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西安醫學院往年期末解剖試題~
人體解剖學期末考試綱要
1.何謂人體解剖學姿勢?
答:人體解剖學姿勢即身體直立,兩眼向前平視,下肢靠攏,足尖朝前,雙上肢自然下垂於軀體干兩側,手掌朝前。
2.骨按形態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不規則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為:胸骨柄、胸骨體、劍突。
4.成對的腦顱骨有:頂骨、顳骨,不成對的腦顱骨有:額骨、枕骨、蝶骨、篩骨。
5.鼻旁竇有四對,包括:額竇、篩竇、蝶竇、上頜竇。
6.肩胛骨上能觸及的骨性標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岡、喙突、內側緣。
7.椎間盤由纖維環和髓核構成。
8.胸廓是由12塊胸椎、12對肋和1塊胸骨借骨連結構成的。
9.下頜關節由:下頜頭與下頜窩構成。其關節腔內有:關節盤。
10.椎間孔:是指相鄰椎骨的椎上切跡和椎下切跡所組成的孔,有脊神經和血管通過。
11.胸骨角:胸骨柄與胸骨體相接處形成突向前方的橫行隆起,稱為胸骨角,可在體表摸到,他平對第二肋,為計數肋的重要標志。
12.翼點:在顳窩區內有額、頂、顳、蝶四骨的匯合處,稱為翼點,此處骨質比較薄弱,其內面有腦膜中動脈前支經過,翼點處骨折時,容易損傷該動脈,引起顱內血腫。
13.椎間盤:椎間盤是上、下相鄰兩個椎體之間的纖維軟骨盤,由周圍的纖維環和中央部的髓核構成。
14.腹股溝管:腹股溝管是指腹股溝韌帶內側半上方有一斜貫腹肌和腱膜的裂隙,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宮圓韌帶所通過。
15.試述椎骨的一般形態。
答:每塊椎骨均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構成。椎體位於前部,呈短圓柱狀。椎弓試附在椎體後方的弓狀骨板,它與椎體圍成椎孔椎弓與椎體相連的部分較細,稱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跡,下方有椎下切跡,相連椎骨的椎上下切跡組成椎間孔。兩側椎弓根向後內側擴展為寬闊的骨板,稱為椎弓板。每個椎弓伸出7個突起,即向兩側伸出一對橫突,向上伸出一對上關節突,向下伸出一對下關節突,向後伸出單一的棘突。
16.寫出鼻旁竇的名稱及開口部位。
答:額竇開口於中鼻道,下頜竇開口於中鼻道,蝶竇開口於蝶篩隱窩,篩竇的前、中篩、小房開口於中鼻道,後篩小房開口於上鼻道。
17.試述肩關節的構成、形態特點和運動?
答:肩關節由肩胛骨關節盂和肱骨頭構成。其形態特點:(1)股骨頭答,關節盂下而淺,周緣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較大運動。(2)關節囊薄而鬆弛,囊內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通過,囊的上、後和前部都有肌和肌腱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腱加強而較薄弱。肩關節為人體最靈活的關節。可作屈、伸;內收、外展;旋內、旋外及換轉運動。
18.試述髖關節的構成、形態特點和運動?
答:髖關節有髖臼和股骨頭構成。其形態特點:(1)髖臼周緣的髖臼唇增加了髖臼的深度,從而緊抱股骨頭。(2)關節囊緊張而堅韌,股骨頸前面全部在囊內,但股骨頸後面的1/3在囊外。股骨頸骨折有囊內、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3)關節囊前方、前下方、後上方均有韌帶加固,後下方則較薄弱。(4)關節囊內有股骨頭韌帶,連於關節窩與股骨頭之間,內含營養股骨間的血管。髖關節可作屈、伸;內收、外展;旋內、旋外及換轉運動,但運動幅度較肩關節小。
19.試述膝關節的構成、形態特點和運動?
答:膝關節由股骨內、外側髁和脛骨內、外側髁以及前方的髕骨共同構成。它的形態特點:(1)關節囊廣闊鬆弛,前壁有股四頭肌腱、髕骨和髕韌帶加強;外側有腓側副韌帶、內側有脛側副韌帶加強。(2)關節腔內有前、後交叉韌帶,防止脛骨前後移動。(3)關節腔內還有呈「C」形的內側半月板以及呈「0」形的外側半月板,半月板有加強關節穩固性和增加靈活性作用,還可以緩沖運動時震盪,膝關節可作屈、伸運動,在半屈膝狀態下,可作旋內、旋外運動。
20.試述斜方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項部和背上部。起點:枕外隆凸、項韌帶及全部胸椎棘突。止點:鎖骨外1/3、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岡。作用:全肌收縮牽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攏;上部尚可上提肩胛骨;下部可使肩胛骨下降。
21.試述膈肌的形態、裂孔、作用及通過的結構。
答:膈肌位於胸腔和腹腔之間,向上凸隆呈弓窿形;外周是肌性部,中央部分使腱膜稱中心腱。膈上有三個裂孔:(1)主動裂孔:位於第12胸椎前方,有主動脈和胸導管通過;(2)食管裂孔:位於主動裂孔的左前方,約平第10胸椎,有食管及迷走神經通過;(3)腔靜裂孔:位於食道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內,約平第8胸椎,有下腔靜脈通過。作用:膈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縮時,圓頂下降,胸腔容積擴大,引起吸氣;舒張時,圓頂上升恢復原位,胸腔容積減小,引起呼氣。膈與腹肌同時收縮,則能增加腹壓,可協助排便嘔吐及分娩等活動。
