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髖關節 > 人工髖關節的優缺點

人工髖關節的優缺點

發布時間:2020-03-30 03:27:14

1、目前人工股骨頭種類有幾種

你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人工股骨頭種類很多,設計在不斷改進,材料也在不斷改進。目前常用的是Moore型,相當於國產Ⅱ型;Thompson型,相當於國產Ⅰ型。

2、髖關節置換陶對陶和陶對聚乙烯什麼區別

磨損區別:

髖關節置換陶對陶極大地減少了磨損顆粒,陶瓷是所有材料中最耐磨的材料之一,磨損很小,因此產生的微粒就少。

髖關節置換陶對聚乙烯,對聚乙烯的磨損程度較大,產生較大的磨削。

骨溶解區別:

髖關節置換陶對陶造成骨溶解較少。

髖關節置換陶對聚乙烯造成骨溶解較大。

機體反應區別:

髖關節置換陶對陶產生的微小顆粒,引起機體反應很輕。

髖關節置換陶對聚乙烯形成的微小聚乙烯顆粒,會引發人體免疫反應。

(2)人工髖關節的優缺點擴展資料:

人工髖關節原理:

人工髖關節假體仿照人體髖關節的結構,將假體柄部插入股骨髓腔內,利用頭部與關節臼或假體金屬杯形成旋轉,實現股骨的曲伸和運動。

 假體柄分別採用鈦合金、鈷鉻鉬合金、超低碳不銹鋼材料製造,髖臼採用無毒超高分子聚乙烯製造,金屬球頭採用鈦合金(與鈦合金、鈷鉻鉬合金股骨頭柄配合)和超低碳不銹鋼材料製造。

結構

1、臼杯:通常是用鈦合金或鈷鉻鉬合金製造,植入骨盆腔的髖臼內。

2、襯墊:包括有聚乙烯、陶瓷、金屬等,以作為關節的介面。

3、球頭:接合在股骨柄上,和襯墊做關節介面來活動。一般用陶瓷或金屬材料製成。

3、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中醫對股骨頭壞死的認識
中醫認為疾病發生原因為外因和內因,而且內因外因相互作用,使人體陰陽失去平衡,氣血的失恆而生疾?V幸窖О壓曬峭坊鄧萊莆猏"髀樞痹"、"骨痹"、"骨萎"。
其發生原因如下:
①、外傷所致。由外力作用於髖關節局部,輕者皮肉受損,嚴重者出現骨斷筋傷,使經絡、筋脈受損氣滯血瘀,氣血不能蓄養筋骨而出現髀樞痹,骨萎。
②、六淫侵襲。六淫中以風寒、濕邪最易侵襲人體、風寒邪侵襲人體經絡、氣血不通,出現氣滯血瘀筋骨失於溫煦、筋脈攣縮,屈伸不利,久之出現股骨頭壞死。
③、邪毒外襲。外來邪毒侵襲人體,如應用大量激素,輻射病減壓病等,經絡受阻,氣血運行紊亂,不能正常養筋骨,出現骨萎,骨痹。
④、先天不足。先天之本在於腎,腎主骨生髓先天不足,肝腎虧損,股骨頭骨骺發育不良或髖臼發育不良,髓關節先天脫位,均可導致股骨頭壞死。
⑤、七情所傷。七情為喜努憂、恩悲恐、驚,七情大過情志郁結,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氣機失降,出入失調久之肝腎虧損,不利筋骨,使筋弛骨軟。

中醫認為與股骨頭壞死病變關系最為密切的為肝、脾、腎三臟。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腎健則髓充

