 股骨頸前傾角大於45°者應加作股骨旋轉截骨術. 成人:成人可考慮作查理骨盆內移截骨術. 如果一側髖關節脫位程度較高,經牽引未能下移,伴嚴重疼痛, 且影響生活者,可行股骨轉子下截骨術來改變負重力線,改善症狀.

採納哦

2、髖關節後脫位

需要手術的,修補下髖關節臼窩的肌腱,使之不易脫位。

可以恢復的。
注意不要右下肢太過於用力。

3、髖關節脫位的手術治療

看不到你的片子,不知道你應該做的是哪種手術,所以2個選擇都提供給你。

1、如果是需要做全髖關節置換術:推薦你去找北京301醫院骨科的周永剛教授,也是關節科的主任,3年前在我們醫院做過髖臼發育不良的手術演示,技術相當過硬,周二上午出診。

2、如果你需要做的是髖臼旋轉截骨術,推薦你去找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張洪教授,每周一上午在醫院出特需門診,周一和周四下午出專家門診,她也來我們醫院做過手術演示,在髖臼旋轉截骨術方面全國可以排第一,是骨科界出名的女中精英。

預祝你盡早找到好醫生,早日康復。

4、髖關節脫位動完手術後走路還坡啥原因

您好!根據你的情況可能跟局部肌肉肌腱等組織勞損炎症有關,建議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適當增加飲水,並適當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葯、活血化瘀葯、利尿消腫葯等葯物對症治療比較好。

5、手術後發燒是怎麼回事,做的是髖關節半脫位手術

手術後,前幾天,有那個低熱,這個考慮也就是,一些滲血,組織的吸收引起的。如果手術後四五天還是有發熱,而且體溫較高,達到了38度半以上,這個就要考慮有可能有感染了。

6、髖關節脫位

,尤其是先天性治療後出現的並發症大多與手法粗暴、牽引不夠,手術指征未掌握,未弄清阻礙復位因素和固定不當等原因所致。多數可以避免。常見並發症有:(一)再脫位 常因阻礙復位因素未消除。X線出現假象,換石膏時不小心,前傾角過大或髖臼發育不良,因而即使復位後,還是較易再脫位。(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這類並發症主要是由於手法粗暴或手術創傷過大,損傷了股骨頭的血供;固定時強力極度外展;復位前牽引不夠或內收肌、髂腰肌未松解,復位後股骨頭受壓過度及還有一些原因不明。(三)髖關節骨性關節病 是晚期的並發症,一般在年齡較大患兒手術後,待到成年後往往較難避免有些類並發症出現。(四)股骨頭骨骺分離,股骨上段骨折,坐骨神經損傷等,這些均為牽引不足,復位時使用暴力或麻醉太淺等原因引起,一般均可避免。

與髖關節手術後脫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