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不同的體位下髖關節的作用功能有哪些變化
<div class="para">根據涉及的肌肉可分為:<div class="para">①單純臀大肌攣縮型;<div class="para">②單純臀中肌攣縮型;<div class="para">③臀大肌、臀中肌復合攣縮型。<div class="para">患者髖關節內旋內收活動受限。站立時下肢外旋位,不能完全靠攏。行走常有外八、搖擺步態,快步呈跳躍狀態。坐下時雙腿不能並攏,雙髖分開蛙式位,一側大腿難以擱在另一側大腿上(交腿試驗)。下蹲活動時輕者蹲時雙膝先分開,然後下蹲後再並攏(劃圈征)。重者只能在外展、外旋位下蹲,蹲下時雙髖關節呈外展、外旋姿勢,雙膝不能靠攏,足跟不著地,呈蛙式樣。
2、X線檢查的常用體位有哪些
X線檢查中的投照體位或拍片的多少,是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而制定的。因X線平片是一張前後所有器官和組織重疊在一些復合像,為了清晰地顯示病變的情況,一般常須用某種固定位置、某種角度來投照檢查。個別病例則需用特殊位置來投照。
最常見的體位有:
前後位:X線方向從病人前面射至背面,如尺橈骨、肱骨、骨關節、肩胛骨、脛腓骨、踝關節、膝關節、骨盆、腹部等部位的檢查,都常用此位。
後前位:X線方向與前後位相反。如胸骨、胸部、膽囊、腕關節、胃腸點片攝影等常用此位。
右前斜位:X線方向從患者左後方射至右前方,如食管和心臟的投照。
左前斜位:X線方向從患者右後方射至左前方,如心臟病變檢查,
左側位:X線方向從患者右側射至左側,如胸部的側位投照。
右側位:X線方向與左側位方向相反,用於胸部或膽囊病變的側位投照
軸位:X線方向與身體長軸近乎平行,如髕骨、跟骨、肘關節、鼻骨、鎖骨等
仰卧位:患者背部向下平卧,如脊椎前後位、胸部前後位的投照。
俯卧位:患者面部和胸部向下平卧,如頭顱後前位的投照。
此外,還有側卧位、仰卧側位、切線位、右後斜位、左後斜位等多種常用位置。
3、髖關節術後需要外展護理使用體位墊?
下肢髖關節術後為促進靜脈血液迴流、減輕下肢腫脹和病人痛苦,抬高下肢是治療中時常採用的護理方法之一,且根據治療要求,需要將下肢抬高20cm~30cm,一般是用棉被、枕頭或衣物墊在患者的下肢下,但是患者下肢容易滑落,不能保持下肢被抬高的狀態,而且如果所墊之物過高或者過低時,導致患者下肢被過於抬高或過低,影響血液循環效果,患者不舒適。而且單純的下肢抬高墊,使用功能太過單一,無法滿足一些髖關節術後的外展護理。
蒙泰護理髖關節術後外展墊選用的高彈性海綿,其舒適性強,柔軟度高。術後病人休息時意識不清時使用新型外展墊有效維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促進患肢血液循環,降低病人術後並發症,提高治療效果,減少經濟支出,恢復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4、髖關節軸位x線攝影體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