股骨頭壞死的中醫療法
股骨頭壞死,中醫稱「骨蝕」。中醫認為機體體質虛弱,抗病能力低下,肝腎精血不足,致使骨質疏鬆,是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潛在原因。病變涉及肝、脾、腎。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腎健則髓生,髓滿則骨堅。反之,則髓枯骨萎,失去應有的再生能力。肝主筋藏血與腎同源,二者榮衰與共,若肝臟受累、藏血失司,不能正常調節血量,血液營運不周,營養難濟,是造成股骨頭壞死的重要因素。脾主運血,脾失健運、無化氣源,則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病變發生後,骨與軟骨挫裂傷,氣血不通暢,經脈瘀阻,血行障礙,肢體失去營養,再生和修復能力減退,因而產生本??
總之,祖國醫學認為,本病有多種病因,包括意外的創傷、慢性勞損、六淫之邪侵襲、七情內郁、飲食不節所致內損或用伐損之葯所致。這些原因都損傷氣血,造成氣血運行紊亂而出現瘀,瘀形成,正氣衰弱導致肌肉筋骨失榮而發生痹痛。我國有得天獨厚的中醫葯學,採用天然中葯辯證治療股骨頭壞死是我國醫務工作者的心願,也是國際骨傷醫學界研究的趨勢。目前,我國中醫均採用具有活血祛瘀、疏經通絡、消腫止痛、強筋壯骨等特殊功效的純中葯進行治療的,並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可以選擇藏葯栗症銷痛貼外用。外治安全無副作用可以說是理想的治療辦法.既避免了口服止痛葯引起的胃腸不適、肝腎損害,又避免了手術痛苦及術後並發症的發生。

股骨頭壞死的西醫療法
西醫對股骨頭壞死的治療,除了少部分採用非手術療法和介入療法外,一般患者均採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包括髓芯減壓術、髓芯減壓加血管束植入術、骨移植術,、截骨術、髖關節融合術、人工關節置換術(只適合少部分老年人)、股骨頭修復與再造術等。雖然各種手術都有其優缺點,但因其費用昂貴、局限性廣等而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況且,患有其它手術禁忌症的患者和老幼患者還不宜接受手術治療。

4、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是嚴重影響髖關節活動的疾病,嚴重的會造成患者無法行走,只能卧床休息。一些患者因為股骨頭發生塌陷,在醫生的建議下往往會選擇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以為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了。真的是這樣嗎?新浪中醫股骨頭壞死頻道的專家指出,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也不斷的在暴露出來:一,髖關節手術使用人造關節代替壞死的股骨頭,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但是髖關節置換術並不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最佳方法,且由於人工關節減震功能不良,手術之後避免在不平滑不平整路面行走,不能每天行走的距離過遠、更不能負重行走、進行體力勞動、跳舞,以免假體提前下沉,出現髖關節疼痛症狀。二,手術後活動受限的症狀的症狀也是不能完全解除的,患者做一些簡單的活動還可以,但是能進行過多的活動,過多的活動如爬樓梯、跑步、登山等運動會使假體的使用年限減少、假體的松動,因為人造關節沒有自行修復功能。如果置換手術後不久就出現了假體松動的情況,導致了置換術的失敗,不得不再進行第二次手術,甚至第三次的手術。三,髖關節置換手術還有可能引發其他並發症,留下後遺症等,有的患者會發生感染,需延長治療時間,治療十分困難,甚至不得不將人造關節拔除,待感染被控制後再進行關節再置換,而再置換的感染率遠遠高於第一次的手術。而在手術中也可能會造成其他部位骨質的損傷,導致術後住院時間長等缺點。通過以上詳細介紹,大家對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缺點應該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了吧。在此提醒廣大患者,除非股骨頭塌陷非常嚴重,其他股骨頭壞死治療方法沒有療效的情況下,方可考慮髖關節置換手術。

5、請問,全髖和半髖有什麼區別嗎?

"半髖關節置換」嚴格上稱為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只要更換股骨頭就可以了。全髖關節置換是把患者得把股骨頭和髖臼一起置換。是兩個不同的手術。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相對比較簡單,術後髖關節功能恢復比較好,不容易脫位。但病人自己得髖臼和人工得股骨頭長期磨損後期容易出現關節疼痛。故適用於年紀大得患者,一般70歲以上。目前雙動頭可以有效得減輕這種疼痛得發生。
對於年紀輕,為了防止髖臼得磨損產生疼痛,已經磨損後髖臼得變形不利於二次翻修,故換股骨頭得時候把髖臼也換成金屬的。通過金屬磨金屬這樣就可以避免了。但這種手術比較容易脫位,術後站立、穿鞋、穿襪子、性生活姿勢要比較注意,總的原則髖關節不能夠屈膝屈髖超過90°不能過度內收。現在這種技術比較成熟,脫位得發生率也比文獻上報道得

6、那種股骨頭好?