22.試述三角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肩部。起點:鎖骨的外側段、肩峰和肩胛岡。止點:肱骨三角肌粗隆。作用:使肩關節外展。
23.試述股四頭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大腿前面。起點:股直肌起自客前下棘,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分別起於股骨粗線內、外側唇;股中間肌位於股直肌的深面。止點:四個頭向下形成一個腱,包括髕骨的前面和兩側緣,向下延續為髕韌帶,至於脛骨粗隆。作用:是子關節強有力的伸肌,股直肌還有屈髖關節的作用。
24.試述小腿三頭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小腿骨後方。起點:腓腸肌的內、外側兩個頭分別起自股骨內、外側髁的後面;比目魚肌起自腓骨後面上部和脛骨。止點:三個頭會合向下續為跟腱,至於跟骨。作用:上提足跟,屈髁關節及屈膝關節。
25.食道全長有三個生理性狹窄,第一個狹窄位於咽與食道相續處,距中切牙15cm處,第二個狹窄位於食道與左主支氣管交叉處,距中切牙約25cm處,第三個狹窄位於食道穿過膈的食道裂孔處,距中切牙約40cm處。
26.小網膜分兩部分,右側者稱肝十二指腸韌帶,左側者成肝胃韌帶。
27.咽峽:是口腔通向咽的門戶,由齶垂、左右齶舌弓和舌根共同圍成。
28.麥氏點: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急性闌尾炎時,此點可有壓痛。
29.肛瓣: 各肝柱下端由半月形粘膜皺襞相連形成。
30.齒狀線:各肝瓣和肝柱的下端共同連成一鋸齒狀的環形線,是皮膚和粘膜的分界線。
31.肝門:為肝臟面的橫溝,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動脈、門靜脈以及神經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32.直腸子宮陷凹:位於直腸、子宮之間,由腹膜在此轉折形成是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點。
33.直腸膀胱陷凹:位於膀胱與直腸之間,由腹膜在此轉折形成是男性腹膜腔的最低點。
34.胃的形態、分部、及其位置。
答:胃的形態:胃有上下兩口、前後兩壁、大小兩彎。上口為入口叫憤門,與食道相接;下口為出口叫幽門,與十二指腸相連。胃前臂朝向前上方;胃後壁朝向後下方。胃的右下緣為凹緣,稱為胃小彎,該彎的最低點彎曲成角狀,稱角切跡;胃的左下緣為凸緣,稱為胃大彎。
胃的分部:胃可分為四部分。靠近憤門的部分叫憤門部;憤門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稱為胃底;胃的中間大部稱為胃體;在角切跡至幽門之間的部分稱為幽門部。幽門部緊跟幽門而呈管狀的部分稱為幽門管;幽門管向左至角切跡之間稍膨大的部分,稱為幽門竇。胃小彎和幽門部是潰瘍的好發部位。
胃的位置:胃在中等充盈時,其大部位於左季肋區,小部位於腹上區。憤門位於第11胸椎左側,幽門位於第1腰椎右側。當胃特別充盈時,胃大彎可降至臍一下。胃前壁的右側貼於肝左葉下面;左側則被膈和左肋弓所掩蓋;劍突下,胃部分直接與腹前壁相貼,該處是胃的觸診部位。胃後壁與左腎、左腎上腺及胰相鄰。胃底與膈、脾相貼,胃大彎的後下方有橫結腸橫過。
35.固有鼻腔的粘膜可因其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嗅區和呼吸區兩部分。
36.喉腔側壁由二對粘膜皺襞,上一對稱前庭壁下一對稱聲襞,喉腔最窄處在聲門襞。
37.兩側聲襞之間及兩側杓狀軟骨之間的裂隙稱為聲門裂。
38.胸膜下界的體表投影,在鎖骨中線與第8肋相交,在腋中線與第10肋相交,在肩胛線與第11肋相交。
39.肺的位置及形態。
答:位置:份額位於胸腔內,縱隔的兩側,膈的上方,肺尖高出胸廓上口。形態:分為左肺和右肺。左肺因心臟偏左,較右肺窄而長,右肺因膈下有肝,較左肺寬而短。肺的形態略呈圓錐形,可分為一尖、一底、兩面和三緣。肺尖鈍圓,高出鎖骨內側段上方2-3cm,所以在鎖骨上方進針時,要避免損傷肺尖造成氣胸。肺底略向上凹陷,貼膈。肋面較凸隆,與胸廓前、後外側壁的肋和肋間肌接觸。內側面對向縱隔,此面中央為肺門,由主支氣管、肺動脈、肺靜脈、淋巴管及神經等出入,這些結構被結締組織包繞成束,策劃能夠為肺根。肺的前緣銳利,右肺前緣近於垂直,左肺前緣的下半有心切跡。肺的後緣鈍圓,貼於脊柱的兩側。份肺的下緣也較銳利伸向膈與胸壁之間。左肺有一條由後上斜向前下方走行的斜裂(葉間裂),此裂深達肺門,將左肺分為上葉和下葉。右肺除由與左肺相應的斜裂外,沿有一水平裂(右肺副肋)它起自斜裂,水平向前。斜裂和水平裂將右肺分為上葉、中葉和下葉。
40.胸膜及肺的體表投影。
答:左右肺的體表投影:兩肺前緣的投影均起自鎖骨內側估上方2-3cm處的肺尖,向內下方斜行,經胸鎖關節的後面,至胸骨角之中點處左右則靠攏右肺前緣由此幾乎垂直下行,至第6胸肋關節處移行於右肺下緣;左肺前緣略直下行至第4胸肋關節水平,沿肺的心切跡作弧形彎曲,至第6肋軟骨中點處移行於左肺下緣。
胸膜的體表投影:兩側胸膜頂及胸膜前界的投影,與兩肺尖的肺前緣的投影基本一致。兩側胸膜下界的投影,比兩肺下緣的投影約低兩個肋。右側起自第6胸肋關節,左側起自第6肋骨,兩側均向外下行,在鎖骨中線上與第8肋相交,在腋中線上與第10肋相交,在肩胛線上與第11肋相交,在接近脊柱時則平第12胸椎棘突。
41.腎區:將豎脊肌外側緣與第12肋之間的部位稱為腎區,當腎有病變時,叩擊或觸壓常引起震痛或壓痛。
42.膀胱三角:膀胱底內面的粘膜由一個三角形區域,位於左右輸尿管口和尿道內口三者連線之間,稱膀胱三角,此區缺少粘膜下組織,粘膜直接與肌層緊密結合,無論在膀胱空虛或膀胱充盈時,粘膜總是保持平滑狀態。膀胱三角是腫瘤和結核的好發部位。
43.冠裝切面上,腎的內部結構可見哪些?