我國生產人工股骨頭的廠家主要在廣州、上海等地,其產品只要符合了國家規定的標准。質量差不多,價格一般在50,000到100,000元之間,一般情況下陶瓷的股骨頭比鈦合金的股骨頭性能更好,價格較貴。如果確定需要進行人工置換的話,就應該到正規大醫院進行檢查,配合醫生做好治療康復工作。

7、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與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症狀根本上的區別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是一種骨科常見的疑難雜症,多見於中青年患者,令所有患者非常為煩惱的應該就是股骨頭壞死患病過程中的疼痛了吧,無論處在哪期的患者都會有不同位置和程度的疼痛。
髖關節疼痛一定是股骨頭壞死么? 股骨頭壞死早期的患者多表現為「異位疼痛」,如膝關節疼痛,腹股溝疼痛,腰部疼痛,中晚期的患者會有髖部疼痛,活動受限,並且隨著疾病的發展會越來越疼。
那是不是所有的髖部疼痛都是股骨頭壞死呢?不是。
有很多患者一旦發現髖關節疼痛就認為得了股骨頭壞死,其實引起髖關節疼痛的疾病非常多,並不是所有的髖痛都是股骨頭壞死,甚至有一些醫生也會將一些髖痛患者誤診為股骨頭壞死。 許多髖關節骨關節炎的病人,被誤診為股骨頭壞死。其實這是兩類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是以關節表面破壞為主,病程由表及裡;而股骨頭壞死則是關節軟骨下骨壞死在先,病程由里及表。 引起髖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比如:發育性:如髖關節發育不良引起的結構改變;神經性:如髖關節周圍神經卡壓綜合症;炎症性: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創傷性:如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骨折、脫位、髖臼盂緣損傷;放射性痛:如腰椎的病變

8、股骨頭壞死做手術換成鈦合金的優缺點

換了之後,正常生活沒有問題,疼痛會緩解或消除。如果你母親的體重不大,活動量不大,可以用超過十年甚至二、三十年。鈦合金的好處是生物相容性好,就是對人體沒有壞的作用,沒有毒性,而且密度小,輕。如果你母親的骨質基礎好,可以做鈦合金的,鈦合金的可以生物固定,不用加骨水泥,直接和股骨結合。如果醫生建議你換鈷合金的,也可以,就是重一點,一般使用骨水泥固定的。另外,股骨頭本身肯定是不能用鈦合金的,因為不耐磨。你說的應該是股骨柄。如果表面有鈦合金粉末塗層,應該會更好。
不過,畢竟不是自己的天然的骨質。換了人工關節後,時間長了,比如活動量大的人可能5年甚至更短時間,有可能會出現股骨柄松動、骨質疏鬆等。這些醫生會向你溝通的。
還有就是不知道醫生跟你說的是全髖還是半髖,如果是半髖,可能過幾年會需要換上人工的髖臼。
換人工關節,能用多長時間,影響因素太多,總之,還是收益大於風險。

9、怎樣選擇人工髖關節(金對金髖關節假體的優點和缺點)