答:在腎的冠裝切面上,腎實質分為皮質和髓質。腎皮質位於腎實質的表層,腎髓質位於腎實質的深層。腎皮質深入腎錐體之間的部分稱腎柱。腎髓質由15-20個針錐體構成。腎錐體的尖稱為腎乳頭,伸向腎竇。漏斗狀的腎小盞包繞腎乳頭,2-3個腎小盞匯合成一個腎大盞,腎大盞再集合成腎盂,腎盂處腎門後移行為輸尿管。
44.輸尿管的三個狹窄位於何處?有何臨床意義。
答:輸尿管第一個狹窄位於起始處,第二狹窄位於小骨盆入口處,第三個狹窄位於膀胱壁內段,這些狹窄部位常是結石易滯留處。
45.女性尿道的形態特點是什麼?有何臨床意義?
答:女性尿道的特點是短、寬、直,易於擴張,所以較易於引起尿道逆行感染。
46.簡述腎的外形與位置。
答:腎的外形似紅豆,由前後二面、上下二極和內外二緣,其中內側緣是腎門,為腎的管道出入的部位。其位置與第12肋關系密切,左第12肋跨過左腎後面中部,右第12肋跨過右腎後面的上部;左腎上極平T11中部,下極平L2中部。
47.心傳導系統包括竇房結、房室結、房室束及甫氏纖維。其中竇房結為心的正常起搏點。
48.主動脈弓凸側自右向左依次發出頭臂干、左頸總動脈和左鎖骨下動脈三大分支。
49.掌深弓由橈動脈終支和尺動脈掌深支吻合而成。
50.腹腔干自腹主動脈發出後,立即分為胃左動脈、肝總動脈和脾動脈三支。
51.竇房結位於上腔靜脈與右心耳之間的心外膜深面,房室結位於房室膈下部右側心內膜深面。
52.上腔靜脈由左頭臂靜脈、右頭臂靜脈匯成,注入右心房前還收納奇靜脈。
53.頭臂靜脈由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匯合而成。
54.靜脈角是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匯成頭臂靜脈形成的夾角。
55.上肢淺靜脈有頭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
56.貴要靜脈起於手背靜脈網尺側部,沿前臂內側上行至肘窩。
57.竇房結:位於上腔靜脈與右心耳之間的心外膜深面,呈橢圓形,是心的正常起搏點。
58.頸動脈竇:頸動脈竇是頸內動脈起始處膨大的部分,壁內有感覺神經末梢,為壓力感受器。
59.掌淺弓:掌淺弓位於屈指肌腱表面,由尺動脈的終支與橈動脈的掌淺支吻合而成。
60.靜脈角: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匯合成頭壁靜脈形成。
61.簡述肺循環。
答:右心室→肺動脈→肺動脈各級分支→肺泡周圍毛細血管→肺靜脈各級屬支→肺靜脈→左心房。
62.簡述體循環。
答:左心房→主動脈→主動脈各級分支→各組織器官毛細血管→匯合成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63.簡述左冠狀動脈的起始、行程、分支分布。
答:左冠狀動脈起自升主動脈起始部的左側,經左心耳與肺動脈干起始部之間左行,立即分為前室間支和旋支。前室間支沿前室間溝下行,分支分布與左室前壁、室間隔前2/3和右室前壁的一部分;旋支沿冠狀溝左行,繞過心左緣至膈面,分支分布於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側壁和後壁。
64.簡述頸外動脈的主要分支。
答:頸外動脈的主要分支有:甲狀腺上動脈、舌動脈、面動脈、顳淺動脈、上頜動脈。
65.口服葯物治療闌尾炎,已知葯物由空腸吸收入血,請應用循環系知識試述該葯物依次需經過哪些循環管道,最後到達闌尾。(注意:血液循環必須經過肺循環)
答:葯物由空腸吸收→腸系膜上靜脈→肝門靜脈→肝血竇→肝靜脈→下腔靜脈→下腔靜脈口→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動脈口→肺動脈→肺泡周圍毛細血管→肺靜脈→肺靜脈口→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主動脈口→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主動脈→腹主動脈→腸系膜上動脈→回結腸動脈→闌尾動脈→闌尾。
66.左側臀部肌肉注射葯物治療肺炎,請應用循環系知識試述該葯物依次需經過哪些循環管道,最後到達病變部位。
答:葯物→髂內靜脈→髂總靜脈→下腔靜脈→下腔靜脈口→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動脈口→肺動脈→肺泡周圍毛細血管→肺靜脈→肺靜脈口→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主動脈口→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主動脈→支氣管動脈→肺病變處。
67.簡述甲狀腺形位置。
答:甲狀腺呈H型,由左右側葉和中間的峽部構成,峽部位於2~4氣管軟骨環的前方,左右側葉貼於喉和氣管的兩側,後方為頸總動脈,迷走神經頸內動脈,前方為舌下肌群。
68. 眼球血管膜由前向後可分為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
69. 眼的房水由睫狀體產生,自眼後房經瞳孔至眼前房,然後經虹膜至角膜最後匯入眼靜脈。若房水產生經過多或迴流受阻,眼內壓力升高,影響視力,臨床上稱為角。
70. 鼓室內的聽小骨由內向外依次分為錘骨、占骨、和鐙骨。
71. 膜迷路分為橢圓囊、球囊、膜半規管和蝸管;骨迷路包括前庭、骨半規管和耳蝸。
72. 視神經盤(視神經乳頭):視網膜的後部,圓形的隆起,視神經管進出的地方,此處無感光能力,為生理盲點。
73.橢圓囊斑、球囊斑:二者為位覺感受器,能接受直線加速或減速運動的刺激。
74.螺旋器:基底膜上的聽覺感受器。
75. 房水的產生、循環和迴流如何?
答:房水由睫狀體產生,眼後房→瞳孔→虹膜角膜角隙→虹膜靜脈竇→眼睛脈。
76. 脊神經共有31對,每對脊神經均含有:軀體運動纖維、軀體感覺纖維、內臟運動纖維和內臟感覺纖維四種成分。
77. 頸叢由1-4頸神經前支組成,其皮支有枕小神經、耳大神經、頸橫神經和鎖骨上神經四組,共同分布一側頸部的皮膚。
78.臂叢由5-8頸神經和第1胸神經前支組成,臂叢在鎖部下部發出支配上肢的5支主要神經是:肌皮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和腋神經。
79.肌皮神經先分布臂前群肌而後分布前臂外側皮膚,稱前臂外側皮神經。
80大腦皮質的功能定位中,軀體運動中樞位於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葉前部,軀體感覺中樞位於中央後回及中央旁小葉後部,視覺中樞位於距狀溝上下緣皮質,聽覺中樞位於顳橫回,運動性語言中樞位於額下回後部。.