人工髖關節假體的種類非常多,如國產的、進口的及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選擇進口的還是國產的人工關節假體,是患者及其家屬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前常常難以決斷的一個問題。人工關節假體對其形態的設計、表面處理、材料選用、製造工藝以及包裝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一般來說,進口的人工髖關節假體價格比國產的貴1-2萬元,但具體是進口關節的效果好還是國產的好,或者說使用壽命更長,目前還暫無定論。雖然國產關節與進口關節在質量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隨著國內生產工藝的提高,近年來國產關節的質量也有了改進,其材料也呈現多樣化,如鈦合金、鈷鉻合金、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患者髖關節損壞的程度不同,人工關節的選擇也會有不同。此外,髖關節是否需要用骨水泥固定、人工關節各自特定的適應症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提高了髖關節嚴重病損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於老年患者,全髖關節置換術的15~20 年的成功率可達90%以上。但是隨著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年輕化,人們發現在年輕的患者中,全髖置換術的效果遠未達到理想狀況,患者年齡越小,置換術的遠期效果越差。小於55 歲的患者全髖置換術後假體的10 年存留率僅為80%左右,16 年存留率僅為33%,而在小於40 歲的患者中,假體的10 年失敗率高達30%~56%。在導致人工關節中、遠期失敗的原因中,磨損和松動是最重要的因素。金對金全髖表面置換在10年前開始進入臨床應用,金對金的設計比早期表面置換假體(金屬對聚乙烯)在冶金和摩擦特性上具有很好的改進,早期表面置換在金屬材料、固定方法和界面(增加了金屬和聚乙烯的磨損)三方面有不足,新型假體塑性更薄,使用更好的固定技術,設備能更好地耐受。在表面置換使用超過十年以上的國家裡,表面置換大概是所有全髖置換的10%,比如澳大利亞2007年是7.9%,許多歐洲國家(英、法、德)使用率從6%到9%。與傳統的金屬對聚乙烯人工假體相比,新一代金屬對金屬假體在理論和臨床選擇上有著較大優勢。首先,金屬對金屬磨擦付耐磨損性能更好。在快速磨損期,金屬對金屬假體的線性磨損率為25~35μm/年,到第3 年進入穩態磨損期後,線性磨損率降低到5μm/年,容積磨損率為0.3mm/年,比傳統的金屬對聚乙烯低100 倍。同時,金對金使全髖表面置換和大股骨頭全髖假體成為可能,二者分別有利於保留較多的股骨側骨量、優化股骨近端的應力傳導、術後關節穩定性及活動度更好。盡管金對金假體有著更加良好的耐磨損性能,但是仍然無法迴避由於磨損而帶來的金屬離子釋放的問題,金屬對金屬關節置換的患者需長期並有可能術後一生均處於這種較高的金屬離子濃度環境,長期持續的較高金屬離子濃度環境是否會致敏、致癌、致畸以及加重腎臟等臟器負擔目前仍不清楚,不過隨訪至今仍然沒有明確證據證明金對金髖關節假體植入與上述問題有相關性,至少截至目前來看金對金髖關節假體是相對安全的。國外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植入金屬對金屬假體後,患者腫瘤和腎病的發病率以及惡性腫瘤的死亡率與健康人群並無明顯差別。另外,對於金屬對金屬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症應當嚴格掌握。由於界面摩擦形成的金屬離子在體內積聚,且需要通過腎臟排泄,並有可能通過胎盤屏障,故此慎用於腎功能不全患者和有近期妊娠可能的女性。另外,年輕活動量大的患者可採用表面置換術。而年齡較大、患有骨質疏鬆症、肥胖症、絕經後女性等應慎用表面置換術,可採用全髖關節置換。