81.內囊位於尾狀核、背側丘腦和豆狀核之間的上、下行纖維密集而成的白質區內。可分為內囊前肢、內囊後肢和內囊膝三部分。
82.三叉神經節的周圍突起形成的三個支:第1支為眼神經,第2支為上頜神經,第3支為下頜神經。
83.喉返神經自迷走神經主幹發出後,左側喉返神經勾繞主動脈弓,右側喉返神經勾繞右鎖骨下動脈。
84.迷走神經入腹腔後由前干分出胃前支和肝支,由迷走神經後干分出胃後支和腹腔支。
85.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位於胸第一至腰第三脊髓節段的灰質側角。
86.副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位於腦干內的鬧神經副交感核和第二至第四脊髓節段的骶副交感核。
87.交感神經節分為椎前節和椎旁節二類。
88.交感干神經節包括頸交感干神經節、胸交感干神經節、腰交感干神經節、骶交感干神經節和單一的尾節。
89.交感干由椎旁節與節間支共同組成。副交感神經節包括器官旁節和器官內節。
90.腦的動脈來源於頸內動脈和椎動脈。
91.頸內動脈的主要分支有眼動脈、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後交通動脈。
92.大腦動脈環由前交通動脈、兩側大腦前動脈、兩側頸內動脈、兩側後交通動脈、兩側大腦後動脈共同吻合而成。
93.硬脊膜與椎管內面骨膜之間由腔隙,此腔隙稱為硬膜外隙。
94.皮質腦干束(核束)上神經元胞體位於中央前回下1/3,下神經元位於腦干,稱軀體運動核。
95.皮質脊髓束上神經元胞體位於中央前回2/3,中央旁小葉前部,下神經元胞體位於脊髓前角。
96.視覺傳導路感受覺器稱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第一級神經元稱雙極細胞,第二級神經元稱神經節細胞,左右視神經鼻側纖維交叉,顳側部交叉,其交叉稱視交叉、交叉後纖維束稱視束,終止於外側膝狀體,第三級神經元發出纖維束稱視輻射,經內囊後肢投射到距狀溝上、下皮質的視覺中樞。
97.腦脊液由脈絡叢產生,最後通過蛛網膜粒滲入硬腦膜竇中。
98. 下列對腦室脊液描述何者為錯--------------------------------------------------------(ABE)
A.只有左右側腦室的脈絡叢才可產生腦脊液 B.左右側腦室借室間孔直接相通
C.腦脊液可流至脊髓的蛛網膜下隙 D.第四腦室與脊髓中央管直接相通
E.脊髓硬膜外隙葉充滿腦脊液
99.反射弧:反射的形態基礎,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
100.灰質:在中樞部,神經元胞體節及其樹突的集聚部位,稱灰質。
101.白質:神經的傳導纖維在中樞的集聚部位,稱白質。
102.神經核:在中樞的髓質秒內,形態和功能相似的神經脆體聚集成團或柱,稱之。
103.馬尾:因為脊髓較脊柱短,腰、骶、尾部的脊神經前、後根須在椎管內下行一段距離,才能達各自相應的椎間孔,這些在圓錐下方下行的神經根,稱之。
104.簡述內囊的位置、分部及通過的投射纖維。
答:內囊位於尾狀核、背側丘腦與豆狀核之間,大腦水平切面上內囊呈><形,分為內囊前世、內囊後肢、內囊膝三部分。經過內囊膝的投射纖維有皮質核束,經過內囊後肢的投射纖維從前到後依次為皮質脊髓束、丘腦皮質束、及視輻射、聽輻射等。
105.簡述三叉神經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
答:(1)眼神經:感覺性,經眶上裂入眶,主要分布與淚腺,眼球及上瞼、鼻背和額部皮膚感覺,眶上神經為其分支,支配額部皮膚感覺(2)上頜神經:感覺性,經眶下裂入眶,延續為眶下神經,分布於瞼裂與口裂間皮膚(3)下頜神經:混合性,其軀體運動纖維支配咀嚼肌,感覺纖維主要分布於舌前2/3的粘膜及口裂一下的面部皮膚,主要分支有舌神經及下牙槽神經。
106視覺傳導路
答:視錐細胞雙極細胞 N.節細胞顳側不交叉鼻側交叉 視桿細胞 視N. 視交叉視束 經內囊後肢 距狀溝上、下皮質區 外側膝狀體視輻射
107.腦脊液是如何產生和循環的?
答:腦脊液由脈絡叢產生的,各腦室內均有脈絡叢,95%腦脊液在側腦室內形成,起循環途徑如下:
左側腦室室間孔中腦水管正中孔 —— 第三腦室第四腦室蛛網膜下隙 —— 右側腦室外側孔 —— 蛛網膜粒上失狀竇
2、骨外科試題
D.腰椎間盤突出症。
3、~跪求跆拳道理論試卷答案~
跆拳道以其變幻莫測,優美瀟灑的腿法著名於世,被世人稱為踢的藝術,這是跆拳道區別於其它格鬥術的一個重要特點。跆拳道的腿法講究變化多樣和靈活多 端,對人體的柔韌性,大腦反應的靈敏性,身體運動的穩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它是對人體機能和體能的綜合考驗。
跆拳道實戰中腳踢進攻時一般使用的部位包括腳前掌,腳趾,腳背,足刀,腳後跟,腳後掌(腳跟底部)。利用這些部位可以進行站立踢,跳動踢,助跑踢,轉身踢和飛踢等不同形式有踢法進攻,而且每種 踢法踢擊的部位各有不同。實戰過程中,運用腳踢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如對方所處位置,暴露的部位,防守的姿勢以及雙方的距離,選擇不同的踢法。腳踢時要利用步法保持身體的平衡,並有效接近對方做出踢擊動作。注意兩臂的防守。踢擊完成馬上回到准備姿勢,准備下一次的進攻和防守。腿的回位動作要快,以免被對方抓住或抱住。腳踢的練習方法主要是靠平時用各種腿法踢擊懸掛的沙袋,經過反復練習提高踢的力量,速度和高度。
(1)前踢:實戰姿勢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髖關節向左旋轉,雙手握拳置於體側;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當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時,關節向前送,向前頂,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達腿尖,整條腿踹直。踢擊後迅速放鬆,右腿沿原路線彈回,將右腳放置在左腳前面仍成實戰姿勢。 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小腿放鬆,要有彈性;往前送,高踢時往上送;小腿回收與前踢的速度一樣快。主要攻擊部位有面部,下頦,腹部,襠部。前踢亦可用於防守。將前踢發力部位由腳尖改換為腳跟時,前踢動作就變為前蹬動作,動作方法要點相同,只是腳的形狀發生了變化。
(2)側踢:實戰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提起,兩手握 拳置於體側;隨即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髖關節向左旋轉,右腿以膝關節為軸向前蹬伸,右腳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線踢出,力點在腳跟。發力後沒起腿路線收腿,放鬆,重心落下(原處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起腿時大小腿,膝關節夾緊;踢出發力時頭肩,腰,髖,膝,腿和踝成一直線;大小腿直線踢出,原路線收回。側踢動作的主要攻擊部位有膝部,腹部,肋部,胸部和頭面部。
(3)後踢:實戰姿勢開始,轉身後腿後撤背對對方。重心後移至左腳右腳蹬地後屈膝提起,右腳貼近左大腿,兩手握拳置於胸前;隨即左腳蹬地伸直,右腳自左大腿內側向後方直線踢出,力達腳跟。踢擊後右腳沿原路線快速收回,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起腿後上體和大小腿折疊收緊;後踢時動作延伸要長,用力延伸;轉身,提腿,出腳動作連續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頓;擊打目標在正後偏右。後踢動作的主要攻擊部位有膝部,腹部,襠部,胸部和頭面部。
(4)下劈: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於胸前;隨即充分送髖,上提膝關節至胸部,右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向上伸直,將右腿伸直舉於體前,右腳過頭。然後放鬆向下以右腳後跟( 或腳掌)為力點劈擊,一直到地面,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腿盡量往高,往頭後舉,要向上送髖,重心往高起;腳放鬆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斷;踝關節要放鬆。劈腿的主要攻擊部位有頭頂,臉部和鎖骨。
(5)勾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於體側;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右腿以膝關節為軸繼續向前上方伸成直線,順勢右腳的腳掌用力向右側屈膝鞭打,順鞭打之勢上體右轉,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回原處,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提膝,伸直,右側屈膝鞭打動作要連貫快速,沒有停頓;擊打點在體前偏右側,以腳掌為擊打點;左腳旋轉支撐在保持平衡,踹擊後迅速將腿收回。擺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是頭面部和腹胸部。
(6)後旋踢:實戰姿勢開始。兩腳以兩腳掌為軸均內旋約180度,身體隨之右轉約90度,兩拳置於胸前。上體右轉,與雙腿擰成一定角度。右腳蹬地將蹬地的力量與上體擰轉的力量合在一起,右腿繼續向右後旋擺鞭打,同時上體向右轉,帶動右腿弧形擺至身體右側,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到右後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轉身旋轉,踢腿連貫進行,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擊打點應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線;屈膝起腿的旋轉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轉360度。後旋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面額和胸部。
(7)推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腳以髖關節為軸提膝前蹬,用右腳腳掌向前蹬推,力點在腳掌,推力向正前方。動作要領:提膝後盡量收緊膝關節;重心往前移,利用身體的重量和力量;推的時候腿往前伸展,送髖;推的路線水平往前。推踢的主要攻擊目標是腹部。
(8)橫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屈膝上提,兩拳置於胸前;左腳前腳掌碾地內旋,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向踢出;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向前提膝,盡量走直線;支撐腳外旋180度;髖關節往前順,身體與大小腿成直線;嚴格注意擊打的力點在正腳背;踝關節放鬆,擊打的感覺是"面團","鞭梢"。橫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頭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9)跳踢:指先跳起使身體騰空,然後在空中完成各種踢法的攻擊技術。跳踢包括旋風踢,雙飛踢,騰空後踢,騰空劈腿,騰空後旋踢,跳步橫踢等多種方法,是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在實際的教學篇中將專門進行分解教學和介紹練習方法
跆拳道的級和段(品)
白帶:無級
黃帶:8級,7級
綠帶:6級,5級
藍帶:4級,3級
紅帶:2級,1級
黑帶(品帶):1段--9段
白帶:白帶代表純潔,練習者沒有任何跆拳道知識和基礎,一切從零開始。
白黃帶:練習者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已經了解跆拳道的基本知識並學會一些基本技術,開始由白帶向黃帶過渡。
黃帶:黃帶是大地的顏色,就像植物在泥土中生根發芽一樣,在此階段要打好基礎,並學習大地厚德載物的精神。
黃綠帶:介於黃帶與綠帶之間的水平,練習者的技術在不斷上升。
綠帶:綠帶是植物的顏色,代表練習者的跆拳道技術開始枝繁葉茂,跆拳道技術在不斷完美。
綠藍帶:由綠帶向藍帶的過渡帶,練習者的水平處於綠帶與藍帶之間。
藍帶:藍帶是天空的顏色,隨著不斷的訓練,練習者的跆拳道技術逐漸成熟,就象大樹一樣向天空生長,練習跆拳道已經完全入門。
藍紅帶:練習者的水平比藍帶略高,比紅帶略低,介於藍帶與紅帶之間。
紅帶:紅是危險、警戒的顏色,練習者已經具備相當的攻擊能力,對對手已構成威脅,要注意自我修養和控制。
紅黑帶:經過長時間系統的訓練,練習者已修完從10級至1級的全部課程,開始由紅帶向黑帶過渡。
黑帶:黑帶代表練習者經過長期艱苦的磨練,其技術動作與思想修為均已相當成熟。也象徵跆拳道黑帶不受黑暗與恐懼的影響。
初學者,一般配以白帶,學習跆拳道的緊基本的禮儀和基本知識。通常,跆拳道修習者在獲得黑帶資格之前,都被稱為初學者(色帶)。初學者可以參加一個月舉行一次的「晉級考試」。如果考試合格便能晉升一級。
4、家畜解剖期末試卷
第一章 第二章、骨學、骨連結及肌學
一、 名詞解釋
1. 關節:
2. 骨盆:
3. 胸廓;
4. 鼻旁竇;
5. 肌肉的起點;
6. 肌肉的止點;
二、 單項選擇
1. 扁骨在畜體內主要起( )作用。
A.支持 B.保護 C.緩沖振動 D.運動杠桿
2. 棘突最長的椎骨是( ).