10、人工骨的人工骨的種類和生物學特點

人工骨按材料的結構和性能大致可分為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和復合材料。 使用較多的材料有磷酸鈣生物陶瓷、氧化硅生物玻璃、羥基磷灰石等。這些作為植入物能滿足人工骨的一般要求,其優點是生物相容性好,缺點是機械性能較差,硬而脆,易斷裂。根據植入物與受體骨組織界面所發生組織反應的類型,可以將生物陶瓷分為四類:
1) 近乎惰性的晶體生物陶瓷:無生物活性,植入後與骨組織之間形成纖維膜,易松動脫落。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的是氧化鋁,可用作人工髖關節假體部件;
2) 多孔陶瓷:包括多孔多晶氧化鋁和羥基磷灰石塗層的金屬,其特點為呈生物惰性,但在骨組織長入其縫隙時卻形成高度迂曲的曲面,從而提供了機械穩定性;
3) 表面活性陶瓷:生物活性玻璃、玻璃陶瓷和羥基磷灰石,其化學組成與人體骨組織相近,可藉助化學鍵直接與骨結合,即具有生物活性。有一種稱為ceravital的玻璃陶瓷,與骨結合性能甚好,已成功地應用於脊柱外科和製造人工骨盆。HA陶瓷多與其他材料復合使用,如HA與自體骨、自體紅骨髓、膠原、BMP、同種骨(脫鈣骨基質或去抗原自溶脫鈣同種骨)、煅石膏、聚合物和氧化鋁陶瓷等復合,可克服HA缺乏骨誘導性和顆粒性材料成形困難的缺點。HA植入後不吸收;
4) 可吸收的陶瓷:在宿主體內逐漸吸收而被形成的新骨替代,以磷酸三鈣(TCP)為其代表。TCP之生物學特性與HA大致相同,其優於HA之處為植入後在體內緩慢降解吸收。現多用TCP作為載體復合各種生物活性因子使用,如TCP復合BMP.可發揮骨傳導與骨誘導之雙重作用。 這種材料是從動物結締組織或皮膚中提取的,是進過特殊化學處理的蛋白質物質。由於其中含有某些成骨因子,因而具有較好的誘導成骨能力。此類材料包括膠原、骨形態發生蛋白以及各種成骨因子等。
1) 膠原
Nehrers 等用UV交聯膠原海綿進行軟骨組織工程的研究,顯示支架支持細胞生長的效果良好。其中Ⅱ型膠原支架上的細胞保持較好表型,並合成較多的糖氨聚糖等胞外基質,Ⅰ型膠原支架上的細胞能很好擴增,但多數呈纖維細胞狀的形態,且僅有少量的細胞外基質合成。Stone 等將牛跟腱經純化得到膠原Ⅰ,然後將膠原—軟骨細胞移植物植入9 例半月板撕裂或缺損患者的膝關節中,術後3~6 個月後,二期關節鏡檢證明膠原支架被吸收,替代以新形成的軟骨組織,36 個月後,9 例患者症狀減輕,未發現免疫反應。MRI 證實,形成的半月板中存在進行性的軟骨成熟信號。實驗證明,膠原支架是一種可移植的、安全且能夠支持軟骨細胞生長的基質材料。
2) α- 聚酯
α- 聚酯為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其中研究較多且結果較理想的材料主要有聚乳酸(polylacticacid ,PLA) 、聚乙醇酸(polygiycolic acid ,PGA) 、聚乳酸- 乙醇酸共聚物( PL GA) 。PLA、PGA 已被美國FDA批准廣泛用於臨床。Mikos等利用層壓技術製造有精確解剖形狀的三維生物降解聚合物泡沫。該技術包括空隙率為90 %的多孔膜的層壓。這種模板為植入細胞提供附著,並成為移植復合物的內在結構,控制和調節植入細胞的環境和生長。Vacanti 等首先將PGA、PLA 用作軟骨細胞體外培養基質材料,通過組織工程方法獲得新生軟骨成功。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可以准確地控制其分子量、降解時間以及其它性能。但人工合成材料沒有天然材料所包含的許多生物信息(如某些特定的氨基酸序列),使其不能與細胞發揮理想的相互作用。目前已有研究將天然材料的某些重要氨基酸序列接在合成聚合物的表面,以克服兩種材料的缺陷。
3) 骨生長因子
骨生長因子是由骨細胞產生,分泌到骨基質中的一些多肽,它們在骨組織的修復和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許多骨生長因子如BMP、bFGF 等已能通過人工基因重組產生。現在急需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1) 弄清各種生長因子各自的生物學特性以及多種生長因子聯合應用時的成骨效應、釋放順序等;