A.頸椎 B.胸椎 C.腰椎 D.薦椎
3. 橫突最長的椎骨是( ).
A.頸椎 B.胸椎 C.腰椎 D.薦椎
4. 具有橫突孔的椎骨是( ).
A.頸椎 B.胸椎 C.腰椎 D.薦椎
5. 畜體內經常癒合為一體的椎骨是(D).
A.頸椎 B.胸椎 C.腰椎 D.薦椎
6. 前肢關節中關節角頂向後的是(B).
A.肩關節 B.肘關節 C.腕關節 D.指關節
7. 前肢關節中無韌帶固定的關節是( ).
A.肩關節 B.肘關節 C.腕關節 D.指關節
8. 後肢關節中具有關節盤的關節是( ).
A.髖關節 B.膝關節 C.跗關節 D.趾關節
9. 下列關節中關節頂向後的是(B).
A.肩關節 B.髖關節 C.腕關節 D.膝關節
10. 下列關節中關節頂向前的是( ).
A.髖關節 B.肘關節 C.跗關節 D.腕關節
11. 部分頭骨內形成的含氣空腔稱( )。
A.鼻腔 B.口腔 C.副鼻竇 D.顱腔
12. 家畜頸椎數目均為( )個。
A.5 B.6 C.7 D.8
13. 牛的胸椎數目為( )個。
A.7 B.13 C.14 D.18
14. 前肢骨中僅有一塊骨構成的是( ).
A.臂骨 B.前臂骨 C.腕骨 D.掌骨
15. 後肢骨中僅有一塊骨構成的是( ).
A.股骨 B.小腿骨 C.跗骨 D.跖骨
16. 長骨主要分布於( ).
A.頭部 B.頸部 C.腰薦部 D.四肢
17. 構成腹壁的肌肉有( )層。
A.1 B.2 C.3 D.4
18. 髖骨由( )塊骨癒合而成。
A.1 B.2 C.3 D.4
19. 牛的腰椎數目為( )個。
A.5 B.6 C.7 D.13
20. 下列肌肉中屬於肩關節的伸肌是( )。
A.斜方肌 B.岡上肌 C.岡下肌 D.背闊肌
21. 下列肌肉中屬於肩關節的屈肌是( )。
A.斜方肌 B.岡上肌 C.三角肌 D.臂頭肌
22. 下列肌肉中屬於肩關節的外展肌是(C)。
A.斜方肌 B.岡上肌 C.岡下肌 D.背闊肌
23. 下列肌肉中屬於膝關節的主要伸肌是( )。
A.股二頭肌 B.股四頭肌 C.腘肌 D.臀中肌
24. 下列肌肉中屬於髖關節的主要伸肌是( )。
A.闊筋膜張肌 B.股四頭肌 C.腘肌 D.臀中肌
25. 下列肌肉中屬於膝關節的主要屈肌是( )。
A.股二頭肌 B.股四頭肌 C.腘肌 D.臀中肌
26. 下列肌肉中屬於髖關節的主要屈肌是( )。
A.闊筋膜張肌 B.股四頭肌 C.腘肌 D.臀中肌
三、 多選
1. 構成胸廓的骨有( ).
A.腰椎 B.胸椎 C.肋 D.薦骨 E.胸骨
2. 下列骨屬於前肢骨的是( ).
A.肩胛骨 B.髖骨 C.肱骨 D.跗骨 E.橈骨
3. 下列骨屬於後肢骨的是( ).
A.股骨 B.肱骨 C.橈骨 D.脛骨 E.跗骨
4. 在前肢構成的關節中,關節頂向前的關節是( )
A.肩關節 B.肘關節 C.腕關節 D.系關節 E.蹄關節
5. 在後肢構成的關節中,關節頂向前的關節是( )
A.髖關節 B.膝關節 C.跗關節 D.系關節 E.蹄關節
6. 在下列關節中,關節頂向後的關節是( )
A.髖關節 B.膝關節 C.跗關節 D.肩關節 E.肘關節
7. 構成腹壁的肌肉有( ).
A.腹外斜肌 B.腹內斜肌 C.腹橫肌 D.腹直肌 E.膈
8. 前肢與軀干相連的肌肉有( ).
A.臂頭肌 B.臂三頭肌 C.臂二頭肌 D.背闊肌 E.斜方肌
9. 下列肌肉中屬於肩關節的屈肌是(CE)。
A.斜方肌 B.岡上肌 C.三角肌 D.臂頭肌 E.大園肌
10. 髖骨由( )組成。
A.髂骨 B.薦骨 C.股骨 D.坐骨 E.恥骨
11. 參與呼氣作用的肌肉有( ).
A.肋間外肌 B.肋間內肌 C.膈 D.腹外斜肌 E.腹內斜肌
12. 髖臼由下列哪些骨癒合而成。( )
A.薦骨 B.髂骨 C.恥骨 D.坐骨 E.股骨
15.下列肌肉中屬於肘關節的屈肌是( )。
A.斜方肌 B.岡上肌 C.臂肌 D.臂頭肌 E.臂二頭肌
16. 下列肌肉中屬於髖關節的主要伸肌是( )。
A.闊筋膜張肌 B.股二頭肌 C.股四頭肌 D.臀中肌 E.半腱肌
17.參與吸氣作用的主要肌肉有( ).
A.肋間外肌 B.肋間內肌 C.膈 D.腹外斜肌 E.腹內斜肌
四、 判斷改錯
1. 家畜的肋骨均通過肋軟骨與胸骨構成關節。( )
2. 家畜的脊柱是由每塊椎骨借椎間盤連接而成。( )
3. 前後椎骨的椎間孔通連構成椎管,容納脊髓。( )
4. 幼齡家畜的骨髓均為黃骨髓。( )
5. 肩關節的關節頂向前。( )
6. 前臂骨由脛骨和腓骨構成。( )
7. 髖關節的關節頂向前。( )
8. 肩關節無韌帶,主要靠肌肉和肌腱束固定。( )
9. 腹壁肌肉的收縮與呼吸活動有關。( )
10. 股四頭肌是膝關節的屈肌。( )
11. 小腿骨由橈骨和尺骨兩塊骨構成。( )
12. 臂三頭肌是肘關節的主要伸肌。( )
13. 岡上肌和岡下肌均是肩關節的伸肌。( )
14. 闊筋膜張肌是髖關節的屈肌。( )
五、 填空
1. 家畜體內的骨髓可分為 和 兩種。
2. 頭骨可分為 和 兩大部分。
3. 家畜體內的每根肋均由 和 兩部分構成。
4. 膝關節的伸肌是 ,屈肌是 。
5. 分布於肋間的肌肉有 和 。
6. 小腿骨由 和 兩塊骨構成。
7. 根據關節的機能不同,可將其分成 和 兩種。
8. 家畜體內的主要副鼻竇有 和 。
9. 骨的一般結構包括骨膜、 和 。
10. 前臂骨由 和 構成。
11. 家畜的吸氣肌是 和 。
12. 肩關節的主要屈肌是 和 。
13. 關節的基本結構包括關節面、 和 。
六、 簡答題
1. 簡述軀干骨由哪些骨組成。
2. 簡述胸廓的組成。
3. 簡述前肢自上而下有哪些關節。
4. 簡述動關節的結構。
七、 問答題
1. 試述骨的一般結構。
5、醫學影像技術資格考試文庫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資格考試《專業實踐能力》歷年真題
一、以下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並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塗黑。
[試題1]觀察小兒發育情況,需攝取
A、腕關節軸位 B、腕關節側位 C、雙腕關節斜位 D、雙腕關節正位 E、雙腕關節側位 [答案](D)
[試題2]膝關節側位攝影,關節需屈曲 A、1050 B、1150 C、1250 D、1350 E、1450 [答案](D)
[試題3]心臟右前斜位攝影,服鋇的目的是觀察
A、右心房壓迫食管情況 B、右心室壓迫食管情況 C、左心房壓迫食管情況 D、左心室壓迫食管情況 E、全心壓迫食管情況 [答案](C)
[試題4]扁平足,正確的攝影體位是
A、足側位 B、足軸位 C、足斜位 D、足負重水平側位 E、雙曝光全足正位 [答案](D)
[試題5]膈上肋骨攝影,採用的呼吸方式為
A、淺呼吸屏氣 B、深呼氣屏氣 C、深吸氣屏氣 D、平靜呼吸屏氣 E、腹式呼吸屏氣 [答案](C)
[試題6]下列組合,錯誤的是
A、髕骨骨折??側位及軸位 B、膝內翻??正位,雙側對照 C、膝關節副韌帶損傷??正位,雙側對照 D、脛骨結節骨軟骨炎??雙側脛骨結節側位對照 E、小兒髖關節脫位??雙髖正位 [答案](C)
[試題7]心臟右前斜位,攝影的角度是
A、450~550 B、560~650 C、660~700 D、710~800 E、810~850 [答案](A)
[試題8]胸部高電壓攝影,濾線柵的柵比不應小於 A、8:1 B、10:1 C、12:1 D、16:1 E、18:1 [答案](C)
[試題9]上頜竇攝影,常規首選位置是
A、柯氏位 B、瓦氏位 C、斯氏位 D、勞氏位 E、瑞氏位 [答案](B)
[試題10]正確選擇乳突梅氏位的攝影角度,應是 A、雙250 B、雙350 C、雙450 D、雙550 E、雙650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BQhD2G-cjaYro4kGC6R2rAjntoGdvlRz4_brpqZSGvshY3IJeF9TEDsScMNfuHo--
6、求初二上學期生物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濟南出版社的)
1、 目前己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這些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有脊柱;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沒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樣性:1、種類的多樣性;2、生活環境的多樣性;3、00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3、 魚之所以能在水裡生活,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魚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結構:流線形(梭子形)身體;身體表面分泌粘液。
5、 魚在游泳時,靠軀幹部有尾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靠背鰭、胸鰭、腹鰭、臀鰭來保持平衡,靠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6、 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製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7、 各種鰭在運動中起到輔助協調的作用。
8、 鰓是魚的呼吸器官。
9、 鰓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鰓是鮮紅色的。
10、 鰓絲又多又細,是為了擴大與水接觸的面積,有利於充分進行氣體交換。鰓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魚離開水後,鰓絲相互覆蓋,減小了與空氣接觸面積,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因此缺氧而死。
11、 魚鰓對水中呼吸至關重要的特點:鰓絲鮮紅,含豐富毛細血管;鰓絲又多又細。
12、 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後緣流出。
13、 流出魚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氣體交換 水中O2——鰓絲的毛細血管中
鰓絲中Co2—水中
15、 魚的主要特徵:體表常常有鱗,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6、 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7、 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
18、 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的動物,叫做甲殼動物。甲殼動物用鰓呼吸。
19、 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
20、 水中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系,同時又都受水域環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21、 與水域環境相比,陸地環境要復雜得多。(1)比較乾燥;(2)晝夜溫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氣態的氧;(5)陸地環境復雜多變。
22、 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境的適應: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於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覓食和避敵;2、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4、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
23、 環節動物不是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4、 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稱為環節動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26、 身體分節可以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剛毛的支撐和固定運動。
28、 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里,然後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30、 恆溫動物比不恆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境,有利於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1、 兔的體溫恆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達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共同協調。
32、 兔的後肢較長,前肢較短,後肢肌肉發達,適於跳躍。
33、 門齒——切斷食物 犬齒——撕裂食物 臼齒——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臟和肺的結構及部位與人體的相似,這說明了人與兔的分類很接近,同屬哺乳動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雜食性(如人)
36、 盲腸主要用於消化纖維,草食性動物盲腸發達。
37、 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於切斷植物纖維,臼齒適於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發達的盲腸,這些都是與它們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38、 兔有發達的大腦及遍布全身的神經,有發達的四肢,使它們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39、 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動物,是脊椎動物,種類很多,地球上大約有4000多種,除極個別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徵(其他特徵: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恆定,屬恆溫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
41、 鳥的外形呈流線形,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42、 鳥的羽毛分正羽和絨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軸,翼呈扇形,可增大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便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3、 鳥的胸肌發達,附於龍骨突,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4、 鳥的骨骼中空,輕而堅固,胸骨突出,有龍骨突的結構,便於發達的胸肌附於胸骨(龍骨突),減輕重量,利於飛行。
45、 鳥類消化特點:1、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滿足飛行時能量的消化;2、糞便不貯存,減輕體重,利於飛行;3、直腸短,排便頻繁。
46、 鳥的心臟發達,工作能力強,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強,有利於飛行。
47、 鳥的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不是呼吸器官),輔助肺進行呼吸,滿足飛行時氧氣的需要。
48、 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
49、 恆溫動物 哺乳動物
鳥類
50、 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呼吸,體溫高而恆定。
51、 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已知的種類超過100萬種(占動物種類的4/5),昆蟲有三對足,能爬行;有的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足,能跳躍;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能飛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惟一會飛的動物。
52、 昆蟲的翅與鳥翼結構不同,但就適於飛行來看都有這些共同點:都有利於飛行的扇形結構,這些結構的運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氣中產生向上的升力和前進的動力,相對身體來說,都有輕、面積大的特點,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53、 翅對昆蟲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取食,逃避敵害,擴大活動和分布范圍,有利於尋偶交配,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
54、 昆蟲的外部特徵: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運動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發達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會發生蛻皮),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55、 昆蟲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除昆蟲外,還有蜘蛛、蜈蚣、蝦、蟹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56、 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過變態發育,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57、 動物的行為依賴於一定的身體結構。