(2) 選擇出最理想的骨生長因子的釋放方式;
(3) 對其應用的安全性、功效及可靠性建立明確的定義及期望, 以便盡早應用於臨床。 由於無機材料不易被吸收,尤其是經高溫灼燒的無機材料,植入後與周圍組織的界面長期存在;而有機材料雖然誘導成骨性能較好,但植入早期缺乏足夠的力學強度,且提取量較少;因而人工骨的研究趨向有向復合材料發展,即使材料含有有機和無機兩種成分,使之兼具二者的優點。
1) 磷酸鈣復合人工骨 主要包括TCP 及HA 與膠原、骨生長因子等復合人工骨。肖建德等通過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觀察了膠原羥基磷灰石(collagehydroxyapatite ,CHA) 誘導成骨的基本過程,觀察認為,在成骨過程中,膠原對間質細胞具有趨化作用和促分化作用,HA 起「核心作用」,並參與基質鈣化,促進新骨形成。王丹等報道了可降解多孔β- TCP/rhBMP - 2 人工骨的誘導成骨能力,結果證實,實驗組有大量新生軟骨和骨形成,對照組無軟骨和骨生成。認為β- TCP/ rhBMP - 2 具有良好的骨誘導作用,是一種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2) 聚合物復合人工骨 生物降解聚合物是近年生物材料研究領域中的一個熱點,通過技術加工可合成各種結構形態,一定的生物降解特性的各種聚合物。但它們無骨誘導活性,需與其它骨誘導因子復合應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Isobe 等用含3ug/ rhBMP - 2的PL GA 膠囊修復5mm 大的鼠股骨缺損,術後4 周及8 周取標本作X 線檢查及組織學檢查,結果顯示:PL GA - BMP 組已形成骨癒合,而對照組無骨連接。有人認為rhBMP - 2/ PL GA 膠囊是一種有前途的骨再生釋放系統。Hollinger 等用人的脫抗原自身消化骨(即AA 骨) 和PLA/ PGA 的復合材料修復直徑24mm 的猴顱骨缺損。術後6 周時,復合材料組形成的新骨相互融合,並出現內、外骨板和中間發育良好的骨髓腔。
3) 紅骨髓復合人工骨 骨髓(Bone marrow ,BM)由造血系統和基質系統 兩部分組成。人和動物健康紅骨髓的基質細胞中含有定向性骨祖細胞( determined osteogenic precursor cells ,DOPC) 和可誘導性骨祖細胞( incible ostegenic precursor cells , IOPC) 。DOPC 具有定向分化為骨組織的 能力,IOPC 在誘導因子(如BMP) 作用下才能分化成骨。Grundel 等採用TCP(佔40 %) 和HA (佔60 %) 合成雙相磷酸鈣陶瓷與BM 復合後植入治療骨缺損,術後24 周發現骨髓與塊狀陶瓷復合物組6 例中,有3 例呈現骨性連接,3 例有纖維連接;骨髓與顆粒狀陶瓷復合物組6 例中有5 例獲骨性連接,1 例纖維連接,單純骨髓植入的5 例均獲骨性連接;空白對照組3 例無1 例連接。東中川將骨髓細胞與HA 結合,並分別加入bFGF 和/ 或成骨蛋白- 1 (osteyenic protein - 1 ,OP - 1),通過測定胸腺嘧啶摻入到DNA 中的量、AL P 的活性及新生骨的形成,來了解它們的生物活性。結果表明,bFGF 能刺激骨髓細胞的增殖,OP - 1 能增加AL P 的活性及刺激新生骨形成,並能促進骨髓細胞的分化。
4) 其它種類的復合人工骨 主要包括兩種以上材料組成的人工骨(如陶瓷、膠原與生長因子或有關細胞的復合人工骨) 及與多種生長因子復合的人工骨等。馬秦等報道了復合骨預制髂骨瓣的實驗研究。熊建義將一定形狀的rhBMP - 2 、膠原、珊瑚復合骨植入狗髂骨區,顯示,復合骨術後3 個月時,已轉變成骨組織,髂骨形狀改變,4 個半月時新生骨改建為成熟骨。認為rhBMP - 2 、膠原、珊瑚復合骨適用於體內預制具有一定形狀和結構的骨組織瓣。

與人工髖關節的優缺點相關的內容