58、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運動肌肉)、骨與骨之間的連接(如關節))組成的。
59、 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和骨連接(如關節)組成。
60、 人有206塊骨 顱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動)
軀干骨(半活動)
四肢骨(能活動) 能活動的骨連結(關節)
61、 人有26塊脊椎骨(半活動骨連結)
62、 關節結構:關節頭、關節囊、關節腔(有滑液,使關節活動靈活)、關節窩、關節軟骨(緩沖作用)。
關節囊
關節頭
關節腔
關節軟骨
關節窩
63、 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是骨繞著轉動的點。
64、 人體主要的關節:上肢 肩關節 下肢 髖關節
肘關節 膝關節
腕關節 踝關節
指關節 趾關節
65、 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關節。
66、 運動時,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
67、 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一、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運動;二、運動強度應適當;三、佩戴護腕和護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70、 為什麼骨骼肌能牽動骨: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71、 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塊骨骼肌,雙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73、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74、 當然,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75、 一句話概括骨、關節、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產生運動。
76、 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另一類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
77、 有很多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二者結合的結果,如鳥的遷徙。
78、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學習行為使動物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好地生存。
79、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越能適應復雜環境。同樣,環境越復雜,要學習的行為越多。
80、 先天性行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種生物只有先天性行為而沒有學習行為,就會被自然淘汰。
81、 對一個人來說,技能的訓練和知識的學習是與大腦的發育階段相適應的,一旦錯過學習的關鍵時期就很難彌補。
82、 社會行為的特徵:1、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83、 群體中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級制度。
84、 「首領」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築巢場地,其他成員會對它做出表示順從的姿態,對它的攻擊不敢還擊,也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行動。
85、 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
86、 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靠群體的力量往往更易獲得食物和戰勝天敵的侵襲,能有效保證物種的繁衍,使群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獸有獸語)。正是由於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88、 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在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89、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2、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除以蟲治蟲外,還有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
91、 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供人們食用;在醫葯保健方面發揮作用;在觀賞、娛樂方面,文學藝術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們在生活中用來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點;動物傳播給人類一些疾病(害處)。
92、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93、 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動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
94、 生物反應器的好處: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設備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染。
95、 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96.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97.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乾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黴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能呈現紅、褐、綠、黑等不同的顏色。
98.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99.菌落常用來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
100.培養細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製含有營養物質的營養基。②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冷卻。③將少量細菌或真菌放在培養基上(此過程叫接種)。④培養皿放在保持恆定溫度的培養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
101.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
10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還有有機物。
103.經過嚴格高溫黴菌的環境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把有機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106.有些細菌互相連接成團或長鏈,但每個細菌也是獨立的生活的。
107.細胞結構示意圖:
108.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細菌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小而輕還可以隨風飄散各處,落在適當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細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無處不在。(細菌分裂速度極快)
110.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黴菌、食用菌、大型真菌為多細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進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為出芽生殖。
114.青黴:孢子青綠色,排列呈掃帚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5.麴黴:孢子有多種顏色,排列呈放射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6.引起食物發霉的真菌為黴菌。
細菌 真菌
相
同
點 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異養)。
不
同
點 單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單細胞種類也有多細胞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多數為孢子生殖。
117.比較真菌與細菌:
118.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患病(3)與動物共生。
119.大多數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製造有機物。可見 細菌和真菌對於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121.細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做共生。(一旦分開,可以獨立生活,叫做共棲)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發酵狀態: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於做麵包]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於釀酒]
125.發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稱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這些細菌和真菌可從食品中獲得有機物,並在食品中生長和繁殖,導致食品的腐爛,因此食品保存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新軍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生長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學家還能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一些細菌內部,只這些細菌能夠生產葯品(用細菌做生物反應器)。
129.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類的意義:了解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使每個物種在生物分類上的位置一目瞭然,同時也進一步明確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131.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態結構、內部構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133.每個界分為六個更小的等級,它們從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34.兩種生物之間共有的分類單位越多,它們的親緣關系越近。
135.綱 < 亞門 < 門
136.分類登記越高,射干內務體間的差異越大,共同特徵越少,所含生物數量越多。
137.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樣式,外在形式是種類的多樣性。
138.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139.生物的各種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態系統的多陽性受到破壞就會導致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的多樣性喪失。
141.自然條件下,平均2000年一種鳥類滅絕。平均8000年一種哺乳動物滅絕。
142.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1)生存環境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環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法律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土保護法》。(每個法律前要加「中華人民共和國」)
144.建立自然保護區分為:就地保護和圈地保護。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陸生生物的家園。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銀杉是裸子植物。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